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教学
1.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切入教学内容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

”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但往往只在备课时去“备学生”,这时候的“备学生”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测,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确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的真实水平也无法准确估计到,这样,教师的主观猜测和学生的“客观”水平之间便存在了一定的距离。

因此我们教师需进行调查,去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

可以通过课前谈话,课始、课中提问:如“关于这些内容,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等方式,听一听不同层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一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万以内数的接触还是比较多的,并不陌生。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会读万以内的数,个别学生的读数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数中间有两个零的数上。

在处理教材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用数字自由组数—将数分类—学生充分读数—讨论、小结读数方法”这样一种主动建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学的起点建立在学生的起点上,让学生在读数中感悟读法。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而现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起点。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做到“以学定教”。

2.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调整教材的呈现次序
一般来说,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多地关注知识的逻辑起点,这涉及到教材本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这也是教材编写的局限性之一。

当学生的现实起点远远高于逻辑起点时,我们有必要对教材的教学顺序进行适度的调整。

如《5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教材提供了这样一条教学路径: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积累感知;2、看着得数想乘法算式;3、看着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

这样的教学路径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事实上我们知道乘法口诀表作为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前期家庭教育中,它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已经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能背诵全部乘法口诀。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改变了教学思路:第一步,从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引出乘法口诀,体会乘法口诀为计算带来的便捷性;第二步,通过实践操作理解乘法口诀的内在意义;第三步,沟通口诀与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掌握口诀的基本结构,进一步掌握口诀。

以学生的现实起点为基础对教材进行合理、适度、准确的开发是有必要的。

3.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在课堂上寻找到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预设方案中的情况有所偏差,那就造成教师无法照搬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无法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预设方案进行教学。

而必须在学生所占有或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改造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调整自己的预设方案。

案例:《圆的周长》片断
师:(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纸片)谁能上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
(一生上来绕圆一圈,其余同学表示赞同)
师:那这个圆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有没有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一根绳子绕圆的一周,再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生:可以把这个圆在尺上滚一圈,得到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生:可以用公式进行计算。

师:还有公式?是怎样的?
生:圆的周长=3.14×直径
(教师板书计算公式)
师:对于这个公式,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个公式对吗?为什么要用3.14×直径就是周长了呢?
生:我们数奥老师告诉我,任何一个圆的直径×3.14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师: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真的吗?
(学生反映不强烈)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验证一下吗?
生:可以用我们手上的圆片测一测他的周长和直径,再算一算。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看,是不是像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非常关注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并能根据学生所反馈的信息,确定学生所处的学习起点,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愿望,还在不知不觉中深化了已有知识,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
1.以生活经验为学习起点,促进有效学习
目前,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已成为数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数学改革的步伐,在课堂设计中注重数学和生活的融合和连接,既要关注“数学思考”,又要关注“生活思考”。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巧用生活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数学的理解能力,促进有效学习。

例如现在的应用题教学,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于稍复杂的更是难以理解(特别是低段学生),以至于应用题解题能力低下。

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寻找应用题的生活情境,将应用题编成小故事进行情境教学,相信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如在教学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方法,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在从萧山开往楼塔的公共汽车上有乘客18人,途径临浦时下车4人,又上车7人,现在车上又多少人?解题方法有:可以先下车再上车,那就是18-4+7=21(人);也可以先上车再下车,那就是18+7-4=21(人);还可以把下车上车的人数进行抵消,那就是18+(7-4)=21(人),这样的设计就很好地利用应用题的原型,有效地帮学生掌握了多种解题的方法。

2.以原有知识为学习起点,促进有效学习
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

的确,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能灵活应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起点,这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除法、分数与比的关系猜想到“比”也有基本性质,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总结规律,整个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创造”出“比”的基本性质。

这种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原来的知识,更有效地掌握了新知识。

3.以操作技能为学习起点,促进有效学习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维和想象力最为活跃,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对数学的理解,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与技巧。

例如:在教学《搭配的学问》时,教师学具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装和两件不同的下装,让
学生试着动手搭配(这种操作对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难),通过搭配得出方法:1、从上装入手,一件上装配两件下装,另一件上装同样也可配两件下装,共四种;2、从下装入手,一件下装可配两件上装,另一件下装也是,也一共是四种。

从这些具体操作的方法中我们可以得到其实这种现象可以用乘法来解决:每件可配两种,就是2个2,可用2×2=4;如果是三件上装配两件下装,就是3个2或2个3,可用3×2=6(种)。

这种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生动、有效地帮学生理解了搭配的数学方法,培养了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4.以情感体验为学习起点,促进有效学习
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与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等的交流,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评价、欣赏等内容的交流,都涉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预约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课堂结尾:今天这节课思维活跃,发言热烈,课堂气氛活跃,有许多同学在课堂上发言了,老师要特别表扬平时胆小的同学,今天的课堂上也听到了你们响亮的声音。

下面请发言过的同学举手,没有发言过的同学还有机会,请发言过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他们,好吗?全班多少人?发言过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一生回答后师再问:现在发言过的学生占百分之几呢?那么没有发言的呢?请第一个发言的学生站起来,他占了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占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同样是这位学生,为什么百分数会发生变化?这样的结尾寓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于一体,又很好的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对难点单位“1”的判断认识再次提高。

整个课堂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不言而喻,学习的效果也大大提高。

只有正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有效的加以利用,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才能把孩子们引领到我们真正想让他们去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