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课标一卷作文(最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从个体生活资料的获取到社会广大财富的创造,无不来 自于劳动的付出。对于农民而言,五谷不分,庄稼不会 自动生长;对于工人而言,四体不勤,商品不会自动产 生。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凝结在商品中的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实,一切产品,就算不成为商品, 其价值都来源于劳动,所以说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是的,我们不能成为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 端一不小心就枯萎的物种,不能成为生命实践的 局外人和游离者。而应深刻理解劳动与青少年核 心素养的内在关联,认识到劳动可以帮助我们收 获生存的技能,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各种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家长在这方面也要转变观念。 父母舍不得孩子受一点累、吃一点苦的宠爱心理 说不定最终害了孩子。《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孩子适当参 与家务劳动,从承担家庭责任、理解社会责任的 角度,才是对孩子的爱。
不难看出,所谓劳动与否之辩,实则驻足于“勤劳 革命”向 “智慧革命”转型的时代三峡中个体的取舍与 深思。劳动与智慧看似是出自一点而相背离的两条线, 但它们不是机械冰冷的直线,而是折射着人文光辉的曲 线,终将汇合。纵使智慧的八面手可以将我们从无休止 的辛劳中解放,但适时吝啬智慧,深刻反思一下“今我 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入尘寰,勤劳动,在劳动中体 悟“个中天地”,涵养“悯恤劳动”之襟怀。
最近,广州市教育局为了加强中小学劳动
教育,率先在全国制定了相关文件,提出了明 确要求,例如要求四年级以上小学生学会制作 一日三餐,要求初中生学会煲汤。这一方案很 快引起各界热议。其实,新中国成立后,我们 的教育一直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为目标,只是在后来的实践中,对劳动的重视 有过不应有的忽视。如今重新提倡劳动教育, 我认为是一种及时的正确的纠偏,广州的做法 值得在全国推广。而我们复兴中学的同学们, 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民族复兴,希望我 们能够走在这一时代风气的前头。热爱劳动, 从我做起,挥洒青春汗水,创造辉煌未来!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
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 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 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则作文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 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以中国传统文化 中关于劳动的箴言、警句和新时代领路人对新 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阐释作为总领,将中华民 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 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青少年 学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 觉弘扬劳动精神,以期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 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 与劳动的良好风气,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在推动 劳动教育方面的导向功能。
作为“演讲稿”文体,也要注意开头的“呼告语” 和结尾的“致谢语”。
【下水作文】 劳动,解密生命存在之谜(蔡赞生)
同学们:
骄阳似火,青春绽放,广阔的土地在为我们准备明 天的盛宴,清爽的夏风在为我们编制成长的花环。我们 又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做些什么?陶渊明诗云:“民生在 勤,勤则不匮。”大意为人生在世须勤奋,勤奋衣食不 乏匮。生活的本质是一场劳动紧接另一场劳动,劳动的 过程让我们体会生命确确实实存在。海德格尔认为,静 观只能产生较为可疑的知识,劳动才是了解事物最恰当 的方式,才能解密存在之谜。这几乎是一种揭示生命存 在意义的哲学。
无数事实证明,劳动创造幸福,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那些愿意付出辛勤劳动去为家人、别 人和社会服务的人,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 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劳动虽然辛苦,却 让我们知道,世界不仅在我们脑海中,也在我 们的双手里。通过劳动,看到自己亲手完成的 劳动成果,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劳动,闪着光,处处都是金子,处处值得 珍藏。同学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永远珍 惜每一次参加劳动的机会,在劳动中解密生命 存在之谜,让劳动,锤炼我们的体魄,磨砺我 们的身心,为我们的人生路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侯桂新)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其独特的性格。 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华民族素以勤劳闻名于世。从古至 今,热爱劳动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从穴居 野处到男耕女织,从大禹治水到西施浣纱,我们的祖先 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财富,积累了文明,热爱劳动光荣、 坐享其成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样的观念甚至渗透到 许多民间故事和动物寓言中,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题目设置上,延续了提供作文材料加明确写作任务的 作文题型。先由出自《左传》和《诗经》的两则传统名 句引出“劳动”的话题。再由三个“有的说”指明现实 生活中年轻人对劳动的误解与不尊重。材料中隐含了: 观点——“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思 路——“优秀传统”与“现实生活”的对比。
写作任务明确为“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 写一篇演讲稿”,写作主题为“倡议大家‘热爱劳动, 从我做起’”,在“认识”与“思考”的基础上,还要 有“希望”与“建议”。
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新时代,“两耳不闻窗外 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该被求学的我们奉为圭臬,将 治学与劳动璧合,努力做综合性、实践性人才,方与时 代的号角同频共振。作如“红日初升”、“河出伏流” 的新青年,需要有“一泻汪洋”、新鲜迸发的知识和秉 能。“问渠那得清如许”,活水之源,当是劳动。
大学将“种田课”设为必修课,让同学们在田间感 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中小学生志愿活动成为档案 学分,同学们走入社区,辛勤劳动,与众悲欢;许多学 校积极推行“学工计划”,美化校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 劳动素养。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从家庭、校园、社区 的多元养成,以劳动之光,照亮江河万朵。
临踞祖国发展之宏川,漫漫征程中——是劳动!将 筚路蓝缕之气魄织成锦绣,万亩绿林拔地而起于黄沙之 上,千里通途绝然横亘于群山之巅;是劳动!将“切磋 琢磨”之精神融成国粹,葳蕤花木绽放于玉壶宝鉴,宫 商角徵萦响于遗世琴弦。是劳动!将“心事浩茫连广宇” 落地生根,细嗅蔷薇;是劳动!将“为天地立心,为生 民立命”焕发普世价值,行稳致远。
写这个题,可能难在考生们平时对“勤”“劳”的 认识积累,演讲稿可以叙述“小故事”,以免无话可说 的困窘。
一定要注意针对现实,结合新时代的劳动现状,针 对对象(同学——青年群体),不可泛泛而谈。
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 点,但又区别于一般的议论文,演讲稿应注重针对性、 宣传性、鼓动性、感染力和口语化。
以“劳”为马,不负韶华!谨记:劳动风尚蔚然日, 方是复兴之梦嵌牢时!
谢谢大家!
然而,或许是前人的辛勤劳动制造了大量
社会财富,加上科技发达,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导致社会上乃至我们同学中有部分人对劳动产 生了一些偏见。有人说学习太忙,劳动耽误学 习时间,须知劳逸结合才能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提高学习效率。有人说劳动之事可以交由人工 智能代劳,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 要躬行”,我们对世界的真切认知往往离不开 双手对外物的直接触摸。还有人说劳动辛苦, 可以花钱购买他人的劳动进行替代,须知在我 们付出汗水的同时,劳动也磨炼了人的意志, 劳动的价值绝不只体现在可见的“产品”上。 劳动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同时在劳动的过 程中还能创造美、健康和幸福。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以“劳”为马,不负韶华
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二年级学生 曾晴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资治通鉴》有云:“作之不止,乃成君 子。”在机械化、高效率大行其道的时代,劳 动“无用论”和“可替代论”异军突起,而对 劳动的理解与其本义相背而驰,渐行渐远。殊 不知,肢体的懒怠必将散漫心志,过分依赖机 械无疑终成竭泽而渔。“君子终日乾乾“,以 “劳”为马,兼顾治学与劳动,方能砥节砺行, 不负韶华!
有意思的是,2018年全国卷Ⅰ是写给18年后的18岁 年轻人阅读的一封信,2019年全国卷Ⅰ则写面向本校同 学的演讲稿,都注重作文文体的“应用”性。
今年的题目任务指令明确,内容具有收放空间,角 度可大可小,没有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 但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劳动的意义缺乏基 本认识,对劳动者缺乏基本尊重,因而,这个命题具有 现实意义,写这个题,是考生们中学阶段的最后一堂人 生教育课。
劳动,使世界开花结果,暗香流溢;劳动,使生命 淬炼涅槃,破茧成蝶。
我可以在自家的园地里,鼓捣着各式各样的蔬菜、 花木,有胡萝卜、西红柿、万寿菊、千日红……感谢淳 厚的土地,让我在有限的空间里,恣意酣畅地挥洒汗水。
可是,近年来,劳动教育却渐渐缺失,对于广大青
少年来说,“劳动”成了他们的短板,甚至是一个遥 远的名词。就学校而言,升学成绩仍是评价学校好坏 的最直接的标准,本来不多的劳动技术课程被应试科 目挤占;就家庭而言,孩子是掌上明珠手中的宝,家 务活不舍得让孩子做;就社会而言,勤劳致富是一种 谎言,一脱成名、一夜暴富才是人们热衷追求的。客 观的现实产生人们对劳动敬而远之的窘境。甚至我们 的同学,也不愿参加劳动,说:“我们学习这么忙, 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 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对此,著名作 家韩少功说:“我看不起不劳动的人。一个脱离了体 力劳动的人,会不会有一种被连根拔起没着没落的心 慌?会不会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端一不小心就枯萎? 会不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和游离者?”
(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适用 省份: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 广东、安徽、山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
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 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 “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 “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 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 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 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是的,我们不能成为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 端一不小心就枯萎的物种,不能成为生命实践的 局外人和游离者。而应深刻理解劳动与青少年核 心素养的内在关联,认识到劳动可以帮助我们收 获生存的技能,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各种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家长在这方面也要转变观念。 父母舍不得孩子受一点累、吃一点苦的宠爱心理 说不定最终害了孩子。《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孩子适当参 与家务劳动,从承担家庭责任、理解社会责任的 角度,才是对孩子的爱。
不难看出,所谓劳动与否之辩,实则驻足于“勤劳 革命”向 “智慧革命”转型的时代三峡中个体的取舍与 深思。劳动与智慧看似是出自一点而相背离的两条线, 但它们不是机械冰冷的直线,而是折射着人文光辉的曲 线,终将汇合。纵使智慧的八面手可以将我们从无休止 的辛劳中解放,但适时吝啬智慧,深刻反思一下“今我 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入尘寰,勤劳动,在劳动中体 悟“个中天地”,涵养“悯恤劳动”之襟怀。
最近,广州市教育局为了加强中小学劳动
教育,率先在全国制定了相关文件,提出了明 确要求,例如要求四年级以上小学生学会制作 一日三餐,要求初中生学会煲汤。这一方案很 快引起各界热议。其实,新中国成立后,我们 的教育一直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为目标,只是在后来的实践中,对劳动的重视 有过不应有的忽视。如今重新提倡劳动教育, 我认为是一种及时的正确的纠偏,广州的做法 值得在全国推广。而我们复兴中学的同学们, 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民族复兴,希望我 们能够走在这一时代风气的前头。热爱劳动, 从我做起,挥洒青春汗水,创造辉煌未来!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
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 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 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则作文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 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以中国传统文化 中关于劳动的箴言、警句和新时代领路人对新 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阐释作为总领,将中华民 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 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青少年 学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 觉弘扬劳动精神,以期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 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 与劳动的良好风气,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在推动 劳动教育方面的导向功能。
作为“演讲稿”文体,也要注意开头的“呼告语” 和结尾的“致谢语”。
【下水作文】 劳动,解密生命存在之谜(蔡赞生)
同学们:
骄阳似火,青春绽放,广阔的土地在为我们准备明 天的盛宴,清爽的夏风在为我们编制成长的花环。我们 又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做些什么?陶渊明诗云:“民生在 勤,勤则不匮。”大意为人生在世须勤奋,勤奋衣食不 乏匮。生活的本质是一场劳动紧接另一场劳动,劳动的 过程让我们体会生命确确实实存在。海德格尔认为,静 观只能产生较为可疑的知识,劳动才是了解事物最恰当 的方式,才能解密存在之谜。这几乎是一种揭示生命存 在意义的哲学。
无数事实证明,劳动创造幸福,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那些愿意付出辛勤劳动去为家人、别 人和社会服务的人,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 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劳动虽然辛苦,却 让我们知道,世界不仅在我们脑海中,也在我 们的双手里。通过劳动,看到自己亲手完成的 劳动成果,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劳动,闪着光,处处都是金子,处处值得 珍藏。同学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永远珍 惜每一次参加劳动的机会,在劳动中解密生命 存在之谜,让劳动,锤炼我们的体魄,磨砺我 们的身心,为我们的人生路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侯桂新)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其独特的性格。 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华民族素以勤劳闻名于世。从古至 今,热爱劳动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从穴居 野处到男耕女织,从大禹治水到西施浣纱,我们的祖先 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财富,积累了文明,热爱劳动光荣、 坐享其成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样的观念甚至渗透到 许多民间故事和动物寓言中,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题目设置上,延续了提供作文材料加明确写作任务的 作文题型。先由出自《左传》和《诗经》的两则传统名 句引出“劳动”的话题。再由三个“有的说”指明现实 生活中年轻人对劳动的误解与不尊重。材料中隐含了: 观点——“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思 路——“优秀传统”与“现实生活”的对比。
写作任务明确为“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 写一篇演讲稿”,写作主题为“倡议大家‘热爱劳动, 从我做起’”,在“认识”与“思考”的基础上,还要 有“希望”与“建议”。
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新时代,“两耳不闻窗外 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该被求学的我们奉为圭臬,将 治学与劳动璧合,努力做综合性、实践性人才,方与时 代的号角同频共振。作如“红日初升”、“河出伏流” 的新青年,需要有“一泻汪洋”、新鲜迸发的知识和秉 能。“问渠那得清如许”,活水之源,当是劳动。
大学将“种田课”设为必修课,让同学们在田间感 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中小学生志愿活动成为档案 学分,同学们走入社区,辛勤劳动,与众悲欢;许多学 校积极推行“学工计划”,美化校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 劳动素养。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从家庭、校园、社区 的多元养成,以劳动之光,照亮江河万朵。
临踞祖国发展之宏川,漫漫征程中——是劳动!将 筚路蓝缕之气魄织成锦绣,万亩绿林拔地而起于黄沙之 上,千里通途绝然横亘于群山之巅;是劳动!将“切磋 琢磨”之精神融成国粹,葳蕤花木绽放于玉壶宝鉴,宫 商角徵萦响于遗世琴弦。是劳动!将“心事浩茫连广宇” 落地生根,细嗅蔷薇;是劳动!将“为天地立心,为生 民立命”焕发普世价值,行稳致远。
写这个题,可能难在考生们平时对“勤”“劳”的 认识积累,演讲稿可以叙述“小故事”,以免无话可说 的困窘。
一定要注意针对现实,结合新时代的劳动现状,针 对对象(同学——青年群体),不可泛泛而谈。
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 点,但又区别于一般的议论文,演讲稿应注重针对性、 宣传性、鼓动性、感染力和口语化。
以“劳”为马,不负韶华!谨记:劳动风尚蔚然日, 方是复兴之梦嵌牢时!
谢谢大家!
然而,或许是前人的辛勤劳动制造了大量
社会财富,加上科技发达,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导致社会上乃至我们同学中有部分人对劳动产 生了一些偏见。有人说学习太忙,劳动耽误学 习时间,须知劳逸结合才能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提高学习效率。有人说劳动之事可以交由人工 智能代劳,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 要躬行”,我们对世界的真切认知往往离不开 双手对外物的直接触摸。还有人说劳动辛苦, 可以花钱购买他人的劳动进行替代,须知在我 们付出汗水的同时,劳动也磨炼了人的意志, 劳动的价值绝不只体现在可见的“产品”上。 劳动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同时在劳动的过 程中还能创造美、健康和幸福。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以“劳”为马,不负韶华
福建省泉州五中高二年级学生 曾晴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资治通鉴》有云:“作之不止,乃成君 子。”在机械化、高效率大行其道的时代,劳 动“无用论”和“可替代论”异军突起,而对 劳动的理解与其本义相背而驰,渐行渐远。殊 不知,肢体的懒怠必将散漫心志,过分依赖机 械无疑终成竭泽而渔。“君子终日乾乾“,以 “劳”为马,兼顾治学与劳动,方能砥节砺行, 不负韶华!
有意思的是,2018年全国卷Ⅰ是写给18年后的18岁 年轻人阅读的一封信,2019年全国卷Ⅰ则写面向本校同 学的演讲稿,都注重作文文体的“应用”性。
今年的题目任务指令明确,内容具有收放空间,角 度可大可小,没有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 但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劳动的意义缺乏基 本认识,对劳动者缺乏基本尊重,因而,这个命题具有 现实意义,写这个题,是考生们中学阶段的最后一堂人 生教育课。
劳动,使世界开花结果,暗香流溢;劳动,使生命 淬炼涅槃,破茧成蝶。
我可以在自家的园地里,鼓捣着各式各样的蔬菜、 花木,有胡萝卜、西红柿、万寿菊、千日红……感谢淳 厚的土地,让我在有限的空间里,恣意酣畅地挥洒汗水。
可是,近年来,劳动教育却渐渐缺失,对于广大青
少年来说,“劳动”成了他们的短板,甚至是一个遥 远的名词。就学校而言,升学成绩仍是评价学校好坏 的最直接的标准,本来不多的劳动技术课程被应试科 目挤占;就家庭而言,孩子是掌上明珠手中的宝,家 务活不舍得让孩子做;就社会而言,勤劳致富是一种 谎言,一脱成名、一夜暴富才是人们热衷追求的。客 观的现实产生人们对劳动敬而远之的窘境。甚至我们 的同学,也不愿参加劳动,说:“我们学习这么忙, 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 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对此,著名作 家韩少功说:“我看不起不劳动的人。一个脱离了体 力劳动的人,会不会有一种被连根拔起没着没落的心 慌?会不会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端一不小心就枯萎? 会不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和游离者?”
(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适用 省份: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 广东、安徽、山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
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 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 “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 “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 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 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 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