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5期No .5,2010
学 术 探 索
Ac a d e m ic
Ex p lora t i o n 2010年10月
Oct .,2010
收稿日期:2010-07-28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民族原生态舞蹈文化的艺术学研究》(6) 作者简介李 坚(5— ),男,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舞蹈教研室主任,副研究员。
区域性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
李 坚
(云南艺术学院 民族艺术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106)
摘要:西南边疆跨境地区,历史积淀非常深厚,有着非常稀有和珍贵的人类文化资源。舞蹈作为文化的特殊形态,
在这里的遗存极为丰富。无论是原始舞蹈形式的遗存、还是原始观念在舞蹈中的遗存,都充分地证明了民族舞蹈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生态文化性特征,是民族舞蹈文化构建中的核心要素。研究区域自然生态给予民族民间舞蹈之种种影响,是真实地把握一个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在生成本质规律的关键,不但可以从中探究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历史动态特征,也可以找到与舞蹈相关的其他文化上的关联,是研究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区域性特征;跨境民族;舞蹈遗存;民族舞蹈风格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 (2010)05-0121-05
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迅速全球化的
发展趋势下,一些处于弱势的非物质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如何挽救我国丰富但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西南边疆与东南亚交界的广大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古老的民族传统、众多的民族交融聚居、相对封闭半封闭等特点。每个民族在其发展中,其经济类型的确立,经济的发展,都受制于所处的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在这一特定区域的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这个民族进行文化创造的基础,是更广的文化层次的物质前提。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走廊中,就生活着众多古老的民族,他们沿着这些古老的河流,不断地迁徙流动,寻找他们生息繁衍的家园。以他们的智慧交流、融汇、创造并保留下了与其他地域文化色彩截然不同和历史特征的民族文化。原始舞蹈文化作为经济文化形态的一种反映而得以流传下来,并且带有浓郁的区域性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非常独特的重要意义和珍贵的历史价值。舞蹈文化中的原始舞蹈遗存,是今天我们民族民间舞蹈的结晶。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能看到其所保留的古老遗风和别样情感表达,而且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人类初期先民们的原生态文化生活,呈现出自然而古朴的原始风貌。因此,研究民族原生态舞蹈文化,就是研究舞蹈的生成和
演化,研究舞蹈的基本文化内涵和特征,以及如何更有效的挽救我国丰富但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悠久的民族历史与舞蹈的区域性
东南亚地区的中南半岛山脉呈由北向南的走势,实际上是我国横断山脉的延伸。奔流在这一区域崇山峻岭之间的河流,大都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的迁徙,商贸的往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无不沿着这些曲折悠长的河流进行。这样的地形地貌使得这一地区的交通形成自然的阻隔和半闭塞状态,它给各民族同外界的交往带来极大的困难。“两山之间必有川,两川之间必是山”、“隔河不同声,十里不同音”、“对面山歌丢过河,绕山绕水难见着”。这些本地俗语,并非夸张之辞,而是这一地区历史以来的真实写照。直至二十世纪中叶,西南边疆大部分地区的交通,仍未摆脱人背马驮的状况。生产方面原始游耕农业、刀耕火种,粗放耕作还十分突出。在其文化方面,则较多地保留了种种古老的原始习俗和祭祀活动。这样的状况,在客观上也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原始舞蹈也因此赖以存在、流传、发展。民族舞蹈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形成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要标志性文化,所以在这些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中,较多的带有一种历史的遗存。在一定程度上再现
:07JA 70020:1981
21
了人类生活的历史情景,具有一股清新远古的历史气息。
任何民族文化必然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景颇族,很早就沿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南迁,进入伊洛瓦底江源头地区。清初,云南境内的景颇族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朗峨。与之同族的其余部分则分布在茶山、里麻之外的缅甸境内,即今克钦邦境内的克钦族。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云龙州说:“境内多蛾昌蛮,即寻传蛮,似蒲而别种,散居山壑间,男子顶髻戴竹兜鍪,以毛熊皮饰之,上以猪牙、鸡尾羽为顶饰,其衣无领袖,兵不离身,以孳畜佃种为生,好食蛇。”千百年来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景颇族人,无论是自然条件的差异,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他们都始终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以各种方式保持和传承着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并且创造了大山一样的区域性舞蹈风格,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古老生动、刚健热烈的原生态舞蹈神韵。其中的丧葬舞,是景颇族鬼灵崇拜观念下较为典型的历史产物。景颇先人有史以来就十分盛行为死者举行隆重的葬礼。其后就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繁杂的丧葬历史传统,至今还一直流传在云南的潞西、瑞丽、陇川、盈江、泸水等地,以及缅甸北部的克钦族地区。景颇族的丧葬祭祀舞,其实就是原始的丧葬祭祀仪式,它与景颇先民回归祖地强烈的历史观联系在一起,这是迁徙民族显著的历史特征。丧葬祭祀舞在景颇人生活中有着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死法的人的不同跳法,具有非常严格的程序。凡是有子孙的年长者死,都要跳丧葬舞。一般人死了以后,跳“戈本戈”丧葬舞。这种舞一般要通宵达旦地跳三个晚上。“格崩洞”丧葬祭祀舞蹈,是景颇族悼念长者死去时跳的一种舞蹈。载瓦支系叫做“木滚过”。跳“格崩洞”舞,从老人去世的那天开始,不论白天或夜晚,前后跳三五天。“金寨寨”是留存在景颇族的载瓦支系中的丧葬祭祀舞蹈,只有在德高望重的、有福分的老人死之后才跳此舞。舞者全身赤裸,用野藤叶或山茅草围于腰间,头上套一猪尿脬作面具,全身用黑、白涂料绘满花纹,在傍晚太阳西下时,由两个或四个男性装扮成男“鬼”女“鬼”,另由两人或四人陪伴。从坟地由村民用树枝叶遮挡住回到村寨旁的空地中央,村民在外围成圆,开始跳“金寨寨”舞。“鬼”手拿木棍,其他二人拿盾牌,互相打斗。舞蹈时,男女鬼做性交动作,人们给女鬼套上一蔑圈,胯下挂上一块肉类物品,以示繁殖生育。之后大家用树条将男鬼女鬼赶到寨边水塘中洗净身体,舞蹈即暂告一段落。而后,又开始由头戴木制雕头、马鹿头、麂子头、鸡头的几个人跳舞,群众跟随在外围跳,然后来到死者家门口,分左右两路绕房屋至房后时,就学各种野兽叫声,同时火药枪齐鸣,之后,交叉穿绕至房前,枪声、鸟兽声再起,如此反复几次。整个仪式和舞蹈即告结束。①舞蹈主要表现了驱邪送鬼、祭送死者灵魂回归景颇祖先的地方等内容。丧葬祭祀在景颇族文化中之所以具有如此这般的重要地位,其原因就在于舞蹈包含着深刻的民族历史内涵,并且运用山地民族丰富的下肢动作给予充分表现。舞蹈表现出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区域性特征,同时也体现出山地民族文化中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强烈的民族历史继承性。
二、古老的原始性与舞蹈的民俗特有性
以舞蹈模拟劳动、颂扬劳动,以舞蹈宣泄情感、表达愿望,以舞蹈标示族群、传承信仰,不仅是远古时期人类求生存的必要手段,也是舞蹈自身发展的必经之途。当我们参与到西南边陲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其中,踏着那鲜明的节奏,融入到单纯、质朴的舞情、舞韵之中,是否依稀感受到先民们模拟劳动、颂扬劳动的情景?是否感受到狩猎与伏击的恐惧与紧张?是否感受到祈祷的神圣与虔诚?是否感受到民族精神这种勇敢和力量?他们击鼓而舞,拼命地敲,没有变化,没有起伏跌宕,从不加速。日复一日,通宵达旦;年复一年,永无终极。可他们是那样的欢快,那样的激情,又是那样的执著。这一切的一切,当然是和他们千百年来保持着原始生活方式有关。
唐代以来,佤族即自称为瓦。也是境外(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居住较早较多的民族。《百夷传》说:“哈杜(瓦族先民),巢居山林,无衣服,不识农业,惟食草木禽兽,善骑射。冷则抱巨石山坡间往复奔走,以汗出为度。”②佤族祖祖辈辈居住于崇山峻岭的大山深处,平坝极少,故称为阿佤山区。佤族意识形态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万物有灵”的信仰。他们认为,万物中最大的鬼神是木依吉(也称“龙梅吉”)和“阿依俄”。木依吉是创造万物的大神。人们拉木鼓、做水鬼、供人头、剽牛等活动就是为了供奉他,“打歌”也是为了献媚于他。所以佤族社会生活中最为盛大的民俗活动就是“木鼓祭祀”仪式。佤族的社会
①②见钱古训《百夷传》,江应梁《校注》本。
参见张亚锦等《景颇族舞蹈》6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年。
221
10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