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中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状况和在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我国在实施会计准则以来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并分析了问题成因;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并从完善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会计准则的制定状况存在问题实施完善和发展

2011年 8月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引言 (3)

第一章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状况 (4)

第二章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分析 (4)

2.1 基本会计准则功能相对模糊 (4)

2.2 会计准则内部逻辑一贯性较差 (4)

2.3 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4)

2.4 会计准则之间或与相关法规之间协调不够 (4)

第三章建立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对策建议 (4)

3.1 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 (5)

3.2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5)

3.3 以目标为导向完善我国会计准则 (5)

3.4 继续加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6)

3.5 建立科学的会计准则质量评价体系 (6)

第四章我国会计准则实施的主要成效 (6)

4.1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 (6)

4.2 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7)

4.3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 (7)

4.4 对表外项目的披露给予了充分关注 (7)

4.5 推动了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实务的革新 (7)

第五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发展 (8)

第六章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引言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这已被当今世界各国会计工作的实践所证实。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还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有许多漏洞和空白,但起点较高,发展迅速。在第三次会计改革中,我国又明确指出,要继续制定与发布具体会计准则,加快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真正的会计准则理论框架,没有明确地为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模式定位,与其他经济法规不协调等原因,使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加完善,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由于我国会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在我国会计人员不多的摸索和探究中发现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制定的过程中一次性完善,需要我们不断的进步。我国会计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准则也应适时的修改和完善,以使其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使其更好的为我们的工作服务。

会计准则的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从世界范围看,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会计准则建设和实施,而会计准则的实施完善是会计准则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对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便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加的完善,更好的实施。

第一章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概况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探索出了一条基于转型国家会计国际化的道路,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广泛赞誉。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都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实际效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2)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实质趋同。(3)较好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4)推动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研究。

第二章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基本会计准则功能相对模糊。

从基本会计准则实际所发挥的作用看,并未起到在理论上对具体会计准则进行指导和解释的作用,应有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造成基本会计准则功能乏力,使用价值大打折扣。我国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主要依据并未采用基本会计准则。

2.会计准则内部逻辑一贯性较差。

会计准则应当逻辑一贯。然而我国会计准则却存在较多的逻辑不一致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对于经济形式不同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交易或事项,不同的会计准则作出了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处理规定。

3.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不够

我国会计准则在这两个方面做的都还有些不够。

(1)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较差。

(2)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

4.会计准则之间或与相关法规之间协调不够。

(l)会计准则内部不够协调。

(2)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够协调。

(3)会计准则与其他相关法规不够协调。

第三章第三章建立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对策建议

高质量会计准则是由SEC主席Authur.levitt提出的。他在一次演讲中阐述了一个观点:我们需要高质量会计准则。这是适应全球的一个会计准则,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问题且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国需建立起适应我国制度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1.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

明确会计准则目标是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前提,也是完善会计准则的首要工作。虽然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确立了决策有用观这一会计目标,但是并没有详细阐述其内容。笔者认为,在会计目标中至少应该明确以下内容:

(l)会计信息优先为谁的决策服务?即信息提供的对象。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相对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而言的。会计准则要能够促进资本市场交易的活跃和资源配置的优化,首先就必须能够使投资者从所制定的准则中获益。但是,投资者优先并不意味着不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具有经济后果,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行为,并具有很强的财富分配效应。因此会计准则应当也必须全面考虑和较好地协调各方利益。

(2)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对决策更为有用?我国现行的和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都没有对此进行说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作出了层次划分,可供借鉴。

2.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儿点意见:

(1)增加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代表性。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当减少政府官员的代表,特别是财政部官员,同时增加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中国人民银行(或中国工商银行)、全国总会计师协会等组织的代表。(2)增加起草阶段的公开性。我国会计准则在起草阶段一般是不公开的。但是,这一阶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下一阶段所起草的研究报告、准则草稿的质量和对某些问题的倾向性处理。(3)实行“投票表决制”决定会计准则是否发布。我国会计准则是由“会计司按规定程序报送财政部领导审定”。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委员只有提供咨询意见的权力,没有表决权。这与AFSB和IASB的做法都不一致,不利于调动各委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产生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3.以目标为导向完善我国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IAS为参考范本,但同时又发布了较为详细的“指南”和“讲解”,因此可以认为类似于目标导向模式,这可以说是我国会计准则的成功之处。2000年实施的新《会计法》将原来对会计工作的要求由“真实、合法、完整、准确”修订为“真实和完整”,就是为了避免某些形式上合法而信息并不真实的会计操纵行为。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更是明确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4.继续加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