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番茄整枝及打杈的技术要点

杂交番茄整枝及打杈的技术要点

杂交番茄整枝及打杈的技术要点

父本不打杈,母本当杈长到3.3厘米左右长时,要及时掰除。母本采用三于整枝方式,当母蔓三花序以上封顶时,选留母蔓第一、二花序下离花序最近的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掰掉。当母蔓二花序封顶时,除按三花序以上封顶的情况处理外,在第一子蔓上及其第一花序下离第一花序最近处留下一个孙蔓,孙蔓与二子蔓形成三干。当母蔓一花序封顶时,留下母蔓第一花序下离花序最近的子蔓代替母蔓,掰除其余子蔓,在子蔓的第一、二花序下离花序最近处各留一个孙蔓形成三干。

小番茄千禧栽培技术要点

西北地区小番茄栽培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喜温,生长发育适温为23—28度;夜温为15—18度;喜欢充足的阳光,对土壤湿度要求为60—80%,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为6—6.5的微酸性土壤为宜。 二、茬口安排: 秋冬茬主要以粉果小番茄栽培为主。8月底—10月上旬播种,春节上市,笠年5—6月结束,(适宜品种有:千禧、碧娇、粉秀、春桃、小霞)。秋延迟主要以大红小番茄栽培为主。6月份播种,9月底上市,(适宜品种有:丽红、红提、小红、格格、玛丽)。 三、栽培技术: 1、浸种催芽:将种子放于55度温水中,并不停顺时针搅拌,待水温降至30度时,停止搅拌,浸种2—3小时,捞出后用湿棉布包好,放于28—30度环境下催芽24小时80%露白即可播种,也可浸种后直接播种。 生产中为培育壮苗,提高产量、安全生产。使用穴盘育苗即方便、出苗整齐、又安全。其使用方法如下:先将营养介质(壮苗一号)用水充分拌湿、干湿程度为手能握成团,但不滴水,一触即散便可。然后将营养土装入穴盘中铺平以待播种。也可用自已配制的营养土(营养土必须严格杀菌、杀虫处理)、营养钵育苗。 2、播种:将种子平放入营养钵或穴盘内,一穴一粒,然后将剩余营养土盖在种子表面,盖土厚度0.5cm左右。 3、苗期管理:穴盘苗要及时上水,并做好防虫工作。可用防虫网封住所有通风口,以防各种害虫迁飞,特别是蚜虫、白粉虱。浇水时须加药(如叶绿精加绿享一号或农抗120)以防苗期病害。苗龄一般为25—30天即可定植。 4、施肥、整地:整地前施入磷酸二铵180斤、尿素50斤、硫酸钾80斤、腐熟油渣500公斤左右及有机肥5000—7000公斤,深翻后浇水,使化肥充分溶解,加通风;使之分墒。 5、定植:地分墒后,按宽行80cm,窄行60cm、起垄、腹膜。于下午按株距35cm为标准定植,然后浇少量缓苗水,便于缓苗。 6、管理:定植后高温、高湿管理,促使缓苗;随后降温,排湿,以控秧促根为主,并加大昼夜温差,促使花芽分化,为以后夺取高产打好基础。 7、整枝: 无限生长型品种:A、可采取单干整枝(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留一个主干,其它侧芽全部摘除)。B、双干整枝(在主干第1花序下部留一侧枝,让它与主干同时生长,形成两个主枝,其余侧枝均全部摘除)。 半停心型品种:采用连续换头,单杆整枝,两序果一打顶留第一花序下的芽子继续生长,一

西红柿穴盘育苗技术

西红柿穴盘育苗技术 摘要介绍西红柿穴盘育苗技术,主要包括穴盘选择、 基质配制、肥料管理、品种选择、播种、水分管理、温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西红柿育苗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红柿;穴盘;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80-02 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无土育苗技术,用草炭、蛭石等材 料作育苗基质,且采用机械化一穴一粒精量播种,一次性成苗。穴盘育苗技术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的欧美国家,现在已经被广泛用于世界各地,且已逐渐成为商品苗专业化生产的主要方式。穴盘育苗技术具有节约劳动力、节约能源、育苗效率高等优点;此外,所育苗木的根坨结实、缓苗速度快、成活率较高;同时,所育苗木存活周期长,适合进行远距离运输移栽,且便于进行科学化管理,利于提升商品苗的整体质量。穴盘育苗技术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引入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建成蔬菜穴盘育苗场30 余个,遍布我国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大连、贵阳、宁夏等地。生产实际表明穴盘育苗利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1] 。近年来,随着西红柿新品

种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常规育苗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 要。为此,在西红柿育种和栽培中,创新改进育苗方式显得尤为必要。 现对西红柿穴盘育苗技术进行介绍。 1穴盘选择 穴盘选择应当结合育苗的季节以及所育苗叶片数量综 合考虑,对于冬春季育苗来说,育6 叶苗应当选用72 孔苗盘;育4?5叶苗则选用128孔苗盘为宜;育2叶 1 心子苗 则用288 孔苗盘更为合适。对于夏季育苗来说,育苗建议选用200 孔或288 孔苗盘。 2基质配制 不同产地的不同苗盘所使用的基质量有所不同(表 1 )。基质配制比例方面,草炭与蛭石采用 2 : 1配比,草炭、蛭 石、废菇料则采用1 : 1 : 1配比,蛭石作为唯一覆盖物。 3肥料管理肥料的用法与用量根据育苗季节不同而不同,对于冬 春 季育苗来说,基质可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 2.5 kg/m3,三者按 照1 :1 :1配比。或者施用尿素1.2 kg/m3以及磷酸二氢钾1.2 kg/m3 ,肥料应当与基质充分混合均匀。在苗期待苗长出 3 叶1 心后,可通过喷施叶肥方式追肥1?2 次;对于夏季育 苗来说,基质施用氮磷钾复合肥 2 kg/m3,三者配比同样为 1 :1 :1[2]。 4品种选择

蔬菜整枝技术

番茄整枝 番茄栽培通过整枝来控制茎叶营养生长,促进花及果实发育是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适时适当整枝是挖掘植株内在增产潜力的有效方法。番茄整枝主要是通过打权、摘心等操作来进行,不同的打权、摘心方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整枝方法。 (一)番茄打杈、摘心和疏花疏果 番茄侧枝发生能力较强,去掉叶腋中长出的多余而无用的侧枝,即所谓打权,打权可减少养分消耗,以保证主干或所图结果枝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扫杈不宜过早,过早会降低植株生长势,易衰老。只有当侧枝对周围叶片和花果产生障碍时,留一片叶摘出。当然打权也不能过晚,过度放任生长易引起徒长而造成群体郁闭。适时打权有利于增强植株中位和下位叶片的光合作用,改善田间群体结构,使果实采收期集中,提高早熟性和产量。 摘心即打顶,当所留结果枝达到一定果穗数及叶片数时,将顶端生长点摘除。自封顶生长类型的品种不必摘心。适时适当摘心可控制植株高度、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摘心应在花序上边留2—3片叶,这既有利于果实生长,又可防止果实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造成日的。

结合打权、摘心,应进行疏花疏果,以保证植株有一定结果数量,减少结果数过多而引起的营养不足,加快果实肥大,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的整齐度,改善品质,提高商品性,番茄单株座果数一般大果型品种每穗应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应留4—5个果,小果型品种可留5个以上。番茄栽培在花期应疏掉多余的花蕾及畸型花,座果以后应疏掉果型不整齐、形状不标准及同一果穗发育太晚大小的果实,结合打权摘心应打掉老叶、病叶,以改善植株下部的通风条件,并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番茄整枝方法 1.单干整枝法 单干整枝法是目前番茄生产上普遏采用的一种整枝方法。单干整枝每株只留一个主干,把所有侧枝都陆续摘除打掉(即打权),主干也在有一定果穗数时摘心(即打尖)。打权时一般应留一片叶,不宜从基部掰掉,以防损伤主干。留叶打权还可增加植株叶片数,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靠近叶片的果实生长发育。摘心时一般在最后一穗果的上部留2—3片叶,不宜靠近果穗摘心,果穗上部如不留叶片,则这一果穗的生长发育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落花落果或果实发育不良、产量、品质显著下降。单干整枝法植株枝叶少,适于密植、早熟栽培。但是单干整枝每亩用苗数量大,因而生产成本相对提高。 单干整枝法根据定植密度和单株留果数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中度密植,每亩3500—5000株,每株留2—4穗果,这

番茄种植技术手册

1、番茄晚疫病 晚疫病发病特点: 晚疫病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键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晚疫病防治方法: 1、大生+赛深,间隔7—10天,连续叶面喷雾2次。 2、大生或赛深+烯酰吗啉+氟吗啉等,间隔7—10天,连续叶面喷雾2次。

2、番茄早疫病 早疫病发病特点: 早疫病属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初期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轮纹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主要症状是病部有(同心)轮纹。 早疫病防治方法: 1、大生+赛深,间隔7—10天,连续叶面喷雾2次。 2、大生或赛深+烯酰吗啉+氟吗啉等,间隔7—10天,连续叶面喷雾2次。

番茄叶霉病发病特点: 叶霉病在番茄的叶、茎、花、果实上,都会出现的症状,但是常见的是是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退绿斑,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 番茄叶霉病防治方法: 1、大生+福星,间隔7—10天,连续叶面喷雾2次。 2、信生+福星+加收米,间隔7—10天,连续叶面喷雾2次。

番茄灰霉病发病特点: 灰霉病可危害番茄茎、叶、花、果,但主要危害果实,通常以青果发病较重。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茎叶枯死。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呈”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不规则、深浅相间的轮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表面生少量灰白色霉层。果实染病,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 番茄灰霉病防治方法: 1、大生+速克灵或克得灵,间隔7—10天,连续叶面喷雾2次。 2、信生+凯泽,间隔7—10天,连续叶面喷雾2次。

西红柿整枝小妙招

西红柿整枝小妙招

西红柿的生长势强,茎杆的每个节位上都会分生腋芽,而每个腋芽都能萌发成枝,开花结果。如果任其生长,则造成枝叶丛生,株形紊乱,也易消耗掉大量养分,造成落花落果,果形变小,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在西红柿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整枝、打杈、疏叶等来调节生长。 西红柿整枝修剪: 1、植株固定:为了保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和便于田间操作管理,西红柿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需要进行支架和绑蔓。支架和绑蔓可采用尼龙绳吊蔓和竹竿支架绑蔓。 2、整枝:整枝就是对结果枝条进行整理。西红柿侧枝多,易造成荫蔽和颓耗养分,整枝能使茎叶生长与果实发育保持平衡。无限生长类型品种整枝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单干整枝法每株只留一个主干,及时摘除所有侧枝,主干在留有一定果穗时摘心,这种方法单枝结果少,但适于密植,果穗大,有利于提高前期产量,总产也高。 ②双干整枝法在单干整枝的基础上,除了主枝外,再留第一花序下的一个侧枝,作为第二主干结果枝,其余侧枝全部摘去。 ③改良单干整枝法主干进行单干整枝的同时,保留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侧枝,让这个侧枝结1-2穗果后留2片叶摘心。即结合了单干整枝和双干整枝的优点,既可早熟,又可高产。对于有限生长类型品种,不宜采用单双杆整枝。这类西红柿用每序花的第二穗花着生在植株的顶部,形成类似于生长点的头,而其真正的生长点则生长在第二

序花的叶掖处。(在无限生长型西红柿中此处正是侧枝,要摘除)如果依常识摘除了,则整株就没了生长点,长期如此整枝,则有限生长型西红柿只有(一序花的)两台果,或者因整枝不对而株型散乱。正确的做法是,保留主茎第1花序下侧枝,其余下部侧枝应全部摘除,并需适当摘除植株上部过密的枝条。 3、打叉:打杈是对西红柿侧枝的处理,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避免养分无谓的消耗。在西红柿幼株定植缓苗以后,为促进根系生长和发棵,最初的打杈整枝时期可以适当迟一些,让侧枝长到6-7厘米时再进行,有利于增加叶面积多制造养分,但以后的整枝打杈应在侧枝长到1-2厘米时去掉,以免过多的消耗养分。 注意事项: 一是打杈应在晴天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如果在阴雨天气、露水未干时,伤口易腐烂,招致病原菌感染。 二是第一花序下的侧枝及其他侧枝,即使不留作结果枝,也不宜过早打掉,一般应留1-2片叶,用来制造养分。 三是浇水后1-2天内不整枝打杈,浇水后植株含水量较高,整枝打杈产生的伤流较大,伤口不易愈合。 四是打杈的方法有推杈和抹杈两种方法,尽量减少手与茎蔓的接触,勿采用指甲掐断枝杈的方法。 五是整枝打杈后及时用药预防病害,对于病毒病等有病植株应单独进行整枝,避免人为传播病害。 六是打下的枝叶,应收集起来,集中处理。不可乱丢乱放。

无公害樱桃番茄(水果型小西红柿)栽培技术教案

大棚无公害樱桃番茄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北部地区为9月中旬至翌年的1月上旬播种,12月底至翌年的5月中旬采收;南部地区8月下旬至12月中旬播种,11月下旬至翌年4月采收。 二、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热、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品种。推荐品种:亚蔬六号、翠红、龙女、红皇后。 三、育苗技术 1、育苗前的准备 (1)育苗设施: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选用塑料小棚或普通冷床等育苗设施,推广使用穴盘育苗技术,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塑料小棚:矢高0.5m —0.6厘米,跨度1.2—1.5米,长度不限。育苗穴盘:穴孔72—100个,穴盘长、宽、高为55厘米×35厘米×7厘米。 (2)营养土: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谷壳灰或椰糠、腐熟农家肥、沙土按6:3:1配制营养土。要求孔隙度约60%,速效磷100mg/kg 以上,速效钾100mg/kg 以上,速效氮150mg/kg 以上,PH6—7。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厘米,并装入育苗穴盘中。 2、种子处理 (1)消毒处理 针对当地的主要病害选用以下消毒方法。 a )温汤浸种 把种子放入55℃温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再用温水浸泡5—6小时。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 b )磷酸三钠浸种 先用清水浸种4—5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2)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捞出洗净,置于25℃—28℃保温保湿条件下催芽。 3、播种 (1)播种期:根据栽培季节、气候条件、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具体播种期。 (2)种子质量:符合GBI6715.3-1999中2级以上要求。具体要求是:种子纯度≥95%,净度≥98%,水分≤7.0%。 (3)播种量:根据种子大小及定植密度,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3—4克。 (4)播种方法: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也可消毒后直接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10速效磷100厘米。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括平床面,均匀播种子。每平方米苗床再用8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克70%五氯硝基甲苯可湿性粉剂拌干细土均薄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播后覆营养土0.8—1.0厘米。穴盘育苗先浇透基质,播种深度0.8—1.0厘米。根据气候条件覆盖地膜、遮阳网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撤除。 4、苗期管理 (1)环境调控 a )温度:高温主要靠遮阳网降温。低温利用塑棚进行管理。最适日温25℃—28℃,最适夜温17℃—20℃。 b )水肥:出苗后适当控制水分。幼苗2叶一心后结合苗情施追提苗肥2—3 次。主要以

番茄整枝技术

番茄整枝技术 番茄的生长势强,茎杆的每个节位上都会分生腋芽,而每个腋芽都能萌发成枝,开花结果,如果任其生长,则侧枝丛生,养分消耗,结果减少,成熟期推迟,果实变小,品质变差,产量降低且枝叶遮盖,通风透光差,病虫害发生严重,所以在番茄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整枝、打杈等来调节生长。 整枝就是对结果枝条进行整理。由于番茄有无限生长、有限生长两个类型,因而整枝方式也不同,生产上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下面几种(图19)。 (1)单干式这是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整枝方法。单干整枝每枝只留一个主干。把所有侧枝都陆续摘除打掉,主干也在留足一定数目果穗数时摘心。这样结果数目较少,而果型较大,在单位面积可以栽较多株数。 (2)双干式除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下叶腋所生的一条侧枝(第一强侧枝)为第二主干作结果枝,而把其它侧枝及双干上的再生枝全部摘除。这种方法株行距较大,每亩株数较少,以每亩3500株为宜。 (3)一干半整枝留主干的方法同单干整枝,此外留第一穗果下方的一条侧枝,让这个侧枝留一穗果后,果前留2片叶打顶,并去掉所有侧枝,此种方法可以增加植株产量和果实产量,以每亩4000-5000株为宜。 (4)单干换头整枝留主干的方法开始时同单干整枝法,当

主干上第三花穗出现,其上留2片真叶打顶,待第一穗果座住后,在第二穗果下留一侧枝代替主枝生长,其余侧枝全部去掉,以后这个新生枝出现第3花穗时,再留2片叶打顶,座果后在中部再培养一侧枝当主枝,如此重复进行,直至栽培结束。 打杈是对番茄侧枝的处理,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避免养分无谓的消耗,在番茄幼株定植缓苗以后,为促进根系生长和发棵,最初的打杈整枝时期可以适当迟一些,让侧枝长到6-7厘米时再进行,有利于增加叶面积多制造养分,但以后的整枝打杈应在侧枝长到1-2厘米时去掉,以免过多的消耗养分。打杈应在晴天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如果在阴雨天气、露水未干时,伤口易腐烂,招致病原菌感染。对于病毒病等有病植株应单独进行整枝,避免人为传播病害。 打杈的方法有推杈和抹杈两种方法,尽量减少手与茎蔓的接触,勿采用指甲掐断枝杈的方法。 整枝打杈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根据整枝的方式,随时将没用的枝杈去掉,尤其是在植株打顶之后,常会萌发出数条生长强的侧枝,应及时去掉以免消耗养分,结合整枝打杈还应进行绑蔓及株型矫正,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及失去功能的无效叶片。

番茄穴盘育苗技术规范

秋茬番茄穴盘育苗技术规范 1 育苗温室环境要求 ①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②地势平整,具良好的排水系统 ③具有防虫网、门帘(双层)等预防病虫害的基础条件 2 育苗设备 日光温室或连栋温室、苗床、穴盘、平盘、嫁接用具、防虫网、黄板、喷淋用具、加温、降温及遮阳设备等。 2.1 日光温室消毒 每亩(666. 7m2)温室用1. 65 Kg高锰酸钾、1. 65L甲醛、8. 4 kg 开水混合产生烟雾,封闭48h消毒,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 2.2 穴盘、平盘消毒 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20min-30min,塑料薄膜密闭7d 后清水冲洗干净。也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液浸泡穴盘l0min。 3 基质配配制 3.1传统基质配制 选用优质草炭、蛭石、珍珠岩为基质材料,三者按体积比3:1:1配制,然后每立方米加入lkg-2kg国标复合肥,0.2kg多菌灵,加水

使基质含水量达50%-60%搅拌均匀并用簿膜覆盖保湿持用。 3.2 商品基质 传统的草炭,蛭石,珍珠岩养分含量较少,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往往不能满足苗期对养分的需要,建议选用商品基质,可选用山东德鸣基质和河北大厂基质。 4 播种 4.1 基质装盘 在装盘前先将基质用水搅拌潮湿,要混合均匀,湿度控制在30%左右,用手抓起能感到潮湿但不成团,将基质装入盘中稍加镇压,用木板抹平至露出网格状边缘,并抹去盘四周多余基质。 4.2 压盘 盘装满后将穴盘一个一个对齐摞起来,高度为50-60厘米,且盘与盘问对齐,从顶部用手用力均匀往下压,压出0.5-1厘米的深度,形成锥体,压好的盘,深度应一致,以保证出苗整齐。 4.3 播种 播种深度为0.6-0.8cm左右,播完种后再穴盘上覆盖一次蛭石并抹平,露出网格状边缘。穴盘摆放整齐,摆好后喷水直至浇透。

(投稿)温室大棚番茄育苗技术

加工番茄温室穴盘育苗技术 张凤琴 (农七师一二五团农技推广中心,新疆奎屯833203)2010年125团农业生产全面实施了种植业结构大调整,全团育苗移栽种植番茄3.5万亩,平均亩保苗株数2729株、单株果数49.8个、单果鲜重61克,平均单产8.29吨。番茄育苗是种植番茄成败的关键。番茄穴盘苗具有缓苗期短、成活率高,育苗移栽技术易掌握等特点。其风险小,基质移栽可以使新生根快速生长。移苗成活率高。 1 准备工作 大棚的选择与规划 1、选择地势平坦、向阳性好、通风、防风条件好、道路通畅、易于机械运作等,内铺设二层薄膜,火墙与火炉,保温性能好。棚膜上必须覆盖草帘子或毛毡等保温材料的大棚。 2、及早扣棚:扣棚越早,棚内温度升高越快,冻土层越薄,在点种前5cm地温保持在15℃以上,扣棚时间在前年的12月中旬或元月中旬化雪前把积雪扫出大棚或扣棚。 2 播前准备 1、大棚膜的准备 大棚膜要选择聚氯乙烯无滴膜(流滴膜)材料,膜要有韧性,透光性能好,透光率80-85%。 2、草帘或毛毡准备 草帘或毛毡覆盖在大棚膜的上面,有利于保温。毛毡比草帘使用简单、方便、经济。毛毡规格为每平方米不得低于400克,尺度按照大棚的

规格。 3、穴盘准备 穴盘到位:元月底前 穴盘规格:128穴/张,尺度:54cm×28cm,深度5cm。 穴盘数量:一般按有效使用面积1cm计算,理论可摆育苗盘6.6个,去除走道、火道,实际宽度按减少1.5米左右计算。如以长100米,宽8.3米的大棚为例:有效面积为680个平方米(100×6.8米),则需穴盘数为4488个,如果长是80米的棚,所需穴盘数为长100米棚的穴盘数×80%,依次类推。 4、基质(蛭石)处理: 基质(蛭石)到位:元月底前,拉回的基质提前放入大棚化冻,防止有结成硬块的基质。 基质(蛭石)数量:以100米×8.3米的大棚为例,每方基质20袋装8-10个穴盘,则所需的基质是4488÷(20×12)=18.7方。如果是80米×8.3米的大棚,所需基质是:18.7方×80%,依此类推。 基质与蛭石比例为3:1 5、种子准备 选择生长势强,抗病、高产、耐储运、商品性好的品种。温室育苗品种主要是国产品种:新番30、石番28、石番。 6、苗床修整 时间:2月中旬前 土壤化冻后,拿耙子平整好苗床,不能有大的土块,有利于铺膜

番茄周年生产整枝技术操作规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315591321.html, 番茄周年生产整枝技术操作规程 作者:刘亚君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22期 摘要: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温室番茄周年生产整枝技术在 本地区基本成熟。本文主要从品种、茬口、整地施肥、连续摘心整枝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温室;番茄;整枝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25 1 品种选择 适于周年栽培该项整枝技术的品种应具有如下特点:无限生长型;果穗间单果重差异小;植株生长势强,抗病能力强。可选择以下品种或与该品种特征特性相近的品种。中杂9号:无限生长型,叶量中等,粉果,果重200g左右,品质好,植株抗病,尤其抗叶霉病;中杂8号:无限生长型,叶量较大,红果,果重180~200g,抗病能力与中杂9号相同;9804:植株长势强,果实发育快,一般果重200g,果型美观,全红,耐贮运,高抗病毒病。 2 茬口 秋冬春夏型茬口,6月中旬—7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至8月中旬定植,收获期自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始收,可延续到翌年7月,采收期9~10个月。春夏秋茬:12月上旬播种,翌年2月下旬定植,采收期自5月上旬—11月下旬,达6个月。因此茬口与露地采收期重叠过多,故以第一种为主。 3 整地、施肥、定植 番茄周年栽培整枝技术,生长期长达一年,要求肥力高,理化性好的土壤作为保证条件。整地、施肥的方法是:结合翻地施入有机肥,5000kg/667m2,将地整平后,按东西方向相隔1.2m划线,此线即为施肥沟中线,以此线为基准挖沟,沟深30cm,宽约40cm,然后分层施肥,一般每沟施厩肥100kg。第一层施50kg,将挖出的浮土填入1/2,并与粪混合一遍,第二层施肥50kg,再施入磷酸二铵0.75kg,硫酸钾0.25kg,将另1/2浮土填入沟内,并与肥料充分混合,然后做成高15cm,有内灌沟的凹型高畦,并覆盖地膜。 定植苗5~7片叶,一般6叶1心为好。在凹型畦的一侧定植,采用微灌等技术,解决高畦浇水问题最好整成20cm以上的高畦,在畦的中间定植为好。株距35cm,行距1.2cm,株数1580株/667m2。

不同整枝方式对番茄产量及商品性状的研究

不同整枝方式对番茄产量及商品性状的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品种及栽培方式的不同番茄整枝方式也不同,生产上采用的主要有四种:单干整枝,改良单干,双干整枝,换头再生整枝法,不同的整枝方式对番茄的产量和形状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双秆整枝的种植密度以亩栽1500-1700株、单秆整枝的以亩栽1900-2000株为宜。试验中发现,单秆植株生长比较粗壮,株型偏矮,比较适宜在棚型较矮的南方地区保护地设施中栽植,其果实在生长中后期仍保持较大果形,优质果比例较高,商品性好,增加种植密度对单秆植株的长势影响有待进一步验证。 关键字:整枝方式,产量,商品性状 番茄栽培通过整枝来控制茎叶营养生长,促进花及果实发育是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适时适当整枝是挖掘植株内在增产潜力的有效方法。番茄整株主要是通过打杈,摘心等操作来进行,不同的打杈,摘心方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整枝方法。 1. 番茄打杈摘心和疏花疏果 番茄侧枝发生能力较强,去掉叶腋中长出的多余而无用的侧枝,即所谓打杈,打杈可减少养分消耗,以保证主干或所图结果枝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扫杈不宜过早,过早会降低植株生长势,易衰老。只有当侧枝对周围叶片和花果产生障碍时,留一片叶摘出。当然打权也不能过晚,过度放任生长易引起徒长而造成群体郁闭。适时打权有利于增强植株中位和下位叶片的光合作用,改善田间群体结构,使果实采收期集中,提高早熟性和产量。 摘心即打顶,当所留结果枝达到一定果穗数及叶片数时,将顶端生长点摘除。自封顶生长类型的品种不必摘心。适时适当摘心可控制植株高度、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摘心应在花序上边留2—3片叶,这既有利于果实生长,又可防止果实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造成日的。 结合打权、摘心,应进行疏花疏果,以保证植株有一定结果数量,减少结果数过多而引起的营养不足,加快果实肥大,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的整齐度,改善品质,提高商品性,番茄单株座果数一般大果型品种每穗应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应留4—5个果,小果型品种可留5个以上。番茄栽培在花期应疏掉多余的花蕾及畸型花,座果以后应疏掉果型不整齐、形状不标准及同一果穗发育太晚大小的果实,结合打权摘心应打掉老叶、病叶,以改善植株下部的通风条件,并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2.番茄整枝方法 2.1单干整枝法 单干整枝法是目前番茄生产上普遏采用的一种整枝方法。单干整枝每株只留一个主千,把所有侧枝都陆续摘除打掉(即打权),主干也在罔有一定果穗数时摘心(即打尖)。打权时一般应留一片叶,不宜从基部掰掉,以防损伤主干。留叶打权还可增加植株叶片数,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靠近叶片的果实生长发育。摘心时一般在最后一穗果的上部留2—3片叶,不宜靠近果穗摘心,果穗上部如不留叶片,则这一果穗的生长发育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落

番茄如何整枝、打顶、疏叶

番茄如何整枝、打顶、疏叶 在栽培过程中,番茄整枝、打顶、疏叶,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危害。现介绍番茄的整枝、打顶、疏叶技术如下: 1、整枝 番茄植株分枝能力极强,几乎每个叶腋都会抽生侧枝,侧枝上又会抽生二级侧枝,造成枝叶丛生,株形紊乱,也易消耗掉大量养分,造成落花落果,果形变小,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必须通过整枝去除多余枝叶,调节茎叶生长和花果发育的关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的无效损耗,集中足够的养分供给果实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无限生长类型品种,生产上的整枝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秆整枝 即只留主秆,及时摘除所有侧枝。这种整枝方式,单株结果数少,但果形大,且在单位面积上可以栽植较多植株,从而可增加早期产量和总产量。适用于早熟密植栽培、无限生长类型品种。 (2)双秆整枝

除主秆外,还选留第1花序直下第1叶腋抽出的侧枝,让选留的侧枝和主秆同时生长,摘除以后抽出的所有侧枝和二级侧枝。采用双秆整枝的单位面积种植的全面的村镇信息共享株数较少,虽可增加单株结果数,提高单秆产量,但总产量及单株产量均不及单秆整枝的,惟一可节省秧苗用量。这种方式适用于土壤较瘦、肥料不多、秧苗短缺、种植密度较稀等情况。 (3)一秆半整枝(改良式单秆整枝) 除主秆外,再留第1花序直下第1叶腋抽生的侧枝,待侧枝上着生1~2个花穗后即行摘心,原主秆继续生长,摘除其余全部侧枝。这种整枝方式,比单秆整枝结果多,可提高早期产量,种植密度可适当减少。 有限生长类型品种,不宜采用单秆或双秆整枝,只保留主茎第1花序下侧枝,其余下部侧枝应全部摘除,并需适当摘除植株上部过密的枝条。 侧枝(侧芽)摘除不可过早或过迟,一般在侧芽6~8厘米长时摘除较为适宜。整枝应在晴天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对于感病植株,特别是病毒病株,应分开整枝,避免将病株病原菌、病毒带到健株上,防止人为传播。

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吕鸿钧 番茄是喜温湿怕高温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之一。如何栽培出优质、高产、鲜美品味的番茄,在生产管理上应该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温度番茄适合生长温度范围在10~35℃,适合月平均温度为20~25℃的季节里生长。白天,上午23~28℃,最高不得超过35℃;下午逐步降温至23℃时闭棚。夜间15~18℃为好。昼夜温差以10~13℃为宜,低于10℃生长受到抑制,低于5℃植株停止生长。1~2℃时遭受冻害。 二、水分要求土壤湿度为0.05~1.00巴,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要获得5000公斤番茄,需从土壤中吸取330吨以上的水。果实发育期每天每株需吸收1 升以上的水分,以促进根系发达,增强吸水、保水能力。 三、光照番茄每平方米叶面积生产1公斤果实需要95~96小时光照。 四、土壤在华北地区都可以生长。粘质土壤生长慢些,长势强;砂性土壤中生长快,易衰老。酸碱度以微酸性,pH值在6~6.5较好。华北地区土壤偏碱,提倡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变碱性土壤。目前较好的有酵素菌生物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逐步替代无机化学肥料,可改造土壤,创建番茄适生环境。 五、养分番茄需要多种无机营养元素,而且营养要素还要有一定比例。如要生产1000公斤番茄,需从土壤中吸取氮2.5~3.5公斤、磷0.8~1公斤、钾 4.2~4.8公斤、钙1.6~2.1公斤和镁0.3~0.6公斤元素。要按养分吸取比例施肥,如以氮为100,则磷为26,钾为180,钙为74,镁为18,吸收钾最多,吸收磷和镁最少。配方施肥是经过测试植物生长所需各种营养元素为依据,按不同比例合理配制专用肥。 六、气体条件基本条件二氧化碳和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二氧化碳含量适量增加则光合作用强度增强。二氧化碳的饱和浓度为0.1%,超过此浓度蕃茄生育失调,甚至中毒;当二氧化碳在0.005%浓度时,植物会因饥饿而死亡。特别是当冬季光照不足时,可以人工补充二氧化碳,以提高二氧化碳的量。若是底肥使用酵素菌生物肥会减少二氧化碳的补充,因此,不能单一使用化肥,要科学配方。科学施肥。 七、适时防治病虫草害番茄病虫草害有:一是真菌类,如猝倒病、立枯病、叶霉病、白粉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等;二是细菌类,如溃疡病、髓部坏死病等;三是病毒病类,如花叶型、厥叶型、黄化型、丛矮病、斑萎病等病毒病;四是线虫,如根结(瘤)线虫等。还有生理性病害(也叫非侵染性病害),有因高温或低温造成的日灼、裂果,也有因或氮、磷、钾、钙、硼、镁、锌等量过盛造成叶子变黄、变小、萎蔫下垂,造成空洞果、畸型果等症状。害虫如:白粉虱、潜叶蝇、蚜虫等。 八、增产措施 1.使用生物菌肥、酵素肥替代化肥用量。利用益生菌的活性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温度1~3℃,确保冬季夜间有效积温。

番茄整枝技术

番茄整枝技术 番茄栽培通过整枝来控制茎叶营养生长,促进花及果实发育是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适时适当整枝是挖掘植株内在增产潜力的有效方法。番茄整枝主要是通过打权、摘心等操作来进行,不同的打权、摘心方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整枝方法。 (一)番茄打杈、摘心和疏花疏果 番茄侧枝发生能力较强,去掉叶腋中长出的多余而无用的侧枝,即所谓打权,打权可减少养分消耗,以保证主干或所图结果枝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扫杈不宜过早,过早会降低植株生长势,易衰老。只有当侧枝对周围叶片和花果产生障碍时,留一片叶摘出。当然打权也不能过晚,过度放任生长易引起徒长而造成群体郁闭。适时打权有利于增强植株中位和下位叶片的光合作用,改善田间群体结构,使果实采收期集中,提高早熟性和产量。 摘心即打顶,当所留结果枝达到一定果穗数及叶片数时,将顶端生长点摘除。自封顶生长类型的品种不必摘心。适时适当摘心可控制植株高度、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摘心应在花序上边留2—3片叶,这既有利于果实生长,又可防止果

实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造成日的。 结合打权、摘心,应进行疏花疏果,以保证植株有一定结果数量,减少结果数过多而引起的营养不足,加快果实肥大,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的整齐度,改善品质,提高商品性,番茄单株座果数一般大果型品种每穗应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应留4—5个果,小果型品种可留5个以上。番茄栽培在花期应疏掉多余的花蕾及畸型花,座果以后应疏掉果型不整齐、形状不标准及同一果穗发育太晚大小的果实,结合打权摘心应打掉老叶、病叶,以改善植株下部的通风条件,并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番茄整枝方法 1.单干整枝法 单干整枝法是目前番茄生产上普遏采用的一种整枝方法。单干整枝每株只留一个主千,把所有侧枝都陆续摘除打掉(即打权),主干也在罔有一定果穗数时摘心(即打尖)。打权时一般应留一片叶,不宜从基部掰掉,以防损伤主干。留叶打权还可增加植株叶片数,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靠近叶片的果实生长发育。摘心时一般在最后一穗果的上部留2—3片叶,不宜靠近果穗摘心,果穗上部如不留叶片,则这一果穗的生长发育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落花落果或果实发育不良、产量、品质显著下降。单干整枝法植株枝叶少,适于密植、早熟栽培。但是单干整枝每亩用苗数量大,因而生产成本相对提高。

【CN110100666A】一种番茄“F”形整枝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80948.7 (22)申请日 2019.05.08 (71)申请人 云南农业大学 地址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黑路 落索坡132号云南农业大学 (72)发明人 赵凯 朱海山 杨正安 邓明华  岳艳玲 毛莲珍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53115 代理人 赛晓刚 (51)Int.Cl. A01G 22/05(2018.01) A01G 7/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番茄“F ”形整枝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番茄“F ”形整枝方法,当番 茄株高25~35厘米时,采用若干个“人”字形支 架、竖杆和两根横杆组成整枝结构,在植株出现 第一花序后,将第一花序摘除,留取主干和第一 花序下的1条侧枝作为结果枝,主干缠绕在竖杆 上,侧枝缠绕在横杆上,侧枝留取2穗果实后摘 心;主干长至“人”字形支架交叉点后摘心,留取1 个侧枝缠绕在上部的横杆上,留取2穗果实后摘 心。本发明方法使用单行种植,既增加种植密度, 又扩大番茄中后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植株的通 风和采光,降低湿度和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番茄 植株的挂果数,每株番茄至少可以挂8~10穗果, 提高番茄的产量。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10100666 A 2019.08.09 C N 110100666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100666 A 1.一种番茄“F”形整枝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番茄单行种植于35~45厘米宽的墒面中间,株距35~45厘米; 2)番茄株高25~35厘米时,从熵面一端开始,沿熵面纵向以1.5~2.5m的间隔在土壤中插入若干个“人”字形支架,直到熵面末端,“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距离墒面的高度为1.5~2.0米,在靠近每根番茄植株根部的熵面土壤中竖直插入一根竖杆,在各竖杆的距离墒面25~35厘米高度的位置采用一根第一横杆串联连接,各“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之间由一根第二横杆串连接接,竖杆的上端均与第二横杆固定连接; 3)番茄植株出现第一花序后,将第一花序摘除,留取主干和第一花序下的1条侧枝作为结果枝,主干缠绕在竖杆上,侧枝缠绕在横杆上,侧枝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4)主干长至“人”字形支架交叉点后摘心,留取1个侧枝缠绕在上部的横杆上,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F”形整枝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人”字形支架上设置一根竖杆,竖杆的上端与“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绑扎,下端垂直插入土壤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F”形整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支架形成的平面与熵面垂直,并与横杆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F”形整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支架由两根直杆交叉为“人”字,两根直杆的下端均插入土壤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F”形整枝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根横杆相互平行,并均与熵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F”形整枝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番茄单行种植于40厘米宽的墒面中间,株距40厘米; 2)番茄株高30厘米时,从熵面一端开始,沿熵面纵向以2m的间隔在土壤中插入若干个“人”字形支架,直到熵面末端,“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距离墒面的高度为1.8米,在靠近每根番茄植株根部的熵面土壤中竖直插入一根竖杆,在各竖杆的距离墒面30厘米高度的位置采用一根第一横杆串联连接,各“人”字形支架的交叉点之间由一根第二横杆串连接接,竖杆的上端均与第二横杆固定连接; 3)番茄植株出现第一花序后,将第一花序摘除,留取主干和第一花序下的1条侧枝作为结果枝,主干缠绕在竖杆上,侧枝缠绕在横杆上,侧枝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4)主干长至“人”字形支架交叉点后摘心,留取1个侧枝缠绕在上部的横杆上,留取2穗果实后摘心。 2

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技术

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技术 毛丽萍,赵婧,仪泽会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1 ) 针对设施番茄连作障碍严重、普通基质栽培成本高、难度大的现状,开展了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总结了 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的设施设备、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环节的管理技术 。 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技术 采用腐熟羊粪、商品椰糠、草炭、蛭石、腐殖酸按照 一定比例混合,1m 3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kg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g ,适量清水,充分混匀后用棚膜覆盖堆置24h 备用。1.4供水系统 具备自来水设施或建水位差5m 高的蓄水池。采用薄壁微喷滴灌带,每条槽内铺设2根,滴灌带距栽培槽10cm 。 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本地栽培、适应市场的品种。春早熟或秋延后栽培选用早熟品种,越冬栽培选用无限生长类型的中晚熟品种。3育苗3.1一次成苗 采用工厂化育苗精量播种生产线一次性完成基质的装填、压穴、播种、覆盖、镇压、浇水等育苗流程。然后将穴盘移至催芽室催芽,催芽室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气流均匀度保持在95%以上,当60%的种子已萌发时,将穴盘移至育苗温室中。3.2苗期管理 3.2.1温度。播种至子叶展平期,昼温25~28℃,夜温15~18℃;子叶展平至2片真叶时,昼温22~25℃,夜温13~14℃;2片真叶后,昼温22~27℃,夜温12~14℃;定植前3~5d ,昼温15~20℃,夜温10~12℃。3.2.2水分。种子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幼苗出齐以后降低基质湿度,冬春季晴天一般在9:30~10:30喷灌,阴雨天不喷水,夏秋季晴好天气每天7:30~8:30喷水,下午局部发干时可用喷头补水,阴雨天适当控制水分;定植前3~5d 控水蹲苗;在定植前1d 浇透水,利于定植。3.2.3肥料。在第1片真叶展露后开始浇肥,第1次施水溶性复合肥(20-10-20,下同)0.1%,每次浇肥间隔3~4d ,之后可适当增加浓度。后期可以施水溶性复合肥0.25%,每次间隔2~3d 。定植7d 前停止施肥。3.3壮苗指标 一般冬春季40~50d 苗龄,夏秋季30~40d ;壮苗株高10~15cm ;茎粗一般为0.5~0.8cm ,节间短,呈紫绿色;叶片5~6片,叶色深绿,叶片肥厚;根系发达,侧根 设施土壤栽培,由于多年连作,土壤板结、根结线 虫严重发生,限制了设施蔬菜的产量和效益[1]。目前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如轮作倒茬、伴生、土壤消毒、使用 微生物制剂等措施[2],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连作障碍[3]。 无土栽培是解决土壤连作障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4]。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日本、以色列均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成熟先进,蔬菜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我国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特别是基质栽培技术,已经应用于园区大型玻璃连栋温室中新技术的展示,但生产型日光温室中应用较少。为了更接近我国设施(主要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实际情况,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5]在部分地区开始小面积的推广应用,但仍存在成本居高、肥料用量与配比没有量化、栽培模式有待优化、产量亟待提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设施蔬菜基质栽培的发展,大幅度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与效益,研究了适宜我国日光温室设施蔬菜的简易基质栽培的基质配比、施肥方法、栽培模式等关键技术,提出了设施番茄简易基质栽培的设施设备、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环节的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1设施设备 1.1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环境条件应能满足番茄正常生长,具体是白天最高气温不高于35℃,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0℃,室内10cm 土层的日最低温度不低于10℃;光照时数不少于6h ,植株顶部水平光照强度不低于6000Lx ,室内光照分布均匀;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90%,土壤相对湿度60%~70%。1.2栽培槽 采用半地下式栽培槽。温室土地平整、浇水、碾压后开沟。开沟规格为槽上口宽35cm ,下口宽25cm ,槽深25cm ,槽间距(内径)120cm ,底部5cm 处做三角形排水沟。南北向延长,北高南低,底部倾斜2~5°。槽底、四壁、槽间铺设黑色生态防草布与土壤隔离。1.3栽 培基质 2019年第17期现代园艺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03D221010-4)。 6 5〇

西红柿常见整枝方式

西红柿常见整枝方式 西红柿在种植的过程中为了应对不同的情况,需要对枝干进行不同的处理,有的是为了留下优质的种苗,有的是为了提高质量,所以整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同。下面就来了解有哪些比较常见的整枝方式。 1、单杆整枝 其原理就是只留下主干,将其它的枝干都清理掉,集中所有的养分让主干的果子能快速成熟,每个枝干上面只留几个穗果。如果农户想抢上市的时间的话可以考虑这种方式,一些为了培育优质种苗的农户也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整枝结果会导致结果数量偏少,但是质量偏高,留种的质量也相对较高。

2、多穗单干整枝 整枝的时候针对多个优质茎秆进行保留,其它弱枝进行清理掉,每个枝干上面留下发育较好的穗果,其它的也清理掉。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培育一波长势比较好的西红柿,减少弱小西红柿的数量,让养分能最大化的生产出效益。如果想打响自己品牌的或者说准备做质量战的种植户基本都会考虑这个,其次许多大棚的种植户也会考虑。

3、双杆整枝 这个和单杆整枝的差距在于其多留了一个枝干,整株苗种只预留了两个枝干,第一枝干的果穗在快速成熟的同时,多余的养分不至于浪费,能供给第二枝干的果穗成长。这个一般在土地肥沃的地方比较适用,或者一些产量比较高的品种也适合。不过这个整枝的时候要注意清除掉一些老叶子,以免增加养分消耗。

4、连续换头整枝 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将长势不好的枝干进行修剪,无论是主干还是别的枝干,长势不好直接修剪掉,然后等后续的侧枝长出来后看长势,进行弱干的修剪。其目的就是为了一直保持植株的高产高质量,让植株养分能最大化的利用,一些追求产量的农户可以考虑这样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