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络通道地层加固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

施工十标【高增-人和】盾构区间

1#联络通道土层加固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施工10标项目部

二零零九年三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与招标设计和施工设计蓝图的不同点 (1)

2.3工程地质情况 (1)

3施工难点 (2)

4联络通道土体加固施工方案 (2)

4.1加固范围 (2)

4.2土体加固工艺选择 (3)

4.3加固土体渗漏检查 (4)

5施工部署 (5)

5.1工期 (5)

5.2设备及人员配置 (5)

6主要工序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5)

6.1施工安排及工艺流程 (5)

6.2施工步骤 (6)

6.3成桩质量检验 (7)

6.4旋喷桩施工技术要求 (8)

6.5技术措施 (8)

6.6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9)

7联络通道土体加固施工注意事项 (10)

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0)

8.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0)

8.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

中铁十一局集团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10标工程

1#联络通道土层加固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工程【高增~人和盾构区间】土建施工项目《招标文件》(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2007年3月);

(2)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10标段详细勘察阶段高增至人和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2007年4月);

(3)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10标段详细勘察阶段高增至人和区间《补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2007年12月);

(4)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招标设计《高增~人和盾构区间》(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

(5)1#联络通道地层加固图(3B239-S-QJ-01-732);1#、3#联络通道结构设计图。

(6)国家及广州市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等。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本标段共有联络通道4座,其中2#联络通道在中间风井内和废水泵房结合设置;4#联络通道在盾构始发井段的明挖结构内结合设置。

1#联络通道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科技园内空地处,中心里程YDK23+990.0(ZDK-23+985.906),周边房屋为空置三层门面房,房屋与1#联络通道距离最近处约20m。联络通道在左右两线盾构掘进通过前进行地表加固,加固完成后对加固体进行检验,满足28天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要求及两线盾构掘进通过后,即可进行联络通道结构的施工。

2.2 与招标设计和施工设计蓝图的不同点

与招标设计相比, 1#联络通道北移42m,竖井直径由2m变为3.9m,竖井范围内旋喷桩间距由800mm减为600mm,竖井周围两排旋喷桩实桩桩长由11.85m变为13.574m,其他基本无变化。

2.3 工程地质情况

2.3.1 工程地质

联络通道所处位置,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约1.2~2.5m,随季节降雨量变化而升高降低。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主要是:

<1>人工填土层(Q4ml):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部分地段地表为耕植土,颜色较杂,主要为灰黄色、灰红色、灰褐色、褐红色等,素填土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杂填土则含有砖块、砼块或生活垃圾,大部分欠压实~稍压实,耕植土一般呈可塑状,含植物根,标贯击数为9~13击,平均9击。本层分布广泛,平均厚度2.0m。

<3-1>冲积-洪积粉细砂层(Q4al+pl):呈浅黄色、土黄色、灰白色等,组成物为粉砂、细砂,含粘粒,级配较差,饱和,主要呈松散~稍密,局部中密状。标贯击数为5~29击,平均12击。钻孔揭露厚度为5.9m;

<3-2>冲积-洪积中粗砂层(Q4al+pl):呈灰白色、灰黄色、灰色等,组成物主要为中砂、粗砂、砾砂,含少量粘粒。局部为圆砾、卵石,呈稍密~中密状,局部为松散状或密实状,标贯击数13~17击,平均15击。本层分布较广泛,且厚度较大,钻孔揭露厚度为7.9m。

<4-1>冲积-洪积土层(Q4al+pl):呈褐黄色、青灰色、灰白色等,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组成,含少量砂粒,粘性土呈可塑状,软塑状或硬塑状;粉土呈稍密状,局部中密状或密实状。标贯击数9~10击,平均击数为9击。本层分布广泛,层厚6.8m。

<8>岩石中等风化带:本层为第三系下统莘庄组地层,岩性复杂,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泥灰岩、粉砂岩、粗砂岩、炭质页岩及炭质粉砂岩等,呈褐红色、青灰色、灰黑色等,陆源碎屑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风化裂隙、节理发育,泥质、钙质胶结,岩芯呈短柱状、块状,岩质较软,本层分布广泛,层厚0.10~12.90m,平均层厚3.52m。

2.3.2 地质条件评价

1#联络通道地层加固施工范围内为<3-1>、<3-2>地层,重叠构造,上部7.3m为<3-2>地层、下部4.55m为<3-1>地层。<3-1>、<3-2>砂层富含地下水,渗透性好,容易引起水、砂突出。因此,在施工联络通道时,必须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土体进行稳妥的加固处理措施。

3 施工难点

本联络通道全部位于<3-1>、<3-2>细砂、中粗砂层,含水量饱和,水源补充丰富。如果土体加固质量控制不好,旋喷桩可能出现桩与桩之间咬合不好或出现断桩现象,加固土体不能连成一体,在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掌子面坍塌以及冒顶漏水等现象。

4 联络通道土体加固施工方案

4.1 加固范围

1#联络通道所处位置,左右两线隧道中线间距15.706m,通道顶部覆土厚度11.10m。联络通道中间设出渣圆形竖井,外径3900mm。其土体加固范围,沿盾构隧道线路方向长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