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是翻译工作者不 断努力以期达到的目标。
切实可行的标准对发挥翻译功能,提高译文质量具 有重要意义。
严复:信,达,雅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 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则达尚焉。”
“信,达,雅”构成一个标准系统,三者的重要程 度以这三个词的排列先后为序,但在不同的文体中, 着力点各不相同。 科技,商务,政治文体:强调“信”,译文的内容 不可有丝毫偏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文学文体:强调“雅”。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要 注意用词,要给人以美感。
其实, 对翻译标准问题的探讨历来是中外翻译界 的热点话题, 在我国,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理论界讨论 的焦点问题。从三国时期支谦的“ 循本旨, 不加文饰”, 东晋道安提出的“尽从实录, 不令有损言游字”, 唐朝玄 奘的“既须求真, 又须喻俗”, 到严复的“信达雅”之说, 一直到朱生豪的“神韵说”, 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 境”和许渊冲“信达优” 及刘重德的“ 信达切” 。
It was an old woman, tall and sharply still, though withered by time, on whom his eyes fell when he stopped and turned. 译文1:当他站住并转身时,目光落在一个老年妇女的身上, 她身材高,而且模样好,虽然时光使她变得干枯了。 译文2:他站住了,转过身来,定睛一看,是个年迈的妇 女,她身材很高而且匀称,虽然受了时间的折磨而有点憔 悴。 译文3:他站住了,转过身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年迈 的妇女,她身材修长,虽受岁月的折磨而显憔悴,但风韵 犹存。
从方法上讲, 它注意到文本和意义动态的开放系统, 注意到译文的环境即译文的动态变化意义。 但意图性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不同的 译者可能对原作(话语) 有不同理解, 作者(话语的发出 者) 的意图有时也无法把握, 意图性则为一个变项, 无法 定量, 用一个变项作为标准似有不妥。另外, 可接受性指 译文从形式到意义的连贯,而与后面的标准—— — 形式的 连接与意义的连贯似有重复, 似欠缜密。
原文和译文等值,表现在读者看了原文与看了译文 之后,其感受的相等性。
绝对等值是理想,但是争取最大的近似值是一切译 作的努力方向。
We rounded just such a cape towards sunset, the most easterly point of a continent, dramatically high and lonely, a great purple mountain overhung by a great purple. 将近落日时分,我们正好绕过这样一个海角,这海角位于 大陆最东端,挺拔兀立,引人注目。这是一座紫红色的大 山,笼罩在一大片紫红色的云雾中。 原句含有两个同位语词组,译文为三个小句。结构变了, 衔接方式变了,但语气,文情和用词达到了“等值”的标 准。
“和谐说”从翻译的艺术角度来研究翻译,在理论上 高屋建瓴, 追求的是译作的整体审美效果。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 • •
一、辜正坤:多元互补论 二、杨晓荣:第三种状态 三、话语层翻译标准 四、翻译质量标准 五、感受论 六、“信顺传神” 四字标准 七、和谐说
一、多元互补论
“多元互补论”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辩证思想、 尤其是《易经》 、 老庄等哲学思想。辜先生运用传统中 国哲学中的多元认识观针对两千多年来中外翻译理论 家一直争执不下的翻译标准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在不同的条件下, 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 每一条标准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常见的翻译标准多是就一般 情况而言的通用性标准, 如 “忠实、 通顺” , 等等。 它们的内涵只有在限定适用范围、 明确其具体条件的情 况下才能确定
三、话语层翻译标准
话语层翻译标准 罗选民先生将话语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运用于翻译 研究, 提出话语层翻译标准 : 意图性、 信息性、 可接受性、 形式连接、 意义连贯、 章际性和场合性。 我们认为,意图性与信息性主要指的是译者对原作的忠实, 可接受性指读者从形式到意义对译文的反应,形式连接与 意义连贯指译文的可读性,章际性指译者对原文的形式和 风格的忠实, 场合性指译文的语言环境 (包括语言和非 语言环境) 。
四、翻译的质量标准
柯平先生在对语义学三类符号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翻译质量的标准 (柯平, ) 在译语句法和惯用法 规范以及具体接受者能够接受的限度之内,采取适当的 变通和补偿手段,以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优 先传译为前提,尽可能多和正确地传递原语信息的多重 意义, 以争取原文和译文最大限度的等值。 柯先生运用社会符号学的理论研究翻译,注重对原
Leo always looks at things through blue glasses. 译文1:利奥总是戴着蓝色的眼镜观察事物。 译文2:利奥总是很悲观的对待事物。 同样,译文1也未能深入理解原文含义,不符合 善译标准。
翻译的“等值”标准以前苏联的费道罗夫为代表, 他认为:等值翻译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完全准确 并在修辞上,作用上与原文完全一致。 “等值”标准: 第一,与原文作用相符(表达方面的等值) 第二,译者选用的语言材料的等值(语言和文体的 等值)
• I have to open the door and go in before everybody. • 1、我只得在众目睽睽下推门进去 • 2、我只好在大家望着我的情况下,推门进 去。 • 3、我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进去。
硬 着 头 皮的 意思,“ 硬着 头 皮”是译 者 根据 原 文 上 下文 小 学 生 迟到 的 情况 加上 去 的,不能 说 是“不 多 不 少“, 而 是“又 多又 少”, 多 了 一 个“ 硬着 头皮 气 少 了 一个“ 在 大家面前。 ”
庄夫对我国翻译标准的历史及现状的总结后提出 “信顺传神” 标准, 认为我国目前的翻译标准应该是 “信、 顺、 传神” “信” 既忠实、 准确; “顺” 既通顺、 规范; “传神” 既形似神似、 入化境界, 提法来自傅雷等人 对翻译要求的概括。该理论注意到不同层次的译者需要不同的 翻译标准, 不同种类的翻译需要不同要求的翻译标准,提出: 信与顺主要构成语言方面的翻译标准, 是低标准; 传神既神 似主要构成文学方面的标准, 是翻译的高标准。 后有十条 说明作为翻译标准的具体内容。
他在“多元互补论”第一节就指出 翻译标准问题久攻不克的原因是在于我们思维方法 上的单向性或定向性。我们习惯于形式逻辑推理, 习 惯于认为一件事情不是 A 就是 B, 习惯于说: 道路只有 一条, 答案只有一个, 等等。( 辜正坤, 2003: 338)
所谓“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是一个由若干个具 体标准组成的相辅相成的标准系统, 它们各自具有其 特定的功能。翻译的标准系统构成方式是: 绝对标准(原作) 最高标准( 抽象标准最佳近似度) 一具 体标准( 分类) 。绝对标准是最高标准的标准, 最高标 准是具体标准的标准。
作的指称意义、 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等符号意义的转换, 分析了语言本身 (概念意义、 言内意义) 及语言以外 (语用 意义) 的符号系统, 使翻译融进了语言学中科学的因素。
五、感受论
范仲英(范仲英)根据翻译的功能、定义和特点,从信息学 角度提出了翻译标准: 翻译是把原文信息的思想内容 及表现手法, 用译语原原本本地重新表达出来,使译文 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译文读者和原文 读者的感受大致相同或近似,就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译文; 相去甚远或完全不同, 则是质量低劣甚至是不合格的译文。 其中 “感受” 即翻译效果, 指信息接受人看了或听了 信息后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包括对信息概念的认识、理解 以及通过信息的思想感情所受到的感染、 影响
二,许渊冲的三美说
三美说 该理论由著名翻译家许渊冲 提出。该理论认为, 译中国诗词要传 达原文的 “意美、 音美、 形美” ,这 “三美” 标准并非同样 重要: “在三美之中, 意美是最重要的, 是第一位的; 音美是次 要的, 第二位的; 形美是更次要的, 是第三位的。我们要在 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 尽可能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 兼, 那么, 首先可以不要求形似,也可以不要求音似, 但是无 论如何, 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
译文1译得比较拘谨,而且“模样好”,“干枯” 等词语用得很不正确、
译文2虽有改进,但后半句仍拘泥于原文词序,把 让步状语放在句末,欧化味浓。 译文3对此作了调整,同时注意了用词的文学性, 更符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清末马建忠在他写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中发挥 了他所认为的“善译”的见解,可以说是试图说 明翻译标准的一个开端。 善译标准: 第一、译者首先要对两种语言素 有研究,熟知彼 此的异同。 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 来。 第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
• 1.爱就是要给别人快乐,我们才会幸福快乐。 To love is to place our happiness in the happiness of another. 2.为了额被爱去爱是人的天性,为了爱去爱, 却是天使般的美德。 To love for the sake of being loved is human,but to love for the sake of loving is angelic.
一、译文形式与原文内容辩证统 一
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本 《 翻 译 与 比较》 ,书 中 对“ 信 、达、雅刀 提 出 了 质疑,并 且 说:“ 在翻 译标 根 本 没 有‘ 雅 ’ 字的 容身 之处。书中 还提 出 了 一个新的 翻 译 标 准 :“ 译文形 式 与 原 文 内容辩 证 的 统一。 ”
二、第三种状态
另一个从哲学的角度对翻译标准研究有贡献的 就是杨晓荣教授, 她提出了 “第三种状态 ”, 主张翻 译标准的 “条件论” 。 所谓 “第三种状态”, 指的是译文既不同于原语 语言文化, 又区别译入语固有的语言文化状态, 假设 原语语言文化为 A, 译入语语言文化为 B, 那么一般 来说译文既不是 A, 也不是 B, 因为它不纯粹, 但它 又兼有二者的性质, 因此又可以说它既是 A, 也是 B 。这种状态有的研究者称之为 “杂合 ” 。
他认为具体标准是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的翻译的功 能、 翻译目的、 人类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译者、 读者的多 层次性等若干因素而定的。
他还根据翻译的功能、人们的审美情趣、 不同时代和文化素养把译文读者划分为以下几个 层次: (1) 外语盲层 ; ( 2) 外语同层次; (3) 语言专家及一般语言工作者; (4) 纯学术工作者; ( 5 一般业务性需要读者层; (6) 一般娱乐性读者。 由于翻译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译者的审美情 趣各不相同, 各种读者层又是客观存在的, 必然导致了译作的各种风格和翻译具体标准的多 元化。
He is very glad that his wife is going to get a visit from the stork.
译文1:他为他的妻子将获得参观鹳鸟的机会而开心。
译文2:他的妻子就要生孩子了,他感到十分高兴。 译文1明显没有领会原文的意义精神,译者并没有很好地 研究语言,不符合“善译”标准。(a visit from stork 是习语,意味婴儿诞生,源自儿是鹳鸟带来之传说)
从思想内容、 表现手法、 文体风格、 语言文字及传神达 意五个方面提出了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其中最高标准指达 到基本相同的感受, 是翻译的理想境界,也是翻译工作者 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努力方向。最低标准指译文起码应 该达到的水平,低于这个水平就是不合格的翻译,失败的翻 译。
六、“信顺传神” 四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