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per 静态路由 六种option

juniper 静态路由六种option

1. directly connected ip address 直连接口的ip地址

2.remote ip address 下一跳地址

3.reject 是一个null值,下一跳匹配这个值的路由会被丢弃,会给源回复icmp不可达

4.discard 类似于reject 丢弃会直接丢掉路由,不给提示

5.qualified next hop 有资格的下一跳这个属性给浮动静态路由这种环境使用

6.lsp 走标签路径

# help reference routing-options static

static

Syntax

static {

defaults {

static-options;

}

rib-group group-name;

route destination-prefix {

next-hop;

qualified-next-hop address {

metric metric;

preference preference;

}

static-options;

}

}

Hierarchy Level

[edit logical-routers logical-router-name routing-instances

routing-instance-name routing-options],

[edit logical-routers logical-router-name routing-options],

[edit logical-routers logical-router-name routing-options rib

routing-table-name],

[edit routing-instances routing-instance-name routing-options],

[edit routing-options],

[edit routing-options rib routing-table-name]

Release Information

Statement introduced before JUNOS Release 7.4.

Description

Configure static routes to be installed in the routing table. You can

specify any number of routes within a single static statement, and you

can specify any number of static options in the configuration.

Options

defaults--Specify global static route options. These options only set

default attributes inherited by all newly created static routes. These

are treated as global defaults and apply to all the static routes you

configure in the static statement. This part of the static statement is optional.

route destination-prefix--Destination of the static route.

* defaults--For the default route to the destination. This is equivalent to specifying an IP address of 0.0.0.0/0.

* destination-prefix/prefix-length--destination-prefix is the network portion of the IP address, and prefix-length is the destination

prefix length.

* nsap-prefix--nsap-prefix is the network service access points

(N SAP) address for ISO.

next-hop--How to reach the destination.

* discard--Do not forward packets addressed to this destination. Instead, drop the packets, do not send ICMP unreachable messages to the packets' originators, and install a reject route for this destination into the routing table.

* interface-name--Reach the next-hop router by specifying an interface.

* iso-net--Reach the next-hop router by specifying an ISO N SAP. * next-hop address--Reach the next-hop router by specifying an IP address, an interface name, or an ISO network entity title (NET).

* next-table routing-table-name--Name of the next routing table to the destination.

* receive--Install a receive route for this destination into the

routing table.

* reject--Do not forward packets addressed to this destination. Instead, drop the packets, send ICMP unreachable messages to the packets' originators, and install a reject route for this

destination into the routing table.

static-options--(Optional under rout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static routes, which is included with the route when it is installed in the routing table. You can specify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in static-options. Each of the options is explained separately.

* (active | passive);

* as-path

;

* community [ community-ids ];

* (install | no-install);

* (metric | metric2 | metric3 | metric4) value ;

* (preference | preference2 | color | color2) preference ; * (readvertise | no-readvertise);

* (resolve | no-resolve);

* (no-retain | retain);

* tag string;

The remaining statements are explained separately.

Usage Guidelines

See “Configuring Static Routes”.

Required Privilege Level

routing--To view this statement in the configuration. routing-control--To add this statement to the configuration. [edit]

Juniper配置手册

Juniper OS 4.2R1.3 路由器配置操作手册 1系统配置 (2) 1.1系统信息基本配置 (2) 1.2系统用户信息 (2) 1.3系统服务配置 (3) 2端口配置 (4) 2.1juniper端口介绍 (4) 2.2端口配置 (4) 3SNMP配置 (6) 4Routing-options配置 (7) 4.1静态路由配置 (7) 4.2route-id&as (7) 4.3bgp聚合配置 (7) 5Route protocal配置 (8) 5.1Ospf配置 (8) 5.2Bgp 配置 (9) 6Policy 配置 (9) 7Firewall 配置 (12) 8Juniper与Cisco互连端口参数调整 (12) 9Juniper备份结构与Cisco不同 (14) 9.1console root登录 (14) 9.2telnet登录 (14)

Juniper所有配置,均在配置状态下进行。分为由console进入和远程telnet进入。 由console进入JUNOS系统命令操作(由FreeBSD的简化系统) %cli 进入下面的用户操作 hostname>edit 进入下面的用户配置 hostname# 配置操作 由远程telnet直接进入用户操作 hostname>edit 进入下面的用户配置 hostname# 配置操作 1 系统配置 1.1 系统信息基本配置 #edit system 进入system配置菜单 #set host-name axi580-a-hz1 #set domain-name https://www.360docs.net/doc/f319245349.html, #set time-zone Asia/Shanghai # set system root-authentication plain-text-password (console登录,root口令缺省为空,虚设新口令)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show 查看配置 #commit 配置生效OR #commit confirmed 配置生效测试,5分钟后系统自动会滚,恢复原来配置。 1.2 系统用户息 1.2.1 用户组的配置 #set login class high idle-timeout 30 permissions all “high”是组名;”all”用户将拥有该router的全部权限。 #set login class medium idle-timeout 30 permissions clear #set login class medium idle-timeout 30 permissions configure #set login class medium idle-timeout 30 permissions interface-control #set login class medium idle-timeout 30 permissions network #set login class medium idle-timeout 30 permissions maintenance “medium”具有多个权限,” clear configure interface-control network view maintenance” #set login class low idle-timeout 30 permissions view 配置了high、medium、low三个权限组,将在用户配置时用到。 权限设置如下: admin Can view user accounts admin-control Can modify user accounts all All permission bits turned on

JUNIPER防火墙OSPF路由协议相关配置及重分发静态路由

启用OSPF 1)在“network>routing>virtual router>edit”菜单中,编辑。 点击”Create ospf insance”, 选中“Ospf enabled”。 2)如下图,启用发布缺省路由功能(可选项)。

编辑接口 1)进入OSPF编辑界面 点击config,如下图: 选中要启用OSPF协议的接口,选中,点击add. 2)在接口视图下,选中“enable”,如下图:

引入静态路由到OSPF发布域 1)建立1条静态路由(注意metric为1),如下图: 2)在network>routing>virtual routers,点击“route map”, 点击NEW,新建如下:

以上表示只是重发布metric为1的静态路由到ospf 域中去。 备注说明: ●以上是通过匹配静态路由的metric值来发布路由,也可通过匹配新建静态路由时 的tag值,来发布静态路由,如下图。 ●也可通过匹配静态路由的转发接口来发布路由,如下图表示从ethernet0/2转发 的静态路由都发布到ospf域:

●在同一个map的同一个sequence no中,metric、tag、interface如果同时选中的 话,表示这3个值都要同时匹配,才能发布。 ●如果想匹配其中一个metrci值、tag值或interface就发布的话,可在同一个map 下,新建不同的sequence no,分别选中metrci值、tag值或interface。 3)在network>routing>virtual routers(ospf), 点击add,如下:

juniper 常用配置命令

1.〉模式进入#模式:configure 2.配置静态路由:>set route 10.1.10.0/24 int e1 gateway 10.1.1.254 3.查看接口的配置:>get interface 4.查看静态路由:>get route >get route ip 10.1.10.5 5.Ping 测试:>ping 10.1.10.5 6.Traceroute 测试:>trace 10.1.10.5 7.配置接口的模式(nat和route):>set interface e1 nat 8.保存:>save 9.配置文件备份:>save config from flash to tftp 1.1.7.250 15june03.cfg 10.配置文件恢复:>save config from tftp 1.1.3.250 15june03.cfg to flash 11.IOS备份:>save software from flash to tftp 1.1.7.250 ns208image.bin 12.IOS升级:>save software from tftp 1.1.7.250 newimage to flash 13.透明模式的配置:A.建立2层的安全区(在没有使用缺省安全区的情况下):>set zone name L2-Demo L2 1 // set zone name L2 B.分配接口给2层安全区:>set int e3 zone L2-Demo C.为vlan1配置管理地址:>set int vlan1 manage-ip 1.1.7.100/24 a.配置IP地址:>set int vlan1 ip 1.1.7.1/24 b.选择广播的方法:>set vlan1 broadcast flood c.配置管理服务:(允许所有的管理服务)>set int vlan1 manage D.(可选项)配置每个安全区的管理服务:>set zone v1-dmz manage web E.在不同的安全区之间配置策略: 14.透明模式的检查工具:>get int >get arp ,>get mac-learn,>get session 15.透明模式是一个非常灵活的防火墙部署解决方案,可以快速实现防火墙和VPN的功能,不需要修改网络结构,建立虚拟地址(NAT),就可以实现访问控制。 16.路由模式; 配置第三层的步骤:A.建立zones(如果没有使用默认的zone):>set zone name private B.分配接口给zone:>set int e8 zone untrust C.分配IP地址给接口:>set int e8 ip 1.1.8.1/24 D.配置静态路由:>set route 10.1.10.0/24 int e1 gateway 10.1.1.254 17.清除接口IP:>unset interface Ethernet1 ip 18.将端口从路由模式修改为NAT模式:>set int ethernet2 NAT

juniper 静态路由 六种option

juniper 静态路由六种option 1. directly connected ip address 直连接口的ip地址 2.remote ip address 下一跳地址 3.reject 是一个null值,下一跳匹配这个值的路由会被丢弃,会给源回复icmp不可达 4.discard 类似于reject 丢弃会直接丢掉路由,不给提示 5.qualified next hop 有资格的下一跳这个属性给浮动静态路由这种环境使用 6.lsp 走标签路径 # help reference routing-options static static Syntax static { defaults { static-options; } rib-group group-name; route destination-prefix { next-hop; qualified-next-hop address { metric metric; preference preference; } static-options; } } Hierarchy Level [edit logical-routers logical-router-name routing-instances routing-instance-name routing-options], [edit logical-routers logical-router-name routing-options], [edit logical-routers logical-router-name routing-options rib routing-table-name], [edit routing-instances routing-instance-name routing-options], [edit routing-options], [edit routing-options rib routing-table-name] Release Information Statement introduced before JUNOS Release 7.4. Description Configure static routes to be installed in the routing table. You can specify any number of routes within a single static statement, and you can specify any number of static options in the configuration. Options defaults--Specify global static route options. These options only set default attributes inherited by all newly created static routes. These are treated as global defaults and apply to all the static routes you

JUNIPER 路由器常用维护命令讲解

JUNIPER 路由器常用维护命令讲解JUNIPER 路由器常用维护命令讲解。 1、登录路由器 在维护路由器之前,首先需要登录到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可以通过以下命令登录: ``` login ``` 2、查看接口状态 为了了解路由器接口的状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show interfaces ``` 该命令将显示所有接口的详细状态信息,如接口名称、协议状态、速率和使用量等。 3、配置接口 如果需要配置某个接口,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edit interfaces ``` 进入特定接口的编辑模式后,可以配置该接口的各种参数,如IP地质、子网掩码、带宽等。 4、查看路由表 查看路由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路由器的路由选择信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show route ``` 该命令将显示路由表中的所有路由项,包括目的网络、下一跳地质、接口等。 5、配置静态路由 如果需要手动添加一个静态路由,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edit routing-options

set static route next-hop ``` 其中,``表示目的网络地质,``表示下一跳地质。 6、查看系统日志 系统日志可以提供路由器的运行状态和事件信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 show log ``` 该命令将显示系统日志中的最新事件,如接口状态改变、路由器重启等。 7、保存配置 在配置完成后,为了使配置生效并持久化保存,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commit

juniper配置方法

juniper配置方法 先说的就是本人对juniper的产品不是特别熟悉,以前维护的城域网上只有M5,M10这些设备,所以只能写些基本的入门配置,但是相信大部分人使用的也是这部分的东西。 不得不说一些超级基础的东西,它的命令航有两层: 操作模式,配置模式 : 如果对比其他厂商的设备,就是用户模式,和特权模式的区别。 Juniper的命令行特别就特别在它的层次化上面了,相信大部分用过juniper产品的人开始对这个所谓的层次化感到头疼不已,至少我是这个感觉。呵呵,下嫦刃醇父龌 镜拿 睿 拖骴os下的dir、md、cls、cd什么的,先记住吧,后面我在更详细的讲解。(好像自己很明白似的,hoho,大家共勉吧) 进入配置模式: configure (基本就按cisco的config t理解) 进入下一层次: edit(进入某个模式配置,可以按cisco下的int et 1/0,router ospf等任何进入子模式的命令理解) 设值命令: set (设置命令,具体赋值使用,比如加ip地址,ospf中的什么命令等) 删除命令: delete (同no) 提交: commit (和cisco理解不同,cisco是命令一旦执行即生效,juniper是先放在一个叫“擦写块”(具体怎么写忘记了)的东西里面,然后只有commit才能放在running config中,就这么理解即可)空格键完成未敲完的单词(同cisco中的tab建) 可能上面这些东西大家不好理解,别慌,下面的例子中我争取讲明白了。:) 当然,最好还是多用show, ?等命令寻求帮助,慢慢自己学习。下面就是一些具体的东西了 juniper中的接口定义: Cisco中的接口定义大家都很明白了,比尔et 1/1,serial 0/2等等 Juniper中的接口定义如下:接口名称-大槽号/小槽号/端口号 接口名称包括: at—ATM类的口,没有用过,不清楚 e1— E1接口 e3— E3接口 fe— 100M口 so— POS口 t1— T1口 t3— DS-3口 ge— GE口 fxp0是特殊的,代表管理网口的名称,固定的! 别说你不明白E1/E3/SO/T3/T1是什么,不明白以后再说吧,我对SDH的理解也就技术支持的水平,还得请教别人哩,呵呵 大槽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小槽位: M40 and M160 从上到下 +---+ | |

Juniper路由器配置命令介绍

Juniper路由器配置命令介绍 本文档是关于Juniper路由器配置命令的介绍,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和使用Juniper路由器的各种命令。以下是文档的详细内容。 第一章:登录和基本配置 1.登录Juniper路由器 - 进入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 -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2.基本配置命令 - 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 - 配置管理接口的IP地质 - 设置路由器的时钟 - 保存配置更改 第二章:接口配置 1.配置物理接口 - 激活和禁用接口 - 配置接口IP地质

- 配置接口子网掩码 - 配置接口速率和双工模式 - 配置接口上的ACL(访问控制列表)2.配置逻辑接口 - 配置VLAN接口 - 配置子接口 - 配置隧道接口 第三章:路由配置 1.配置静态路由 - 添加静态路由 - 删除静态路由 - 配置默认路由 - 查看路由表 2.配置动态路由 - 配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 配置BGP(边界网关协议)协议 - 配置RIP(路由信息协议)协议

第四章:安全配置 1.配置防火墙规则 - 添加入站规则 - 添加出站规则 - 配置地质转换(NAT) 2.配置VPN - 配置IPSec VPN - 配置SSL VPN 第五章:监控和故障排除 1.监控命令 - 查看接口状态 - 查看路由器 CPU 和内存使用情况 - 查看硬盘使用情况 2.故障排除命令 - 执行连通性测试 - 查看日志信息 - 跟踪路由

本文档涉及附件: 附件1:Juniper路由器配置示例文件(示例配置文件,供参考使用)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ACL(访问控制列表):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一种机制,可以限制特定源IP地质或目的IP地质的访问权限。 2.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一种用于动态路由选择的内部网关协议,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确定最佳路由。 3.BGP(边界网关协议):一种用于在互联网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外部网关协议。 4.RIP(路由信息协议):一种用于在小型网络中交换路由信息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Juniper简单入门介绍-端口,静态路由,策略

Juniper简单入门介绍(配置端口,静态路由,配置防火墙策略) 登陆Juniper设备后,需输入edit或者configuration 命令进入系统配置模式 Juniper 系统自带命令和变量可按“空格”键补齐 Juniper 系统“用户自定义”变量可按TAB键补齐 一、配置端口 Juniper配置端口是基于物理端口下的逻辑端口进行配置,例如 set interfaces ge-0/0/5 unit 0 family inet address 192.168.1.1 以上命令为ge-0/0/5口添加一个ip地址为192.168.1.1,其中unit为逻辑端口单元,范围0~16385,若再执行命令 set interfaces ge-0/0/5 unit 1 family inet address 192.168.2.1 则ge-0/0/5现在有两个ip分别为192.168.1.1和192.168.2.1 以上命令也可以写成 set interfaces ge-0/0/5.0 family inet address 192.168.1.1 其中.0代表unit 0 二、配置静态路由 举例: 现有网段125.39.91.240/28 Juniper ge-0/0/0.0 设置ip为192.168.88.1 set routing-options static route 0.0.0.0/0 next-hop 192.168.88.1 其中0.0.0.0/0 表示任意目标地址,192.168.88.1为路由器直连网关。

再举例:让所有访问192.168.77.X的路由走192.168.99.1 set routing-options static route 192.168.77.0/24 next-hop 192.168.99.1 以上192.168.77段,掩码为24,而192.168.99.1为路由器直连网关。 三、配置zone Junos基于zone开放防火墙策略,zone可以自己建立,建立之后再将需要的端口划到zone里。其大致意义可以参考交换机的vlan设置,先创建vlan,再将端口划到vlan中。 Junos出厂即默认有两个“自定义”zone,分别为untrust和trust,我们将外网端口划至untrust,内网端口划至trust。 举例: set security zones security-zone untrust interfaces ge-0/0/0.0 set security zones security-zone trust interfaces ge-0/0/1.0 以上命令将ge-0/0/0的逻辑端口(unit)0划至untrust zone, ge-0/0/1的逻辑端口(unit)0划至trust zone。 四、设置地址簿 地址簿和地址集是为防火墙策略服务的,若想让防火墙开放一个ip或端口的访问权限(进/出),首先要给它一个“身份”,等同变量名。 举例A: 在trust zone中添加一个内网地址192.168.5.205 set security zones security-zone trust address-book address ip_192.168.5.205 192.168.5.205 以上命令将192.168.5.205添加到地址簿中并命名为ip_192.168.5.205, 举例B: 将192.168.5.205和192.168.5.206添加到内网地址簿中,并添加到地址集myip set security zones security-zone trust address-book address ip_192.168.5.205 192.168.5.205 set security zones security-zone trust address-book address ip_192.168.5.206192.168.5.206 set security zones security-zone trust address-book address-set myip address ip_192.168.5.205

Juniper路由器配置命令介绍

Juniper路由器配置命令介绍Juniper路由器配置命令介绍 目录 1、简介 2、配置基础命令 2.1 进入操作模式 2.2 配置系统参数 2.3 设置管理接口 2.4 配置路由表 3、高级配置命令 3.1 OSPF配置 3.2 BGP配置 3.3 VRF配置 3.4 MPLS配置 4、安全配置命令 4.1 配置防火墙

4.2 配置安全策略 4.3 配置VPN 4.4 配置ACL 5、故障排查命令 5.1 显示命令 5.2 路由故障排查 5.3 硬件故障排查 5.4 访问控制故障排查 6、性能优化命令 6.1 接口配置 6.2 QoS配置 6.3 缓存配置 6.4 动态路由配置 1、简介 Juniper路由器是一种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的高性能路由器。本文档介绍了Juniper路由器的配置命令,并根据功能分类进行了细化。

2、配置基础命令 2.1 进入操作模式 - login:登录路由器 - cli:进入命令行操作模式 - configure:进入配置操作模式 2.2 配置系统参数 - set system hostname :设置路由器主机名 - set system domn-name :设置路由器域名 - set system time-zone :设置时区 - set system name-server :设置DNS服务器 2.3 设置管理接口 - set interfaces unit family inet address :配置管理接口的IP地质- set interfaces unit family inet address dhcp:使用DHCP分配管理接口的IP地质 2.4 配置路由表

经典-Juniper路由器的日常基本配置

Juniper路由器的日常基本配置 为测试OSPF路由协议,需要三个路由器,其拓扑图及接口连接情况如下: ∙JUNOS1, interface em0 <-> JUNOS2, interface em0 ∙JUNOS1, interface em1 <-> JUNOS2, interface em1 ∙JUNOS1, interface em4 <-> JUNOS3, interface em4 ∙JUNOS2, interface em3 <-> JUNOS3, interface em3 确保你的路由器是出厂初始设置(使用命令 load factory-default 可以恢复到出厂初始配置). 为每个路由器配置主机名、Root密码及IP地址,为节省时间,你可以直接粘贴如下命令到Putty终端窗口的配置提示符下执行(最后不要忘记执行commit 命令): JUNOS1 set system host-name JUNOS1 set interfaces em0 unit 0 family inet address 172.30.25.2/30 set interfaces em1 unit 0 family inet address 172.30.25.6/30 set interfaces em3 unit 0 family inet address 192.168.1.1/24 set interfaces em4 unit 0 family inet address 172.30.25.9/30 set interfaces lo0 unit 0 family inet address 10.1.1.1/24 set system root-authentication plain-text-password JUNOS2

Juniper路由器配置命令介绍

Juniper路由器配置命令介绍 Juniper路由器配置命令介绍 ⒈系统配置命令 ⑴ `set system hostname`:设置设备的主机名。 ⑵ `set system domn-name`:设置设备的域名。 ⑶ `set system login user`:设置设备的登录用户信息。 ⒉接口配置命令 ⑴ `set interfaces interface-name unit logical-unit-number family inet address ip-address/subnet-mask`: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⑵ `set interfaces interface-name unit logical-unit-number family inet6 address ipv6-address/prefix-length`:配置接口的IPv6地址和前缀长度。 ⑶ `set interfaces interface-name unit logical-unit-number vlan-id vlan-tagged`:配置接口的VLAN标签。 ⒊路由配置命令 ⑴ `set routing-options static route destination next-hop`:配置静态路由。

⑵ `set protocols ospf area area-id`:配置OSPF路由协议。 ⒋安全配置命令 ⑴ `set security zones security-zone zone-name interfaces interface-name`:将接口分配给安全区域。 ⑵ `set security policies from-zone source-zone to-zone destination-zone policy policy-name then permit`:配置安全 策略以允许数据流动。 ⒌ VPN配置命令 ⑴ `set security ike proposal proposal-name authentication-method pre-shared-keys`:配置IKE提议的预共 享密钥认证方法。 ⑵ `set security ike gateway gateway-name ike-policy policy-name`:配置IKE网关与IKE策略的关联。 ⑶ `set security ipsec vpn vpn-name bind-interface interface-name`:将IPsec VPN绑定到接口。 ⒍ QoS配置命令 ⑴ `set class-of-service interfaces interface-name unit logical-unit-number classifier classifier-name forwarding-class class-name`:配置接口的QoS分类器。

Juniper路由器常用命令表

Juniper路由器常用命令表Juniper路由器常用命令表: 1·登录与基本操作 1·1 连接与登录 1·2 登录后的基本操作 1·3 退出登录 2·系统操作与管理 2·1 系统状态与信息查看 2·2 系统配置与修改 2·3 系统重启与关机 2·4 用户管理 3·接口配置 3·1 物理接口 3·1·1 接口状态查看与设置 3·1·2 接口带宽与速率限制设置 3·2 逻辑接口

3·2·1 VLAN接口配置3·2·2 Loopback接口配置4·路由配置 4·1 静态路由配置 4·2 动态路由配置 4·2·1 OSPF配置 4·2·2 BGP配置 4·2·3 RIP配置 5·安全配置 5·1 防火墙配置 5·1·1 基本防火墙规则配置5·1·2 会话表与连接追踪配置5·1·3 防火墙日志配置 5·2 虚拟专用网络(VPN)配置5·2·1 IPsec VPN配置5·2·2 SSL VPN配置 6·网络服务配置

6·1 DHCP服务配置 6·2 DNS服务配置 6·3 NAT配置 7·系统诊断与故障处理 7·1 接口故障排查 7·2 路由故障排查 7·3 防火墙故障排查 7·4 网络连通性测试 7·5 系统日志与告警查看 附:本文档涉及附件 附件:无 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路由器: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于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之间转发数据包。 2·VLAN:虚拟局域网,将一组逻辑上的设备或用户分组,形成一个局域网。

3·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IP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 4·BGP:边界网关协议,一种外部网关协议(EGP),用于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之间进行路由选择。 5·RIP:路由信息协议,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小型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 6·防火墙: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威胁。 7·IPsec VPN:基于IPsec协议的虚拟专用网络,通过加密技术建立安全的网络连接,实现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加密。 8·SSL VPN:基于SSL协议的虚拟专用网络,通过浏览器建立安全的远程访问连接,提供加密的数据传输和用户身份验证。

【设置】juniper防火墙详细配置手册

【关键字】设置 Juniper防火墙简明实用手册 (版本号:V1.0)

目录

1juniper中文参考手册重点章节导读 版本:Juniper防火墙5.0中文参考手册,内容非常庞大和繁杂,其中很多介绍和功能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不大,为了让大家尽快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Juniper 防火墙的实际操作,下面简单对参考手册中的重点章节进行一个总结和概括,掌握了这些内容大家就可以基本能够完成安全部署和维护的工作。 1.1 第二卷:基本原理 1.1.1第一章:ScreenOS 体系结构 ●安全区 ●安全区接口 ●策略 1.1.2第二章:路由表和静态路由 ●配置静态路由 1.1.3第三章:区段 ●安全区 ●配置安全区 ●功能区段:HA区段 1.1.4第四章:接口 ●接口类型:安全区接口:物理 ●接口类型:安全区接口:功能区段接口 ●察看接口 ●配置安全区接口:将接口绑定到安全区、从安全区解除接口绑定、修

改接口、跟踪IP地址 ●二级IP地址 1.1.5第五章:接口模式 ●透明模式 ●NAT模式 ●路由模式 1.1.6第六章:为策略构建块 ●地址:地址条目、地址组 ●服务:预定义的服务、定制服务 ●DIP池:端口地址转换、范例:创建带有PAT的DIP池、范例:修改 DIP池、扩展接口和DIP ●时间表 1.1.7第七章:策略 ●三种类型的策略 ●策略定义 ●策略应用 1.1.8第八章:地址转换 ●地址转换简介 ●源网络地址转换 ●目的网络地址转换 ●映射IP 地址 ●虚拟IP地址

1.1.9第十一章:系统参数 ●下载/上传设置和固件 ●系统时钟 1.2 第三卷:管理 1.2.1第一章:管理 ●通过WEB 用户界面进行管理 ●通过命令行界面进行管理 ●管理的级别:根管理员、可读/ 写管理员、只读管理员、定义Admin 用户 ●保证管理信息流的安全:更改端口号、更改Admin 登录名和密码、 重置设备到出厂缺省设置、限制管理访问 1.2.2监控NetScreen 设备 ●储存日志信息 ●事件日志 ●信息流日志 ●系统日志 1.3 第八卷:高可用性 1.3.1NSRP ●NSRP 概述 ●NSRP 和NETSCREEN 的操作模式 ●NSRP集群 ●VSD组

juniper防火墙详细配置手册

Juniper防火墙简明实用手册 (版本号:)

目录

1juniper中文参考手册重点章节导读 版本:Juniper防火墙中文参考手册,内容非常庞大和繁杂,其中很多介绍和功能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不大,为了让大家尽快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Juniper 防火墙的实际操作,下面简单对参考手册中的重点章节进行一个总结和概括,掌握了这些内容大家就可以基本能够完成安全部署和维护的工作。 1.1 第二卷:基本原理 1.1.1第一章:ScreenOS 体系结构 ●安全区 ●安全区接口 ●策略 1.1.2第二章:路由表和静态路由 ●配置静态路由 1.1.3第三章:区段 ●安全区 ●配置安全区 ●功能区段:HA区段 1.1.4第四章:接口 ●接口类型:安全区接口:物理 ●接口类型:安全区接口:功能区段接口 ●察看接口 ●配置安全区接口:将接口绑定到安全区、从安全区解除接口绑定、修

改接口、跟踪IP地址 ●二级IP地址 1.1.5第五章:接口模式 ●透明模式 ●NAT模式 ●路由模式 1.1.6第六章:为策略构建块 ●地址:地址条目、地址组 ●服务:预定义的服务、定制服务 ●DIP池:端口地址转换、范例:创建带有PAT的DIP池、范例:修改 DIP池、扩展接口和DIP ●时间表 1.1.7第七章:策略 ●三种类型的策略 ●策略定义 ●策略应用 1.1.8第八章:地址转换 ●地址转换简介 ●源网络地址转换 ●目的网络地址转换 ●映射IP 地址 ●虚拟IP地址

1.1.9第十一章:系统参数 ●下载/上传设置和固件 ●系统时钟 1.2 第三卷:管理 1.2.1第一章:管理 ●通过WEB 用户界面进行管理 ●通过命令行界面进行管理 ●管理的级别:根管理员、可读/ 写管理员、只读管理员、定义Admin 用户 ●保证管理信息流的安全:更改端口号、更改Admin 登录名和密码、 重置设备到出厂缺省设置、限制管理访问 1.2.2监控NetScreen 设备 ●储存日志信息 ●事件日志 ●信息流日志 ●系统日志 1.3 第八卷:高可用性 1.3.1NSRP ●NSRP 概述 ●NSRP 和NETSCREEN 的操作模式 ●NSRP集群 ●VSD组

JuniperSRX中文配置手册及图解

前言、版本说明 (2) 一、界面菜单管理 (4) 2、WEB管理界面 (4) (1)Web管理界面需要浏览器支持Flash控件。 (4) (2)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 (4) (3)仪表盘首页 (5) 3、菜单目录 (7) 二、接口配置 (12) 1、接口静态IP (12) 2、PPPoE (13) 3、DHCP (14) 三、路由配置 (16) 1、静态路由 (16) 2、动态路由 (16) 四、区域设置Zone (18) 五、策略配置 (20) 1、策略元素定义 (20) 2、防火墙策略配置 (22) 3、安全防护策略 (25) 六、地址转换 (26) 1、源地址转换-建立地址池 (26) 2、源地址转换规则设置 (27) 七、VPN配置 (30) 1、建立第一阶段加密建议IKE Proposal (Phase 1) (或者用默认提议) (30) 2、建立第一阶段IKE策略 (31) 3、建立第一阶段IKE Gateway (32) 4、建立第二阶段加密提议IKE Proposal (Phase 2) (或者用默认提议) (33) 5、建立第一阶段IKE策略 (34) 6、建立VPN策略 (35) 八、Screen防攻击 (38) 九、双机 (39) 十、故障诊断 (39)

前言、版本说明 产品:Juniper SRX240 SH 版本:JUNOS Software Release [9.6R1.13] 注:测试推荐使用此版本。此版本对浏览速度、保存速度提高了一些,并且CPU占用率明显下降很多。 9.5R2.7版本(CPU持续保持在60%以上,甚至90%) 9.6R1.13版本(对菜单操作或者保存配置时,仍会提升一部分CPU)

juniper防火墙配置手册

j u n i p e r防火墙配置手册(总33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Juniper防火墙简明实用手册 (版本号:V1.0)

目录 1juniper中文参考手册重点章节导读 (3) 1.1第二卷:基本原理 (3) 1.1.1第一章:ScreenOS 体系结构 (3) 1.1.2第二章:路由表和静态路由 (3) 1.1.3第三章:区段 (3) 1.1.4第四章:接口 (4) 1.1.5第五章:接口模式 (4) 1.1.6第六章:为策略构建块 (4) 1.1.7第七章:策略 (4) 1.1.8第八章:地址转换 (5) 1.1.9第十一章:系统参数 (5) 1.2第三卷:管理 (5) 1.2.1第一章:管理 (5) 1.2.2监控NetScreen 设备 (6) 1.3第八卷:高可用性 (6) 1.3.1NSRP (6) 1.3.2故障切换 (6) 2Juniper防火墙初始化配置和操纵 (7) 3查看系统概要信息 (8) 4主菜单常用配置选项导航 (9) 5Configration配置菜单 (10) 5.1Date/Time:日期和时间 (10) 5.2Update更新系统镜像和配置文件 (11) 5.2.1更新ScreenOS系统镜像 (11) 5.2.2更新config file配置文件 (12) 5.3Admin管理 (14) 5.3.1Administrators管理员账户管理 (14) 5.3.2Permitted IPs:允许哪些主机可以对防火墙进行管理 (15)

Juniper_SRX配置手册

Juniper SRX防火墙配置手册之迟辟智美创作 一、JUNOS把持系统介绍 1.1 条理化配置结构 JUNOS采纳基于FreeBSD内核的软件模块化把持系统,支持CLI命令行和WEBUI两种接 口配置方式,本文主要对CLI命令行方式进行配置说明.JUNOS CLI使用条理化配置结构,分为把持(operational)和配置(configure)两类模式,在把持模式下可对以后配置、设备运行状态、路由及会话表等状态进行检查及设备运维把持,并通过执行config或edit命令进入配置模式,在配置模式下可对各相关模块进行配置并能够执行把持模式下的所有命令(run).在配置模式下JUNOS采纳分层分级模块下配置结构,如下图所示,edit命令进入下一级配置(类似unix cd命令),exit命令退回上一级,top命令回到根级. 1.2 JunOS配置管理 JUNOS通过set语句进行配置,配置输入后其实不会立即生效,而是作为候选配置(Candidate Config)等候管理员提交确认,管理员通过输入commit命令来提交配置,配置内容在通过SRX语法检查后才会生效,一

旦commit通过后以后配置即成为有效配置(Active config).另外,JUNOS允许执行commit命令时要求管理员对提交的配置进行两次确认,如执行commit confirmed 2命令要求管理员必需在输入此命令后2分钟内再次输入commit以确认提交,否则2分钟后配置将自动回退,这样可以防止远程配置变更时管理员失去对SRX的远程连接风险. 在执行commit命令前可通过配置模式下show命令检查以后候选配置(Candidate Config),在执行commit后配置模式下可通过run show config命令检查以后有效配置(Active config).另外可通过执行show | compare比对候选配置和有效配置的不同. SRX上由于配备年夜容量硬盘存储器,缺省按先后commit顺序自动保管50份有效配置,并可通过执行rolback和commit 命令返回到以前配置(如rollback 0/commit可返回到前一commit配置);也可以直接通过执行save configname.conf手动保管以后配置,并执行load override configname.conf / commit调用前期手动保管的配置.执行load factorydefault / commit命令可恢复到出厂缺省配置. SRX可对模块化配置进行功能关闭与激活,如执行deactivate security nat/comit命令可使NAT 相关配置不生效,并可通过执行activate security nat/commit使NAT配置再次生效.

juniper_srx配置手册()

J u n i p e r S R X防火墙配置手册 一、JUNOS操作系统介绍 1.1 层次化配置结构 JUNOS采用基于FreeBSD内核的软件模块化操作系统,支持CLI命令行和WEBUI 两种接 口配置方式,本文主要对CLI命令行方式进行配置说明。JUNOS CLI使用层次化配置结构,分为操作(operational)和配置(configure)两类模式,在操作模式下可对当前配置、设备运行状态、路由及会话表等状态进行查看及设备运维操作,并通过执行config或edit命令进入配置模式,在配置模式下可对各相关模块进行配置并能够执行操作模式下的所有命令(run)。在配置模式下JUNOS采用分层分级模块下配置结构,如下图所示,edit命令进入下一级配置(类似unix cd命令),exit命令退回上一级,top命令回到根级。 1.2 JunOS配置管理 JUNOS通过set语句进行配置,配置输入后并不会立即生效,而是作为候选配置(Candidate Config)等待管理员提交确认,管理员通过输入commit命令来提交配置,配置内容在通过SRX语法检查后才会生效,一旦commit通过后当前配置即成为有效配置(Active config)。另外,JUNOS允许执行commit命令时要求管理员对提交的配置进行两次确认,如执行commit confirmed 2命令要求管理员必须在输入此命令后2分钟内再次输入commit以确认提交,否则2分钟后配置将自动回退,这样可

以避免远程配置变更时管理员失去对SRX的远程连接风险。 在执行commit命令前可通过配置模式下show命令查看当前候选配置(Candidate Config),在执行commit后配置模式下可通过run show config命令查看当前有效配置(Active config)。此外可通过执行show | compare比对候选配置和有效配置的差异。 SRX上由于配备大容量硬盘存储器,缺省按先后commit顺序自动保存50份有效配置,并可通过执行rolback和commit命令返回到以前配置(如rollback 0/commit可返回到前一commit配置);也可以直接通过执行save configname.conf 手动保存当前配置,并执行load override configname.conf / commit调用前期手动保存的配置。执行load factory-default / commit命令可恢复到出厂缺省配置。 SRX可对模块化配置进行功能关闭与激活,如执行deactivate security nat/comit命令可使NAT 相关配置不生效,并可通过执行activate security nat/commit使NAT配置再次生效。 SRX通过set语句来配置防火墙,通过delete语句来删除配置,如delete security nat和edit security nat / delete一样,均可删除security防火墙层级下所有NAT相关配置,删除配置和ScreenOS不同,配置过程中需加以留意。 1.3 SRX主要配置内容 部署SRX防火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行配置: System:主要是系统级内容配置,如主机名、管理员账号口令及权限、时钟时区、Syslog、SNMP、系统级开放的远程管理服务(如telnet)等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