(工作计划)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方案

(工作计划)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方案
(工作计划)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方案

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方案

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本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开发基地,于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我省的陕北和关中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盆地总面积的30%。区域内集中了我省绝大部分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但该区域特别是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距离能源化工产品目标市场较远,开发建设也面临壹些重要的制约因素。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我省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矿产资源,统筹规划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可再生等壹次能源开发,统筹规划电力、煤化工和焦化等加工转化,统筹规划交通运输、电力输送和运输管道建设,统筹规划水资源利用和取水节水工程,统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统筹制定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又好又快建设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于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的安排部署,我省组织编制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壹、规划区域范围

包括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和杨凌等8市区,涉及神东、陕北、黄陇3个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和神府、榆神、榆横、吴堡、子长、渭北、彬长、黄陇等共8个煤田或矿区。

二、规划主要内容

编制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

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可再生能源、煤化工(含焦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化发展等11个专项规划。

三、规划期限

规划以2007年为基准年。资源量采用2006年数据;生产、建设和消费量采用2007年统计数据;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对2030年作远景展望。

四、规划组织领导

成立规划领导组、工作组、研究组及评估组。

(壹)规划领导组

领导组组长由分管省长担任,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交通厅、水利厅、建设厅、环保局、煤炭局及有关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成员。规划领导组负责审定规划编制大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议定规划成果。

(二)规划工作组

工作组组长由省发改委分管副主任担任,省级有关部门处室负责人和有关市发展改革委分管领导为成员。规划工作组负责组织规划编制的日常工作,协调各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关系。

(三)规划研究组

研究组组长由中煤西安工程设计公司负责人担任,有关设计单位和企业负责人为成员。规划研究组具体承担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总体规划编制及有关专项规划的研究工作。

(四)规划评估组

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负责组织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评估

论证。

五、规划工作要求

(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统筹兼顾国家能源供应和地方经济发展,于编制11个领域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形成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二)规划要根据能源资源条件,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保护和开发、加工转化和外输、扩大规模和提高利用效率的关系,结合实际,力求创新。

(三)省级各有关部门、有关市区发改委和省发展改革委各处室要高度重视,责成专人负责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工作组要加强沟通协调,保证各专项规划工作步调壹致,相互衔接;各研究单位要抽调精兵强将,优先保证能源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质量和进度;评估论证单位要及时介入规划工作,且本着科学、客观、公正的精神,独立开展评估论证工作。

六、规划工作分工

(壹)总体规划

由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处牵头,组织中煤西安设计工程公司完成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方案。

(二)分行业专项规划

1.煤炭开发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煤电处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2.电力建设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煤电处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3.石油天然气开发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石化处牵头,

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4.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处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5.煤层气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煤电处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6.煤化工(含焦化)建设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石化处会同工业处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7、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由省环保局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8.交通运输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交通处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9.水资源开发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农经处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10.装备制造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处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11、城镇化专项规划由省建设厅牵头,组织关联部门和单位完成。

七、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

规划工作分4个阶段,用4个月时间完成。

(壹)准备和启动阶段(2008年2月底前)

规划工作组组织提出总体规划编制提纲,提交规划领导组审定;拟定关于开展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召开启动大会。

(二)规划编制阶段(2008年3月初~4月中旬)

有关牵头单位按照规划工作组提出的编制提纲分别组织

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初稿。

(三)咨询和征求意见阶段(2008年4月中旬~5月上旬)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组织专家对各专项规划、总体规划进行评估论证,提出评估方案。规划研究组修改完善后,由规划工作组就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征求省级有关部门、市区和企业意见。

(四)完善和报审阶段(2008年5月中下旬)

组织专家逐条分析研究有关部门意见,进壹步修改完善、报规划领导组审定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八、工作经费

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经费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

附件:1、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组、工作组、研究组组成人员

2、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

规划编制提纲

3、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煤炭开发专项规划

编制提纲

4、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电力建设专项规划

编制提纲

5、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煤化工(含焦化)

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提纲

6、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煤层气开发利用专

项规划编制提纲

7、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石油天然气开发利

用专项规划编制提纲

8、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

用专项规划编制提纲

9、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交通运输专项规划

编制提纲

10、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水资源利用和保

护专项规划编制提纲

11、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生态环境保护专

项规划编制提纲

附件1:

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编制工作领导组、工作组和研究组组成人员壹、规划领导组:

组长:赵正永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成员:贺久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鲁学恭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

魏培斌省交通厅副厅长

王保安省水利厅副厅长

张孝成省建设厅总工程师

何发理省环保局局长

刘维东省煤炭局副局长

杨广信西安市政府副市长

徐强宝鸡市政府副市长

李效民咸阳市政府副市长

杨忠武铜川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田军渭南市政府副市长

薛占海延安市政府副市长

万恒榆林市政府副市长

冷劲松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

二、规划工作组:

组长:贺久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成员:李春临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处长

闫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石化处处长

王建平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煤电处副处长

樊维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处处长

郭立新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经处副处长

张建中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处副处长

杨建军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处副处长

张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处调研员

刘玲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开处副调研员

卢勇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处长

吴耀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

魏小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

刘洪省交通厅综合规划处副处长

郝彦伟省环保局计划投资处处长

白宏省煤炭局规划处处长

齐庆康省工程咨询中心副主任

李德文西安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晓华宝鸡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张晓峰咸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官龙铜川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智西茜渭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白建宏延安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

赵文伦榆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何淳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

三、规划研究组:

组长:王昌傲中煤西安设计工程公司总工

成员:张相平华陆工程公司总工

鲁执安西北电力设计院副总工

弋长青西北电网公司副总工

马钦国省电力公司副总经济师

张佳生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沈炳岗省环科院副院长

冉新权省环保局原副局长

刘海江省水利设计院副院长

李春临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处处长

附件2:

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纲第壹章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发展现状

壹、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经济社会情况

包括本省(区)于盆地内的境界、国土面积、人口、行政隶属、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土壤类别、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产业(第壹、

第二、第三产业以及主要耗能产业)和区域分布及特点,区域交通运输简介,水资源利用简介,环境简介(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和固废处置等)。

二、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工业基本情况

(壹)简介

包括盆地内能源资源、生产能力和产量、能源消费、能源加工转化、能源建设情况,能源工业的发展特点、布局、发展趋势,能源运输现状(区域内、外通道),水利工程、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区域生态环境情况。

(二)煤炭工业基本情况

包括煤炭资源总量和分布,2007年煤矿数量、生产能力、煤炭产量(按大型、中型、小型)、消费情况,2007年底选煤厂数量、能力、2007年原煤入洗量。

2007年底于建煤矿处数、规模、建设投资(按大型、中型、小型)以及煤矿投资来源,于建选煤厂,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煤炭企业,产业集中度,大、中、小型煤矿数量和比例等,煤炭销售及调运,煤矿安全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机械化程度、百万吨死亡率)。(附资源分布、生产布局和交通运输图),分矿区说明煤炭工业基本情况。

(三)电力工业基本情况

电源分布、电网分布、生产和建设、消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电源分布、电网布局图)

(四)煤化工(含焦化)基本情况

煤化工(含焦化)产业现状,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价格走势。(附焦化和煤化工现状布局图)

(五)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及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包括石油天然气开发现状、管网输送、炼厂布局。(附资源分布、管道布局图)(六)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包括煤层气资源简介、开发利用现状,分矿区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附资源分布、管道布局图)

(七)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基本情况

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规模、开发利用条件。(附资源分布图)

三、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工业发展中存于的问题

包括管理体制、各类能源资源开发保护、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制约及采煤沉陷所付出的代价、能源产业组织集中度、技术装备及标准等,以及能源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

壹、能源供需预测

(壹)全国能源需求预测(略)

预测重点为煤炭和电力,采用部门法、弹性系数法、人均能耗法等,预测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二)全国能源供应分析(略)

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焦化和煤化工产品需求。

(三)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供需分析

说明能源消费情况,分析预测本省盆地对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市场需求,焦化和煤化工产品需求。

分析本省盆地内现有生产和建设的能源主导产业各类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于未来规划年份的供应量分析。

二、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资源评价

包括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水资源、其他共伴生资源分析评价,且对主要矿区或煤田煤炭资源、主要区块的煤层气资源、主要气田的油气资源进行评价。

煤炭资源评价包括盆地预测资源量(分2000米、1500米、1000米以浅)、2006年底保有资源量(分生产和于建煤矿已占用,尚未利用),盆地资源分布情况,盆地各矿区(或煤田)预测资源量(分2000米、1500米、1000米以浅)、2006年底保有资源量(分生产和于建煤矿已占用,尚未利用)。按盆地各矿区(或煤田)的煤炭资源品质,按矿区(或煤田)煤炭资源开采条件。

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和分布特征。

三、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交通运输适应性分析

包括客货运量需求分析,煤炭外运需求预测、煤炭外运通道预测及其适应性分析。

四、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水资源利用评价

说明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当地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包括地表水资源量、过境水资源量及其分布、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关系、水资源总量及其分布)。分析实际供水量和变化趋势,用水量及变化趋势,供用水效率和用水水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潜力,缺水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

五、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包括资源和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土地、水资源),环境容量分析(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及其它),生态敏感性分析(土壤侵蚀敏感性、生物多样性、沙化敏感性及其它)。

第三章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思路和目标

壹、陕西省能源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目标

(壹)能源建设总体发展目标

(二)煤炭发展思路和目标

包括煤炭生产和建设规划目标,煤炭洗选加工规划目标,煤炭调出量规划目标,煤炭企业特别是大集团发展目标,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目标,生产技术结构调整目标,机械化水平、资源回收率、矿井生产效率、安全生产目标等。

(三)电力发展思路和目标

包括坑口电站和综合利用电厂生产和建设(装机容量、发电量等)规划目标、电网规划目标、电力外送规划目标、配套燃料规划目标。

(四)焦炭和煤化工发展目标

提出焦炭和煤化工产业总体目标、产量目标、结构调整目标。

(五)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目标

包括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产能目标、勘探目标。

(六)煤层气综合利用发展目标

包括煤层气抽采、管道输送以及综合利用等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

(七)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目标

(八)交通运输发展目标

包括铁路和公路运输规划目标及省内外通道建设规划,管道输送建设目标。

(九)水资源利用目标

包括能源开发利用需水预测、节水目标、利用目标。

(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包括能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各主导产业应达到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分区控制要求。

第四章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能源开发利用布局

提出能源化工园区布局和重点项目布局。包括园区内的产业布局,循环经济设想,产业链条,重点项目。(附布局图)

壹、煤炭建设布局及重点项目安排

包括煤炭建设布局的原则、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企业集团建设、煤炭资源整合和小煤矿联合改造、重点煤矿建设规划及地质勘探规划、选煤厂建设规划安排。分阶段的生产矿井和衰老报废矿井产量规划情况。主要前期准备工作和地质勘探规划。(附煤矿建设分布图)

二、电力建设布局及重点项目安排

包括电站建设布局、电网建设布局、外送电布局、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前期准备工作。(电站建设分布图和电网建设规划图)

三、煤化工(含焦化)建设规划及重点项目安排

包括焦炭、电石、煤制甲醇及煤制甲醚、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水资源消耗测算。

四、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规划及重点项目安排

包括勘探开发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输送管网及石化企业基地布局和重点项目、石油天然气利用方向和项目规划。

五、煤层气抽采综合利用规划及重点项目安排

包括地质勘查、地面开发、井下抽采、煤层气开发和煤炭开采的协调、输送管道建设、城市燃气管网建设、科技发展等。

六、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开发规划及重点项目安排

包括重点领域和技术项目。

七、交通运输建设规划及重点项目安排

包括铁路重点规划建设项目,公路重点规划建设项目。(附公路和铁路规划建设图)

八、水资源供需分析和利用规划

包括水资源配置原则、水资源配置方案和布局、水资源配置模型及方案优化、水资源供需分析、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九、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及重点项目安排

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煤炭产业包括产业布局、规模的生态适宜性分析,煤炭开采对土地沙化、地面沉陷、生物多样性、地表水系统、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煤炭开采污染物类型及产生量,煤炭开采的环境污染分析。电力产业包括电力布局、规模的生态适宜性分析,电力产业发展占地及其生态影响分析,电磁辐射的生态环境影响,电力产业发展的大气、水环境影响分析。煤化工产业包括焦化和煤化工布局、规模的生态适宜性分析,煤化工特征污染物分析,煤化工水环境影响分析。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层气包括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层气开采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

重点工程。包括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重点工程,生态保护措施和重点工程,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和重点工程,生态环境动态监控评估体系建设工程,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十、项目投资估算

包括重点能源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效益预测,建设资金筹措(包括财政、

金融市场融资和外资等)。

第五章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附件3:

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煤炭开发专项规划编制提纲第壹章煤炭工业基本情况

壹、煤炭生产

(壹)生产能力及产量

2005~2007年煤矿数量和生产能力(按大型、中型、小型);2005~2007年煤炭产量(按大型、中型、小型)。

(二)洗选

2007年底选煤厂数量、能力,2007年原煤入洗量;2007年底于建选煤厂。

(三)资源综合利用

二、煤炭建设

2007年底煤矿于建规模、建设投资以及(按大型、中型、小型)以及煤矿投资模式。

三、煤炭企业

企业数量,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产业集中度,大、中、小型煤矿数量和比例等。

四、人力资源

五、存于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煤炭资源评价

壹、煤炭资源量、分布及构成

盆地部分预测资源量(分2000米、1500米、1000米以浅)、2006年底保有资源量(分生产和于建煤矿已占用,尚未利用);盆地资源分布情况;盆地各矿区(或煤田)预测资源量(分2000米、1500米、1000米以浅)、2006年底保有资源量(分生产和于建煤矿已占用,尚未利用)

二、煤炭资源品质

按盆地各矿区(或煤田)

三、煤炭资源开采条件

按盆地各矿区(或煤田)

四、煤炭资源综合评价

第三章煤炭资源开发面临形势和挑战

壹、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国家能源战略及盆地煤炭工业的战略地位;全国和省内煤炭供需形势分析预测;

盆地煤炭供应能力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资源勘探,生态环境,水资源,交通运输,人力资源

第四章煤炭开发思路和目标

壹、开发思路

二、开发目标

包括煤炭生产和建设规划目标,煤炭洗选加工规划目标,煤炭调出量规划目标,煤炭企业发展目标,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目标,生产技术结构调整目标,机械化水平、资源回收率、矿井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等。(2007年为基准年,重点规划2010年和2015年,展望2020年)

第五章煤炭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

壹、盆地煤炭开发布局和重点项目安排

包括煤炭建设布局的原则、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企业集团建设、煤炭资源整合和小煤矿联合改造、重点煤矿建设规划及地质勘探规划,选煤厂建设规划安排。分阶段的生产矿井和衰老报废矿井产量规划情况。附煤矿建设分布图。

二、主要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地质勘探规划。

三、配套项目建设和环保对策

四、交通运输建设

铁路(包括铁路专用线)建设,附铁路规划建设图等。

五、投资估算

第六章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附件4:

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电力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提纲第壹章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电力工业现状

壹、经济发展简介

二、电力工业现状

三、电力开发存于的问题

第二章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电力基础条件

壹、能源资源

二、水资源

三、其他资源

四、制约因素

第三章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电力需求预测

壹、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二、电力需求预测

三、区域电力需求预测

四、区域电力供应预测

第四章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电力开发思路、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壹、电力开发的总体思路

二、电力开发的指导思想

三、电力开发目标

(壹)坑口电站开发规划目标

(二)电网规划目标

(三)其他配套燃料等规划目标

第五章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电力建设布局和重点项目安排

壹、电站建设布局

二、电网规划

三、外送电规划

四、重点项目安排

五、投资估算

第六章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壹、对策措施

二、政策建议

附件5:

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焦化和煤化工专项规划编制提纲第壹章产业地位

壹、产业现状及问题

(壹)全国产业现状及问题

(二)区域产业现状及问题

二、发展趋势

(壹)产品需求

(二)价格走势

(三)产业布局

(四)产业结构

(五)成本分析

三、产业地位

(壹)焦化(包括兰炭)和煤化工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区域产业于全国的地位

(三)产业于区域经济的地位

第二章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壹、优势条件

二、环境容量分析

三、资源平衡分析

四、制约因素

第三章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壹、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目标

(壹)总体目标

(二)结构目标

(三)产量目标

(四)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

四、主要任务

第四章发展重点和布局

壹、发展重点

(壹)焦炭(包括兰炭)

(二)电石

(三)煤制甲醇及煤制甲醚

(四)煤制烯烃

(五)煤制油

(六)煤制天然气

(七)煤制化肥

二、发展布局及重点项目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四、能源消耗指标测算

五、投资估算

第五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第六章资源综合利用和资源节约

第七章保障措施

附图: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焦化和煤化工产业布局

鄂尔多斯盆地(陕西部分)煤层气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提纲第壹章发展现状

壹、煤层气资源简介

二、开发利用现状

三、存于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发展形势

壹、能源供需形势和预测

二、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三、开发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发展思路和目标

壹、指导思想

二、发展战略

三、发展目标

第四章规划布局和发展重点

壹、地质勘查

二、地面开发

三、井下抽采

四、煤层气开发和煤炭开发的协调

五、输送管道建设

六、城市燃气管网建设

七、科技发展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壹、煤层气排放现状

二、环境影响评价

三、环境保护措施

第六章主要政策措施

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开发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为例

文章编号:100121986(2007)0120029205 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开发潜力 ———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为例 张培河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为例,分析了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地质特征、保存条件、主要储层参数的分布特征以及煤层气资源状况。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的变质程度低,煤层发育层数多、厚度大,水文地质条件有利,煤层气资源条件优越。与美国粉河盆地对比,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中国低变质煤分布广泛,煤炭及煤层气资源量巨大,煤层气地质条件优越。但其勘探程度较低,应进一步加大勘探力度。关 键 词:低煤级;煤层气;开发潜力;鄂尔多斯盆地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 Coalbed methane (CBM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low rank coal : A case study from Ordos B asin ZH ANG Pei 2he (Xi ′an Branch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Xi ′an 710054,China ) Abstract :The low rank coal C BM geology ,including reserve condition ,reserv oir parameters and res ource ,is discussed in a case of Jurassic formations in Ordos Basin.Through this study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Jurassic formations ’coals in Ordos Basin are charac 2terized by low rank ,m ore coal bed targets ,big thickness ,fav orable hydrological condition and res ource.C ontrasted with the C BM geological setting in P owder River basin in America ,the Jurassic formations in Ordos Basin has certain development potential.I t is known that the low rank coal C BM development is success ful in America ,and in China there is the extensive low rank coal distribu 2tion ,the vast coal and C BM res ource ,the fav 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ut m ore strengh to explore C BM reserv oirs in Ordos Basin. K ey w ords :low rank coal ;C BM;development potential ;Ordos Basin 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在美国等国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20世纪末,美国开始在粉河盆地、犹因塔盆地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又在大绿河、风河盆地进行勘探。 我国低变质煤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伊犁盆地、柴达木北缘以及内蒙古东部的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等,成煤时代主要有:侏罗纪、早白垩世和古近纪等。我国低变质煤具有煤层发育层数多、厚度大、埋藏浅、煤炭及煤层气资源量大的特点(表1)。根据第3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我国陆上垂深2000m 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55697.49亿t ,其中,褐煤、长焰煤和气煤为42439.92亿t ,占76.20%;最新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表明,我国陆上垂深2000m 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 为32.56×104亿m 3 ,其中,褐煤、长焰煤和气煤为 17.67×104亿m 3 ,占54.26%。 由于低变质煤的成煤期普遍较晚,煤层遭受构造运动的破坏程度低,因此,煤层原生结构普遍较 好,煤层裂隙发育,渗透率高,煤层气开发的地质条件优越。煤田勘探、油气田勘探或煤层气勘探显示,部分低变质煤区的煤层气开发潜力大。1993年,在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钻探的彩17井和彩19井对侏罗系八道湾组煤层测试,日产气2000~4000m 3Πd [1];新疆煤田地质局156队在准南煤田进行煤 层气勘探,实测煤层气含量为7~12m 3 Πt ,渗透率2.7 ~18.5md [2] ;大黄山煤矿侏罗系煤层瓦斯含量较 高,排放气量达2000m 3/d [1] 。辽河断陷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欧利坨子区古近系煤层含气量为4.63~ 11.07m 3 Πt ,欧31井煤层孔隙度为4.6%~9.8%,渗 透率为4.19~16.8md [3]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矿区 收稿日期:2006209229 基金项目:“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与勘探开发有利地区优选研究” (2001BA605A -07-01)和“973”国这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基础研究” (2002C B11700)资助作者简介:张培河(1969— ),男,山东胶南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煤层气资源评价及开发技术研究1第35卷第1期2007年2月 煤田地质与勘探C OA L GE O LOGY &EXP LORATI ON V ol.35N o.1 Feb.2007

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实施方案

鄂尔多斯盆地(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方案 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本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开发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我省的陕北和关中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盆地总面积的30%。区域集中了我省绝大部分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但该区域特别是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距离能源化工产品目标市场较远,开发建设也面临一些重要的制约因素。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我省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矿产资源,统筹规划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可再生等一次能源开发,统筹规划电力、煤化工和焦化等加工转化,统筹规划交通运输、电力输送和运输管道建设,统筹规划水资源利用和取水节水工程,统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统筹制定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又好又快建设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的安排部署,我省组织编制鄂尔多斯盆地(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一、规划区域围 包括、、、、、、和凌等8市区,涉及神东、陕北、黄陇3个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和神府、榆神、榆横、吴堡、子长、渭北、彬长、黄陇

等共8个煤田或矿区。 二、规划主要容 编制鄂尔多斯盆地(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可再生能源、煤化工(含焦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化发展等11个专项规划。 三、规划期限 规划以2007年为基准年。资源量采用2006年数据;生产、建设和消费量采用2007年统计数据;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对2030年作远景展望。 四、规划组织领导 成立规划领导组、工作组、研究组及评估组。 (一)规划领导组 领导组组长由分管省长担任,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交通厅、水利厅、建设厅、环保局、煤炭局及有关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成员。规划领导组负责审定规划编制大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议定规划成果。 (二)规划工作组 工作组组长由省发改委分管副主任担任,省级有关部门处室负责人和有关市发展改革委分管领导为成员。规划工作组负责组织规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分析

第85卷 第6期 2011年6月 地 质 学 报 ACT A GEOLOGICA SINICA V ol.85 N o.6June 2011 注: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0项目(编号2009C B219400)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25-006)联合资助成果。收稿日期:2010-07-26;改回日期:2010-12-01;责任编辑:周健。 作者简介:屈红军,男,1967年生。博士,副教授,从事沉积学与盆地分析研究。Email:h on gjun@nw https://www.360docs.net/doc/f315448565.html, 。DOI:CNKI:11-1951/P.20110517.1012.013 网络出版时间:2011-5-1710:12 网络出版地址:h ttp://w w https://www.360docs.net/doc/f315448565.html,ki.n et/kcms/detail/11.1951.P.20110517.1012.013.h tm l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分析 屈红军 1) ,马强 2) ,高胜利 1,3) ,梅志超1),苗建宇 1) 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西安,710069;2)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0; 3)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西安,710000 内容提要:近几年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陆续发现新的天然气区带,显示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因此对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的研究对于确定储集砂体展布规律具有重要价值。以钻测井、岩芯及周边露头资料为基础,通过露头剖面古流向测定、重矿物分析、边缘相分析、相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研究区二叠系的物源方向;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山西组与石盒子组物源可分为北北东、北北西及南部3个方向,以延安为中心区域属于汇水区;山二段南部物源影响范围较大,影响到延安以北区域;盒八段北部物源范围较大,越过了延安,相应的南部物源范围后撤。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古流向;重矿物;物源;边缘相 鄂尔多斯盆地已发现的上古生界气藏主要位于盆地中北部,因而盆地中北部上古生界物源、沉积、储层、成藏规律研究程度比较高(魏红红等,1999;于忠平等,2002;杨仁超,2002;付锁堂,2004;付金华,2004;刘锐娥,2004;张克银等,2004;梁积伟,2004;李剑等,2005;朱宏权等,2005;张小莉,2005;刘池洋等,2006;沈玉林等,2006;李增学等,2007;罗静兰等,2010);近10年来盆地东部研究力度也加大(彭海艳,2006;孙粉锦等,2005;廖昌珍,2007);盆地西南部也得到了地质工作者的一定重视与研究(朱筱敏等,2002;郑荣才等,2002;陈全红等,2006;白斌等,2007);相对而言盆地东南部研究程度比较低。近几年在盆地东南部陆续有天然气的区带发现(王桂成等,2004;武富礼等,2007),显示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但研究仅是初步阶段(陈孟晋等,2006;王超勇等,2007)。 前人研究认为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受多物源控制影响,但以北部物源为主;北部物源区主要是阴山古陆以及阿拉善古陆,南部物源区主要是秦岭-中条古陆隆起(郭英海等,1998;肖建新等,2008)。对于南部物源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大多数学者认为南部 物源影响较小(汪正江等,2001;席胜利等,2002;刘锐娥等,2003;陈孟晋等,2006;陈安清等,2007;武富礼等,2007;陈全红,2007;肖建新等,2008);研究区南北物源影响范围及程度有多大等问题还没有弄清楚,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的天然气勘探战略,因此进行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位于盆地东南部的陕北地区,构造单元上位于伊陕斜坡中南部(图1)。 物源研究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古流向、重矿物分析是分析物源区的有效方法(Mo rton et al.,1994;汪正江等,2000;赵红格等,2003;徐亚军等,2007),常量或微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Roser et al.,1988;M clennan et al.,1993)也应用于物源研究,边缘相及相带分析也可以应用于物源体系分析。本次研究通过35口探井详细岩芯观察及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结合5条野外实测剖面分析,应用古流向、重矿物分析、边缘相及相带分析进行物源研究。 1 古水流分析 古流向分析不仅可以确定骨架沉积体的走向、圈定古斜坡、推测古岸线走向,还可以按沉积物散布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

“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之誉。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其、、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泥灰岩、、、、等其他矿产资源。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

鄂尔多斯市LNG项目调研报告

鄂尔多斯市LNG项目调研报告 市场开发部受公司指派在鄂尔多斯分公司的配合下,于2010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鄂尔多斯地区进行了一次LNG重卡市场的调研。现汇报如下: 鄂尔多斯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鄂尔多斯市的煤炭资源基本都分布在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已探明储量1676亿多吨,预计储量近1万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每天,全国煤炭所需总量的1/8就来自鄂尔多斯。2009年产量为3.3亿吨。在鄂尔多斯GDP结构中,原煤的生产占据了约48%的比例,2009年 GDP为2100亿元。截止到目前为止,鄂尔多斯共有煤矿276座,重型卡车约10万辆,矿区重型卡车每年要更换2万辆。每天煤炭从鄂尔多斯的土地下挖出,70%以上的煤炭在100公里外的包头装上火车,沿着铁路运到秦皇岛装入海轮,再经渤海、黄海、东海进入长江口,输送到东部工业基地。另有20%的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或者工业原料。 一、主要运煤专线情况 包府线(树林召—大树湾—西五座鸣沙—三顷地—耳字壕乡—添漫梁—铜川—黄天棉图—准格尔召乡—边家壕—新庙)该线路的车辆主要是以新庙镇附近的煤矿和其根高勒村—准葛尔召乡沿线的煤矿为主要供货源,沿S214(包府路)省道经新庙镇—准葛尔召乡—铜川镇—东胜环城线,驶入210国道辅道,即运煤专线,经万利镇、

耳子壕、响沙湾、达旗树林召镇环城线,部分到达达电煤厂。该线路自其根高勒村起,至达电煤厂止,全长141km。部分过黄河进入包头的电厂。沿途遍布煤矿,是鄂尔多斯的主要运煤专线。 树林召:亚洲设计装机总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一期工程2台33万千瓦机组、二期工程2台33万千瓦机组、三期工程2台33万千瓦机组。亿利PVC: 2台5万千瓦机组热电厂、4台20万千瓦机组自备电厂 大树湾:与X618交汇 西五座鸣沙:与X635交汇 三顷地:与X618交汇,是敖包梁镇矿区至达旗电厂的必经之路耳字壕:耳字壕矿区、北方中油CNG卡车加气站(正在建设)添漫梁:马呼线与G201交汇 铜川:东胜绕城路、G109、包府公路交汇处。 黄天棉图:重要矿区 边家壕:包府公路、宝山县、边贾线交汇 新庙乡:矿区集中地 G109 (大饭浦—前碾房梁—大饭浦—壕圪卜—十犋牛塔 —德胜西—曹家石湾—敖包梁—铜川—柴登—泊尔江海子—杭锦旗—棋盘井)横穿鄂尔多斯,运往呼和浩特煤的主要运线 大饭浦:G109鄂尔多斯的最东边,周围有准格尔露天煤矿, 前碾房梁:G109与薛魏县交汇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 杨仁超1,韩作振1,樊爱萍1,李文厚2 (1.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10;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为确定该区二叠系的物源方向,探索沉积体系和天然气储层的分布规律,从盆地周缘古陆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属性、石英阴极发光特征、岩屑类型、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及地球化学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进行了源区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二叠系物源分别来自北东、北西和南部三个方向,即阴山古陆东部的太仆寺旗2集宁地区、阴山古陆中部的渣尔泰山2乌拉山地区及东秦岭古陆。沉积体系的分布受源区控制,储集砂体主要分布在坪桥2安塞地区、绥德2清涧2子长2延长2延安地区及富县2宜川一带。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沉积体系 中图分类号:P58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767(2007)0320001204 Provenance Analysis of Clastic Rocks in Permian System at Southeast Area of Ordos B asin YAN G Ren 2chao 1,HAN Zuo 2zhen 1,FAN Ai 2ping 1,L I Wen 2hou 2 (1.College of Geo 2info Science and Eng.,SUST ,Qingdao ,Shandong 266510,China ; 2.Dept.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Shanxi 710069,China ) Abstract :The clastic rocks in Permian System at the southeast area of Ordos Basin contain tremendous potential in exploration of natural gas.In order to ascertain provenance of Permian system in the studied area and grope for dis 2tribution regulation of depositional systems and gas reservoirs ,provenance analysis of clastic rocks in Permian Sys 2tem at southeast area of Ordos Basin is conducted f rom the features of peripheral ancient land of the basin ,lithology ,tectonic property ,cathodoluminescence features of quartz ,types of detritus ,combination of heavy crop ,direction of palaeoflow ,and geochemistry ,etc..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venance of Permian System in this area comes from the northeast ,northwest and south directions ,respectively.That is to say ,provenance includes Taipusiqi 2Ji ’ning region in the east of Y inshan ancient land ,Zha ’ertai 2Wulashan region in the middle of Y inshan ancient land and the east Qinling ancient land.Distribution of depositional systems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provenance.Reservoirs are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region of Pingqiao 2Ansai ,region of Suide 2Qingjian 2Zichang 2Yanchang 2Yan ’an and the strip of Fuxian 2Y ichuan. K ey w ords :Ordos Basin ;Permian System ;clastic rocks ;provenance analysis ;depositional systems 收稿日期:2006210209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2003CB214602)作者简介:杨仁超(19762),男,陕西商南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大型风化壳型气藏和 北部石炭2二叠系大型地层2岩性气藏的发现,使该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但在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却未有大的突破。由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相对不发育,气藏的富集主要受控于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因此,加强东南部古生界陆源碎屑岩物源的研究,对于分析该区沉积体系和储层分布规律,进而探索天然气藏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2002年9月

目录 前言 一.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 (一)地质背景 (1) (二)构造演化 (2) 二.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生代沉积演化 (一)奥陶系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4) (二)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0) (三)中生界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8) 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生、储、盖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三)烃源岩特征 (25) (四)储集岩特征 (33) (五)盖层特征 (44) (六)天然气富集规律……………………………………………………四.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生、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一)烃源岩特征 (55) (二)储集岩特征 (56) (三)天然气富集规律 (69) 五.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生、储特征及石油资源评价 (一)烃源岩特征………………………………………………………… (二)储集岩特征………………………………………………………… (三)石油成藏规律………………………………………………………

前言 本课题以新理论、新思路为指导,以收集、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成果为主,重点野外调查和岩芯观察为辅,深化、综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盆地沉积演化历史,确定生储盖组合、结合研究和总结石油地质规律和油气勘探新领域。 为了完成有关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自合同鉴定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露头剖面观测,钻井岩芯观察等工作,完成了大量工作量,具体见表1。 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通过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如下认识 1.确定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侏罗系沉积体系类型,其中奥陶系主要为碳酸岩沉积,包括4大沉积体系,石炭—二叠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包括6大沉积体系,中生界侏罗系包括三大沉积体系。 2.详细讨论了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3.深入论述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生储留特征,特别是详细讨论了各时代储集岩特征 4.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的油气有无勘探目标区,认为今后不同时代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鄂尔多斯”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蒙语“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

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石油,最早进入现在的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大草原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蒙古人种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中国民族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

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简介

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简介 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是鄂尔多斯市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结构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地。基地位于东胜区与康巴什新区之间(北距东胜城区9公里,南距康巴什新区5公里),东临210国道,南接109高速公路,新建的包西铁路沿边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产业发展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物流服务区。其中,产业发展区分为电子科技产业区、汽车制造产业区、重型机械生产加工区、轻型机械生产加工区、高新科技产业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园。 一、基地基本情况 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是经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重点工业区,地处我区罕台镇和哈巴格希街道办事处境内,控制区面积6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40km2,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40亿元[1]。其中首期建设面积约25km2,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1亿元。 (一)规划思路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按照生态型、园林式旅游型工业城标准进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水、电、热、气、通讯、排污等管网全部一次性下地;地貌尽量保持原有形状,建筑设施随坡就势,错落有致;路网疏密相间,首期建设区规划道路总长75公里,主干道路面宽达60米;绿化体现人与自然和谐,规划绿化面积13.3平方公里,绿化率达53%。 (二)产业定位 产业发展贯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要求,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开发及零部件生产,煤机、化机等专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设备生产、高新材料加工及电子信息等产业,按照产品关联、上下游配套的原则,精心打造几条精深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力争建成中国西部一流的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基地全部建成后,预计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实现增加值约280亿元,实现税收约45亿元。 二、基地建设进展情况 (一)征拆安置情况 基地自2007年4月份开展工作以来,已累计征收土地51000多亩,占基地总规划面积的90%;对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住户全部进行了货币安置、住宅安置和社保安置,通过各类安置措施,失地农民人均获得各类补偿收入30万元左右。(二)基础设施建设 开工建设道路12条共计36公里,配套管网同步下地,土基工程基本完成,其中中环大道、经五路、纬五路开始实施油面工程。绿化基地内10多个自然山头近3000亩土地,完成中环大道部分路段及纬一路北侧绿化工作。 --配套设施。基地供水站及供水管线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预计8月底建成;基地供热管网已经下地,供热站即将开工建设;基地排污管网已下地,污水处理厂正在规划设计;基地通讯管网全部下地,地上设施预计年底完成;基地电网规划已经论证,正在报审,11万伏变电站即将开工建设,预计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

第31卷第3期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Vol.31 No.32006年5月 Earth Science Jour nal of China U niversit y of G eosciences M ay 20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No.2003CB214600);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No.0318);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邓军(195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构造、成矿流体及成矿动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E -mail:djun@cu https://www.360docs.net/doc/f315448565.html,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 邓 军1,2,王庆飞1,2,高帮飞1,2,徐 浩1,2,周应华1,2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摘要:借助 成矿系统 的思维,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成矿(藏)系统形成机制及其构造背景.盆地于中生代处于大地构造体制转折的重要阶段,盆地边缘的造山活动显著,盆内亦分别于晚三叠世、晚侏罗世与晚白垩世左右发生过3次构造热事件.区 域构造体制转换事件导致了多种成藏(矿)作用的发生.盆地内部的构造热事件引发了有机流体的活动,周缘造山作用产生了向盆内流动的无机含铀热液.有机和无机流体的活动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有机流体的存在形成氧化-还原障,导致无机流体关键物理化学参数的转变,在氧化-还原界面处成矿.突变成矿和界面成矿是多种能源矿产成矿过程的主要机制.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造山作用;界面成矿. 中图分类号:P 617;P542 文章编号:1000-2383(2006)03-0330-07 收稿日期:2005-07-15 Distribution and Tectonic Background of Various Energy Resources in Ordos Basin DENG Jun 1,2 ,WANG Qing -fei 1,2,GAO Bang -fei 1,2,XU H ao 1,2 ,ZH OU Ying -hua 1,2 1.S tate K ey L 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 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 ing 100083,China 2.K ey L aboratory of L ithosp here Tectonics and Lithoprobing Te 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 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 he for matio n pr ocess of the var io us energ y r eso ur ces coex isting system and its r eg io nal t ecto nic backg ro und in Or do s basin ar e analy zed by int roducing the met allogenic system theor y in this paper.T he M esozo ic is the impor tant t ran -sit ion perio d of the reg ional tect onic reg ime,during which the or og eny is outstanding aro und the basin and three tecto -ther mal events too k place in the basin.T he tr ansition of the tectonic reg ime induces the o ccur rence o f var io us accumulating pr ocesses of t he ino rg anic and org anic fluids,fo r example,the or ganic f luid in the basin is activ ated by the tecto -t her mal ev ents and the ino rg anic fluid flow ing t ow ards the basin is pr oduced due to the or og eny.T he recipro city betw een the inor -g anic and or ganic fluids happens during t heir transpo rting.T he existence o f the or ganic fluid pr oduces the redox bar rier ,which causes the mutation of the phy sicochemica l parameters o f the ino rg anic f luid and the pr ecipitatio n o f the uranium ele -ment at the interface.T he mutatio n and interface effect s ar e obvio us in the for matio n o f the v arious energ y r eso urces.Key words:O rdos basin;va rio us energ y r eso ur ces;oro geny;interface mineralizatio n. 0 引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多种能源矿产共存 盆地之一,盆内的有机矿产包括煤、油气、煤层气等,无机矿产以铀矿为主.查明盆地内多种能源矿产时 空分布规律及其受控因素,对建立盆地多种能源矿 产共存系统的协同勘探模式和指导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 共存系统是指特定地质环境下无机和有机成矿过程相互作用而导致无机、有机等多种能源矿产共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延长组长6储层沉积相...

中国西部科技
2010年01月(下旬)第09卷第03期 总 第200期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 延长组长6储层沉积相特征
任东意
1、2
王桂成

(1.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5;2.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直罗采油厂,陕西 富县 727500) 摘 要:通过岩心观察、岩矿特征分析和测井资料解释,对直罗地区长6储层沉积相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该区主要 发育陆相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储集砂体为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其砂体展布受双重物源控制,呈 东北-西南向展布。主要有利储层分布在长6层下部的长63和长62段,对于指导该区下步石油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沉积相;测井相;相类型;延长组长6;直罗油田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Chang 6 in Zhiluo Oilfield in Ordos Basin 1、2 1 REN Dong-yi ,WANG Gui-cheng (1.College of Oil-gas Resources,Xi’an Shiyou University Shaanxi 710065,China;2.Yanchang Oil field Company Extraction of Zhiluo,Shaanxi 727500,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core observation,the analysis of rock and mi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data,Chang 6 reservoir sedimentary facies in Zhiluo oilfield were analyzed.The studies suggest that mainly developed delta sedimentary system of lake of land face,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and mouth bar sand body of delta are the main reservoir sand body,the spread of sand body is control by double source area,showing the northeast-southwest.The main advantage of reservori is spread in Chang 63and62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Chang 6 reservoirs.The resear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guide oil exploration in the area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edimentary facies;Log facies;Facies type;Chang 6;Zhiluo oilfield


引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面积约37万
[1]
等,砂岩结构成熟度中等。推测长6储层距离物源区不远。 岩石原生颜色是沉积水体物理化学条件的良好反映。 岩心观察研究区长6层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细砂岩,推测长 6沉积期沉积环境应为水下还原环境。 室内岩心粒度分析表明,研究区长6沉积岩多发育细砂 岩。其中细砂含量达到84.15%,其次为粉砂和中砂,含量 分别为8.27%、2.99%(见 表1)。陆源碎屑沉积物的碎屑 结构、分选性等与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沉积 物粒度越粗,分选越差,表明水动力越强;反之,沉积物 粒度较细,则表明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弱[3] 。研究区粒度 分布特征表明长6沉积期沉积水体较为平静、能量较弱,应 为水下沉积环境。
km ,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主要含油层系为侏罗系延安组和 三叠系延长组地层 ,其中主力油层三叠系延长组石油储量 占探明储量的70%以上,以长6和长8油藏为主。直罗油田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境内,主要开发层系为延长 组长1、长2油层。长期以来,大家普遍认为富县地区延长 组长6靠近深水湖盆区,少有碎屑物源供给而缺乏储集砂 体,这种认识严重影响了该区的勘探进程 。近年来,石油 勘探在该区钻遇较厚的长6砂层,且部分井试油获得工业油 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但受该区前期基础研究 薄弱的影响,对长6储层沉积体系、砂体时空展布规律认识 不清,严重制约了下步石油勘探工作。因此,开展长6沉积 相研究,对指导该区石油勘探工作意义重大。 2 沉积学特征 2.1 岩矿特征 通过研究区储层岩石薄片鉴定结果的统计表明,该区 砂岩主要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含少量长石岩 屑砂岩。长6储层石英平均含量为28.2%,长石平均含量为 40.2%,岩屑平均含量为11.7%,成分成熟度较低。对砂岩 碎屑颗粒的磨圆度统计反映出碎屑颗粒以次棱角状为主, 占统计的95%以上,其次为棱角状-次棱角状,磨圆度中
收稿日期:2009-12-16 修回日期:2010-01-12
[2]
表1
直罗地区长6储层岩石粒度分级统计表
从砂体的C-M图看,集中分布在QR悬浮沉积段,C值与 M值差异不大,说明沉积物粒度细、分选性较好(见图1)。 粒度参数特征表明,研究区长6砂岩平均值Mz(φ)在 2.56~4.60之间,平均3.20,属于细粒砂岩,标准偏差在 0.49~1.62之间,平均为0.81,说明其分选程度为好-较
作者简介:任东意(1963-),男,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地质专业工程硕士,长期从事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管理工作。
08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一、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二、区域地质构造,构造演化(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 独立成盆时间应为中侏罗纪末。 太古代—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基底岩系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下部的结晶岩系,上部为下元古界上部的褶皱岩系,这使得基底具备结晶—褶皱的双重构造。对基地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构造事件是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和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中条运动。 中晚元古代坳拉槽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形成了向北收敛向南敞开的贺兰坳拉槽和向北东方向收敛,南西方向敞开的彬县临县坳拉槽,二者时间夹峙着向南倾伏的乌审旗庆阳槽间台地。 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阶段: 寒武纪的构造面貌是:初始继承中、晚元古代构造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隆(乌审旗一庆阳巾央古隆起带)东、西凹;晚期(晚寒武世)变为南北高、中间低,中凹(盐池、米脂凹陷)南北隆(坏县一庆阳隆起、乌兰格尔隆起)的形态。后者是新的构造体制控制下的构造变形。 奥防纪初始,克拉通整体台升成陆,海水进一步退缩,冶里—亮甲山组仅分布在古陆四周,为厚度数十米至200m的含隧石结核或条带的深灰色白云岩夹灰岩。 早奥陶世的古构造面貌,基本继承晚寒武世的构造轮廓。由于内蒙海槽活动性增强的影响,克拉通北部的乌兰格尔古隆起带仍保持古陆形式,而南部环县一庆阳古隆起则表现为相对校低的水下隆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