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现实性:民营经济为市场 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 间
v 实践性:民营经济成为衡 量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指标
v 民营经济≠私营经济
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 .融资困难是目前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1.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
2.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二. 财税政策有差异,税费负担过重
wenku.baidu.com v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 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 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三中全会的 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新时期国有企业的 改革与发展,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民营经济
李克强: v 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
地 位
政 策 必 然 性
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 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 经济 制经济发展 (1)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时间证明,它有利 于粗您生产力的发展、由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v 构建政府信用:民企取信于社会,首先要求 政府取信于民企 v 加强社会信用立法和执法建设:加大惩罚力 度,降低入罪门槛 v 构建和完善行业管理体系:行业自律
(四)创新民营经济自身的管理制度
v 家族企业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在家族信 任机制基础上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革命。 v 实现产权开放、财务开放、职务开放。 v 家族企业——家族投资企业
(二) 推进国有大企业的市场化
第一,继续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 制。核心问题,第一是透明度,第二是考核,第三是薪酬。要实 现制度设计和具体政策科学化、合理化和个性化。 第二,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委托代理关系。解决重 大决策一个人说了算的问题,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进一步推进产权多元化。目标是通过整体上市,对国 有企业进行公众公司改革。 第四,进一步推进企业重组。国有企业大都缺乏一个市场化 的发展过程,资源配置不一定符合市场竞争的要求,所以结构调 整的任务很重,需要通过企业的重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包括企 业之间的重组和企业内部的重组。 第五,管理更加严格,更加科学化。
(二)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 系
v 构建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 资配套、正式融资与非正式融资并举的金融 支持系统。 v 正式融资与非正式融资共同对社会的金融资 源进行分配,在一国金融体系中起着同等重 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非正式融资在整个 金融体系中的比重约在1/3到3/4之间。 v 承认非正式融资的合法性、规范非正式融资。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二者唇齿相依
v 国有经济发展壮大了,就能为民营经济提 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民营经济获得健康 发展,会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平等的竞争 氛围,促使国有经济转变发展理念,增强 发展活力。总之,只有国有经济和民营经 济共同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 国力,打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魔咒,早 日实现赶超战略。
建立和完善平等竞争的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同所有制经 济在不同产业和行业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 确保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的前提 下,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促进集体经济 稳步发展, 继续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和 外资经济健康发展, 三者不是互相排斥和矛盾 的, 而是互相促进和统一的。国家对不同所有 制经济的发展, 要逐步从主要依靠政策倾斜, 转到建立和完善平等竞争的环境上。
经济体制改革的两条主线
有计划 社会主义
市场引入:
传统计 划经济
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制度创新:
单一公
公有为主 非公为辅
有制度
所有制结构 多元化 实现形式 多样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v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勾勒了新时期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并对进一步深化国有 企业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国有企业改革正在迎来新一轮 热潮。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 践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 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 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 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 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一)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体系 (三)建立民营企业的信用体系 (四)创新民营经济自身的管理制度 (五)培育民营企业家精神
(一)营造良好的制度环
境
v v v v 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保护私有产权 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审批 消除体制不公,打破行政垄断 破除原罪论,理性对待民营经济
v 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成败。国有企业 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决定》作出了明确 的回答,这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 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 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 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适应市场化、 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 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 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 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现实意义 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基 础 ⒉ 国企制度创新的重要参与者
“改革”86次 ⒊ 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18大报告
“全面改革” ⒋ 劳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 2次 要途径 “深化改革” 5次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v 民营经济:除了国有 国营以外的所有的所 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 的总称,也就是非国 有国营经济。 v 民营经济的范围: 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 大部分+非公有制的全 部 民营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密切相关 v 必然性:民营经济是市场 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1.是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 2.是收费名目繁多,比较大
三.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四. 企业的起点较低
1.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2.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环节上明显落后于国有企业,存在缺 乏管理、技术、营销人才的现状。 3.管理模式落后。
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推动轨迹
v 1982年12大第一次提出了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 的补充。 v 1992年14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提 出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v 1997年15大把个私经济列入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v 2003年16大以来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完善保护私人财产 的法律制度 ”。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 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出台。 v 2007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物权法》。 v 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36条”)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民营资本可以进入能源、 军工、电信、航空等传统垄断行业。 v 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各部委共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42则。
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演讲:邹 制作:许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 范 围 非公有制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 成分 主体地位:( 1 )公有资产在 在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群 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 ) 众生活,吸纳私人资金,扩大就业,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三)建立民营企业的信用体系
资料:
中国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 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 当于中国每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 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商务部中国外资企业信用体系研究课题组
“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十七大)
国有经济改革工作
(一)收缩对社会资源的掌控范围 进一步缩短战线。国有经济还没有完全退 到位,地方层面市县两级基本上退出了,省 一级还没有完全退到位,主要是厅局机关办 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在中央企业层面,一些 不重要的行业和不重要的企业也没有完全退 到位。通过从这些领域退出,可以进一步把 资源集中到重要的行业和重要的大企业。
v 《决定》澄清了当前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些重大是非 认识,阐明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则。 第一,国有企业改革绝不是要实行私有化,而是要巩 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二,国有企业改革绝不是要背离市场化,而是要更 加尊重市场规律,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更好的融合。
第三,国有企业改革绝不是与社会主义无关,而是要 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服务国家的战略目标,保 障人民的共同利益。
(五)培育民营企业家精神
v 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实行者、推广 者。企业家是企业的人格化。 v 企业家精神包括进取、冒险、胆识、竞争等 能力;也包括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社会责 任、诚信品德在内的修养和品质。 v 提升民营经济的质量,必须提升民营企业家 的素质,培育民营企业家精神。 v 民营企业家面临洗礼
谢谢观看!
材料来源于网络 如有雷同 不胜荣幸
v
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将发生举世瞩目 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 将再次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通过以政府 自身职能转变为基石的“制度红利”,来替代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所采用的、为避免 中国经济硬着陆而实施的一揽子刺激经济 的“政策红利”的方式,探索和确立出中国经 济增长的“大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