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四季的更替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四季的更替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四季的更替  青岛版

课题:第23课四季更替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能选用自

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

的欲望。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倾斜、公转有关。

教学重点

能运用已有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倾斜、公转有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出示四季图片)这幅图片的景象分别是什么哪几个季节的?

2.提问:你感觉四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四季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明年呢?

3.讲述:春、夏、秋、冬循环出现也叫做四季更替。(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谈话:关于四季更替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

(学生自由汇报)

2.小结:同学们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研究四季更替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我们知道了四季更替是怎样形成的,同学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的科学知识,你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一下,四季形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吗?(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按顺序做副板书。)

【对于“四季形成的原因”这个问题,学生一般会认为与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太阳的照射四种情况有关系。】2.梳理猜想。

谈话:这是大家的观点,四季更替现象有可能与哪种原因有关呢?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1)讨论四季更替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的观点。

讨论: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那么那一天中就会有几个季节?是这样吗?

小结:这个观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冲突了,所以四季更替和地球的自转无关。

(2)讨论四季更替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有关的观点。(地球离太阳近时,是夏天;相反是冬天。)

讨论: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吗?如果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那么地球转动的轨道是怎样的?它是对称图形吗?

②圆形、椭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那样的话一年中有几个夏天?几个冬天?还有春天和秋天吗?一年中会有几个季节呢?

小结:四季更替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没有关系。

(3)讨论四季更替和太阳的照射情况有关的观点。

讨论:①夏季正午的太阳在天空的什么位置?阳光是怎样射向地面的?冬季正午的太阳在天空的什么位置?阳光是怎样射向地面的?

②阳光直射,斜射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小结:四季更替和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地面有关。太阳光为什么会直射、斜射地面的现象呢?我们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看看能不能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

(4)讨论四季更替和太阳公转有关的观点。

谈话:这种观点认为地球公转是四季形成的原因,什么是地球的公转?人们是根据什么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呢?

讨论:大家想一下,一年中我们在南天看的四季星座分别是哪几个?随着日期的推移他们在空中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它们每年都是循环出现的吗?

汇报:①春季我们看到了狮子座,夏季看到了天蝎座,看到飞马座的时候是秋季,看到猎户座时候就到了冬季,我们正好过了经历了多长时间?(课件展示四季星座)

②我们看到星座在天空中逐日西移,说明地球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③四季星座每年都循环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地球在太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我们在一年四季中的每一天都能看到太阳,那么太阳应该在哪里呢?(课件展示地球公转轨道)

小结:

①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地球在自转得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在科学上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②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我们便看到了四季星座,我们这地方也就经历了四个季节,那么也就说明了四季是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谈话:想不想看地球的公转?请你仔细观察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保持怎样的特点。(看录像—地球公转)(学生自由汇报)小结:通过以上的录像,大家发现,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板书:地轴倾斜保持不变)提问:关于地球公转,现在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汇报)

【学生猜想“四季成因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太阳的照射有关”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表面看都有道理,那就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猜想的合理性究竟有多少;猜想“四季成因与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有关”则来自于学生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但是学生往往处于道听途说阶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教师应重点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将以往的知识迁移过来,一步一步地去推理,分析其猜想的合理性,这种原生态似的探究方式,能极大的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学生真正明确了其猜想的合理性,再去进行实验探究则更具有目的性。】

四、进行四季更替的探究实验活动

(一)设计方案

1.谈话: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四季更替是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发生的,还知道四季变化是由于太阳有时直射地面、有时斜射地面引起的,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球上的某一点肯定会出现阳光直射、斜射的变化。但是这毕竟是我们的推理,我们的科学知识,单靠推理是不行的,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怎样实验?

2.学生汇报(用地球仪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3.谈话: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在科学上我们称它为模拟实验,它是我们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方法。模拟实验就是满足某些条件,以进行观察的一种实验方法。那么,请你想一想,我们这个实验要满足那些条件?

(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的方向。轨道是接近正圆的椭圆形。)

4.谈话:除了上述要满足的条件外,这里还有几个相关的小问题,如果实验中加以注意,会促进我们实验的成功。

请你思考:

①一年中,随着地球绕转位置的不同,北回归线插大头针处阳光有直射、斜射的现象发生吗?

②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我们这个地方还会有四季吗?

5.谈话:实验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注意合作。)

(二)探究实验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1.要注意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2.判断阳光直射的方法:太阳光从大头针(代表站立的人)头部射下即为直射。】

2.汇报交流:

(1)谈话:哪一组愿意演示你们的实验经过。

(2)学生演示、汇报。(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在A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北半球是夏季。地球继续围绕太阳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斜射北半球,所以北半球是冬季。)

(3)谈话:如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我们这地方还会有四季交替吗?

(4)学生汇报。(地轴不倾斜的话,就不会引起气温变化,就不会有四季。)

(5)师生共同小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一年中,随着地球绕转位置的不同,阳光照射我们在北半球所处的位置时,会发生直射、斜射的变化,我们接受太阳光照的多少也随着变化,气温也就不停地变化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更替现象。

(6)谈话:我们刚才研究了北半球的四季更替,南半球有四季吗?如果有,有是怎样的?用我们刚才的研究方法在去研究一下。(分组实验)

(7)汇报:通过这次实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8)小结:以上实验告诉我们,地球上南北半球都有四季更替,而且季节是相反的。

(9)谈话: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找到了四季更替的原因了,答案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解释这一自然现象的。(播放四季成因录像)

(10)通过录像我们发现自己的结论与科学家的结论是一样的。同学们,你们用科学家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找到了四季更替的原因,老师觉得你们都像科学家一样伟大!

【将观测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成因分开探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更便于学生互相交流。】

五、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将课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下

1.提问:一年中随着地球公转,太阳直射赤道几次?那赤道附近有没有四季?

(学生自由回答)

2.激发学生课下探究。

我们生活在北半球能经历四季,是多么的幸福呀,当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分别是北半球的哪个节气?地球上还有极昼、极夜现象,它们分别发生在地球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会发生极昼、极夜的现象呢?请感兴趣的同学课下继续去研究。

【本环节内容我做了修整,将24节气与四季的关系调整为如上内容,这样更能承上启下的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活动主题是课上探究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利用了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既能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达到使学生的兴趣及各项能力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四季更替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

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

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

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

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

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

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

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

造和发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地球公转:自西向东、一年

地轴倾斜、保持不变

课后反思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

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

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课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向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本着这一教学理念,在长时间思考后,我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和拓展延伸部分的内容,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以探究活动为载体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