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学习空气采样方法
2掌握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环境,也是微生物借以扩散的媒介。

空气中存在着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粒子,这些微生物粒子是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气微生物主要来自于地面及设施、人和动物的呼吸道、皮肤和毛发等,它附着在空气气溶胶细小颗粒物表面,可较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

某些微生物还可以随着空气中细小颗粒穿过人体肺部存留在肺的深处,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也可以随着空气中细小颗粒物被输送到较远地区,给人体带来许多传染性的疾病和上呼吸道疾病。

因此,空气微生物含量多少可以反映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是空气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参数评价空气的清洁程度,需要测定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空气污染微生物。

测定的细菌指标有细菌总数和绿色链球菌,在必要时则测病原微生物。

空气并非微生物的繁殖场所,空气中缺乏水分和营养,紫外线的照射对微生物也有致死作用。

微生物产生的孢子本身也可以飘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借风力传播。

空气中的微生物中,真菌的孢子数量最多,细菌较少。

而且藻类、酵母菌、病毒都会存在于空气中。

病原菌在空气中一般很易死亡,但结核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流感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也可以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

尘埃多的地方,如畜舍、公共场所、医院、城市街道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较多。

高山、海洋、森林、积雪的山脉和高纬度地带的空气中,微生物较少。

在本次实验中测量空气中微生物含量,主要是利用空气的自然沉降法,也有其它方法,如撞击法,过滤法等。

三、实验器材
电炉,培养基,培养箱,无菌台,锥形瓶,培养皿,棉花塞,橡皮筋,玻棒,烧杯
四、实验步骤
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50毫升,并灭菌备用
2倒平板凝固完全(每板10-15ml培养基)
3空气采样,在实验室的四角及中央采取五个点,每个点做两个平行,一个对照,十一个培养皿,暴露空气中10min,避开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采样时关闭门窗,减少人员走动。

4采样好的培养皿置入37℃培养箱中培养24H,观察并记录
5计算结果:根据前苏联微生物学家估算的公式:100/A*5/T*1000/10*N=50000N/AT,其中N 表示培养后菌落数,A表示平皿的表面积,T是表示培养皿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

此公式是根据100cm2的表面积在空气中暴露5min的菌落数相当于10L空气中的菌落数来估算的,并不能代表真实空气的数量,应该比实际菌落数小。

五、实验报告
1描述培养物的形态特征
2计算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确定空气的卫生状况。

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牛肉膏3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15—20g 水1000ml pH 7.4—7.6
一、器材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 NaOH,1mol/L HCl;
试管,三角烧瓶,烧杯,量筒,玻棒,培养基分装器,扭力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pH 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等。

二、操作步骤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

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

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后直接放入水中,这时如稍微加热,牛肉膏便会与称量纸分离,然后立即取出纸片。

蛋白胨很易吸潮,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

另外,称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匙用于一种药品,或称取一种药品后,洗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瓶盖也不要盖错。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可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

待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

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化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在琼脂溶化的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使烧杯破裂。

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值,如果pH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值,直至pH达7.6。

反之,则用1mol/L HCl进行调节。

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否则,将会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对于有些要求pH值较精确的微生物,其pH的调节可用酸度计进行(使用方法,可参考有关说明书)。

4.过滤
趁热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

一般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这一步可以省去(本实验无需过滤)。

5.分装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

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

(1)液体分装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

(2)固体分装分装试管,其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

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3)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6.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棉塞制作方法附本实验后面)。

7.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扎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

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三角烧瓶加塞后,外包牛皮纸,用麻绳以活结形式扎好,使用时容易解开,同样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8.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121.3℃,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入冰箱内暂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