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需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它生产要素对劳动力要素替代越容 易,则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越高。替代受技术和制度制约。
• 希克斯-马歇尔第二定理
– 当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则用来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力需求 的工资弹性也越大。 – 当W上升,成本C上升,产品价格P上升,需求弹性增大;产量Q 下降大,就业量减少多。 – 其它条件相同,企业比行业或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富有弹性; – 长期与短期相比,长期的工资弹性高。
•
但由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其产品价格不再是一 个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因此,垄断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 1、卖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MRP = W
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MRP等于产品的 边际收益MR和劳动的边际产品MP的乘积MR·MP,使用劳动 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W。
•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 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含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 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 = f(L,K),它表明了生 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 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 术系数。 • 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 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劳动需求一定) • 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 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可以选择最经济的方式生 产)
• 希克斯-马歇尔第三定理
– 其它生产要素供给越富有弹性,则该要素的需求就越富有弹性。 – 当工资W上升,企业乐于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减少劳动力需求;但当资 本供给量是一定时,随需求量增加,资本价格也会上升,因而以资本替 代劳动力从而使劳动力需求量趋于降低的程度,取决于资本要素的供给 弹性的大小。 – 一般说来,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大,其价格的上升速率就越快,企业以资 本替代劳动力的变通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越小;反之亦 然。 – 此类替代效应在劳动力要素之间也可能发生。如非技术工人工资大幅上 升,则企业乐于用技术工人替代非技术工人;如果技术工人的数量是一 定的,则随技术工人需求的上升,其工资也会上涨,从而阻碍了企业进 一步用技术工人替代非技术工人,因而此类替代取决于技术工人的供给 弹性。此类替代不影响就业总数,只影响就业结构。
1、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2、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3、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
劳动力需求的分析假设
• 1)只存在两种要素投入:资本和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替代 • 2)每一种要素都是同质的 • 3)劳动力短期可变,资本只在长期变化,技术超长期变 化 • 4)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 5)市场是竞争性的
一、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 1、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 劳动力需求是社会再生产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和容量。 •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 – That is, it is derived from the demand for the product or service that the labor is helping produce. • The demand for hamburgers leads to the demand for hamburger workers.
劳动力需求曲线
• 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反向关系
• 表示企业愿意接受的工资率与其使用的相应劳动量之间关系 •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这 是我们在劳动经济学中分析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要前提。
W
6
.. . . . .
劳动需求 Labor Demand
• 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 劳动需求弹性 • 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前提——为什么学习劳动需求理论?
• 劳动力市场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工作者将他们的时间提供 给工作活动的意愿,也同时取决于企业雇佣这些工作者的 意愿。即劳动需求。 • 企业所作出的雇佣和解雇决策任何时候都能够创造和毁灭 许多工作岗位。(例如20世纪80年代典型的一年中,美 国制造业中近9%的工作岗位是新创造出来的,而11%的 工作岗位消失) • 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正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其他投 入(例如土地、厂房和机器的需求一样),是一种派生的 需求,是从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中派生出来的。
• 2、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 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两个因素造
成的,一是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二是垄断企业产品 的边际收益曲线,由于该曲线也是递减的,故也影响 了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 • 劳动的需求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
• 3、卖方垄断企业的市场劳动需求曲线:
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就是n个卖方垄断企业的边 际收益产品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前提是将劳动市场 所有企业简化为卖方垄断企业。
• 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劳动用工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的自主行为 。但也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最低劳动标准 2、最低工资 3、对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力在法律上的确认 4、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或利用
第二节、完全竞争下的企业劳动需求分析
• 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 都是完全竞争的。(指什么?)
4
2
.
D O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L
一、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 1、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即劳动 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成本”即劳动价格相等。 • 公式表示为:VMP =W • 图形表示为:
VMP=W0 W0
d= VMP=MP*P
L0
• 2、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 斜。
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 曲线可以看成是所有 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的简单水平加总。 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 方倾斜的,但比边际 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二、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 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每 一时期内,劳动、资本与技术变化的步伐不一样。
时间范围
变化的要素
固定不变的要素
短期
劳动
资本和技术
长期
劳动和资本
技术
超长期
劳动、资本而后技术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还受到企业目 标的影响。 •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根据资本劳动价格比 确定劳动需求)。 •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计划经济时代,隐性失业)。 • 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
• 2、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供给与需求曲线
• 由于买方垄断企业是劳动市场上的唯一购买者,因此它所 面临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致的,而 且劳动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劳动的供给曲线之上。 •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是不存在的。 • 买方垄断对劳动价格和需求的影响受制于劳动供给曲线的 影响
W的变动量。
3、取值范围(绝对值):
ed 的取值范 围 劳动需求曲 线的特征
ed =0
完全缺乏弹 性
0< ed < 1
缺乏弹性
ed =1
3; ∞
富有弹性
ed =+∞
完全富有弹 性
A、 劳动需求弹性为 ,工资不论如何变化都不会对劳动需求 、 劳动需求弹性为0, 产生影响。 产生影响。 B、劳动需求弹性无穷大,现行工资水平雇佣市场所有劳动力, 、劳动需求弹性无穷大,现行工资水平雇佣市场所有劳动力, 工资稍有变化一个也不雇佣。 工资稍有变化一个也不雇佣。 C、劳动需求弹性为1,劳动需求的变化正好等于工资变动比率。 C、劳动需求弹性为1,劳动需求的变化正好等于工资变动比率。 D、劳动需求弹性大于1,劳动需求弹性大,企业雇佣劳动数 、劳动需求弹性大于 ,劳动需求弹性大, 量对工资变化的敏感程度高。 量对工资变化的敏感程度高。 E、劳动需求弹性小于1,劳动需求弹性小,企业雇佣劳动数量 、劳动需求弹性小于 ,劳动需求弹性小, 对工资变化的敏感程度低。 对工资变化的敏感程度低。
1、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决定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成本MLC曲线 的交点确定了买方垄断企业的最优劳动使用数量即L0点。 W0为劳动的价格,由劳动供给曲线W(L)决定。
W,MLC • • • • E W1 W0 MLC W(L)
为保留工资较低的 工人多支付的工资 L0
• 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 规模效应。 • 替代效应是由于工资率上升,企业想维持原有的产量水 平上,则会使用资本替代劳动。劳动需求减少。 • 规模效应是由于工资率上升,劳动的边际成本增加,企 业产量减少,产量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 • 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 应的变化之和。 •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 斜。
二、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假定其它条件相同,在下述条件下,某种劳动需 求具有很高的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
– 劳动力投入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 对利用该类劳动力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 越大 – 其它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 该类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大
• 希克斯-马歇尔第一定理
二、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者, 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 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劳动的 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在劳动要素市场上劳动价格是变化的,因而使用劳动的边 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的价格。 • 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VMP=MLC 在买方垄断条件下,VMP=MP·P。MLC为劳动的边际成 本。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必须支付给增加的那 些工人的工资,第二部分是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 已经变得较高的工资。
社会制度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正式制度,即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就业制度、用人 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安排。 • 非正式制度,即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潜在规范作用的社 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惯等。
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
• 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只有接受和服从国家劳动计划的义务,没有自主决定劳 动用工的权利,它们无法严格按照企业技术特征的要求来确 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结构,也无法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 严格按效率原则裁减职工。
• MRP与VMP的区别:
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产品价格为常数P,故产品边际收益MR等 于产品价格,从而边际收益产品MRP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 = 于产品价格,从而边际收益产品 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MP·P;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根据产品的需求函数得到的变 动的价格,故产品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产品价格。企业使用劳 动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而是等于更加一般的 边际收益产品MRP=MR·MP。
2、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第三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分析
•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一、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卖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劳动 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
由于企业在劳动市场上为完全竞争者,故使用劳动要素的 “边际成本”仍然等于不变的工资率。
• 企业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的劳动数 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 出反应。 •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短期劳 动需求曲线相对更为陡峭,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则较为 平坦。 • 原因在于工资率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要大于 短期调整。
1、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第四节、劳动需求弹性
•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 一、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 1、定义: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 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 2、公式: • ed =- (△L/L)/(△W/W)=-(△L/△W)/(W/L) 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
• 希克斯-马歇尔第二定理
– 当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则用来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力需求 的工资弹性也越大。 – 当W上升,成本C上升,产品价格P上升,需求弹性增大;产量Q 下降大,就业量减少多。 – 其它条件相同,企业比行业或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富有弹性; – 长期与短期相比,长期的工资弹性高。
•
但由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其产品价格不再是一 个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因此,垄断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 1、卖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MRP = W
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MRP等于产品的 边际收益MR和劳动的边际产品MP的乘积MR·MP,使用劳动 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W。
•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 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含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 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 = f(L,K),它表明了生 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 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 术系数。 • 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 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劳动需求一定) • 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 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可以选择最经济的方式生 产)
• 希克斯-马歇尔第三定理
– 其它生产要素供给越富有弹性,则该要素的需求就越富有弹性。 – 当工资W上升,企业乐于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减少劳动力需求;但当资 本供给量是一定时,随需求量增加,资本价格也会上升,因而以资本替 代劳动力从而使劳动力需求量趋于降低的程度,取决于资本要素的供给 弹性的大小。 – 一般说来,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大,其价格的上升速率就越快,企业以资 本替代劳动力的变通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越小;反之亦 然。 – 此类替代效应在劳动力要素之间也可能发生。如非技术工人工资大幅上 升,则企业乐于用技术工人替代非技术工人;如果技术工人的数量是一 定的,则随技术工人需求的上升,其工资也会上涨,从而阻碍了企业进 一步用技术工人替代非技术工人,因而此类替代取决于技术工人的供给 弹性。此类替代不影响就业总数,只影响就业结构。
1、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2、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3、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
劳动力需求的分析假设
• 1)只存在两种要素投入:资本和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替代 • 2)每一种要素都是同质的 • 3)劳动力短期可变,资本只在长期变化,技术超长期变 化 • 4)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 5)市场是竞争性的
一、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 1、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 劳动力需求是社会再生产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和容量。 •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 – That is, it is derived from the demand for the product or service that the labor is helping produce. • The demand for hamburgers leads to the demand for hamburger workers.
劳动力需求曲线
• 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反向关系
• 表示企业愿意接受的工资率与其使用的相应劳动量之间关系 •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这 是我们在劳动经济学中分析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要前提。
W
6
.. . . . .
劳动需求 Labor Demand
• 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 劳动需求弹性 • 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前提——为什么学习劳动需求理论?
• 劳动力市场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工作者将他们的时间提供 给工作活动的意愿,也同时取决于企业雇佣这些工作者的 意愿。即劳动需求。 • 企业所作出的雇佣和解雇决策任何时候都能够创造和毁灭 许多工作岗位。(例如20世纪80年代典型的一年中,美 国制造业中近9%的工作岗位是新创造出来的,而11%的 工作岗位消失) • 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正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其他投 入(例如土地、厂房和机器的需求一样),是一种派生的 需求,是从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中派生出来的。
• 2、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 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两个因素造
成的,一是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二是垄断企业产品 的边际收益曲线,由于该曲线也是递减的,故也影响 了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 • 劳动的需求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
• 3、卖方垄断企业的市场劳动需求曲线:
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就是n个卖方垄断企业的边 际收益产品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前提是将劳动市场 所有企业简化为卖方垄断企业。
• 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劳动用工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的自主行为 。但也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最低劳动标准 2、最低工资 3、对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力在法律上的确认 4、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或利用
第二节、完全竞争下的企业劳动需求分析
• 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 都是完全竞争的。(指什么?)
4
2
.
D O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L
一、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 1、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即劳动 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成本”即劳动价格相等。 • 公式表示为:VMP =W • 图形表示为:
VMP=W0 W0
d= VMP=MP*P
L0
• 2、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 斜。
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 曲线可以看成是所有 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的简单水平加总。 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 方倾斜的,但比边际 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二、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 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每 一时期内,劳动、资本与技术变化的步伐不一样。
时间范围
变化的要素
固定不变的要素
短期
劳动
资本和技术
长期
劳动和资本
技术
超长期
劳动、资本而后技术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还受到企业目 标的影响。 •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根据资本劳动价格比 确定劳动需求)。 •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计划经济时代,隐性失业)。 • 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
• 2、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供给与需求曲线
• 由于买方垄断企业是劳动市场上的唯一购买者,因此它所 面临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致的,而 且劳动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劳动的供给曲线之上。 •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是不存在的。 • 买方垄断对劳动价格和需求的影响受制于劳动供给曲线的 影响
W的变动量。
3、取值范围(绝对值):
ed 的取值范 围 劳动需求曲 线的特征
ed =0
完全缺乏弹 性
0< ed < 1
缺乏弹性
ed =1
3; ∞
富有弹性
ed =+∞
完全富有弹 性
A、 劳动需求弹性为 ,工资不论如何变化都不会对劳动需求 、 劳动需求弹性为0, 产生影响。 产生影响。 B、劳动需求弹性无穷大,现行工资水平雇佣市场所有劳动力, 、劳动需求弹性无穷大,现行工资水平雇佣市场所有劳动力, 工资稍有变化一个也不雇佣。 工资稍有变化一个也不雇佣。 C、劳动需求弹性为1,劳动需求的变化正好等于工资变动比率。 C、劳动需求弹性为1,劳动需求的变化正好等于工资变动比率。 D、劳动需求弹性大于1,劳动需求弹性大,企业雇佣劳动数 、劳动需求弹性大于 ,劳动需求弹性大, 量对工资变化的敏感程度高。 量对工资变化的敏感程度高。 E、劳动需求弹性小于1,劳动需求弹性小,企业雇佣劳动数量 、劳动需求弹性小于 ,劳动需求弹性小, 对工资变化的敏感程度低。 对工资变化的敏感程度低。
1、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决定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成本MLC曲线 的交点确定了买方垄断企业的最优劳动使用数量即L0点。 W0为劳动的价格,由劳动供给曲线W(L)决定。
W,MLC • • • • E W1 W0 MLC W(L)
为保留工资较低的 工人多支付的工资 L0
• 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 规模效应。 • 替代效应是由于工资率上升,企业想维持原有的产量水 平上,则会使用资本替代劳动。劳动需求减少。 • 规模效应是由于工资率上升,劳动的边际成本增加,企 业产量减少,产量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 • 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 应的变化之和。 •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 斜。
二、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假定其它条件相同,在下述条件下,某种劳动需 求具有很高的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
– 劳动力投入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 对利用该类劳动力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 越大 – 其它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 该类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大
• 希克斯-马歇尔第一定理
二、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者, 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 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劳动的 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在劳动要素市场上劳动价格是变化的,因而使用劳动的边 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的价格。 • 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VMP=MLC 在买方垄断条件下,VMP=MP·P。MLC为劳动的边际成 本。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必须支付给增加的那 些工人的工资,第二部分是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 已经变得较高的工资。
社会制度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正式制度,即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就业制度、用人 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安排。 • 非正式制度,即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潜在规范作用的社 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惯等。
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
• 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只有接受和服从国家劳动计划的义务,没有自主决定劳 动用工的权利,它们无法严格按照企业技术特征的要求来确 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结构,也无法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 严格按效率原则裁减职工。
• MRP与VMP的区别:
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产品价格为常数P,故产品边际收益MR等 于产品价格,从而边际收益产品MRP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 = 于产品价格,从而边际收益产品 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MP·P;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根据产品的需求函数得到的变 动的价格,故产品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产品价格。企业使用劳 动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而是等于更加一般的 边际收益产品MRP=MR·MP。
2、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第三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分析
•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一、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
卖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劳动 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
由于企业在劳动市场上为完全竞争者,故使用劳动要素的 “边际成本”仍然等于不变的工资率。
• 企业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的劳动数 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 出反应。 •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短期劳 动需求曲线相对更为陡峭,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则较为 平坦。 • 原因在于工资率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要大于 短期调整。
1、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第四节、劳动需求弹性
•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 一、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 1、定义: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 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 2、公式: • ed =- (△L/L)/(△W/W)=-(△L/△W)/(W/L) 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