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两次世界大战中央行服从政府的领导筹措战争费用, 弥补财政赤字;欧洲复兴计划使各国效仿罗斯福新政,增 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努力恢复经济。
(4)大危机之后,各国纷纷废除金本位制,开始实行信用 货币制度。
❖ 第三阶段:1970年至今 ❖ 独立性情况:再次受到重视
❖ 背景:
(1)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 现滞胀,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存在缺陷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提出
❖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最初提出并引起广泛 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1920年 的布鲁塞尔会议上。
❖ 背景:一战后,各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继 续沿用增加货币发行的办法,造成严重通货 膨胀,冲击了货币制度和金融制度的稳定, 加剧了经济的困难。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历史发展
❖ 央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话题,争 论的焦点是中央银行应该对政府保持多大的独立性。
❖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争论对各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产生了直接影响。
❖ 提倡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 担心政府和一会置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于不顾, 滥用货币扩张手段,以满足财政上的需要,即所谓 的“财政性通货膨胀”。
(2)在经济思想上,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 主义思想重新抬头,他们批判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 择的货币政策,认为应该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3)在此阶段,治理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和 央行的最重要的政策目标
结论
政治家缺乏经济远见,干扰货币政策的 稳定性和连贯性。政府为满足短期利益的需 要,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中央银行与政府的 工作侧重点不一致,致使相互的措施矛盾对 立。中央银行作为社会化的服务机构也需要 相当的独立性。
❖ 第一阶段:中央银行成立至一战以前
独立性情况:政府对央行干预较少,央行相对独立 背景:
(1)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央行没有成为国 家干预和调节的工具;
(2)经济思想方面,传统货币主义占据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充分就业的平衡;
(3)货币制度处于金本位制的鼎盛时期,央行的首 要任务是维护金本位制,维持银行券和黄金的自由兑换;
❖ 3、独立性较弱型: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韩国。 表现:中央银行隶属政府的财政部,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在 实际上,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政策、履行其职责时,都 比较多地服从政府或财政部的指令。
通货膨胀率
5 4 3 2 1 0
1
4国2010-2013通货膨胀率
2
3
源自文库
4
年份
德国 加拿大 英国 韩国
中央银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类型
❖ 1、独立性较强型:美国、德国、瑞典、瑞士。 表现:中央银行直接对一会或者国会负责,可以单独制定 和执行货币政策,政府不得对中央银行发布命令和指示。
❖ 2、独立性居中型:英国、日本、加拿大。 表现: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政府的财政部,在名义上独立 性较弱,但实际上中央银行拥有较大的决策与管理权的独 立性。
❖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是必要的, 因为中央银行独立性有助于实现长期的价格稳定目 标。
中央银行独立性较高的德国、美国、加拿大都实现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其经济增长率并不比通货膨胀率较高的英国、法国、意大利低。这也就意味着, 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为代价的。
央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原因
❖ 5、央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使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全面、 准确、及时地贯彻总行的方针政策,较少受地方政府的干 预,保证货币政策决策与实施的统一,增强央行宏观调控 的实效性和提高央行运作的效率。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
❖ 1、中央银行享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集中货币发行权、不承担财政透支)
❖ 2、中央银行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应遵循的原则
❖ 1、中央银行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 操作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为基本出发 点
❖ 2、中央银行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 操作都必须符合金融活动自身的规律性。
决定央行独立性的主要因素
❖ 法律地位 ❖ 隶属关系 ❖ 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 ❖ 决策机构的组成 ❖ 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
❖ 1、有利于维护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
❖ 2、可以避免通过增加货币发行或购买国债的方式来弥补 财政赤字。
❖ 3、央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等方面有 较强的专业性。
❖ 4、可以使中央银行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 互补和制约的关系,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 避免因某项决策或政策失误而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性 的损失。
(4)除代理国库外,央行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有限。
❖ 第二阶段:一战至20世纪60年代
❖ 独立性情况: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货币政策成为国家干 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 背景:
(1)大危机宣告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结束,“看不见 的手”自发地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已不可能,国家开始全 面干预经济;
(2)在经济思想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成为主流;
❖ 与财政部门:①行政隶属关系 ②资金与业务往来关系 ③政策关系,与财政部门协调配合
❖ 与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中央银行是核心机构,其他 金融管理机构在特定的方面承担管理的责任。
❖ 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 ①央行提供基础货币,其他商业银行只参与货
❖ 3、独立监督、监测金融市场 (独立行使管理权、控制权、制裁权)
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原因
❖ 1、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背离国家总体经 济发展目标。
❖ 2、货币政策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 分,不能超出所隶属的这个整体。
❖ 3、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监管是在国家授权 下进行的,在特殊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完 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什么叫中央银行独立性
❖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 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 行动的自主程度。
❖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 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有两个含义: 1、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 2、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隶属关系,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是中 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