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币升值的认识(doc 8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减少,虚假繁荣实质性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加之08年年初的罕见雪灾对全国南方地区造成大面积的重创,国内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速度加快,国内通货膨胀率同时也持续走高。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进入疲软发展阶段,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导致了美元,这一国际强势货币不断走软,相对中国07年以来的发展速度来说更是如此。
基于经济上的重大压力,美国呼吁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就更大了。
而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因中国长期以来出口的廉价商品直接导致国内企业竞争力不断减弱和失去市场份额而表示出强烈的不满。
以美国,日本带头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人民币施加压力,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少中国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的顺差,借此方法来减缓国内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
在内外因素的双重压力之下,人民币在对美元的汇率上出现了大幅度的攀升,并且速度不断加快。
二环境现状分析
1 人民币对外升值。
汇率即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至06年以来就一直走低,从07年1月份的7.8到现在跌破7为止,下降了近11个百分点,这在人民币升值的历史上属于比较快的速度。
一方面,中国在出口贸易上一直处于顺差,国际上给人民币施加压力。
另一方面,美元的走软是造成人民币升值的一个相对原因。
中国至
05年以来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在这之中储备的大部分货币是美元。
所以美元的任何情况的变化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对人民币造成影响。
但仅仅从美元的走软这一固定标准来说明人民币币值的绝对上涨是不够的,毕竟一国货币在现在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再加之任何因素对人民币的实际情况所造成的影响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对于人民币而言,导致其升值的主导因素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
之所以说只从对美元的汇率来说明人民币升值是不客观的,是因为从其他国际货币来说也存在着其他货币对美元汇率下降的情形,比如欧元。
欧元对美元来说是在不断在升值。
而人民币对欧元来说却是在贬值。
在从汇率看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任何一国汇率对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的说明只有参考的价值。
尽管人民币在直观的汇率表中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很多。
实际上,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升值只有5%—10%。
2 国内通货现况。
CPI,居民消费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影响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由三个方面的指数,包括:居民消费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冲减指数②。
而在这三个因素之中,居民消费指数又是最重要和具有说服力的因素,因此本文重在分析第一个因素。
从07年以来的CPI分析可知,07年全年CPI平均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08年一月CPI上涨7.1%,2月上涨
8.7%,3月份也高达8.3%。
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年存款利率经过数次加息,截至08年4月18日,年存款利息为4.14%③。
通过08年第一季度的平均CPI和年存款利率的直接抵消可知目前中国国内货币的实际币值在以将近3.9% 的速度对内贬值。
而实际上,银行上调的存款利率是以上一季度或几个季度总结出来的数据为依据的。
这说明中央银行上调利率的措施并不是随时随地地按照国内CPI的变化一而变化,并且所有的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已经发生的数据为基础,同时,这些政策无论是在制定还是在影响方面都具有滞后性。
所以人民币实际对内贬值的比率还会多出一部分。
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就具体的经济情况而言,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情况基本上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1)生产资料的稀缺。
08年初全国大范围的雪灾是造成资源严重稀缺的一个直接原因。
一方面这次雪灾造成雪灾地区农产品大幅度减产,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供不应求,直接推动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
另一方面,南方大范围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用于修复这些工程所需要的钢材、木材等生产原料的需求量大幅上涨,也拉动了第二产业生产成原料的紧张,由供求理论可知,企业的生产成本必然会随着资源的紧张而上涨。
再加上交通运输的基本设施大面积瘫痪,在国内就出
现了最需要物资的地方迟迟得不到供给的情况,在当地市场供给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就出现了暴涨的情况。
而这一情况同时也就直接大幅度上拉了全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
国际方面,世界出口大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农作物方面的出口都大幅度的减少。
这就造成了国际上基础农产品的供给不足,同时也制约了中国市场对进口作物的需求,造成国内农产品稀缺,价格上涨。
2)国内货币流通量过剩。
中国长期以来大量的外资涌入,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
中国是一个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引进外资无疑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而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大量资金的注入。
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整个市场上流动的货币量也大大增加。
这的确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但同时,社会生产力总的生产速度并没有比货币增加的速度快。
这就使得人民币的总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总需求,于是也造成了人民币在有效市场上的流通量过大,直接导致对内贬值,通货膨胀速度加快。
三结论
比较分析人民币币值的实际情况。
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不够发达。
因此不足以用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指标来衡量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状况。
在国际上,6%以上的年通货膨胀率已经普遍被认为是难以接受的范
围。
中国07年最后一季的CPI为6.63%,08年第一季的CPI为8.03%。
这虽然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难以忍受的界限,但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并未恶化得那么快。
理论上而言,本国货币升值对国内通货膨胀的现象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如果上升的这一部分币值足以抵消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则通货膨胀不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
据统计资料表明,人民币的升值对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实际贡献,在半年内只有0.2—0.4个百分点(1)。
如果说升值对抑制通货的作用是滞后的,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人们并未看到经济过热能被市场的自动调节所压制住的重大成果。
如果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政府管制过多,那么政府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打压经济过热的措施都旨在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并未对经济的过热起促进作用。
根据经济数据的比较分析可知,国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实际比调查的结果更高。
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率的抵消效果也不大,实际上人民币实在贬值的。
四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并不完善的时期,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同时,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政府的确应该在政策方面适当的参与经济的管理,以继续压制现阶段的经济出现过度的“泡沫”。
第一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银行和国债这两大主要工
具回收再市场上过度流通的货币。
通过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都是国际上公认了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前者目的在于提高融资者的融资成本,进而从投资的源头对货币总量进行调节;后者则作用于货币的乘数效应上,通过减少货币扩张的乘数来平衡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的关系。
通过发行国债,直接回笼流通中的货币量是效果最快的措施。
第二合理地运用税收和价格控制手段。
税收的目的就是为了财富的再分配和引导社会向公平化发展。
对金融行业的从紧税收政策则有收缩和稳定投资过热的作用。
价格是直接反映出来的对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示,合理的限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对社会的稳定必然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价格的变化也应该尊循市场客观的发展规律。
只有找到在政府引导和市场发展的过程之中的这个平衡点,经济才能够又好又稳定的发展。
第三对资本市场实行大力监督。
尤其是外资大量进入和退出这一投机行为。
引进外资无疑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外资本对本国的经济贡献率不容忽视,无论在就业率方面或是在资金筹备方面的促进作用都是相当大的。
中国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外资的需求量很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家不能过度依靠外来资本。
尤其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投机的外来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某些行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但在这么多压制经济过热政策的背后,政府部门也应该看到这所有的经济政策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滞后作用,并且一种措施的出台会引起市场经济关系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所以同时也要预见到通货膨胀之后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的情况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