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课程解读-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 7 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邓小平实际上已经成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

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的长期影响,加上受到“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党和国家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事求是和“两个凡是”的正面交锋,引发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随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材料研读

实现四个现代化①,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注释】①四个现代化:指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周恩来在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出,要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

【解读】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会议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会议要求集中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虽然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多束缚。这主要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与现实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导致了经济体制缺乏效率、经济运行质量低下、经济管理方式僵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也要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同时,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思想僵化,适应形势发展。这则材料对应教材所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表现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因为会议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会议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必将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三、问题解答

课后活动

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或意义。

思想上——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这段材料出自《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的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结合历史知识,谈谈材料中这一认识的重要历史意义。

【解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之后,《人民日报》于1978年12月25日发表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社论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并不是任何阶级斗争都是进步的,其是否进步的客观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解放生产力,是不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搞阶级斗争从来就不是为斗争而斗争,而是为了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任何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都是错误的、反动的。材料出自这篇社论,对应教材中所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强调现代化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这符合中国国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

【参考答案】这一认识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符合中国国情,只有坚定这样的认识,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梳理 知识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 思想上: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知识点2拨乱反正 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结束: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拓展延伸: 1、比较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其深远意义: 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课程教学设计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教学设计转折》教案 一、课标内容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历史教学设计上一次伟大的转折,有其重要的影响。但是,毕竟改革开放的史实发生在学生们出生之前,他们生活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对改革开放的起航这段历史教学设计缺乏亲身体验,不免形成认识模糊而肤浅的概念,对历史教学设计问题的理解过于表面化,难以把握其实质。因此,要指导学生们通过影视资料、史料等途径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得到更多的了解,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再现这一时期中国需要转折的历史教学设计真实场景,以强化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伟大的历史教学设计转折》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课,主要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最光辉的标志性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平反冤假错案,但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经过开展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后,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中国历史教学设计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四、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教学设计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教学设计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教学设计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平反冤假错案的基本史实; 目标2: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探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现实意义,并认识其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重点、难点) 目标3:小组探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教学设计意义,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教学设计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重点、难点) 目标4:说出拨乱反正的经过及完成标志,并正确评价拨乱反正。 五、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播放视频:《历史教学设计转折中的邓小平》影视片段 从这段影视剧中可以看出当时各个地方的领导人对“两个凡是”方针的不满。同学们思考下,最终党的领导人冲破“两个凡是”方针的束缚了吗,接着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平反冤假错案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伟

人教版初中历史课程解读-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 7 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邓小平实际上已经成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 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的长期影响,加上受到“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党和国家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事求是和“两个凡是”的正面交锋,引发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随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材料研读 实现四个现代化①,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注释】①四个现代化:指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周恩来在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出,要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 【解读】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会议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会议要求集中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虽然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多束缚。这主要是因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与现实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导致了经济体制缺乏效率、经济运行质量低下、经济管理方式僵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也要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同时,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思想僵化,适应形势发展。这则材料对应教材所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表现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因为会议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会议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必将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三、问题解答 课后活动 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或意义。

人教部编版(2016)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文革”,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内容上,本科包括两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以“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重点讲述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和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和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知道它的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其历史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并对比“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了解、分析,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由此学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认识“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教学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祝酒歌》片段,展示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和部分歌词。 设问:这首歌曲创作于1977年,你知道歌词中的“十月”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人们对此持什么态度? 学生听歌,根据这首歌创作的时间和歌曲旋律、部分歌词, 思考并回答问题:歌词中“十月”里发生了什么事情?(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人们对此持什么态度? (喜悦,激动,期待……) 总结、过渡:十年“文革”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拨乱反正,这正是《祝酒歌》的创作背景,它以活泼流畅的曲调,丰满生动的歌词,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情感。人们对“文革”后的美好期许实现了吗?让我们通过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见证时代的变迁。 二、新课探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目标导学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材料一:1978年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发展和生活指标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170位以外,处于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世界银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_26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活动单(教师用)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冤假错案的平反,理解平反冤假错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重大意义 【活动方案】 导入:这是美国的《时代周刊》杂志,名扬世界,一些世界名人会成为封面人物,当年最具影响力的人还会被选为年度人物。 像中国毛泽东、蒋介石就曾经曾经登上杂志封面。 中国还有一位伟人,他曾七次登上《TIME》杂志的封面,两次被选为年度风云人物,他就是邓小平! 1978年,他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谱写出了一曲春天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忆那段历史,聆听那动人的乐章! 首先,我们走进春的序曲----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论。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一,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 活动一结合相关史实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剑锋直接指向“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此在全社会展开。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考下列问题: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76年,文革结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人们企盼着改变危局、开辟新的征程。可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不但没有反省“文革”的错误,反而提出了“两个凡是”的理论。那么,这个观点对吗?我们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展示。 1.材料一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这种错误的本质是什么?中共八大以来我党出现了哪些体现这种本质的失误? 不正确。原因:太绝对;个人崇拜、个人权威;历史的教训。本质:左倾错误的延续。类似: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文革结束了,但是左倾的错误思想在有些人心里特别是领导人心中根深蒂固,文革的阴霾依然笼罩在中国的上空。人们彷徨、无措、焦虑、无奈,中国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刊登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文章的题目是《实践

最新版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部编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梳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两个凡是” 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但是《人民日报》等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实质:“左”的错误的继续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 开端——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的支持 目的——纠正“文革”以来的极“左”错误,反对“两个凡是”。 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1978.12 3.地点:北京 4.内容: ①思想上: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组织上: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5.意义: 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1)“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恢复刘少奇名誉,使得建国以来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注:如何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解除了“文革”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2.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 1981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部编历史八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个凡是:“凡是毛泽东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泽东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两个凡是“。 会议背景:”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上下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品导学案--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只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运动。 2.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开动脑筋、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开启了我国历史新时 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的工作全面展开。 5.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6.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 思想上的胜利完成。 二、合作探究 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有何意义? 三、练习巩固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的转折是指(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开国大典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的错误性 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3.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党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4.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拨乱反正的实 质是() A.恢复老干部名誉 B.从组织上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C.扭转混乱局面 D.在经济上尽力挽回“文革”损失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这两次会议有很强的对比性,你能分析这两次会议的相同点 吗?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实践思想解放 2.1978 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以阶级斗争为 纲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3.伟大转折改革开放邓小平 4.平反冤假错案 5.刘少奇 6.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拨乱反正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题: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或经过),二次大会的召开,让学生了解中共成立的意义。 2.“两大”——“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历史上重大里程碑”;“两新”——“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是中国历史性的转折。 3.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学习,体会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党的热爱之心,坚信党的领导。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和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史料导入: 1.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什么政党领导下取得的?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那工人阶级又是由哪个政党来领导的呢? (二)新课教学 二、历史的转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议一议: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请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得出:

(1)思想基础: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等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2)阶段基础: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无产阶级成长和工人运动对比表 工人人数罢工次数规模斗争的形式斗争的目标 辛亥革命前60万65次左右几百人分散斗争多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的经济斗争 辛亥革命后 —1919年200万左右130多次几千人 同盟罢工、联 合斗争 转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 斗争 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已开始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3)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深入民间,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各地建立早期党组织。 引导学生观察早期共产党组织创建形势图(P103图7—32),要求概括早期共产党组织分布地点的共同特点,并尝试说明原因。 设问: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快速发展及其活动,表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它表明在中国正式成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的条件成熟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即将诞生。 教师要强调陈独秀、李大钊在党的创建工作中的贡献“南陈北李”。 大家谈: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得出: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因为大会: ①确立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确立了奋斗目标: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③选举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陈独秀未虽然未参加会议,但因他在新文化运动和党的创建工作中的贡献和影响,被选为书记) (2)结合书本P104图7—35、图7—36,提问: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优秀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课,主要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最光辉的标志性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本课上承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下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教材内容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了解平凡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正确评价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文革”有关史实,说明为什么“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绩,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整理,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实事求是的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综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综合的历史思维能力。 2.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到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通过了解邓小平关键时刻的高瞻远瞩,初步了解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思考: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小结: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了解新知,加深对三次历史巨变的认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练习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但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时间:1978年 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1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处:都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 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 毛泽东、周恩来

B. 毛泽东、邓小平 C. 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 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粉碎“四人帮” 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3.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D. 动荡岁月 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5.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 )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_11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正确。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名师学案 新人教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绩,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 2.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 3.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 •中央对文化大革命正确处理的态度和恰当的处理办法 自学提纲: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 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

3、基础巩固题。(7') 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说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结果、意义。 2).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拨乱反正的表现有哪些?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4)、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的转折? 4、师生共同探究(12') (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2') (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 (2)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一种什么方针?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科目:历史

讲授新 课

第三篇章春天的开放分析小岗人民为什么签生死 书? 2.图片呈现小岗村改革前和 改革后的情况,要求学生思 考改革前后的小岗村有什么 不同? 3.通过问题“小岗村能实现 强村富民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 一制度。再通过出示材料、 图片、图表等方式对这一制 度将进行讲解分析。 4.通过“历史回顾”这个小 活动以出示图片和组织学生 讨论交流的方式来梳理建国 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过 程,并讲解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原则。 5.利用一组图片来引导学生 认识到农村农业生产的专业 化、社会化和商品化;再通 过采访录音和图片来呈现乡 镇企业是农村致富的新路 这一知识点进行学 习,明确这一制度的 起源、前提、经营方 式、分配原则和作用 3.学生通过老师提 供的图片和同桌一 起进行历史回顾,回 顾建国以来农村生 产关系的调整过程, 并体会到只有生产 关系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水平才能促进 经济的发展。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 来认识农业生产产 的专业化、社会化和 商品化;知道乡镇企 业是农村致富的新 路。 原历史 创设情境利用2004年中国 最具活力的城市评选对深 圳的颁奖词进入本部分学 习。 1.出示材料让学生思考邓小 平为什说“我们建立经济特 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目 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 放的格局”?并在学生回答 之后利用动态地图进行总 结。 3.出示近代南京被迫开放和 现代浦东的开放两幅图片, 呈现图表,要求学生分组讨 论回答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对 外开放有何不同?在学生展 1.学生通过三段材 料,在材料中提取出 关键词,认识到设立 经济特区的作用,并 知道设立经济特区 的目的。 利用多媒体 出示文字材 料增加学生 的信息量; 利用视频能 引起学生学 2.学生通过观看视 频,获取有效信息, 回答问题。 3.学生根据老师呈 现的图片、图表和课 前下发的学习材料 来进行研究性学习, 分组讨论,合作探 究,根据表格要求阐 明观点。学生观看图 片听音乐感受改革 开放带来的吃穿住 生的兴趣并 获取大量的 信息;利用 高动态地图 学生能更直 观的了解开 放的格局; 利用图表来 引领学生的 课内研究性 学习更有 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设计

第 7 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教课目的 1、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认识昭雪冤假错案和正确评论毛泽东等拨乱反正 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三 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绩,深刻理解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升历史感悟 能力;剖析真谛标准议论是如何打破“两个凡是” 的监禁进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育历史剖析的思想能力;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 意义,培育历史综合的思想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脚踏实地、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 继承党的优秀传统,培育不迷信威望、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感情。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拥有正视现实、更正错误、开辟行进的勇气和品行,激 发爱党情怀 二、要点难点 教课要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课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 召开的历史意义。 三、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二十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的伟人图片,发问:三位伟人的历 史贡献是什么? 2、1978 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率领我国人民走进了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期间,此后我国发生了排山倒海的变化,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 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就一同研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教师叙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昭雪,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旧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目标。 (2)指引学生议论:对“两个凡是”目标,你们是怎么看的?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目标,思想理论界睁开了一场真谛标 准问题的议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目标。 (4)教师过渡:真谛标准问题的议论,否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目标,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思想基础。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经过资料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状况。 (2)指引学生思虑:请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会 议的主要内容。 ( 3)教师展现图片并做总结:从会议前后的转变来说: (4)指引学生思虑:此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5)分组议论:为何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共党史上的 伟大转折? 3、拨乱反正 (1)教师简要介绍:拨乱反正的背景。 (2)教师叙述:拨乱反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3)提出问题:“文化大革命”中很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打成反 革命,受到伤害,我们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同冤案是什么? (4)教师指出: 1980 年恢复刘少奇的各样声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 来最大的冤案获得昭雪。 (5)指引学生看课本,简介:拨乱反正的结果。 (6)教师总结:这是深得人心的措施,完全除去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 广大干部、民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与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7课。本课所讲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从此以后,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了开章总领的作用。

本课包括两个子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文革”结束后的情况及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方面要纠正“文革”的错误,另一方面要为中国人民指引未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开始增强,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缺乏理性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从直观感受到深入了解,最后能对历史事件做出正确评价。 五、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说课稿[7页]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晚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下面我就本节课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几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妥之处希望能得到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课地位 课程标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是旧思想的总结、新思想的开始.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是党在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后,开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因此本节课内容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也是整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和历史意义。 二、说教学方法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老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相结合的策略。具体做法:通过情景导入和小组交流汇报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预设问题:从这首歌曲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活页纸

兰陵县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活页纸

者开创了新时期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④后者是 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 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 标志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 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 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该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 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 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 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 题。 (2)依据材料二,结合教材内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什么? 有什么历史意义? 2分钟 总结归纳师友总结 1.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 2. 我想对师傅(学友)说 ________ 3分钟 2分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