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对中国翻译的贡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奘对我国翻译的历史贡献
江玉菡2008级2班20080510873
摘要:玄奘是我国杰出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佛经,是“新译”的创始人。

他提
出的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及“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标准,对我国翻译事业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影响
Abstract:Xuanzang is an outstanding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or. He translated a number of Scriptures, and he is the “founder of the new translation”. His famous theory of “The Five Kinds of Terms Not Translated”and his standard that “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Key words: Xuanzang,Buddhist sutra,translation,influence
引言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分歧,决心西行求法以释疑惑,往返17年,行程5万里,携回梵文经典650余部,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

回国后组织译经,译出经纶75部,1335卷,且译经质量,前所未有,所译之经被称为“新译”。

1.佛经“新译”的创世人
我国佛经汉译从东汉时期就开始了,而时至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而唐代的翻译事业之所以这么繁荣,又要归功于这位“新译”的创人玄奘。

译经家把玄奘以前所译的经典称为“旧译”,自玄奘之后所译的经典称为“新译”。

所谓“旧译”,即是指以鸠摩罗什法师为代表的一些翻译家,在翻译
的过程中,采用“意译”的办法,改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直接用汉字将佛经中的意思表达出来,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

鸠摩罗什法师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有根底,又因为来华时间长,对汉文也有相当的素养,所以用“意译”的方法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汉语调和之美的文体,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但这种“意译”难保不会有错误的地方,他的译本常删去原文的繁重地方,不拘原文的体制,而且有更改原文的地方。

对于鸠摩罗什的“意译”的翻译手法,玄奘予以斥责,认为“意译”不能够完全尊重原本。

玄奘开创了“新译”的里程碑,提倡忠于原本,逐字逐句信笔直译之译法,以求最大限度地将佛经准确地传译给中国读者。

为了彻底摆脱“旧译”俗套的桎梏,玄奘采取“音、意合一”的
方法,将音译和意译有机地直接融会贯通于翻译之中。

2.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及“五不翻”原则
2.1 “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
玄奘提出了著名的翻译标准---“既须求真,叉须喻俗”。

所谓“求真”就是指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内容并保持原文风貌;所谓“须喻俗”,就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并符合其语言规范。

玄奘将“须求真”和“须喻俗”有机地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对我国翻译事业有很深的影响。

2.2 “五不翻”原则
所谓“不翻”,不是不翻译,而是指“音译”。

玄奘列举了5种应该音译的情况,即“五不翻”。

其“五不翻”具体为:(1)秘密之,故不翻。

佛经中有许多咒语,有其秘密的意思和作用,应该音译,如“陀罗尼”。

(2)含多义,故不翻。

即一词多义的梵文,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因此保留原文,只作音译。

如“薄伽梵”,在梵文里便有六层意思。

(3)此方所无,故不翻。

“此方”即“中国”,指在中国文化中没有的事物应该音译。

如“阎浮”树,由于产于印度等地,而我国没有这种树,故保留原意。

(4)顺于古例,故不翻。

指有些约定俗成的词语应该遵循习惯采取音译。

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来意“指无上正等正觉”,但由于自东汉以来,历代译经家用“音译”翻译,因此保留前人翻译模式,不再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

(5)为生善,故不翻。

指具有特殊意义或功能的词语也应当音译。

如“般若”虽可意译为智慧,但却是佛教文化中蕴含着特殊意义的一种智慧,一旦把意思直接译出来,则会韵味尽失。

“五不翻”原则对我国翻译事业影响极其巨大,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
玄奘,作为一名杰出的佛学翻译家,对我国翻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开创的“新译”译法、“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和“五不翻”原则对我国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度学者柏乐天曾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参考文献:
[1] 徐丽萍.玄奘“五不翻”理论解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61-63
[2] 常闻.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J].闽南佛学,1991(1):23-24
[3] 陈全明.玄奘对我国翻译及文化交流事业的历史性贡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1):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