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
发表时间:2010-12-03T17:14:00.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1期供稿作者:邵兵
[导读] 空白液中砷含量(μg/L) ;V:试样消化液定容体积(mL);m:样品的量g或ml。
邵兵(沈阳市东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 110015)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195-01
【摘要】为了研究食品中总砷量,本文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处理样品,再运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在选定条件下,该方法测出限为11ng/g (或ng/ml),在0-200ng/m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 =0.9996,回收率为95.20-101.90%,平均是97.73% ,相对标准偏差1.67%,因此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性好,能够满足新的卫生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原子荧光法食品总砷测定
砷是公认的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也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元素之一,人体长期摄入被砷污染的食物后,可以引起严重中毒,如皮肤紊乱、坏疽以及肾癌、膀胱癌等,因此砷在食品领域已被列入必检项目。在国标中砷的测定方法有银盐法、砷斑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操作繁琐、灵敏度低、耗酸量大,不能完全满足新的卫生标准的要求。近年来,原子荧光光度法在砷含量的测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砷,以期为广大分析工作者提供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分析方法,现将检验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AFS-93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北京吉天公司生产),砷编码空心阴极灯(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生产);可调电热板。砷标准储备液:1000μg/mL标准溶液(购自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GBW08611),用超纯水将标准储备液稀释成ρ(As)= 0.1μg/ml 标准使用液;5%硫脲+5%抗坏血酸混合液(100g/L):称取硫脲、抗坏血酸各50g,溶于1L离子水溶中,现用现配;硼氢化钾溶液(15g/L):称取15g硼氢化钾,溶于1L
2.0g/L 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匀,现用现配;硝酸+高氯酸混合液(4+1);浓盐酸;实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酸为优级纯,水为去离子水,玻璃仪器用(1+5)的HNO3溶液浸泡过夜。
1.2 仪器工作条件光电备增管负高压270V,原子化器高度8mm,灯电流60mA,载气流量400ml/min,屏蔽气流量 800ml/min,读数时间7s;延迟时间1.5s,温度20℃。测量方式:标准曲线法,峰面积计数。其它按仪器默认值。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处理(1)粮食样品用水洗三次,烘干,粉碎备用;蔬菜及其它植物性性食品,取可食用部分,吸去水滴,打成匀浆备用;(2)准确称取1.00g样品吸取5ml液体样品于锥形烧瓶中加入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酸(4+1),
2.5ml硫酸及几粒玻璃珠,摇匀放置过夜。次日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消解,若消解不完全可适当补加浓HNO310 ml反复消解直至消解完全,冷却加水25ml再持续加热蒸发除酸。冷却后,加纯水少量多次洗涤移入50ml比色管,加入100g/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10ml,2.5ml盐酸,定容,摇匀放置30分钟后测定,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1.3.2 标准曲线制作分别吸取 0.1μg/ml砷标准使用液0.00,0.25,0.50,1.00,
2.00,
3.00,
4.00,
5.00,10.0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浓盐酸2.5ml,100 g/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10 ml,纯水定容至刻度,即得0.00,0.50,1.00,2.00,4.00,
6.00,8.00,10.00,20.00μg/L 砷标准系列,摇匀,放置30min后测定荧光强度。
1.3.3 结果计算 X = (C1-C0)×V/( m ×1000) ;X:样品的砷含量mg/ kg 或mg/ L ;C1:测定用试样中砷含量(μg/L);C0:空白液中砷含量(μg/L) ;V:试样消化液定容体积(mL);m:样品的量g或ml。
2 结果与讨论
2.1 线性范围、检出限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200ng/ml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取平均值,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 = 81.92X+61.22,r=0.9996(Y:荧光强度值,X:样品浓度);按IUPAC规定,对空白溶液连续11次测定后,以3倍的标准偏差计算,检出限为1.1ng/ml。若取样量以5g(ml)计,则样品最低检出浓度为11ng/g (或ng/ml)。
2.2 精密度实验取3种不同浓度标准溶液,每一浓度进行进行六次平行测定,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26%,可以看出本方法测量精度较高。
2.3 方法的准确度:在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得砷回收率在95.20-101.90%,平均为97.73%,对国家的一些标准物质的测定,表明本方法依次测定砷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3 小结
本实验方法测砷的原理是,食品样品经消解后,加硫脲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利用硼氢化钾将其还原生成为砷化氢,再在氩气载入原子化器中分解为原子态砷,而原子态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激发下能产生原子荧光,其强度在与被测液中的砷浓度成正比,从而能准确测出砷含量
本文通过硝酸-高氯酸对食品处理后,利用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总砷,进一步证实该方法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有操作简单,较好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能满足食品中总砷的测定要求。
参考文献
[1]孙金丽.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总砷[J].科技资讯, 2010, 14(2): 246-247.
[2]许春向. 现代卫生化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760-763.
[3]陈宇鸿, 沈仁富.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酱油中的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1): 86-87.
[4]李娟, 李蔚, 李素云.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砷[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2, 8(1): 45-46.
[5]焦萍, 赵碧琳, 吕桂英.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莲藕中的微量砷[J].广东化工, 2010, 37(204): 25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