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高边坡病害分析治理25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滑坡、高边坡病害治理

1.工程概况:

本路段位于XX高速公路A5标段,高速公路从山腰通过,左边坡的里程为K150+320~K150+650,路堑边坡57m高,每10m设一个平台,1、2、3级设计边坡为1:0.5;4、5级为1:0.75;6级为1:1。

2.主要病害情况:

(1)该山体具有滑坡史:1995年发生山体滑坡,造成11人死亡,多处民房被毁。

(2)该坡面多处滑塌,上千立方滑坡存在两处,其里程为K150+432~K150+460的3、4、5级边坡,长29m,沿滑动面方向长约27m,滑体深度2~8m;K150+490~K150+620顶部出现滑坡,其中:K150+490~K150+545段3~5级坡沿开挖轮廓线滑坡,K150+545~K150+620段为2、3级路堑边坡,滑体厚度0~5m。

(3)滑坡后观察其滑动面与水平夹角35~50°,滑体为残积亚粘土,砂质粘性土和块石土。

(4)山体局部有渗水现象,土体含水量较大。

3.病害原因分析

3.1 边坡稳定性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拟建挡土墙后土体的稳定性及土压力情况,首先要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由工程地质条件可知,拟建的挡土墙后土体为松散的碎砾石土,其粘聚力为零,即该土坡为无粘性土土坡,必须按照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无粘性土形成的土坡,产生滑坡时其滑动面近似于平面,常用直线滑动面分析土坡的稳定性。均质的无粘性土坡颗粒间无粘聚力,只要坡面上的土体能保持稳定,那么整个土坡便是稳定的。

土坡的稳定性用土坡稳定安全系数来表示,抗剪力与抗切拉之比即为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K=

cos

sin

T W tg tg

T W tg

βϕϕ

ββ

==

g

抗剪力

抗切力

根据规范,边坡工程等级为二级的土坡,采用直线式滑动法分析的土坡,安全稳定系数K取1.30,故该土坡的稳定坡角可以求出:

其中β为土坡的安全稳定坡角。

显然,所得的稳定坡角较小,与实际条件中约为60度的边坡相距甚大,因此该土坡是不稳定的,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土坡,若不采取挡墙支护,则需要放缓坡,而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给定的坡高较高,放缓坡所需要的挖方量巨大,明显不经济,所以放缓坡不合适,必须采取挡墙支护。

3.1.1山体上覆坡残基层及强风化层的厚度大于20m,土体松散,边坡具有

不良地质现象的地貌形态,稳定性差。岩体中的发育有倾向凌空的不利结构面,下伏为弱风化、微风化凝灰熔岩。

3.1.2山体地下水丰富,局部有渗水现象,并且软硬土体变化界面明显,如岩土界面是滑坡体的主要滑动面。

3.1.3“V”字形沟谷较多,山坡陡峭,地表水及溢流的冲刷及渗透严重。

3.1.4水文地质的影响:广泛分布于第四系冲积层、洪积层及残坡层中,前两者水量丰富,后者水量较少,含水量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地下水水位及地表含水量受降水控制,季节变化性很大。

基岩内潜水分布于基岩分化孔隙、裂隙中,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小,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向一致或于断层裂隙中成带状分布,对边坡有一定影响。

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在山区公路中,挡土墙的应用更为广泛。

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

(1)陡坡地段;

(2)岩石风化的路堑边坡地段;

(3)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坡高度的路堑地段;

(4)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质地段;

(5)高填方地段;

(6)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

(7)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的地段。

在考虑边坡病害的设计方案时,应与其他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例如,采用路堤或路肩挡土墙时,常与栈桥或填方等进行方案比较;采用路堑或山坡挡土

墙时,常与隧道、明洞或刷缓边坡等方案进行比较,以求工程技术经济合理。

3.2挡土墙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挡土墙类型的划分方法较多,一般以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分类为主,常见的挡土墙形式有: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加筋土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各类挡土墙的适用范围取决于墙址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筑材料、墙的用途、施工方法、技术经济条件及当地的经济等因素。

3.2.1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块石或混凝土材料砌筑。重力式挡土墙是靠墙身自重保证墙身稳定的,因此,墙身截面较大,适用于小型工程,通常墙高小于8米,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就地取材,因此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3.2.2悬臂式挡土墙

当地基土质较差或缺少石料而墙又较高时,通常采用悬臂式挡土墙,一般设计成L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墙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墙踵悬臂以上土重来维持。墙体内设置钢筋以承受拉应力,故墙身截面较小。

3.2.3扶壁式挡土墙

由墙面板、墙趾板、墙踵板和扶肋组成,即沿悬臂式挡土墙的墙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增设一道扶肋,把墙面板和墙踵板连接起来。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或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地段。当墙高较高时,比悬臂式挡土墙更为经济。

3.2.4锚定板及锚杆式挡土墙

锚定板挡土墙是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墙面、钢拉杆和埋置在填土中的锚定板在现场拼装而成,依靠填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力维持其自身稳定。与重力式挡土墙相比,具有结构轻、柔性大、工程量少、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点,特

别适合用于地基承载力不大的地区。设计时,为了维持锚定板挡土墙结构的内力平衡,必须保证锚定板结构周围的整体稳定和土的摩阻力大于由土自重和荷载产生的土压力。锚杆式挡土墙是利用嵌入坚实岩层的灌浆锚杆作为拉杆的一种挡土结构。

3.2.5加筋土挡土墙

由墙面板、拉筋和填土三部分组成,借助于拉筋于填土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传给拉筋,从而稳定土体。即是柔性结构,可承受地基较大的变形;又是重力式结构,可承受荷载的冲击、振动作用。施工简便、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而且对地基的适应性强。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和大型填方工程。

3.2.6 土钉墙

土钉墙是有面板、土钉与边坡相互作用形成的支挡结构。它适用于一般地区土质及破碎软岩质地段,也可置于桩板挡土墙之间支挡岩土以保证边坡稳定。

土钉墙面层为喷射混凝土中间夹钢筋网,土钉要和面板有效连接,外端设钢垫板或加强钢筋通过螺丝端杆锚具或焊接进行连接。

3.3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是以墙身自重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重力式挡土墙多用浆砌片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有时可用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也可直接用混凝土浇筑,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配置少量钢筋,这种挡土墙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用性强,因而应用广泛。

3.3.1土压力计算

3.3.2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