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20-01

【摘要】目的: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总结2008 年5~8月我科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62 例患儿经临床治疗和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治愈出院。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及时控制了症状,减少了其它并发症。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a16病毒及ev71型病毒引起的能通过空气、唾液或粪便传染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多见, 多发于5 岁以下的婴幼儿[1]。多数患儿突然起病, 可引起发热、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疹、溃疡, 少数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个别患儿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2]。2008 年5~8月我科共收治62 例手足口病患儿, 经精心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 62 例临床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1岁2个月~15岁,其中5岁以下42例。患儿首先出现口腔及咽喉疼痛,体温升高,持续1 ~2d。此后口腔内出现小疱疹和溃疡,在舌、颊黏膜及硬腭处多见,软腭、牙龈、咽部也可发生。同时在手、足的背面和掌面出现数个至数十个斑丘疹,并迅速转为小水疱,2~3d消退,不留痂。部

分患儿也可见于臂、腿、臀部和躯干。本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37. 5~38℃ 33例, 38. 1~39℃ 23例,高于39℃ 6例。本组均有手足疱疹和口腔黏膜的疱疹、溃疡,其中33例先于手足疱疹出现, 25例与手足疱疹同时出现,4例肛周出现丘疱疹。实验室检查:wbc升高6例,合并胃肠道症状者3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其中42例给予静点抗病毒药物,20例给予口服抗病毒药物,均取得满意效果。

2护理

2.1 消毒隔离一旦确诊,我们将患儿及时隔离,安置在空气流通、洁净、温度适宜的房间内,限制患儿出入。房间需用紫外线照射早晚两次,每次30分钟—1小时,桌面、地面及门把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稀释液擦拭,患儿的玩具、餐具用500mg/l含氯消毒剂稀释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稀释液作用2h后倒掉;凡接触过患儿的医护人员在流动水下洗手,必要时用300mg/l含氯消毒剂稀释液浸泡双手3~5min。将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患儿隔离的三个标准。

2.2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

特别是心率及体温。体温在37. 5 ℃~38. 5 ℃之间的患儿,可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温水浴等物理降温;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做好预防措施, 38.5℃以上的患儿,给予赖比林、泰诺琳等小儿降温药。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可以侵害脑和心脏,引起脑膜炎、

心肌炎等并发症,若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等,应引起重视,并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应增加卧床时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2.3 皮肤护理因患儿的手足部掌面可出现疱疹,易压迫破溃而导致细菌感染,所以要保持皮肤清洁,穿柔软的衣服,穿软底鞋,少走动, 床铺保持清洁、平整, 患儿避免使用沐浴露、肥皂及其它刺激性物品,疱疹破溃者,局部可使用抗生素软膏减轻皮肤破损。勤剪指甲, 勤洗手,嘱患儿不要抓挠皮肤和水疱,以免引起疼痛和继发感染。

2.4 口腔护理患儿因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可用棉签蘸金霉素甘油轻轻擦拭溃疡处, 3次/d,以促进溃疡愈合。每次进食前后,嘱患儿饮用少量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用刺激性、腐蚀性溶液漱口。口唇溃疡可用红霉素软膏涂抹,以防止感染,并软化结痂,减轻疼痛。

2.5饮食护理给患儿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吃饭要定时定量,少吃零食,因吃零食能加重口腔黏膜的刺激。对于因拒食、厌食而造成脱水、酸中毒的患者,要及时补液,纠正酸碱失衡。

2.6 心理护理由于手足口疱疹的疼痛刺激,加之处于陌生、被隔离的环境中,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焦躁或者哭闹不止。因此,护理人员应用和蔼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取得其信任,消除其

紧张和陌生感。做治疗时,应采取鼓励表扬法,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对于较大的患儿,应耐心地给予解释,争取配合治疗[3]。鼓励其多进食,以争取早日康复。

2.7健康教育本病为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传播快,感染性强,

非终身免疫, 可多次感染,应加强消毒工作, 切断传播途径。幼儿园是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场所,嘱家长2周内不要送患儿到幼儿园或者公共场所;向工作人员和家长介绍本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预防措施等知识,教会家长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注意饮食调理、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嘱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小便后要洗手, 玩具定期消毒, 被褥衣物经常暴晒, 避免玩耍过度、淋雨等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教导小儿不要对着别人咳嗽或打喷嚏;

加强锻炼,保持营养均衡,以增加机体免疫力。

3体会及讨论

本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含病毒的疱液传播,属自限性病情,临床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及卫生教育、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治疗手足口病的过程中,配合临床药物的治疗,加强了本病的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引导患儿及家长消除恐惧、树立了科学的疾病观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的遏止疾病的进一步流行,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季午.传染病学[m].第三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80.

2 陈国仕.新编传染病诊疗手册[m]. 北京: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71.

3 翟永玲,张艳艳.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j ]. 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4) : 3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