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前,承包人应对图纸、资料等进行现场核对,并作补充调查,调查核对隧道所处的位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钻探图表以及隧道进出口位置和其他相关工程情况。

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人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工期要求、施工队伍、机械设备等条件正确选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顺序,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必要的图表资料须送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审批。

二、环境保护

1、隧道施工,应尽量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因工程行为而造成的破坏,应有处理措施,如坡面防护、加固、排水、植被等。

2、隧道凿岩应采用湿法钻孔。通风除尘和排除有害气体时,必须考虑洞口的环境污染。

3、图纸资料核对时及隧道施工中,由于可能造成地下水迳流的改变或形成洞顶地表塌陷等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时,承包人应于施工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制订

施工方案报请业主批准。

4、隧道弃碴,尤其长大隧道弃碴,应有妥善安排,确保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或留下隐患。

5、隧道施工废水排放,应确保不污染环境。必要时应设沉砂池,废水沉净后再排放。

三、洞口段工程

1、提倡边仰坡破损最小的“环保进洞”,既能确保洞口安全,又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坡面的破坏。

2、洞口段工程应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作好各项人、机、料的准备才允许动工。

3、应核查隧道洞口地形,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必要时应调阅地勘资料。若有疑点应进行补充调查或补勘。切忌盲目施工造成洞口病害。

4、进洞前应完成洞外排水工程,包括边、仰坡外的截水沟、排水沟和洞口排水沟、涵管组成的排水系统。

5、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偏压时,应进行调查,必要时进行补勘,查清其危害性,确定工程措施才能动工。

6、洞门、洞口挡翼墙、明洞等洞口结构物地基应按设计要求核实,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可下基。

7、为减少隧道施工干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确保洞口边仰坡稳定不遭破坏恶化环境,洞门、洞口挡翼墙、明洞

等洞口段工程应先行施工完成后才能进洞口实施洞内掘进和洞内其它工程。

8、洞门墙后,明洞背回填应对称施填以免结构物偏压。应待结构物圬工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才能进行回填。加强对明洞回填的控制,回填坡面应平顺,利于排水;粘土防水层必须保证设计厚度,按设计要求回填夯实。

9、洞口浅埋(偏压)段施工易发生坍方等病害,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可能造成的影响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除按施工设计图的要求实施外,还应酌情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地表下沉、拱顶下沉的量测及反馈,以指导施工。

②地质条件很差时,采取地表锚杆、钢管桩,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若有涌水时,宜采用地表预注浆结合洞内环形团结注浆。

③在浅埋地段宜加强拱腰以下及拱脚处的迳向锚杆;应及时实作仰拱或临时仰拱。

四、辅助工程措施及开挖

1、辅助工程措施有管棚、超前导管、超前钻孔注浆、超前锚杆、地表注浆加固、护拱等。辅助工程措施未按设计施作,极易发生隧道坍方,要求必须严格按设计实施,并严格检查,详细记录,杜绝“偷工减料”的发生。

2、对地质剖面反映或超前地质预报的断层带、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地段或遇膨胀性围岩,应加强辅助工程措施。

3、洞身开挖爆破必须按设计的围岩条件作好爆破设计。并在开挖的过程中应根据地质超前预报或隧道监控量测反馈资料进行调整。

4、严格控制断面开挖。既应留够变形余量,确保隧道净空量和结构尺寸量,又应使超欠挖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超过规范允许范围的超挖部分必须采用同级强度的砼回填。

5、注意控制超前导管环向间距和注浆数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五、初期支护

1、初期支护既是施工的临时支撑又是复合式衬砌的结构层(永久结构),属隐蔽性工程,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记录非常重要,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及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实施、试验及记录。驻地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旁站检查,并作监理记录。

2、钢支撑基脚必须设置牢固,严禁置于虚碴上,必要时加设锁脚锚杆以充分发挥它对围岩的支撑作用。钢拱脚虚置或焊在锚杆上吊空者,必须返工。拱脚标高不足,不得用片、块石砌垫,必须用钢板进行调整或用不小于C20砼浇筑。钢支撑必须就位准确,垂直支承,每榀倾斜度应控制在±20,横向安装偏差不大于±50mm,竖向安装偏差不低于设计标高,安装间距控制在±50mm,并且在施作段内其榀数应保

证达到相应的设计数量,不得少榀数。严格控制钢支撑保护层厚度。

3、锚杆径向和环向间距、锚杆长度和注浆数量必须严格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4、喷射砼材料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砼喷射前必须清洁岩面,清除松动和破损岩面,并使岩面保持一定湿度。喷射砼必须采用湿喷,喷射砼的回弹物不得重复利用,所有回弹物应从工作面清除。喷射砼强度和厚度应符合施工规范对喷层厚度的要求,应保证大面总体平整。

六、防排水工程

1、二衬砼浇筑应加强捣固,确保达到设计的砼防渗要求。

2、隧道防排水工程的结构构造,应严格按照施工图实施。对隧道内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况、变化规律、补给来源及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和记录。并据此调整、完善防排水工程措施,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更有效的防止隧道渗漏水。

3、防水板材质应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板塔接宽度和焊缝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衬砌背部环向和纵向集排水要求定位牢固、准确,确保排水管接头紧密,管路通畅。其布设应根据实际出水情况进行调整,出水严重地段应适当增加。

4、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初支表面进行检查、确认其大面平整,不会损伤防水板,防水板挂点间距拱脚宜为0.5~0.7m,边墙宜为1~1.2m,凹凸处适当增加挂点。浇筑二衬前应检查防水板铺设质量满足要求。二衬钢筋焊接时应有防护措施确保不烧伤防水板。

5、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止水带防水,在安装及浇筑砼时,注意保护止水带,不得被刺破和割裂,如有则必须及时修补。

6、坍方地段是防水的重点,应预加强,并确保防水措施的落实。

7、隧底渗漏水是危害最大、处理最难的部位,因此,应特别注意仰拱防水措施的加强并认真实施。

七、监控量测及地质预报

1、承包人必须把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列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第三方监控量测不能免除承包人应该进行施工监控量测的责任。

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是:

①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②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撑系统设计。

2、由于隧道监控量测反馈资料引起工程设计变更,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经业主批准方能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