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骨学第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解剖学—骨学第一
雪梦永恒—御不凡制作
献给心爱的她(*^__^*)
学习思考
•此片致力于没有枯燥的说教,知识涓滴而融汇;•主动而感兴趣的学习、思考是吸收知识的极好方法;
•永远不要放弃;
•请赋予这门学科生命,这样,你不会感到是在与无聊的文字打交道,而是在和一位由数十代人传承与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知己交谈。
骨之爱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唐·白居易-七律《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骨肉在民族感情中是如此有血有肉的感情存在。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唐·杜甫-乐府《垂老别》骨髓也已被诗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含蕴。
•年过七十日夜衰,羸然骨立不支持。
—南宋·陆游-古风《老题戏自赠》
骨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我们通过解剖学细细探寻……
•也许大家小时候看百科书便知道人骨共206块。
•继续解剖探究,可将人骨分为三部分,大家略微思考便能得出大概哪三部分:头、身和手脚。
•当然解剖学的所谓的专有名词,是分别叫: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__^*)
我们三分骨数,其各占几何,想必大家都急于知道。
So,专家们细分头上29,身上51,手脚126。
不过如果你多长了条尾巴,貌似骨头就是207了,^_^,要是再来个六指,那还得加4块。
如果你想把你的牙齿算作骨头,专家们会很头疼的,因为每人的牙齿数是不一样的。
O(∩_∩)O。
•颅骨之数29,还可细分三部分。
•下面给大家看个吓人的东东。
当然不排除有的腐女会觉得这东东很有爱的。
•被上面乌七八糟的名称弄得头昏眼花?没关系,现在还不必记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
•只须知道颅骨分面颅骨,脑颅骨。
还有那三对畸形的听小骨就OK了。
•面颅骨—15块;还有零有整。
•脑颅骨—8块;少是少,一块就大得吓人。
•听小骨—左右各3块。
就他们六个最畸形。
3对听小骨
•躯干骨51块,还可细分为3部分。
•即是脊柱,胸骨,肋骨。
•是不是晕乎了?没关系,我们图文结合,慢慢就熟悉的像一家人了。
•脊柱26块:上承颅骨,下联髋(kuān)骨,中附肋骨;
•胸骨1块:上宽下窄,居于胸前;
•肋骨24块:左右对称,保护胸腔。
胸骨肋骨
•四肢骨可分为两部分:上肢骨和下肢骨。
•上肢骨又可分为手臂骨、手骨;下肢骨又可分为腿部骨、足部骨。
•宜弘大务,蠲(juān)略细微。
—《后汉书·卢植传》
骨之数8
•上肢骨64块。
手臂骨10块,手骨54块。
•下肢骨62块。
髋骨2块,腿部骨8块,足部骨52块。
•四肢骨皆左右对称。
骨之图1-颅骨图
骨之图2-躯干骨图
骨之图3-四肢骨图
•骨不仅可以按部位分,还可以按形状分。
•如果你想按硬度分,按密度分,按质量分,按大小分,按熔沸点分,按运动程度分,等等七七八八的分法都可以尝试,不过你的分法多半没人甩你(>^ω^<)
•非以示世为聪明,方分类别物有名。
—宋·王安石-古风《自颂》•不分物黑白,但与时沉浮。
—唐·白居易-五古《咏意》
•长骨:长骨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
可分为一体两端。
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骨髓腔。
两端较膨大,称为骺(hóu)。
•短骨: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多成群分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和髋骨。
•不规则骨:就是
形状很不规则,
专家不好命名的
,如椎骨。
有些
不规则骨内有腔
洞,称含气骨
(Pneumatic hone),
如上颌骨。
椎骨
•一斗之胆撑脏腑,如磥(lěi )之筋碍臂骨。
—唐·施肩吾-乐府《杂曲歌辞·壮士行》
•颅骨与躯干骨合称中轴骨。
中轴骨如木之根本,支撑身体,保护脏腑。
四肢骨如木之枝叶,转屈伸缩,运发生机。
•长短相合,凹凸相齿,扁平相连,共成人之骨体。
骨立则体全,骨毁则形亡。
•石出山而韵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
—北宋·黄庭坚-古风《南安岩主大严禅师真赞》•我虽未耋老,发秃骨力羸。
—唐·韩愈-代简《寄崔二十七立之》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骨膜构成。
此外还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质为骨之本,髓为骨之精,膜为骨之表。
血脉如山川,神经如草木。
•膜附质以存,髓藏质而含。
•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comPact bone),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spongy bone),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trabeculae)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简而言之,骨干外围致密之物即为密质,内侧后端疏松之物即为松质。
•骨密质: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纽曲性很强,配布于骨表面。
•特别的,如颅骨等扁骨的骨密质又叫内板和外板。
•骨密质可塑性较强。
如芭蕾舞演员的足跖骨骨干增粗,骨密质变厚。
•骨松质主要由骨小梁构成。
骨小梁在骨髓腔中呈不规则立体网状结构,如丝瓜络样或海绵状,起支持造血组织的作用。
•另外,颅盖骨的骨松质叫板障,居于外板和内板之间。
骨之构5-骨髓•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
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肾生骨髓”;
•《素问·痿论》:“肾
主身之骨髓”。
•肾藏精,精生髓,髓居
骨中称骨髓。
•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
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
的营养。
•红骨髓:存在于长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略呈红色。
•人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红骨髓。
•红骨髓造血。
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
•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
没有直接造血的功能。
•在患某种贫血症时,黄骨髓可重新转化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红骨髓仅保留于椎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
•骨膜是骨表面除关节外所被覆的坚固的结缔组织包膜。
•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在骨的生长、发生、修复和改建中起重要作用。
•骨膜由两部分构成,外层由胶原纤维紧密结合而成,富有血管、神经,有营养和感觉作用。
内层也称形成层,胶原纤维较粗,并含有细胞。
•长骨骨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骨髓腔。
两端较膨大,称为骺。
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与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运动灵活的关节,以完成较大范围的运动。
骨之构10-骺•骺,骨端谓之骺。
――
《类篇》
•骺线:骨骺,长骨两端
的骨块或不规则骨、扁
骨周缘的骨块。
童年时
骨骺与骨干之间有骺软
骨,到成年时骺软骨骨
化,骨骺和骨干结合在
一起。
•奇恒之腑之一,为人身的支架,由筋肉连接,有支撑形体、保护内脏和进行运动的功能。
•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
—《列子·仲尼》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清·黄宗羲《原君》
•延及岁余,奄奄待尽,骨瘦如柴,支枕而卧。
—《警世通言》
•得君江湖诗,骨气凌谢公。
—唐·岑参《敬酬杜华》
•自清臞骨力,岁寒心性。
—宋·高观国《瑞鹤仙》
骨之分1-整体
•骨的钙化细胞间质又称骨基质(bone matrix ),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构成。
•骨组织的细胞成分包括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只有骨细胞存在于骨组织内,其他三种细胞均位于骨组织的边缘。
骨之分2-骨基质
•(l)有机成分:包括胶原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约占骨干重的35%,是由骨细胞分泌形成的。
•(2)无机成分:主要为钙盐,又称骨盐(bone salt),约占骨干重的65%。
•成熟骨组织的骨基质均以骨板的形式存在,即胶原纤维平行排列成层并借无定形基质粘合在一起,其上有骨盐沉积,形成薄板状结构,称为骨板(bone lamella)。
•骨祖细胞(osteoprogenitor cell):骨原细胞是骨组织中的干细胞。
在骨的生长发育时期,或成年后骨的改建或骨组织修复过程中,它可分裂增殖并分化为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osteoblast):成骨细胞由骨原细胞分化而来,比骨原细胞体大,呈矮柱状或立方形,并带有小突起。
成骨细胞则成熟为骨细胞。
•骨细胞(osteocyte):骨细胞为扁椭圆形多突起的细胞,核
亦扁圆、染色深。
•破骨细胞(osteoclast):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直
径可达100μm,可有2~50个核,胞质嗜酸性强。
其数量远比
成骨细胞少。
破骨细胞可向其
中释放多种蛋白酶、碳酸酐酶
和乳酸等,溶解骨组织。
学之思
•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息地燃烧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