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脑超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高回声团块 ◦ 出血吸收期:7-10天后,出血部位原有的强回声消

◦ 吸收期后的改变:部分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液化, 以小囊腔形式存在,常存在于侧脑室前角附近
◦ 大片的脑实质出血,其结局是局部组织液化坏死,超 声显示明显的无回声囊腔
I级:单侧或双侧室管膜下出血(SEH) II级:室管膜下出血破入脑室并引起脑室内
Chao CP, RadioGraphics, 2006.
分水岭型
38周,生后10天;T2WI可 见枕叶白质异常高信号;
扩散加权成像(DWI)示双 侧枕叶皮层及白质、旁矢状 区灰质异常高信号。
Chao CP, RadioGraphics, 2006.
基底节-丘脑型:
T2WI
PDWI
足月儿,有围产期窒息和子宫破裂病史,生后10天检查,T2WI示丘脑 腹后外侧核、壳核异常低信号,质子密度加权图(PDWI)显示为高信 号。
病理改变:构成轴突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不同程度 坏死,轴突发生断裂,软化灶形成。
最佳的诊断时间脑损伤后是3-4周
超声表现:软化灶分布于侧脑室周围,低或无回声, 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可呈单灶性、多灶性、或 区域性
白质软化灶形成,则诊为脑室旁白质软化
PVL
早产儿,30周,生后6周,T2WI、T1WI示脑室周围异常信号
其诊断不依赖影像学,有独立的临床诊断标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影像学分类:
1. 损伤部位位于脑室周围:主要是长期、局限性缺血缺氧所 致,早产儿见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足月儿主 要是分水岭区改变(分水岭型);
2. 损伤部位位于基底节区(基底节-丘脑型):尤其是壳核 后外侧和丘脑腹侧,主要是急性、深度窒息所致,常见于 足月儿
新生儿颅内出血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E、PVL、脑梗死 脑感染性疾病 脑发育的评估 超声影像与CT、MRI对比
◦ 出血的不同阶段,超声影像有各自特征,据此可以判 断出血部位,还可判断出血的时间
◦ 出血早期:出血部位高回声,程度较低且淡薄 ◦ 出血稳定期:随血块收缩,回声强度增加,2-3天后
多囊性脑软化
足月儿,生后1月。左:T2WI横切位,右:T2-FLAIR冠状位,示双侧基底 节区、顶叶、颞叶多发囊性改变。
Khong PL, Clinical Radiology, 2003.
也称新生儿脑卒中:是指在围产期由于各种原因 引起的脑血管极度痉挛或完全闭塞所致的脑缺血 性坏死,具有病理或影像学证据的脑血管事件 脑梗死病理改变:
Liauw L, Radiology, 2008.
软化灶转归 3-4个月后,小软化灶由小胶质细胞 充填消失,较大的软化灶依然存在
少突胶质细胞坏死后钙化 白质损伤部位出现小而 聚集的高回声,形态、大小不一
弥散性白质损伤的结局就是脑萎缩
脑白质整体容积缩小,脑室扩大,部分脑回宽大、 不规则,脑沟变浅、变宽
Huppi PS, Semin Neonatol, 2001
基底节、丘脑和内囊 后肢损伤
非点状白质损伤
点状白质损伤
37+5周,生后6天, T1WI示:基底节、丘
脑腹后外侧核、内囊 后肢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39+2周,生后2天, T2WI示双侧额叶、枕叶 深部白质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41+2周,生后8天, T1WI示双侧半卵圆区散 在点状白质异常高信号。
3. 多囊性脑软化:主要是广泛脑脑水肿后引起的脑组织严重 损害,多见于足月儿
4. 脑梗塞 5. 出血
2008年RSNA对足月儿HIE的新类:
1. 基底节、丘脑和内囊后肢损伤 2. 脑梗塞 3. 非点状白质损伤 4. 点状白质损伤
脑水肿:
脑实质内点片状强回 声,结构模糊
侧脑室受压,呈缝隙 状
第三脑室显示不清
脑沟回界限不清,脑 裂变窄
神经元广泛坏死征象
重度患儿,病变持续7-10天,高回声不消退,应 视为不可逆的神经元广泛坏死
其特点是双侧脑半球高回声持续不退,分布不均, 形成散在分布的粗大颗粒,点片状高回声;脑室恢 复至正常大小
是脑水肿之后最早出现的脑损伤后遗改变
脑萎缩改变 严重的神经元损伤,未达到集中大 片完全坏死、液化的程度,最终的结局多以脑萎 缩形式出现。根据萎缩的程度和分布不同,可分 为全脑性萎缩和中央性脑萎缩
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
新生儿化脓性脑炎、败血症,引起静脉窦血栓形成、额叶出血、基底节区梗塞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从解剖结构角度评估脑发育 成熟状况
了解脑发育的正常规律,观察28周、32-34周、 36-37周、40 周几个重要时段脑结构的特点
影像学检查观察内容:
脑容积大小;脑实质背景回声;脑沟回形态; 脑室形态;脑岛的分化
病变3-4周后,出现显而易见的无回声软化灶,大 小部位与原发灶相符
脑梗塞
足月儿,生后7天,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T2WI(左)DWI(右)示异常 高信号
Khong PL, Clinical Radiology, 2003.
脑脓肿
脑实质内出现圆形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囊腔, 囊壁高回声囊壁完整,囊内回声不均匀,高低相 间,可见不规则液区,有流动感
出血 (IVH+SEH) III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IVH) IV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性
(IVH+PVHI)
I级
冠状面显示侧脑室前角和体部下方出现团片状高回 声区
矢状面在丘脑尾状核沟呈现异常高回声区 可单侧或双侧 出血范围较大时可突入侧脑室前角和体部
II级
室管膜下出血破入脑室,无回声侧脑室出现回声增 强
颅内出血多发生在出生后3天内 生后一周检查,检出率90%-95% 1---2个月复查,了解血肿的吸收情况
缺氧缺血性脑病 3天之内,了解脑水肿情况 7—10天,观察脑水肿恢复情况 3—4周复查,了解预后
中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小凸阵探头,频率8-3MHz
高频线阵探头,频率12-5MHz 扇扫探头,频率8-3MHz 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
脉络丛增粗,外形不规整,局部可见突起的强回声 侧脑室中央部-后角部位多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II级 脑室内部分或完全由高回声积血充填,伴不同 程度的脑室增宽,后角扩大最常见
IV级 脑室内出血 脑室周围白质髓静脉出血性梗死,表现为侧脑室外
上方呈球形或扇形高回声反射 多为单侧性,常累及脑室出血同侧的额叶和顶叶,
收缩峰圆钝
双峰或多顿挫
峰尖高阻力大
Vd增高RI降低
舒末流流速降低
舒张期反向血流
两侧大脑对称性,脑实质回声强度评价,脑室系统 大小测量,脑池及脑裂
颅底Willi’s动脉环及主要分支,血流动力学参数测 定
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儿 有异常分娩史及相关病史 母亲孕期患有影响胎儿的合并症
侧脑室比值:一般<0.33 中线至侧脑室外缘/中线至同侧颅骨内板
侧脑室宽度:新生儿<2mm 旁正中侧脑室中央-后角切面正中位置测量
不同脑组织回声强度不同 脑脊液无色透明——无回声 脉络丛——强回声 丘脑、基底核、中脑——中等回声 桥脑、小脑、脑沟——高回声 脑实质——早产儿低回声,细腻均匀 足月儿中等回声,有颗粒感
全脑性萎缩影像特点:脑容积缩小;脑裂、脑外 间隙增宽;脑回密集,脑沟加深,基底部与脑室 距离缩短
中央性脑萎缩:超声检查敏感性较高,主要是侧 脑室形态改变。脑室轻-中度扩大;脑室不规则变 形;双侧不对称
大脑前动脉 RI:0.52
大脑中动脉 RI:0.76
是指具有特征性分布的脑室周围白质坏死,特别 容易累及半卵圆中心,视(三角区和枕角周围) 和听(颞角周围)放射区
是早产儿最常见的脑损伤形式,发生率为8%26%,常与脑室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并存
好发部位 最易发生的部位是侧脑室前后角附近 的白质、侧脑室外侧及背侧白质、有时波及皮层 下白质
分类:损伤范围——局限性、弥散性 软化灶数量——单灶性、多灶性 损伤部位——深部白质、皮层下白质
病理改变:处于组织水肿的阶段 超声特点:脑室旁白质回声增强 回声改变是可恢复的,一般持续7-10天 回声越强,白质软化的可能性较大 早期应诊断为脑室旁白质损伤
有时延及丘脑,可伴中线异位 双侧病变,则左右不对称,脑室内出血严重一侧的
周围出血性梗死范围明显大于另一侧
由于声窗限制,无法全面观察硬膜下及蛛网膜下腔 的情 况,诊断一般较困难
邻近额、顶叶硬膜下大量出血,超声可能探查到
CT及MRI检查明显由于超声
是最多见的围产期缺氧缺血所造成的脑损伤类型, 由于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或生后窒息所致病
28-34周——脑实质呈低回声,细腻均匀;脑沟 回均已出现,脑回宽,脑沟浅,沟回曲线细 窄,回声中等,冠状面显示似大花瓣;双侧 脑室仍保留胎儿期的大脑室迹象 34周后双侧脑室形态正常
36-37周——脑沟回曲线仍显细窄,脑回宽 度和脑沟深度似足月儿
40周——脑实质中等回声,有细微颗粒;脑沟回 弯曲自然,沟回曲线呈强回声,直径约1-2mm
头颅解剖结构-矢状面
1.胼胝体膝部 2.胼胝体体部 3.胼胝体压部 4.胼胝沟 5.扣带回 6.扣带回缘部 7.直窦 8.上矢状窦 9.额叶
1.皮质脊髓束 2.丘脑 3.穹窿 4.脚间窝 5.尾状核体 6.海马旁 7.扣带回 8.胼胝体 9.扣带沟 10.旁中央小叶
颈部血管,颅内血管
前囟—冠状、矢状 蝶囟—横切面 后囟—幕下结构 乳突囟—幕下结构
颅脑超声特点便捷、安全、无射线,多方位二维和 血流检测,是新生儿脑损伤首选筛查方法
CT检查对HIE神经病理分型、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 出血类型有重要作用
病变发生48小时后,梗死灶开始坏死 7-10天后,发生局部性萎缩、瘢痕形成 主干动脉供血区梗死多数不对称性分布 分支动脉供血区梗死,多在脑边缘部位
早期病变部位高回声,相对均匀,形状不固定, 边界模糊
后期典型病变呈“楔形”,窄端指向脑中心,界 限清楚
回声强度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脑组织
重者梗死灶可溶解形成广泛、多灶或单灶囊腔
33周
35周
37周
39周
1月
2月
早产儿、足月儿、婴儿脑MRI图像,上T1WI,下T2WI
早产儿、正常足月儿新生儿期颅脑磁共振T2WI表现
1
2
3
1:早产儿(30周) 2:早产儿在出生后到达足月龄时,脑沟回增多,脑白质T2WI信号较正常足月儿高 3:健康足月儿
Huppi PS, Semin Neonatol, 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