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书籍设计的互动性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书籍设计的互动性探讨
摘要在日益更新的媒介环境下,以传统纸媒为根本的儿童书籍设计正面临着科技化的冲击,要达到有效的价值传播,势必要寻求新的设计语言。

本文试图借助书籍结构、视觉元素、材料等设计内容构建出以行为、感官、情感互动为主的儿童书籍互动性设计,以多变的互动形态和立体化的互动空间,震撼心灵,让阅读教育、情感关爱、认知发展等多种价值在单一媒介与多元媒介的有效融合中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媒介儿童书籍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一儿童书籍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儿童书籍设计以传统的媒介形式来引人注意并以此产
生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阅读教育,文化审美等价值传播,有效培养儿童想象创造力,观察思维能力及艺术审美等综合能力。

而面对日益更新的媒介环境,书籍的传播媒介也在发生变化,除了传统的纸媒以外,光盘、网络、数码科技、电子书籍等传播媒介正逐渐侵占市场。

这些新媒介借助动感与时尚形式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拉近了与儿童的距离,这就使传统纸媒书籍对孩子的吸引力开始不断下降,与其有效接触也随之变弱,对图书阅读的积极性就会逐渐降低,其传播价值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而内在因素上,儿童书籍自身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书籍设计的风格大同小异,图文编排单调,
书籍形态与材料的单一化等,这些因素使其书籍内容与页面结构不能巧妙结合,缺乏互动环节,这些单一性无法体现儿童书籍游戏娱乐的特性,在信息传达上更不能满足儿童群体的需求差异。

而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缺乏对儿童心理、生理的深入研究,造成儿童与书籍间缺少情感互动的桥梁。

因此,在新环境下儿童书籍要达到有效的价值传播,势必要改变书籍设计这种单一媒介形式,而转向多元媒介,寻求新的设计语言,借助多媒介环境及其优势来引导儿童对书籍的有效接触,从而促进儿童的心智发展,让传统的纸媒也能动感起来。

在“继承传统,适应现代”的原则上寻求突破与创新,有效建立儿童与书籍间交流的互动性,以动态发展适应新媒介环境,挖掘其社会文化意义,实现其有效传播价值。

二儿童书籍的互动性设计
日本资深创作家松居直曾说过,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

而书籍正为儿童提供了这样一个互动的体验空间和机会,让儿童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让他们如临其境般地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

儿童书籍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强有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细节让儿童发现、进入和感受一个立体化的独特世界,而不仅停留在欣赏上,同时更应该以能够被儿童接受及他们所喜爱的游戏的互动方式呈现,使书籍成为儿童的好玩伴。

所谓书籍互动性设计,就是一种让读者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使读者与书籍产生相互影响和作用,
从而对阅读产生愉悦感。

在书籍设计领域,儿童书籍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觉形态,每一页都是设计发挥的空间。

一本好的儿童书籍,不应只是单纯故事情节或是页面插图的欣赏,更应是一种让儿童参与其中,一起互动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充分体现智慧与乐趣的融合,审美与认知的结合,用儿童的想法和心情勾画出复合儿童心境的,易于主动接受的设计。

以互动的形态为儿童与书籍带来更多的趣味性和愉悦感,形成情感与心灵的交流。

而拥有互动性格的书籍设计也正是儿童易于接受和感悟的一种信息媒介,因此有必要以互动性的设计来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思维想象力,让儿童从被动接受书籍内容转向主动探索,体味阅读的快乐和书籍的无限魅力。

1 借助书籍结构营造行为互动
行为互动是让读者与书籍间借助翻阅行为,通过参与过程而产生互动交流体验。

一般来讲,我们可以借助书籍的页面结构变化,吸引儿童参与其中,以此产生互动行为,这也是最易与读者产生互动的方法之一。

书籍结构的多样性设计,主要还是基于读者对象与内容的考虑,也就是说根据内容巧妙地设计页面结构,通过对时间、空间、顺序的理解认知,提升儿童阅读兴趣。

如在基础结构上添加折页、翻转页、延长页、层次页、洞开页、巧妙设置旋转页等形式,营造特殊、立体化的空间,以打破旧有的书籍形态和传统的页面空间秩序。

而读者也正是通过翻动、展开、拉伸、旋转等行为动
作参与到书籍中,不知不觉中让读者成为书籍的一部分,这种变化了的结构更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力,增添人们的阅读兴趣。

曾获得美国视觉艺术协会奖的儿童书籍——《好饿的毛毛虫》,就以独特的开本与内页设计,增添了儿童阅读的愉悦性。

设计中以不同宽窄尺寸的页面梯次排列和孔洞,用独特的页面空间讲述了一只红头绿体可爱贪吃的毛毛虫蜕变成美丽蝴蝶的过程。

借助拼贴手法,将不同水果上与数量同星期相结合,分别以五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的页面宽度梯次编排,在打破旧有规范与秩序下,让孩子理解星期的概念,数字与数量等知识内容。

另外,在每页每个水果都被打了个圆圆的洞,当然那是被虫子咬过的,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可随时将手指伸入孔洞,体味毛毛虫的可爱与穿越乐趣。

书籍以奇特的梯次页面使空间自然连展,借助页面的翻动尽显动态美感,并在有限的空间里扩展立体形态空间,体现不一样的秩序之美与动感十足的趣味空间,为孩子带来无限的惊喜和翻阅快感。

除此之外,一些少儿科普读物的设计,会针对主题内容在书籍内部插入一些立体造型设计,以裁切、折页等手法在平面图形设计中营造三维结构画面,以动态的画面、丰富的色彩、立体的空间,通过翻动的行为营造惊喜感及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产生强有力的感官互动体验。

如今,在多元媒介的影响下,儿童书籍设计要突破,就要打破原有内外形态相一致的特征,也就是说让书籍内部结构变化多端,让原本静态的书籍也变得灵动起来,让儿童在游戏中阅读,
感受快乐。

2 借助设计元素营造视觉互动
视觉互动主要是通过视觉诱导行为而产生的互动体验。

设计中我们需要结合主题,让文字、色彩、图形等每个设计元素,都发挥自身的优势,集合成一个强大的有机整体,通过对时空概念、图文信息、文字编排、图示语言、色彩规划等方面的设计把握,以细节化的设计改变传统的阅读习惯和视觉感受。

让一些有意思的图文信息元素,如改变字体的形态,设计活泼跳跃的色彩等,以各式的小精彩来诱导儿童阅读,激发儿童的想象和丰富情感,有效理解书籍内容,形成具有视觉感受和心理感知的感官互动体验。

在儿童书籍设计中这些设计元素往往会给儿童带来某种视觉暗示,或是最为直接的形式感受,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甚至有时儿童还会依据某些元素带来的视觉感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形成互动体验。

儿童书籍倾向的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设计与表达,借助图文等设计元素以巧妙的方式营造感官体验,培养孩子的发现能力及找寻的乐趣,启发孩子的情感与思考空间。

作为书籍的特殊形式,儿童书籍融合了简单而复杂的情绪,开启图文之间另一种空间表现,激发和感染我们探索新阅读规范。

另外,注重图文关系也是创造视觉体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图画与文字交织表达,体现别样的视觉空间与读者产生互动交流。

美国的经典儿童书籍《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的十周年纪念版,就是巧妙运用视觉元素形成感官互动体验的例子。

其采用一种
特别的、限量的纪念护封夹带一个新故事,一改传统护封形式与功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更巧妙的是从目录页文字与编排打破了原有的整齐性与秩序化,而是从书里零散地“跌落”下来,成了故事的一部分;而书籍内容文字的编排忽大忽小,没有固定的规矩,这些无不体现着自由随意和可爱,它们跳脱成人的方式,挑衅着阅读规范,让儿童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享受阅读过程的惊喜与激动。

3 借助材料工艺营造触觉互动
书籍的视觉与触觉应该是同步的,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设计,就是只要视觉看到的就可以通过触摸来完成实际感受。

材料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真实的感知,设计中要准确把握材料的视觉与触觉感受及材料个性,将文字潜在的内涵以及书籍的整体内容,借助材料的个性组合巧妙地表达与体现出来。

书籍的材料质感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触觉和心理感知,读者通过翻阅与触摸书籍的材质而感受内在的含义,不同的材料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随着儿童书籍设计形态与类别的多样性,其材料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不同纸材外,布、皮革、塑料等也都能运用到书籍设计的整体与局部中,让儿童通过对材料的触摸,来获得感知和体验。

设计中不同材料的运用和工艺表现能带给人不一样的触觉感受,如凸出的图案,按下去会发声的特殊设置等,各种柔软、厚重、坚硬、冰冷、温暖的感觉,透过材质与工艺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读者,让读者借助材质的真实,感悟
书籍内容带来的情感与震撼,并以触觉互动来激发儿童学习与探索的精神。

如《what the time,mr wolf?》这本手偶玩具书,就是用触模来产生互动效果的,书中将老狼的头以布偶的形式做成立体形态,将手指放入老狼的头部加以晃动,可爱、滑稽的狼先生就“活”了过来,有种跳脱页面空间的感觉。

这正是通过让儿童参与触摸的设计,使儿童与书籍内容融为一体,以娱乐的方式提升了儿童对书籍的兴趣,加速接受信息内容。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安全为原则的健康、环保材料及工艺会被应用到儿童书籍的设计中,带给儿童更多的触觉感受与互动体验。

4 借助编排空间营造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是在行为与视觉到触觉的感官互动的基础上,在设计中将真情释放,以动人的情节,感染心灵的插图,色彩的渲染,达到真实的感受与感悟,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

而在书籍的情感互动中,不仅体现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反应,还体现在将表象事物融入主观情感,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而以此产生情感迁移。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这就需要我们用形式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情感,让书籍设计为儿童提供一个“体会的过程”,让孩子学会打开情感的出口和入口,并在书中体会和感悟人生真挚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知与情感宣泄。

那么在儿童书籍的互动性设计中就更应有效借助图文与版面安排营造心理空间,达到儿童与书籍间的内心情感互动。

在编排设计中留白与空白是最
能营造意境与心理距离的空间表现手法,不仅给儿童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更具有无中生有的艺术效果。

如美国优秀儿童书籍《野兽出没的地方》,以故事中叛逆的小主人公因遭到妈妈的惩罚,用幻想来进行反抗和发泄。

在书籍的设计中作者巧用留白和图片大小的变化,让读者来真切地感受小主人公受到的压抑、恐惧、愤怒及其情绪的起伏和宣泄,形成情感的互动。

而最后页面空间的留白正是现实世界的体现,是情绪恢复平静的最好表现。

整本书籍的设计不仅是对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也是读者情感的趣味体验,如同游戏,并以此来平衡儿童不必要的恐惧,感受特定时刻的情感特质,让儿童接受和感悟人生的事实。

三儿童书籍互动设计的未来展望
儿童书籍有着书籍设计中特殊的艺术形式,有其不断发展的空间和传播价值。

在信息媒介日益发展的今天,更要巧妙地利用互动因素,在有形与无形中营造互动空间,震撼心灵,让阅读教育、情感关爱、认知发展等多种价值在单一媒介与多元媒介的有效融合中不断提升。

那么在儿童书籍互动性设计上,应更多地加入科技化元素,将电子书籍的动态优势体现在传媒书籍中,让书籍的阅读更加生动、立体化,在视觉与触觉相融合的感官与情感的互动中,展示传媒书籍设计的独特优势和地位。

除此之外,在现如今低碳生活时代,儿童书籍设计也就自然而然地遵循环保、健康理念,以“寓教于乐”的游戏式互动设计,提高儿童书籍的娱乐性特征,更多地尝试游戏
式互动体验,让孩子融入到书籍的互动环境中,体味意想不到的空间效果和情感世界,让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书艺问道》,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2] 胡海燕、逯海勇:《基于互动体验的儿童书籍设计》,《美术大观》,2009年第10期。

作者简介:张立杰,女,1979—,吉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