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对将励需律管 现个员手求,理 组人工段的在者 织、的,基了顺 和对需调础解应 员组求动上和人 工织和人,判的 的有愿的采断需 双利望积取员求 赢的转极种工发 。行化性种基展
为为,激本规 ,
1 生理需求:空气、食物、住房、交通;
2 安全需求:工作保障、安全保障、稳 定;
3归属与爱:友谊、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组织或群体的认同、相互关爱、爱情;
主要观点:
(1)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和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是 不同的。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2)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 满意(给予员工表扬,会满意;不给,不会不满意,只是没有 满意。工作有报酬,员工不会感到不满意;但是工作没有报酬, 员工就会不满意。)。
4尊重需要:地位、名誉、认可、权利;
5自我实现需要:晋升、成就感、有挑 战性的工作、发明和创造。
阿尔德佛(福):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于1969年提出了生存、关系、成长理 论。被认为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 一个修正。
(一)生存关系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同意先是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才能追求高层次的满足。但不强调需要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四章:激励
(1)内容型激励理论; (2)目标设置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 (4)激励理论的综合运用。
4.1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阿尔德福——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3: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4:麦克里兰——成就动机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属于人性本善的学 术观,综合了人的发展动力,将人类的需 求进行分类,并将这些需求按照一定的规 律进行层次性的排列,构成了著名的需求 层次理论。这是一个从1943年沿用至今 的学术成果,建议同学们读读---人类动机 的理论。
(2) 一旦一个需要被满足,就会失去作为激励驱动力的作用。马斯洛认为尽 管没有一种需要能完全被满足,但只要大体满足,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了。
(3)人的需要存在个体差异性。由于人的需要结构发展的状况不同,五种需 要在体内形成的优势地位也不同。如果想激励他人,就必须了解这个人目前 所处于哪个层次上,并重点满足这一层次或这个层次之上的需要。(年轻人、 老年人)
安全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物质条件满足后,人就产生 了安全的需要。包括身体不受侵犯、生活稳定等。
越是低级越不能缺。生理需要指的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 发展的基本需要。如食物、空气。这是需要里最优先的。
关于
(1)五种层次的理论之间是递进的,呈阶梯式逐级上升。一般说,生理需要 和安全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较 高层次的需要。两者逐次递进,并成为主导的需要;
1 愿望加强率。每个层次的需求满足得越少,人们的需求就越强。比如生活 艰辛的,对金钱需求强烈,地位低下的,对歧视特别敏感;
2 满足前进率。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就出现向高层次需求前进的可能性 (太平天国、鸿门宴前刘邦所做);
3 挫折倒退率。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总是前进的,而阿尔德佛认为,高层次 需要受挫,人们会将重心放下,使低层次需要满足(有钱,旅游;没钱,吃 饭)。 (三)运用
次的顺序,认为人可以同时受不同层次需要的激励; 2 当低层次需要满足后,对更高的需要会加强——满足上进模式;当较高层
次需要受挫时,对较高层次需要减弱,对低层次需要变的强烈——受挫衰退模 式。
3 各个员工的需要结构和强度是不同的。有的是生存需要为主导,有的是关 系成长需要,要因人而异处理。 (二)生存关系成长理论的特色
满意——————传统观点——————不满意 满意——————激励因素——————没有满意 没有不满意———保健因素——————不满意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激 励效果和传统激励观的比较
传统观念里。如果把事物看成一个连续体,人们要么满意,要么不 满意,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产生满意和不满意感。但赫兹伯格否认了 这个观点,认为人们可以同时产生满意和不满意感,这是两个事物。 满意仅仅和工作本身所取得的成就和认可等相联系,而不满意多与 工作环境、公司正常等有关,这些不属于工作本身,但会间接影响 工作本身,但又不等于工作本身,称之为保健因素。
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共同性,就 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描述的基本的需求层 次。不同能力的人所达到的需求也不同,不同阶 段的人需求的也不同。
尽管人们对于马斯洛的这一理论还存在很大 的争议,认为其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我们依 然可以得出结论:人们在工作时要满足的需要是 不同的。为了创造一个有激励感的工作环境,管 理者需要知道员工在组织里要满足的需要,并且 明确当员工高效率地工作并为组织作出贡献后所 得到的报酬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管理者 才能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做到双赢!
管理者应了解在现代社会,物质需要并不是唯一主导的。要多从工作本身发
掘价值,将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与员工现状紧紧扣紧,有层次的让 员工满足需要,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双赢。
美国心理学家赫 兹伯格于20世纪 50年代提出了双 因素理论。
来源: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赫兹伯格对11个工商业机构中的200 名工程师和和会计师进行了1884人次 的调查。结果发现,使员工满意的都 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 使员工不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 或工作关系方面的。根据调查结果, 由于导致员工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因 素是不同的,他于1959年将导致满意 和不满意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导致 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导致不满 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即双因素理 论。
自我实 现需要
尊重需 要
社交需 要
安全需 要
生理需 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人生抱负、最大 程度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满足于在“四个需求”之后。
尊重需要是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和劳动,对自己给予 更多的认可。这方面的需要很少能得到满足,但基本的满 足就足以产生推动力。
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 朋友、同事的关爱,是对爱情、友情等情感的需要。归 属与爱更加突出社会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