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身于珠三角区域经济带中的广东经济进展战略选择
一、都市经济:广东以后进展的战略重点
近年来,在广东的经济进展中,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都市群迅速崛起,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相互促进,使都市经济成为广东经济进展的要紧推动力量。
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都市化水平接近7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不占全省比重高达69.7%、65.8%和93.6%(2002年)。珠江三角洲都市工业发达,有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公司,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配套能力强,其中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和家用电器制造业具有世界级的规模。“九五”期间,珠江三角洲都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都超过两位数,从各市近二年的实际增长和“十五”打算看,以后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进展速度。
假如讲通过二十多年的进展,广东经济初步实现了工业化,那么以后二
十年,广东经济进展将有一个战略性的转变,进展的主线将集中于都市化,都市化将为广东经济的进展提供宽敞空间。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那些注重都市规划和建设的地区,经济进展更具有主动性和可持续性。
当前全球竞争的一个要紧表现是大都市区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较量,需要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进展的角度来看待都市的进展。广东经济以后在国际和国内竞争中的地位,在专门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或条件的形成,一是取决于珠江三角洲都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二是取决于这一都市群中产业的合理分工,三是取决于这一都市群与港澳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而这些因素或条件的最终形成,则需要有明确的、清晰的都市进展战略和进展思路以及科学合理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进展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近几年来,欧美各国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都市进展及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把都市功能定位及都市进展中产业结构的重新部署作为新一轮调整的重点。如美国的丹佛
市就重新把该市的功能定位为“一高、二现代”(高新技术研发,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服务),把该市从“制造型都市”转型为“服务型都市”;日本的东京、大坂,韩国的汉城、釜山等都市也正在进一步地整合区域资源,调整都市间产业结构的进展方向,都市之间重新洗牌,扬长避短,重新打造和提升“都市特色竞争力”。这种动态和趋势,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注意。面对世界经济进展这些新的动态,面对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厚积薄发、日益崛起的时候,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如何进展?广东的都市进展及都市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广东能否保持并如何样保持其中国经济进展中的龙头地位?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21世纪广东区域经济进展的差不多思路和战略部署,也直接阻碍到广东能否建设成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事关重大,涉及全局。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当今全球竞争从竞争主体上看,要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大都市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较量,二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这二者实际上代表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进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广东、珠三角的进展只有把目光投向都市中国的大背景,才
有可能找到一条更为清晰的道路。
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称,国际上差不多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都市带视为世界六大都市带之一。它们分不是:以波士顿和华盛顿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都市带;以多伦多、芝加哥为核心的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大湖都市带;以东京为核心的从东京、横滨到大阪的日本都市带,以伦敦为核心的从伦敦到曼彻斯特的英国都市带和以阿姆斯特丹、鲁尔区、巴黎为核心的西北欧都市带,还有确实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带。目前,我国要紧有三大都市圈,除珠三角、长三角外,“京津唐”都市圈已初具雏形(以北京、天津长约百余公里的辖区为轴心,以东西百余公里内的唐山、保定为两翼)。如此在我国沿海地区将形成三大都市区,相互竞争,并肩进展的格局。由这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态势正在形成。从近几年的进展看,尽管我省目前在经济总量上仍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但在新一轮都市经济的竞争中,尤其是在都市体系内部的分工协作上,不管观念依旧实践,珠三角都差不多比长三角慢了半拍。珠三角都市带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国际都市圈雏形的经济群落,在整个进展思路和都市间的彼此定位上必须要有全然的变化。
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小国寡民、自给自足、自我循环的都市进展理念,必须重新洗牌。即使是香港,也不能总是就香港本身来谈香港。试想一下,假如香港没有宽敞的内陆腹地,没有业已全面形成的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没有与珠三角在产业结构上的互为补充,没有一个大华南经济圈的意识,香港能有进展空间吗?
改革以来,广东适应于无为而治,这一点在改革开放初期,优势是专门明显的,它体现了民间的创业特点,由此也形成了珠三角小都市的活力。但凡事都有两面,正由于政府是无为而治,尽管当初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起了专门大作用,但到了今天,随着改革的深化,就出现了专门多的错位。当经济进展到需要用“有形的手”来调控“无形的手”的时候,需要“有形”和“无形”这两只手统一整合的时候,“无为而治”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它的种种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
打算经济不发达,看起来是坏事,但在市场经济的早期却是好事。自由放任是广东搞活经济的必经时期,但绝非永久过程,更不能形成“无为
而治万能论”。广东经济进入90年代以后,问题出来了,由于没有解决好“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间的关系,政府调控乏力,产业结构失衡,社会普遍崇尚投机。因此,有人形容广东是强势民间、弱势政府,而上海和华东的情景则恰恰相反。
拿华东跟广东相比,也确实是10年工夫,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长江三角洲长成了一个经济巨人。上海除了中央的强力支持之外,应该还有专门多其他方面的因素,背后还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比这两大区域的经济进展状况,是一个特不值得广东考虑的问题,也是应该引起省委高度重视的问题。长江三角洲之因此后来居上,蓬勃进展,除了重视市场作用外,还充分发挥了“有形的手”的作用。今天来看,上海在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分工、生产力配置、都市功能的定位上有许多值得珠三角考虑的地点。
在都市间的协调进展和都市体系的构建上,长三角的协调机制专门值得珠三角借鉴,长三角现在已形成了一市两省(上海、江苏、浙江)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常务副市长、副省长每年都召开一次协调进展联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