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界静——佛教信仰的四大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信仰的四大特點
界靜
美國科州佛教會會長、丹佛寺主持
佛教作為一種世界性宗教,它的產生和發展不僅反映了人們精神世界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而且反映了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的道德需求和善的追求。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突出了其智慧的特色。孫中山先生說:“佛教為哲學之母,救世之仁;研究佛學可以補科學之偏。”梁啟超說:“佛教的信仰,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是兼善而不是獨善,是住世而非厭世,是無量而非有限,是平等而非差冸,是自力而非他力。”梁啟超先生的高度概括,可以作為我們把握佛教信仰特點的指南。
無論是個人的修養與提升,還是社會的繁榮與發展,都需要一種“正信”。那麼,佛教的信仰則是一種“正信”,有其自身價值與意義。佛教信仰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激情與理性的合一
佛教是大覺世尊從大悲智海中流露出來,那是充滿了智慧、仁慈、光明、清涼的一種言教。所謂正信的佛教,就是正確的信仰、正確的信誓、正軌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賴。正信的宗教,必須是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普遍如此。如果一種宗教經不起這三種條件的考驗,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
“信”是進入佛教的初門,被視為最重要的入手處。《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盤無上道。”《大智度論》卷一也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大智度論》比喻說,如人進寶山,山中蘊藏著許多寶藏,而信仰如同雙手,在佛教的智慧寶山中,才會有所收穫。因此,要想獲得佛教的冺益,一定要具備信仰。
在佛教中,“信”是指身心如一、內外一致的崇奉、相信。信仰作為
- 254 -
一種追求,是一種精神與感情世界的活動,很難用有形的、有價的物質去比較。有的人常常感到自己沒有主宰,不能確立中心的目標,這是因為他本身還沒有信仰所致。沒有信仰的人,往往不能使思想統一而產生力量。信仰如同我們的家;家,使我們的生命有所依靠。
同時,每一種信仰都有一種信仰物件,作為佛法中的正信,強調真實、功德、作用等。佛教的信仰,強調相信釋迦牟尼佛是確實存在。同時,釋迦牟尼佛是功行圓滿的覺者,具足智德、斷德、恩德等三德,他的道德是圓滿清淨的,跟隨這位人天的導師,可以使我們的道德更崇高,人格更完美。
我們信仰的物件,要具有圓滿的正法。佛法的道理,不偏不倚,因此叫正法。佛法的道理,放諸四海皆准,適用于任何的時、空、人、事。因為佛法超越時空,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它是圓滿的。
所以,佛教中的信仰雖然強調信仰的激情,但是非常重視信仰的理性。佛法中信仰,是透過考察與分冸,瞭解到信仰的物件,具有真確(實)性、功(德)性和功用(能)性。佛法中的信仰以理智為基礎;從理智出發而加強信心,從智慧體認而陶冶的信仰,理解愈深切則信心愈堅強。這種信心能引發我們向上向善,不但對信的物件上有“高山仰止”之情愫,而且進一步也想達到同一境地!
梁漱溟先生說過:“西洋文化的特徵,是宗教的,信仰的;中國文化的特徵,是倫理的,理性的。”其實,在佛教文化中,宗教是哲學的,哲學是宗教的。所以,佛法作為一種信仰,表現為激情與理性的合一。依佛法說:信,當然是重於感情的;但所信的物件,預想為理智所可能通達的。理性的思考不僅是抽象的空洞的知識,而所證知的,必須有著真實的內容,值得景仰與思慕的。
佛教生活是包括了信仰要素,當我們瞻仰那些泥塑佛像,手捧著那些佛陀的遺教,會有一種天生的神聖感。有了信心才能滌除內心煩惱──貪、瞋、我慢。信心猶如明礬,放進濁水中,濁水不得不淨。人生現實社
- 255 -
會苦惱重重,能使我們空虛苦悶的心境,獲得愉悅、安定和充實。但是,如果沒有經過自由思考、理智陶冶,則其信仰永遠跟在他人走,這只是自我陶醉,屬於盲目的、反理智的迷信。佛教的信仰經過智慧觀察,在信仰中不廢理性,故無一般宗教重信不重解的弊病。
外界的事物都是無常變化的,所以佛法智慧的推求以自我體驗為中心,真理不從外得,認識了自我,把握住自我後,由內向外,擴大到人生現象界,以外界作為自我體驗之印證。如對佛法的正確知解,愈高愈深,信仰也就愈深愈堅。沒有經過理性思考的信仰,好像很虔誠,其實是非常浮淺。所以佛教主張從深解中起信仰,確信透過知識的信仰才是深固的。佛法是激情與理性的合一,在激情的信奉中,有一種深徹的理性;在冷峻的理性背後,有一種激情的衝動。能夠這樣的去瞭解,體驗,實行,則人生前途才充滿了無限光明。
二、信仰貫徹于佛法修學的始終
什麼是信仰?《成唯識論》卷六說:“雲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心淨為性”,即內心的純潔,不預存一些主觀與私見,惟是一片純潔無疵的心情。有了這樣的淨心,這才對於覺者、真理、奉行真理的大眾,能虛心容受,一直到成佛。“深忍”就是深刻的忍可,即“勝解”。由於深刻的有力的理解,能引發信心,所以說“勝解為信因”。“樂欲”,是要實現目的的希求,願望。有信心,必有願欲,所以說“樂欲為信果”。信心,只有在深刻的理解與懇切的欲求中才能顯現出來;而且,是從理智所引起,而又能策發意欲的。信以心淨為體性,這是真摯而純潔的好感與景慕;這是使內心歸於安定澄淨的心力,如摩尼寶珠能清濁水一樣。信心一起,心地純淨而安定,沒有疑惑,於三寶充滿了崇仰的真誠。由於見得真,信得切,必然要求自己從實踐中去實現佛法。
對於學佛的入門,有些人因信仰而入,有些人因慈悲而入,有些人因智慧而入。但是,信仰作為學佛的初門,聲聞乘中說:“信為能入,戒為
- 256 -
能度”,菩薩乘中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戒與智,不妨有所偏重,而“信為能入”卻是一致而不可或缺的。釋尊初成佛時,想到說法的不容易,覺得唯有信心具足,才能領受修學。龍樹比喻說:如人入寶山而沒有手,就一無所得;見聞佛法而沒有信心,到頭來也是一無所有。這可見佛法的無邊功德,都從信心的根源中來,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
整個佛法修學的次第以信、解、行、證為中心,一般人以為信仰只是佛法修學的初門,但是這四個階段都是互相融攝、貫通,一種不斷昇華、提高、進步的過程。如果以“信”貫穿整個佛法,則可以分為“信順”、“信忍”、“信求”到“證信”,這都叫做“信”——以心淨為信。
信順,是對於三寶有一種純潔的同情與好感,無私的清淨心,能領解事理。只有真正信順佛法,才能接受與認可佛法,才能進入佛法的大門。信順,首先要求對佛法沒有懷疑,能夠確認其真實性與絕對性,這是所有宗教信仰的共性。依此而進求深刻的理解,得到明確的正見,即名“信忍”或“信可”。佛教的信仰絕非只是一種純粹的激情式的信仰,更加鼓勵人們去思考與抉擇佛法,成就“抉擇慧”。只有經過抉擇慧的思考,才能產生真正、懇切的信仰。經過“信順”、“信可”,信心才是真正的成就,這是“信解位”。
信仰不僅僅是一種感情與理性的認同,更需要有親切的體驗,發起實現這目標的追求。所以,信仰的實踐是需要有其自身的體驗與靈感,如果信仰者沒有體驗到信仰的冺益則很難堅固自己的信心。佛教的信仰也是如此,所以在佛經以及祖師大德的著作中,乃至在現代佛法的弘揚中,靈感與體驗則是不可缺少的。在實踐的過程中,信心不斷地增勝,這是“解行位”。
“證信”或者可以稱為“證淨”,這是經過自己的實踐而證實其所信非虛,這是“悟不由他”、“不依文字”,這就是“證位”。所以,信仰不僅是一種信奉,更要求我們去實踐、證實自己的信仰,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信心不退。如禪者所說的悟,小乘所說的四不壞信──四證淨(佛
- 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