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
1.1 工程概况
××××工程规划容量1×12MW,本期工程建设1×12MW。拟建厂址区位于××××××,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挤密碎石桩的施工工作由×××××完成,始于××××年××月××日,终于××××年××月××日。
根据设计要求,挤密碎石桩的施工范围:主厂房、烟囱及综合楼地段,共计成桩5610根。本次检测范围为主厂房、烟囱两处理地段。
1.2 主要设计指标及施工控制指标
1.2.1 主要设计指标
桩间距为1.00m;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220kPa;
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N值不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即要求消除饱和粉土、砂土的地震液化。
1.2.2 施工控制指标
设计要求成桩有效直径为500mm,设计投料量为桩体积的1.10~1.30倍。
施工时振密电流按空载电流增大10~15安培控制。
1.3 检测点布置原则及执行的标准
1.3.1 检测点布置原则
在抽检碎石桩施工记录的基础上按随机选点、面上覆盖的原则布置,同时考虑了建筑物的不同及该工程场地的地震液化特征。
1.3.2 执行的标准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4 检测目的及手段
1.4.1 检测目的
确定桩体的密实度、连续性及有效长度、桩间土的挤密加固效果、消除液化效果,分析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4.2 检测手段
此次检测工作采用的检测手段为抽检施工记录、碎石桩桩体开挖观测、桩间土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等。
1.5 检测时间及完成的检测工作量
抽检碎石桩施工记录工作于××××年××月××日前完成;碎石桩桩体开挖观测、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等现场检测工作始于同年××月××日,终于××月××日。本次检测完成的工作量列入表1.5。
表1.5 检测工作量统计表
抽检施工记录
(根)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静载荷
试验
(点)孔数
(个)
总进尺
(m)
孔数
(个)
总进尺
(m)
标准贯入试验
(次)
140 16 146.5 16 161.4 84 8
现场检测、试验点的位置见附件《检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钻探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孔在终孔后用碎石回填至地表。
本工程的桩间土钻探及标准贯入试验、碎石桩桩体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项目等检测工作由×××××完成。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项目委托×××××完成。××××年××月××日提交检测成果。
2 基本岩土工程条件
2.1 地层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根据《国能巴楚生物发电工程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书》,拟建站址区自上而下地层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如下:
2.1.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①粉土:黄褐、黄灰色,稍密,湿~很湿,夹粉质粘土薄层。厚度1.00~4.00m,平均2.57m;层底高程1149.30~1151.85m,层底埋深1.00~4.00m。
②粉土:黄灰、灰黄等色,稍密,很湿。夹②-1粉质粘土、②-2粉细砂透镜体。厚度0.70~3.30m,平均1.93m,层底高程1147.45~1150.21m,层底埋深2.90~
5.80m。
②-1粉质粘土:黄灰、灰黄等色,软塑状态,很湿。厚度0.30~0.90m,平均
0.49m。
②-2粉细砂::灰黄、黄灰等色,松散,饱和。厚度0.60~3.00m,平均1.88m。
③粉细砂:灰黄、黄灰等色,稍密~中密,饱和。厚度1.50~8.80m,平均4.63m,层底高程1138.64~1146.23m,层底埋深7.00~14.50m。
2.2.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④粉细砂:灰黄、黄灰等色,密实为主,局部中密,饱和。揭露厚度10.60~
16.80m,平均13.60m,层底高程1128.66~1129.55m,层底埋深23.60~24.60m。
⑤粉质粘土:黄灰、灰黄等色,可塑~硬塑状态,很湿。夹⑤-1粉土薄层。本次勘测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1.50m。
⑤-1粉土::黄灰、灰黄等色,中密~密实,很湿。本次勘测为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1.10m。
2.2 地下水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粉土和粉细砂中,以大气降水和灌溉入渗为主要补给方式,以地面蒸发和人工取水为主要排泄方式。本次勘测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00~.70m,相应高程1151.56~1152.28m。据调查,地下水位可视为较低水位,拟建厂址区历年平均最高水位接近地表。
2.3 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对应中硬场地土),按中软场地调整后为0.65s。
3 现场及室内检验、试验工作
3.1 施工记录抽检
施工记录抽检在面上覆盖的原则下按随机抽检方式进行,本次共抽检140根碎石桩施工记录,抽检地段及桩号见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