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材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1、妈妈买来一桶油用去13.5千克,还剩16.8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2、新学期学校买来办公桌一张桌子500.5元,一把椅子比一张桌子便宜20.5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共多少元?

3、学校举行读书报告会,五一班选手专业得分9.83分,综合素质得分8.47分,五一班选手一共得了多少分?

4、“六一”文艺汇演中,有3个评委给四一班9.18分,有4个评委给四一班9.25分,她的总分是多少分?

5、学校一棵松树高1.34米,白杨树比松树高2.11米,白杨树的高是多少米?

6、小华买钢笔用去2元9角3分,买记事本比买钢笔多用去3.47元,买钢笔和字典一共用去多少钱?

7、李军买了两本书,漫画的价格是13.60元、故事书的价格是8.70元,他付出30元钱,营业员找回给他7.70元,请你计算一下,营业员找的钱对吗?

8、买衣服:妈妈在商店里买衣服,她在购买时遇上了一点小问题,你能帮妈妈解决吗?

衣服:57.5元裙子:123.5元

(1)买裙子要比买衣服多花多少钱?

(2)用150元能买这两件衣服吗?

(3)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找回多少元?

9、学校图书馆有故事7.42万册,比科技书少5.34万册,学校有科技树多少册?

10、四一班网线长10.4米,四二班比四一班短1.83米,两根网线一共长多少米?

第三单元

1. 同学们回收废纸,每人收集了1.35千克,四(3)班48名同学一共收集废纸多少千克?

2. 一食堂每周要用掉2500双一次性筷子,每双筷子约0.04元,每周用掉的筷子合多少元?一个月(按4周计算)呢?

3. 我校舞蹈室长6.5米,宽

4.5米,这个舞蹈室占多少平方米?

4. 笑笑有10.2元,淘气的钱比笑笑的3倍少8.2元,淘气多少钱?

5、学校宣传栏上有一块长2.4米,宽1.2米的玻璃碎了,需要更换多大的一块玻璃?

6、一斤黄芪苗7.5元,25斤一共花多少元?

7、每千克苹果3.25元,爸爸买了14千克苹果,付出了50元,应找回多少钱?

8、一根钢柱每米重300千克,0.8米重多少千克?2.7米重多少千克?

9、四年级(1)班48名同学合影,价格是32.5元,给5张照片。另外加印1张收费2.1元,若全班每人都要1张照片,一共需付多少元钱?

10一斤当归苗13.5元,妈妈买了10斤,一共多少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一、看图列方程,并解。

1、

2、每天修x 米,

3、

三、列方程解答(先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1、卢老师买了一个篮球和6个排球,一共花了470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80元,一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元?

2、三、四年级一共有510名学生,四年级人数是三年级的1.5倍,三、四年级个有学生多少名?

3、水果店新进香蕉和菠萝共848千克,香蕉的质量是菠萝的3倍,香蕉和菠萝各有多少千克?

4. 饲养场今年养鸡123只,比去年养鸡只数的5倍少2只,去年养鸡多少只?

X 棵 3倍 枫树: 白杨:

共96棵 还剩500米 X X X X X 2500米 男生: 多3人 24人 女生: x 人

5、淘气买了10.5千克的苹果,交给售货员30元,找回4.80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6.奶奶买了6千克豆角和5千克茄子,付了20元,找回3.9元,已知每千克豆角1.6元,每千克茄子多少元?

7、爸爸今年32岁,比儿子的年龄的3倍还大5岁,儿子今年多少岁?

8、36名学生去划船,分乘4条大船和3条小船,每条大船坐6名学生,每条小船坐几名学生?

9、学校食堂一盒牛奶2.4元,一袋豆浆0.8元。小明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一共要花多少钱?

10、三个好朋友共有邮票180张。小波:我的邮票数是小玲的2倍。小玲:我的邮票最少。小亮:我的邮票数是他们俩的总和。小波、小玲、小亮各有邮票多少张?

四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程.docx

四年级趣味数学校本课程 第一讲:负数 (1) 第二讲:温度 (7) 第三讲:可以这样变 (20) 第四讲:俄罗斯方块设计 (21) 笫五讲:奇妙的不变数 (22) 第六讲:数的发展 (23) 第七讲:生肖、八卦、五行 (29) 第八讲:巧妙安排 (33) 第一讲:负数 第一课学习内容:负数的产生、发展,简单的 负数it算 学习口的:在学生刚接触国标版数学教材第九册的第一单元负数的知识基础上,拓宽负数的认识,让他们初步了解有关负数知识的产生原因,以及之后的演变过程,让他们对负数知识的来龙去脉冇所了解,更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是起源与社会生活的道理。同时,也初步会对负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准备:教师做好PPT,学生对负数知识有了犬致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介绍负数的由来(出示PPT)最近,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数,是什么?你能谈一谈你对负数的认识吗? 介绍:奇与偶,有界与无界,善与恶,左与右,一与众,•雄与雌,直与曲,止方与长方, 亮与暗,动与静。 上面所写的这些对立概念被两千多年前的著名的“毕达哥拉丝学派”认为是整个宇宙的10个对立概念。因此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你要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孑盾的事物入手。既然这是万物的普遍规律,那么数学也耍遵守。卜•面我们就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帐时冇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

生的。 今天人们都能用正负数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例如若以冰点的温度表示0°c,则开水的温度为+100C,而零下10°C则记为-10°Co若以海平面为0点,则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8848米,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约-11034米。在日常生活屮,人们常用“ + ”表示收入,用表示支出。可是在历史上,负数的引入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古人在实践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两人相互借用东西,对借出方和借入方來说,同一东西具有不同的意义;再如从同一地点,两人同吋向相反方向行走,离开出发点的距离即使相同,但其表示的意义却不同。久而久之,古人意识到仅用数量表示一个事物 是不全而的,似乎述应加上表示方向的符号。因此为了表示具冇相反意义的量和解决被减数小于减数等问题,逐渐产生了负数。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T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概念的国家。《九章算术》屮已经开始使用负数,而且明确指出若“卖”是正,则“买”是负「'余钱”是正,则“不足钱”是负。 我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冇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止负以名Z。”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貝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來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 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我国占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止负数加减法的法则:“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里的“名”就是“号”,“除”就是“减”,“相益”、“相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相减”,“无”就是“零”。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是:同符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止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正数。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这段关于正负数的运算法则的叙述是完全正确的,与现在的法则完全一致!负数的引入是我国数学家杰出的贡献之一。 这些思想,西方要迟于屮国八九百年才出现。

四年级下册教材(数学特色校本)

巧填除法竖式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厨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相信大家都学会了,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拓展出一类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巧填除法竖式。 回忆一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是怎么做的?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复习之后,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 例1、请在下面左式的“□”中填入合适的数字,使得等式成立: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在做除法的时候,第一次商2,与除数相乘的结果是48,可以确定除数为24,被除数、除数已知,剩下的相信就难不住我们了。

是不是很简单?下面我们加大难度。 例2、在方框内填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我们可以从这样进行分析。 首先确定红色部分,5×7=35,5×9=45,能够落下9,说明被除数那一位也是9。 接着确定蓝色部分最中间的4,只有49才能保证余数比除数小,

剩下的就简单了,39-35才能等于4,49-45=4,40÷5商8,填出全部答案。 总结方法:先确定可以确定的,在推理出其他的。 练习: 1、在方框内填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6 2、补全下面左图中的除法竖式,使得被除数尽可能地大。 答案: 1、1116÷36 2、被除数为108即可,除数可以为54,36,18。

盈亏问题(一) 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对象,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如果物体还有剩余,就叫盈;如果物体不够分,少了,叫亏。凡是研究盈和亏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就叫盈亏问题。 例1、例1.三(1)班同学分图书,如果每人分1本,则余下20本;如果每人分3本则缺少16本,求三(1)班有多少人?共有多少本书? 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次每人一本,图书数量等于人数,第二次每人三本,图书数量等于三倍人数。根据上面的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出一倍人数和三倍人数相差的两倍人数,就是第一次余下的20加上第二次缺少的16,所以二倍人数是20+16=36(人),三(1)班的人数就是36÷2=18(人),一共有18+20=38(本)图书。 例2、幼儿园给获奖的小朋友发糖。如果每人发6块就多12块;如果每人发9块就多3块。问总共有多少块糖?

四年级奥数全册校本教材

前言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们学校正在开始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专题的系统学习,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是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最好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接受能力很强,正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先进方法的阶段,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较复杂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使你们能快速的形成数学思维方法。 大英县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这本书根据你们的知识结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选择了读一读,算一算,想一 1

想,做一做四个板块。你们作为数学学科爱好者,做到“法”而有“向”,“研”而有“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益,才能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彰显数学文化的美丽和其独具的魅力。 同时编写《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几点: 1、激发你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遵循你们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要根据不你们的实际情况,努力让你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快乐,而不仅仅是解答难题。 2、训练你们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学习数学,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会观察、实验、比较、 2

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能力。通过数学的学习,让你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锻炼你们优良的意志品质。数学思维训练有一定深度和难度,你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要经常鼓励和帮助你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培养自己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培养你们坚韧不拔的毅力。 4、培养你们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给予你们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数学教学提倡结合你们日常课内教学的实际,不提倡超前进度,要注重理解,举一反三和灵活运 3

小学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 一、填空: 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 加减法,要()计算,如 果只有乘除法,要()计算。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要先算(),再算()。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小括号,要先算()。二、口算: 36÷3 100-62 24-8+10 75× 30 371-371 35+24-12 200÷40 84 ÷ 4 48÷8 ×9 三、比一比,算一算: 49+ 17 - 25 240 ÷ 40 × 5 300 - 50 × 2 49-(17 + 25)240 + 40 × 5 300 - 50 × 20 × 0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1- 111 ÷ 37 (121 - 111 ÷ 37)× 5 280+ 650 ÷ 13 1000 -(280 + 650 ÷ 13)707- 35 × 20 (120 - 103)× 50 760÷ 10 ÷ 38 (95 - 19 × 5 )÷74

45× 20 × 3 (270 + 180)÷(30 - 15) 五、解决问题: 1.商店里有彩电80台,卖出25台后,又运来40台。商店现有多少台彩电? 2.一箱可乐72元,一箱24瓶,欣欣要买三瓶,需要付多少钱? 3.水果店运来苹果、橘子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橘子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 4.张老师要批改5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2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四则运算(二) 一、请你来当小裁判: 1、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①3×6÷2 3+6÷2 () ②(34+16)÷(18-8) (34+16)×(18-8)()③240÷20-5 240×(20-5)()2、小医生看病。(纠正运算错误) 23+7×(12-4)改正: =30×8 =240 25+75÷75+25 改正: =100÷100 =1 二、用心选一选: 1、下面各题中,()的运算顺 序是减法→除法→加法。 A、37-12÷3+11 B、30+(24-6)÷9 C、(24+124)÷(35-20) 2、已知△+○=□。下面算式正 确的是()。 A、○=□-△ B、○=□÷△ C、○=□×△ 3、小强掷垒球,三次的成绩分别 是29米、30米、28米,小强 掷垒球的平均成绩是()。 A、28米 B、29米 C、30米 4、要改变75+36÷20-5的运算 顺序,使最后一步计算除法, 正确的是()。 A、75+36÷(20-5) B、(75+360)÷20-5

小学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一、寻找规律 (第1课时) 例1: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5,11,19,29,(),55。 (2)2,4,6,8,(),(),…… (3)6,1,8,3,10,5,12,7,(),(),…… 例2:先找规律,再按规律填空: (1)1,2,4,8,16,(),() (2)1,4,9,16,(),()……()第100个 (3)2,6,12,20,30,(),……,()第88个

(第2课时) 例3: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空。 例4: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你认真仔细地观察,画出第四幅图。 例5:计算1+2+3+4+……+999+1000+999+……+4+3+2+1。

二、智破算式谜 (第3课时) 例1:在下面4个4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都是2。 (1)4 4 4 4=2 (2)4 4 4 4=2 (3)4 4 4 4=2 例2: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4 □ A 4 B ×□6× C 6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 □□0 1 D E 0 □□5 F G 5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 □□□8 H I J

三、等差数列 (第4课时) 例1:已知等差数列2,5,8,11,14,……。 (1)这个数列的第13项是多少? (2)47是其中的第几项? 例2: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它的第8项。 例3:计算3+7+11+ (99)

四、和差问题 (第5课时) 例1:小明和小英共有图书45本,小英比小明少3本。两人各有图书多少本? 例2:育英小学录取一年级新生104人,分成甲乙两个班,如果从甲班转2个学生到乙班,两班学生人数就一样多。问甲乙两班原有学生各多少人? 例3:一个书架分上下两层,共放有图书3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8本图书放入下层,那么下层就比上层多2本。问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四下数学文化校本教材终稿

数学文化校本教材四年级下册 目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运算符号的来历 四则运算符号中的加号“+”和减号“-”是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创;乘号“×”是公元十七世纪英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除号“÷”是十七世纪瑞士拉恩创造,等号“=”是十六世纪的一位英国皇家法庭的医生罗伯特·雷科达首创。乘号“·”及比号“:”是在十七世纪著名数学家微积分的创始人德国莱布尼兹正式使用的,中括号“[]”首次出现在十七世纪瓦里士的著作中,大括号“{}”是在十六世纪末由代数学的创始人之一韦达创造并用于数学计算中。大于号“>”和小于号“<”是十七世纪哈利阿创造的。表示未知数的字母x、y、z是法国数学家韦达提倡使用,积分号“∫”和微分号“d”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巴茨制定的。问号“?”是从古希腊而得。“三角函数”的缩写符号“sin”“tg”和“ses”是1626年吉拉德最先提出,于1748年由瑞士数学家改变。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如何判别方向? 在晴朗的白昼,根据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东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断方向,但只能是大致的估计,较准确的测定有下列几种方法: 1、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时间,其一半为7:20,把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置手表,将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转动手表,使小棍的影子与时针重合,时针与12时刻度之间的平分线即是北方。必须注意:(1)判定方向时,手表应平置;(2)在南、北纬20°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即以标准时的经线为准,每向东15°加1小时,向西15°减1小时。 2、日影测向为晴天在地上竖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移动,这些影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连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垂直线为南北方向。在一张50×50cm的绘图纸上绘制一系列同心圆,同心圆的半径以1cm递增,钉在平板上并水平固定好,将一根12-15cm长的细钢针或针状物垂直插在圆心上。当太阳位置变化时,影子的端点总会与同心圆相交,标绘出这些点,然后把同一个圆上的两点直线相连,把这些直线的中点与圆心相连,这条连线就是南北方向线,圆弧顶的方向为北方。

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材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1、妈妈买来一桶油用去13.5千克,还剩16.8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2、新学期学校买来办公桌一张桌子500.5元,一把椅子比一张桌子便宜20.5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共多少元? 3、学校举行读书报告会,五一班选手专业得分9.83分,综合素质得分8.47分,五一班选手一共得了多少分? 4、“六一”文艺汇演中,有3个评委给四一班9.18分,有4个评委给四一班9.25分,她的总分是多少分? 5、学校一棵松树高1.34米,白杨树比松树高2.11米,白杨树的高是多少米? 6、小华买钢笔用去2元9角3分,买记事本比买钢笔多用去3.47元,买钢笔和字典一共用去多少钱? 7、李军买了两本书,漫画的价格是13.60元、故事书的价格是8.70元,他付出30元钱,营业员找回给他7.70元,请你计算一下,营业员找的钱对吗? 8、买衣服:妈妈在商店里买衣服,她在购买时遇上了一点小问题,你能帮妈妈解决吗? 衣服:57.5元裙子:123.5元 (1)买裙子要比买衣服多花多少钱? (2)用150元能买这两件衣服吗? (3)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找回多少元? 9、学校图书馆有故事7.42万册,比科技书少5.34万册,学校有科技树多少册? 10、四一班网线长10.4米,四二班比四一班短1.83米,两根网线一共长多少米?

第三单元 1. 同学们回收废纸,每人收集了1.35千克,四(3)班48名同学一共收集废纸多少千克? 2. 一食堂每周要用掉2500双一次性筷子,每双筷子约0.04元,每周用掉的筷子合多少元?一个月(按4周计算)呢? 3. 我校舞蹈室长6.5米,宽 4.5米,这个舞蹈室占多少平方米? 4. 笑笑有10.2元,淘气的钱比笑笑的3倍少8.2元,淘气多少钱? 5、学校宣传栏上有一块长2.4米,宽1.2米的玻璃碎了,需要更换多大的一块玻璃? 6、一斤黄芪苗7.5元,25斤一共花多少元? 7、每千克苹果3.25元,爸爸买了14千克苹果,付出了50元,应找回多少钱? 8、一根钢柱每米重300千克,0.8米重多少千克?2.7米重多少千克? 9、四年级(1)班48名同学合影,价格是32.5元,给5张照片。另外加印1张收费2.1元,若全班每人都要1张照片,一共需付多少元钱? 10一斤当归苗13.5元,妈妈买了10斤,一共多少元?

小学数学校本教材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单元导读 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一、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我来帮忙: 小猴上山去玩,看到树上结满了桃子,数了数,有150个,馋嘴的猴子一口气吃了若干个,还剩多少个? 方法指导: 1、理解题意:共有150个桃子,吃了若干个,还剩多少个。 2、分析关系:150-吃了的个数=剩下的个数 如果吃了的个数用x表示,那么剩下的个数用式子表示为:活学活用: 1、小丽的储钱罐内有n元钱,她买钢笔花去7.5元。储钱罐内现在有多少钱? 2、少年宫买了一些足球,每个48.5元。 (1)买x个足球多少元? (2)当x=10时,买足球共花多少钱? 展示提升: 有红花a朵,黄花比红花的一半多8朵,两种花共有多少朵?本节小结:小小字母作用大,代表数据全靠它。

实践活动: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拍球游戏吧! 孩子们通过有趣的游戏发现皮球下落高度与弹跳高度的关系 如下: 如果用b表示下落高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应的弹跳高度。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窗】 1、方程的意义:像x+2=10、20-x=8、3x=9.9、50÷x=25等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2、等式的性质:①等式的左右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②等式的左右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这样两边仍然相等。 我敢尝试: 爸爸与小明的年龄和是42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求爸爸和小明的年龄各是多少? 思路导引: 1、理解题意找等量关系:小明的年龄+爸爸的年龄=42。 2、会设未知数: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设小明的年龄是

小学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最新例文1 教材内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①收集生活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②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 ④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学者分析: 本班有学生62人,大部分属于中上水平,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好奇心强,具有创新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策略:

(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学本节课应注意为孩子们提供众多丰富的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既让学生引起探究的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和价值。 (2)借助直观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点与“0”的关系。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不容易理解负数、正数与0的关系。如何突破难点,直观教学手段是关键。这其中温度计的观察和海拔图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从直观到半直观再过渡到比较抽象地认识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开展有层次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建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印存折明细记录贴入,观察支出(—),存入(+),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表示() “_”表示() 他们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还是相反} 2、上网收索今天的天气预报,记录哈尔滨,和福州的气温数据。 哈尔滨()表示—--------------------------------------------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 本学期,根据四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校本课程教学的主题为《速算巧算与实践应用》。本课程是四年级四个班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的,每周五的第六节课集中活动。为更好的开展本课程,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继续进行的课程改革。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努力营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2、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3、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技巧和计算的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具体措施: 1、以校本课程的教学理论为依据,挖掘数学教学资源。 2、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等能力。 3、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四、课时内容: 校本活动内容分为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思维热身操; 第二版块:智力快车(速算、巧算、相遇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倍数问题); 第三版块:数学大视野(数学阅读、数学动手操作、数学游戏、数学写作) 五、具体活动内容安排 次数内容 第一次速算(一) 第二次速算(二) 第三次速算(三) 第四次巧算(一) 第五次巧算(二) 第六次巧算(三) 第七次相遇问题(一) 第八次相遇问题(二) 第九次植树问题(一) 第十次植树问题(二) 第十一次鸡兔同笼(一) 第十二次鸡兔同笼(二) 第十三次倍数问题(一) 第十四次倍数问题(二)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2 诗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从古诗词歌赋中汲取养料,让学生通过吟诵提升文化素质。开展古诗吟诵的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学生幼稚的心田,让他们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引领他们漫步经典诗歌的长廊,发现美,欣赏美。倡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尽情吟诵中,追求真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质量,激发文学的兴趣。 开展古诗吟诵的校本课程是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有效措施。 教学目标:

四年级《生活数学》校本课程

四年级《生活数学》校本课程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逛街,看见许多超市都在搞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我就对妈妈说:“机会难得,我们去看看吧!”妈妈同意了。没想到我还真有了意外的收获。 我和妈妈逛了几个体育用品店,发现店里的篮球都在搞促销,甲、乙、丙三个店里的篮球标价都是25元/个,但优惠方式不同。甲店:买10个篮球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乙店:每个篮球优惠5元。丙店:购买满100元,返还现金20元。看完后妈妈问我:“假如让你帮学校买50个篮球,为节省费用,你会到哪个商店买呢?听了妈妈的话呢,我马上说:“肯定是甲店了,它那里买10送2呢,最划算。”妈妈听了笑着说:“一定是吗?”我想了片刻,说:“应该是丙店,满100元还返还20元钱呢。”妈妈笑着说:“你不是学数学嘛,你算算,看那个店的最合适?”于是,我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甲店:买10个送2个,买50个就要送10个,多了,所以要先买40个,是1000元。40个送了8个,还差2个,再买2个,是50元。一共花费1050元。 乙店:一个优惠5元,也就是说每个20元,所用的钱数是50个20元,也就是1000元。 丙店:满100元返还现金20元,买50个需要1250元,1250元里面有12个100元,,也就是返还12个20元,是240元,1250元去掉返还的240元,实际上只花费了1010元。 1000元<1010元<1050元,也就是说,乙店的价格最便宜。算完这笔账,最后,我对妈妈说:“应该到乙店买。”妈妈听了又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你真聪明,这才叫学以致用。”我听了,

高兴得笑了。 通过这次逛街,我觉得商家为了赚钱,总是会想出一些很诱人的折价方案,其实也不是每个方案都是一样的。要想拣个便宜货,必须要学好数学,货比三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最新例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最新例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最新例文1 教材内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①收集生活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②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 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 ④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学者分析: 本班有学生62人,大部分属于中上水平,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好奇心强,具有创新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策略:

(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学本节课应注意为孩子们提供众多丰富的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既让学生引起探究的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和价值。 (2)借助直观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点与“0”的关系。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不容易理解负数、正数与0的关系。如何突破难点,直观教学手段是关键。这其中温度计的观察和海拔图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从直观到半直观再过渡到比较抽象地认识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开展有层次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建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印存折明细记录贴入,观察支出(—),存入(+),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表示( ) “_” 表示( ) 他们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还是相反} 2、上网收索今天的天气预报,记录哈尔滨,和福州的气温

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案

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案 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案2021例文1 第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计算教学。李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学目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计算题中的一部分,因此具有计算题的普遍特征,学生较易掌握,但枯燥、乏味。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练,学生的兴致会提不起来,学习就显得很被动。而王老师的情景创设比较成功。课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了起来。让学生在主动中探索,在快乐中求知。超市购物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而且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然后运用学生最喜爱的闯关题和抽卡比大小游戏,不断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成为本课的特点。 第二、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看,李老师创设了现实超市购物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有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这样的教学是建立在旧知迁移的基础上的。而这种情境的创设,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教材中的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能为探究新知识服务。另外,教学完小数加减法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面对

“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让学生在做中,说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上来看,李老师开展了一连串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新知,让学生在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闯关游戏。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总结收获,巩固新知。 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案2021例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精选13篇)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精选13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过程,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分数。 (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3)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术 3、数学思考方面: (1)能对现实生活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形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平面图形特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条理。

(4)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务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二、方法与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数学教参》,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变得积极主动。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3、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5、对学生作业做到面批面改,抓住后进生,课上要多提问,课下多辅导。 6、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7、建立学习小组,使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年级下册数学校本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校本教学计划 第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校本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本学期,根据四年级下册数学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校确定开展数学校本课程教学。本课程是四年级120班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的,每周二的第一节课集中活动。为更好的开展本课程,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继续进行的课程改革。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努力营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71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2、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3、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技巧和计算的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具体教学措施:

1、以校本课程的教学理论为依据,挖掘数学教学资源。 2、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3、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等能力。 4、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五、课时内容: 第1周报名及安排活动 第2周画角 第3周速算 第4周巧算 第5周整数乘法 第16周植树问题 (一)第7周植树问题 (二)第8周和差问题 (一)第9周和差问题 (二)第10周倍数问题 (一)第11周倍数问题 (二)第12周盈亏问题 (一)第13周盈亏问题 (二)第14周鸡兔同笼 (一)第15周鸡兔同笼 (二)第16周复习及检测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20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有偏差,部分学生综合能力较差,仍需继续辅导。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这个学期更需要加强教育力度、沟通力度,能够重视教育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取得进步。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

四年级下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例文

四年级下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例文 四年级下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例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87~88页)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温度的情境,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来帮助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温度计直观显现,就相当于一个竖直摆放的数轴,学生可比较容易的观察到零上与零下温度或正负数之间的差异。 学情分析: 学生经常从实际生活、电视中接触温度,对温度不陌生,容易掌握,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零上与零下的区别,在实际中怎样表示温度以及零下温度的比较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连一连、排一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比较两个零下温度高低的方法。 3、通过小播报员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存在着较大差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 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资源利用:

电子白板课件温度计温度计示意图一杯冰水一杯温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首先,大家听老师描述两幅情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浮现这两种情景,听完后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情景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不停地在树上吵着,尽管街上的行人撑着太阳伞,尽管人们已经穿的短袖、短裤,尽管人们嘴里还吃着冰淇淋,可是额头上的汗依然不停地在冒着。 情景二:寒风呼啸、雪花漫天飞舞,人们穿上了棉袄大衣,戴上了棉帽手套,还围上了厚实的围巾,但是街上的行人依然紧缩着脖子,瑟瑟发抖。 2.指名说感受。 3.引入课题:冷和热就是温度在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温度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 温度的表示方法 1.听一段视频播报,明确要求:用彩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西安、新疆这两地的气温。 2.播报:西安8℃至13 ℃;新疆-4℃至5℃。 3.教师巡视梳理学生的表示方法。 4.展示、交流、比较几种表示方法,优化得出“+、-”。 ①这个“-”在这里表示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 师引导生观察比较得出,用一个正负号就把零上和零下这两种相反 意思表达来,这就是数学所特有的简洁美! ②这里的“-”不是减号,叫负号,读作:零下1摄氏度或者负1摄氏度。那零上9摄氏度该怎么表示(在5℃前写+号)这个+号在这里叫做正号,它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5℃ -4℃ 正号负号 ③通常的5℃前面写不写“+”

四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数学校本课程 四年级

第一课蚂蚁爬绳问题 一绳长1M,一蚂蚁从绳的一端爬向另一端,速度为每秒1CM,同时,绳子以每秒10CM的速度均匀伸长,问:蚂蚁能否达到绳的另一端?(假设绳子质量无限好,蚂蚁寿命无限长) 想一想: 王老师最近搬进了教师宿舍大楼。一天,王老师站在阳台上,往下看,下面有3个阳台,住上看,上面有5个阳台。你说王老师住在几楼?教师宿舍大楼共有几层呢?

第二课 猪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 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 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 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 (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 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 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 “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想一想: 巧算星期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一,明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几?请写出简便算法来?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第三课 小熊开店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它们来到小熊的水果店。 “桃子怎么卖呀?”小猴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 元2公斤。”小熊回答。 小猴又说:“如果我从两筐里拿5公 斤,要付你12元,对吗?” 小熊点点头。 “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 “正是,正是。”小熊讲。 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结帐,怎么算都是亏本的。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况说了,笑着说:“都是你学习不好,我们才来教训你一下”,并把少给的钱补给了小熊。 小熊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每天上课都很认真。 它们三个成了好朋友。 想一想: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从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年级数学拓展校本课程

例1 计算9+99+999+9999+99999 使用凑整法、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一种技巧、 例2 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 例3 计算〔1+3+5+...+1989〕-〔2+4+6+ (1988) 先把两个括号内数分别相加,再相减、第一个括号内数相加,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数相加,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 1990×497+995—1990×497=995、 例4 计算389+387+383+385+384+386+388 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例5 计算〔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例6 计算54+99×99+45 此题外表上看没有巧妙算法,但如果把45和54先结合可得99,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展简算了、 例7 计算9999×2222+3333×3334 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3,规律就出现了、 例8 1999+999×999 变成1000+999+999×999 有多少个零、1、计算899998+89998+8998+898+88 2、计算799999+79999+7999+799+79 3、计算〔1988+1986+1984+…+6+4+2〕-〔1+3+5+…+1983+1985+1987〕 4、计算1—2+3—4+5—6+…+1991—1992+1993 5、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依次类推、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内时钟共敲了多少下? 6、求出从1~25全体自然数之和、 7、计算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8+107—106—105+104+103—102—101 8、计算92+94+89+93+95+88+94+96+87 9、计算〔125×99+125〕×16 10、计算3×999+3+99×8+8+2×9+2+9 11、计算999999×78053 12、两个10位数1111111111和9999999999乘积中,有几个数字是奇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