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起”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动词“起”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
作者:许愿
来源:《神州》2012年第26期
摘要: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及人类认知的不断进步。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借助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机制及相关理论,对汉语动词“起”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其语义延伸机制进行剖析,旨在系统地探讨分析多义形成的认知机制及多义词相关义项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一词多义;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
一、理论概述
一词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影响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赵艳芳2001:36)非认知理论片面强调语言系统的内部机制,认为多义词的各义项之间是相互孤立的,忽视了语言内部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将人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排除在外,故难以对一词多义现象的本质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相反,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词义范畴属于原型范畴;词义之间是通过某种认知机制关联起来的。

隐喻、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是人们为了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目的。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 &Johnson(1980) 提出,人类思考和行动是天然隐喻化的,隐喻是从一个概念领域向另一个概念领域映射的结果。

隐喻由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构成,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

它属于语言的关系轴,依据的是概念之间的相似性。

如“辩论是战争”,“时间是金钱”,“Promise is debt.(诺言是债务)”等,利用两个事物的相似性来展开认知,用后者的特性便于更好地认识前者。

而转喻是通过个别事物替代某类相关事物。

它属于语言的选择轴,依据的是概念之间的邻近性。

Lakoff & Turner(1989)指出,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Conceptual mapping),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standing-for)关系主要是指称。

它突出接近原则,体现的是诸如部分代整体,面容代人,生产商代产品,使用物代使用者等替代关系。

如:The ham sandwich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其中,The ham sandwich在特定的语境中指称的是某位点了三明治的顾客。

“红领巾来了”则是用部分突出特征来指称整体的人。

二、汉语动词“起”一词多义现象探究
一词多义现象在现代汉语动词中普遍存在,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摘取《现代汉语词典》中“起”作为动词的主要义项作为语料,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展开对汉语动词“起”一词多义现象的探究,重点考察“起”的隐喻和转喻机制。

“起”作为动词的主要义项如下:
①动词: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

如: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
②动词:离开原来的位置。

如:起身、起运、起跑
③动词:产生,发生,提出。

如:起风、起腻、起疑、起作用
④动词:发动,兴起。

如:起兵、起事
⑤动词: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

如:起货、起钉子
⑥动词:建立,建造。

如: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
⑦动词:由下向上,由小里往大里涨。

如:起伏、起劲、起色
⑧动词:长出(疱、疙瘩、痱子)。

如:起痱子、起疹子、起水泡
⑨动词:拟写。

如:起草、起稿子
根据典型范畴理论,“一个范畴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特征构成的‘完形’概念”(沈家煊1999:4),核心成员所具备的一些特征聚集在一起构成范畴的典型特征的丛集(a cluster of features),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

通过考察我们知道,义项①为“起”的基本义,其余几项都可看作是其引申义。

可通过观察“起”所带宾语的特征来得出结论:
具体概念抽象概念
位置低/不存在/静止位置高/存在/发生
—————————————————→
起床/起立
起身/起跑
起货/起钉子
起兵/起事
起疑/起作用
起劲/起色
起痱子/起水泡
起草/起稿子
起伙/白手起家
从左至右,动词“起”的义项逐渐由具体到抽象转变。

随着人的认识和语言的不断发展,逐步引申形成“起”的相互联系的意义网络。

在基本义①的基础上,义项②、③、④、⑤、⑥、⑦、⑧是通过隐喻认知机制引申而来的,而义项⑨是通过转喻机制引申而来的。

汉语动词“起”的义项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由①“由躺而坐或坐而立”可引申出②“离开原来的位置”,①②具有意义上的相似性,所采用的是隐喻机制。

义项⑤“起货/起钉子”中的“起”表示“取出来”,其结果是离开原来所在的位置,将主体“人/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映射到“货品/钉子”的位置变化,实现了两个概念域的隐喻。

众所周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起床/起立”表“人/物”的位置变化,状态变化则是由静止到发生,进一步抽象考察,可表达“人/物”相关事件的开始与产生,如“起兵/起事”表示战争开始,“起疑/起作用”进一步抽象即“人”开始产生疑心,事物开始发生作用,故义项④③都是义项①在状态发生变化这一关系上的目标域,实现了从一个概念领域向另一个概念领域映射的结果。

将①“起床/起立”具体分析,表示离开原来的位置由低向上,动词“起”重点强调“向上”这一变化过程,⑦中“起伏/起劲/起色”表示“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状态变化方向同①具有一致性,采用的是隐喻机制。

从空间位置变化进一步延伸到生活和社会领域,“起”还可表示“从无到有”这一抽象概念。

如“起痱子/起水泡”表长出痱子/水泡,“起草/起稿子”表示拟定出稿件,在同一个认知领域(物理层面)表示具体东西的“从无到有”,是转喻机制在起作用;随着人的认知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高,“起伙/白手起家”表示通过人的思考与创作之后的更高层面上的从无到有,实现了概念之间的相互映射,由此搭建起动词“起”的意义网络。

如下图所示(其中,双向箭头表示“通过隐喻机制”,单项箭头表示“通过转喻机制”):

三、结论
一词多义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是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式密切相关的。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汉语动词“起”的一词多义,有助于把握诸如“起”在内的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使我们了解到一词多义的产生原因: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传递最大量的信息,词汇的意义得到扩展和延伸,即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

在词义引申过程中,隐喻最主要的认知方式,转喻也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展开进一步的探究与考察。

参考文献:
[1]John I. Saeed, Seman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koff G, 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5.
[5]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0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