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斑岩型铜_金矿床的找寻_勘探和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000m。1992—1995年期间 ,在该区开展了更进一 究 ,不断勘查才被确认 。因此中国的斑岩型铜 - 金矿
步的钻探工作 ,工作量达到 11 700 m。巴布亚新几内 在目前还有很大的研究潜力 。
亚奥克特迪铜 - 金矿床 ,从 1976年末到 1978年初在
富金的铁帽下和下伏的硫化物带上完成了 86个开发
1. 43~1. 6 0. 88 0. 66
0. 7
地球化学取样与低飞航磁调查相结合 , 6年的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工作
电磁法 、磁法和电阻率测量 ,并进行坑 探和钻探验证
用钻探方法验证磁法测量结果 , 激发 极化法测量结果有助于后期钻探
航空地质调查发现 200 个异常的基础 上进行填图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异常 区 ,为钻探 、坑探圈定地质储量奠定基础
2007年第 10期 /第 28卷
黄 金 地 质 1 3
蒙古 Oyu Tolgio斑岩型铜 - 金矿 ,在进行地质填 钻孔 ,总进尺 24 400m。
图 、水系和土壤沉积物测量 、磁法和激发极化测量等
以上表明 ,钻探方法无论是在异常的圈定 ,还是
工作的基础上 ,进行零散钻孔验证 ,然后用反循环钻 进一步扩大矿山储量 ,都应系统地布置 ,取得比较完
地质填图和细粒土壤取样 ,岩石拣块取 样圈定最初靶区 ,系统的钻探工程
对蚀变带进行 1 ∶5 000 地质填图 ,铜 的岩石地球化学取样 ,激发极化法测量 , 系统的钻探工程
踏勘性的河流沉积物取样起了重要作 用 ,大范围的水系沉积物取样圈出金 - 铜 异常 ,地表岩石的蚀变填图和基岩地球化 学取样进一步明确异常范围
践 ,长期积累 ,矿床的发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②详细 方法 ;水系沉积物 、岩石碎屑 、土壤等地球化学测量 ;
的基础地质工作永远是发现矿床的必要手段 ; ③不能 地质填图 ;钻探方法验证异常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 ,
单纯地注重地质评价 ,而应随着经济 、政治和矿业法 这些典型的大型富金斑岩型铜矿的勘查过程中 ,大多
国外大型斑岩型金 (铜 - 金 )矿床勘查实例 [ 32 ]表 明 ,对于该类矿床的勘查策略应从地质特征入手 ,确 定成因模型中的地质标志 。
澳大利亚卡迪亚里奇韦斑岩型铜 - 金矿床的发 现是对一个比较模糊的 ,但构造位置有利的目标进行 深部钻探 ,并通过精心的地质导向逐渐缩小目标的结 果。
澳大利亚古努布拉铜 - 金矿床是在执行火山成 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勘探计划中发现的 。火山成因 块状硫化物矿床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澳大利亚东部 优先勘探的目标 。为发现头一个矿床做了长达 6 年 的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工作 ,而一些新的发现直到 15年之后才获得 。
9 印度尼西亚格拉斯贝格
2 761
2 610
1. 10
28年持续勘探 ,使地表为矽卡岩型矿体
1. 04
被确认为斑岩型铜 - 金矿
10
菲律宾远东南
用激发极化法测量埋藏于地下 650m
336
453
0. 73
1. 24
的斑岩型铜 - 金矿床
11
菲律宾丁基迪
50
124. 4
0.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岩石碎屑网络取样和地质填图 , 梯度
2 关于中国的斑岩型铜 - 金矿
秘鲁的安塔帕凯矿床用钻探方法验证磁法测量
纵观中国铜矿的 15 个成矿带 [ 34 ] , 除康滇成矿
结果 ,共打了 261个钻孔 ,总进尺达到 83 700m;智利 带 、北祁连成矿带 、鄂拉山成矿带外 ,其余 11 个均有
的马尔泰和洛博施工 78 个钻孔 ,进尺 20 970 m。澳 斑岩型铜矿产出 (见表 2) 。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2007年第 10期 /第 28卷
黄 金 GOLD
黄 金 地 质 1 1
重视斑岩型铜 - 金矿床的找寻 、勘探和评价
李杰美 ,王美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 )
摘要 :统计国外 13个铜 - 金矿床的勘查策略和技术方法可知 ,这类矿床要运用多种手段综合 勘查 :磁法 、激发极化法 、电阻率测量等物探方法 ;水系沉积物 ,岩石碎屑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地质 填图 ,钻探方法验证异常等 。中国的 15个铜成矿带 ,绝大多数具有斑岩型铜矿 ,具备斑岩型铜 - 金 矿床的产出环境 ,但目前这类矿床具有一定规模的却很少 。在勘查策略方面存在着对伴生金资源 的严重浪费 ,综合手段不够系统 ,也不够灵活的问题 。在找寻 、勘探 、评价的策略上除应加强研究力 度外 ,还要克服“施工一个钻孔就要得到一定储量 ”的倾向 。
律的不断改革 ,全面认识和评价矿床 ,使现有矿床扩 系统地使用钻探工程 。
表 1 国外大型富金斑岩型铜矿床特征及主要勘查方法
序号
矿床名称
铜资源量 /万 t 金资源量 / t w ( Cu) / % w (Au) /10 - 6
主要勘查方法
1 澳大利亚卡迪亚里奇韦
42
133
0. 77
2. 46
磁法 、激发极化法 ,广泛的深部钻探
关键词 :斑岩型铜 - 金矿 ;综合方法 ;勘查策略
中图分类号 : P61815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1 - 1277 (2007) 10 - 0011 - 05
斑岩型金矿之所以备受瞩目 ,是因为该类矿床 规模大 ,埋藏浅 ,品位虽然较低 ,但矿化分布均匀 ,而 且矿石组成简单 ,易选 ,可供综合利用的成分多 ,矿床 中有相当可观的金储量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中国 学者关于斑岩型金矿的论述已有很多 ,其中论述矿床 的 形 成 背 景 、成 矿 模 型 及 综 述 性 的 文 章 相 对 较 少 [ 1~12 ] ,对具体矿床的论述较多 [ 13~30 ] 。而目前中国 的斑岩型铜 - 金矿床研究与国外的同类型矿床相比 , 在找寻 、勘探 、评价的策略上还需再加大一些力度 ,这 样该类型金矿在中国应该是很有前景的 。
岩浆活动
斑岩型铜或 铜 - 金矿床
铜矿储量 /106 t
中生代 ( 170 ~100 Ma)闪长岩 、花岗闪 长岩
沙溪 (铜 - 金矿 ) 、 城门山 (伴生金 )
12. 9
燕 山期花 岗闪长 斑岩和闪长玢岩
铜厂 (铜 - 金矿 ) 、 富家 坞 、朱 砂 红 、银 山 (铜 - 金 )
9. 24
1 2 黄 金 地 质
黄 金
巴布亚新几内亚奥克特迪铜 - 金矿床的发现要 大规模 ; ④注重研究区地质文献的综合评述 ; ⑤对研
归功于在地球化学取样期间对沿水系穿行路线上遇 究区已有矿床的成矿模式应系统研究 ,以期发现新的
到的风化转石的彻底追索 。
矿床 。
巴布亚新几内亚比尼山铜 - 金 - 钼矿床是利用 1. 2 勘查方法和手段
表 2 中国铜矿的主要成矿带特征
序号 成矿带
1 长江中下游
2
赣东北
3
玉龙
构造背景
下扬子台褶带
扬子 地台江南台 隆
三江 造山系中贡 觉拉分盆地
赋矿地层
石 炭 —二 叠 系 和 中下三叠统碳酸盐 岩 中 元 古 界 双 桥 山 群变质层凝灰岩及 变质细碎屑岩
中 下 三 叠 统 色 尕 组火山杂岩 ,下三叠 统甲丕拉组砂泥岩
2 澳大利亚古努姆布拉
3
加拿大阿夫顿
30
4
秘鲁安塔帕凯
341
5
智利马尔泰和洛博
6
智利雷富希奥
7 阿根廷下德拉阿伦布雷拉
354
8 印度尼西亚巴都贾希乌
453. 6
13. 8 64 194 190 458
392
0. 7~1. 6 1. 0 0. 89
0. 51 0. 8
0. 6~1. 4 0. 46 0. 16
印度尼西亚格拉斯贝格铜 - 金矿床的发现 ,是弗 里波特公司在埃茨伯格地区持续勘探 28 年的结果 , 该矿床的勘查足以消除人们对深成斑岩型铜矿床的 偏见 ,该矿床的勘探历史也表明地质文献评述工作的 重要性 。
菲律宾远东南铜 - 金矿床是一个世界级的埋藏 颇深的富金斑岩型铜矿床 (埋藏于地下 650 m ) ,它 紧邻一个正在开采中的铜 - 金矿床 ,这一发现源于对 2个类似的成矿模式的研究 。
水系沉积物 、转石和土壤样及地球化学技术发现的 。
从国外 13个斑岩型铜 - 金矿床的主要勘查方法
以上几个实例表明 ,勘查斑岩型金矿的策略可归 和手段可以看出 (见表 1) ,该类矿床要运用多种手段
结于以下几方面 : ①在一个有望成矿地区要反复实 综合勘查 。如磁法 、激发极化法 、电阻率测量等物探
排列激发极化测量和地面磁测 ,圈定一个
1. 0
重要的激发极化异常 ,从而发现了斑岩型
金 - 铜矿床
12 巴布亚新几内亚奥克特迪
237. 85
216. 53
1. 25
13 巴布亚新几内亚比尼山
34
51
0. 4
在富金的铁帽和下伏的硫化物带上填
图 、钻探 ,斑岩系统的发现要归功于地球
1. 58
化学取样期间对沿水系穿行路线上遇到
YMAD 在没有任何明显的地质依据情况下 ,打了一些 度不够 ,相应的各项工作做得不够系统 。国外一些斑
浅的岩心钻孔 。菲律宾远东南铜 - 金矿床 1981— 岩型铜 - 金矿床也并非是一发现就确定为铜 - 金矿
1986 年 在 100 m ×75 m 范 围 完 成 深 部 取 心 钻 探 床 ,有些是经过几年 ,甚至是几十年 、上百年的反复研
喜马拉雅期 (60 ~
32Ma) 二 长 花 岗 斑 马拉松多 、多古松
的风化转石的彻底追索
区域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取样是评价
崎岖湿热山区最有效而快速的方法 ,利用
水系沉积物 、转石和土壤样及地球化学技
0. 6
术方法发现矿床 , 根据重砂 、金和总氧化
物浸提金异常能清楚地圈出有重大异常
的区域规模的流域盆地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进行验证次生富集辉铜矿矿层 ,大量的反循环钻进意 整的资料 。不仅仅把钻探看作是一种验证手段 ,而应
外发现许多孔的底部已打到可工业利用的深部铜 - 当作获得重要找矿信息的途径 。
金矿化体 。截止到 2002年 9月 18日 , 275个钻孔结 果表明 ,该区为一特大型斑岩铜 - 金矿床 [ 33 ] 。
1 国外斑岩型金矿勘查策略
斑岩矿床的特征是细网脉和裂隙控制浸染状铜 - 铁硫化物矿物广泛散布于斑岩侵入岩及其中性围 岩的巨大范围 [ 31 ] 。也就是说斑岩型矿床的一个重要 特征是蚀变强烈 ,而且范围广泛 。对斑岩型铜 - 金矿 床的找矿准则及找矿策略与其它类型金矿应有所区 别 ,要充分注意蚀变及其分带现象 ,确定斑岩体的存 在 。这方面在国外一些斑岩型矿床已经积累了一些 经验 。 1. 1 勘查策略
收稿日期 : 2007 - 05 - 16 作者简介 :李杰美 (1956—) ,女 ,辽宁兴城人 ,高级工程师 ,从事黄金地质研究工作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道 93号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
研究所 , 065000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利亚的卡迪亚里奇韦斑岩型铜 - 金矿床是在矿床 在众多的斑岩铜矿中 ,斑岩型铜 - 金矿床却寥寥无
发现前毅然决然地坚持打了 7 个深岩心钻孔 。阿根 几 。分析其原因 ,笔者认为 ,一是成矿条件确实与国
廷下 德 拉 阿 伦 布 雷 拉 铜 - 金 矿 床 , 1970 年 以 后 外典型斑岩型铜 - 金矿存在一定差别 ,另外是重视程
智利的雷富希奥金矿床 ,地表有所显示 ,地质填 图和细粒土壤取样 ,岩石拣块样圈定出最初的靶区 。
阿根廷下德拉阿伦布雷拉铜 - 金矿床有明显的 颜色异常 ,钻探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依据对蚀变分带的 认识 ,在矿床勘探和评价的 32年历史中 ,对该矿床无 论是从地质还是经济的角度都做了广泛的研究 。
印度尼西亚的巴都希贾乌大型铜 - 金矿床的发 现 ,勘探性的河流沉积物取样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大 范围的水系沉积物取样圈出了金 - 铜异常 ,在此基础 上 ,地表岩石的蚀变填图和基岩地球化学取样进一步 明确了异常的范围 ,从而使金刚石钻探顺利地打到了 铜 - 金矿石 。因此区域化探方法在地质工作程度较 低的地区 ,可有效地筛选出找矿远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