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

发布者:孟庆民发布时间: 2012-6-19 17:26:03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分类”、“确定位置”、“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教学“分类”时,我巧妙地利用教室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组织教学: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再将这些物品打乱,将卫生用品放在讲台边,黑板擦、粉笔随处放,接着我再邀请学生来帮忙整理,恢复教室原本的整洁。通过简单的对比,学生立即明白了“分类”的好处以及分类的要求,之后实施分组教学,给每一组一定数量的文具和学具,让学生们动手分,教师只负责巡回检查,分完学生交流自己分类的方法,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利用分类的知识来解决常见的问题:如整理书包,考虑怎样分类比较合适;回家后整理衣柜等。

情境的创设使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体会到数学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有趣.

二、问题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创设问题情境,它是数学再发现的源泉,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我总是精心设置悬念、冲突、矛盾,里面包含着种种实际问题,而且为学生感兴趣,但是学生现在还不知如何去解决它,从而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请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我迅速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学习了今天的新课,你们就明白了。”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三、运用媒体,创设多维情境。

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利用多媒体演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变成一个长方形,不但能清楚地揭示平面图形的内在关系,而且还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新教材每册都编排了“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丰富,如果

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东西做动态的处理,把抽象的图形知识作形象的演示,会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而且感到其乐无穷。

四、动手操作,创设活动情境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画一画,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如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一组都准备了长方形纸、尺、线、边长为一厘米的小正方形等,先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四条边可能会有什么关系,然后再想办法来证明。经过一番操作,学生用多种方法(将长方形纸对折、用尺量一量、用线比等)证明了自己的猜想——长方形对边相等,当学生们像一个发明家那样高兴地欢呼着“耶”的时候,学习效果自不必多说了。

五、故事游戏,创设趣味情境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教科书上的数学问题,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枯燥的数学符号,根本不能和他们的童话书相比,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讲一些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看一些数学家的照片或插图,能够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在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讲了唐僧分西瓜的故事;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我收集了祖冲之的有关资料,并讲了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在学习行程问题时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凡是教材内容适合用童话故事来串连的内容,我都尽量把他们带进欢乐的童话故事中。

另外,在教学中设计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对“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个问题难以理解,我就和学生各做了一个活动的角,(我的角的两条边长一些)我高高地举着,问:“你们能想办法,使你做的角比我的角小吗?”有的学生立即动手,有的想了想,然后把角的两条边合拢了,变成一个很小的角,我赞扬大家爱动脑筋,又问:“那有办法让它变大吗?”“能”齐声大喊,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两条边拉得很开了。

六、猜谜儿歌,创设互动情境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利用一些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猜谜语、唱儿歌是学生喜爱的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融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富有趣味。在课堂教学中,我常把教科书中的知识编成谜语或儿歌,教、学互动,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教师只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教学条件灵活运用,就能创造出适合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情境,让人人参与学习全过程。教师要“舍得”把主动权教给学生,才能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的提高,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某位教师在上二年级的课前在全班学生中进行抢答式问答,规则是:当老师数出一个数时,学生接着数出下一个数,看谁答得又对又快,而二年级的学生是刚学习数的一些初步认识,对这游戏非常感兴趣,每个都非常积极地加入这个游戏,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了;虽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起来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立即停止游戏,而是进行第二个游戏,这回则肖肖加深难度,由老师说出加法算式,学生说出答案,也是要求快而且对,算式不难,十以内的数相加减或者一百以内的整数想加减,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难但要快,这就是他们的难度,小学生都有希望能表现自己,所以也就很积极地投入到这一游戏中。而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的正题了。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其实质就在于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

真正走进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分为这样几步:

1.复习相同加数连加,激发探究新算法的意向,激活已有知识经验。先出示一些相同加数连加的式题,让学生计算。当加数个数较多时,计算就十分繁琐。此时提出问题:“相同加数相加,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没有

较简便的算法?”

2.引进并揭示新算法。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得出加法算式并改写为乘法算式,如

2+2+2+2+2+2=12→ 6个2

2×6=12 。

3+3+3+3+3=15→5个3

3×5=15 ;

4+4+4+4=16→4个4

4×4=16 。

此时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

3.总结归纳,形成程序性知识。提出“加法算式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这一问题,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

整个教学情境体现了由低到高、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演算到抽象概括这一特点。“如在数学课堂“小括号”这一教学设计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之后,让学生独立试解如下应用题:“一辆车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4小时,每小时行20千米,试问这辆车这一天共行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解答)学生这样列式计算:“20×3+4=20×7”。这就与已有知识“先乘除后加减”发生了矛盾——“怎么先算加法呢?”学生说:“不先算加法就要发生60千米加4小时的错误”,此时老师提出:“运算顺序要求我们先做乘法,后做加法,可实际情景又要求我们先加而后乘,怎么办呢?”学生的认知活动陷入了矛盾之中。这一矛盾为引出“小括号”创造了心理空间,成为学习“小括号”这一知识点的认知内驱力,并引导着学生的认知方向。

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自相矛盾。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平衡”,导致一种“紧张感”,从而产生消除这种紧张感的认知动机,促使其努力求知。一旦问题得到解决,紧张感得以解除,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满足的情绪体验,从而更进一步强化认知动机。因此,“矛盾式”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促使知识的获得,而且可以加强学习动机,达到学有所得,学而不厌之功效。这样,就可使问题情境具有较好的发散性,即问题情境的设计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