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的检验监管工作机制改革方法(ppt)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的检验监管工作机制改革方法(ppt)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的检验监管工作机制改革方法(ppt)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的检验监管工作机制改革方案

对义乌及市场的介绍:

义乌,被联合国世界银行评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经营面积万平方米,商位6.2万个,汇集了全国20万家企业生产的170万种商品。

义乌检验检疫局简要介绍:

2010

年义

义乌市场采购贸易特点较为突出:

一是市场采购商品的交易形式主要是市场采购人在市场内看样订货,事先很少签订贸易合同,也不是传统的下单生产。在订货的时候就已经完成货物的交易。引发的问题就是——管不住。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商品的质量监管主要集中在交易结束前,在市场采购交易方式下,货物的所有权已经归属外商,货物也已完成生产,并且不存在整改的可能。义乌市场采购、外贸经营、仓储发运各个环节还未形成相对规范完整的管理链条,

缺乏相应的管理规定。市场交易主体以及各类代理企业普遍存在主体多、规模小、分布散、层次低的突出特点,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守法经营责任感,将国家禁限货物伪报为市场采购货物,逃漏检现象严重,申报不实、买卖单证的情况仍十分突出,影响恶劣。目前的税收政策,单证申报、放行与实际货物相分离的检验放行通关模式中存在的漏洞,也助长了违法行为的滋生。2009年,义乌市场采购商品发现各类违法案件共计起,涉案金额元,2010年起,涉案金额元,分别增长了%和%,其中移交公安部门的恶性案件起。

现有的市场采购商品检验监管工作机制:

根据《义乌地区市场采购出境货物检验检疫暂行办法》和《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管补充规定》等规定的要求,外贸、货代、货运等组货单位先行在检验检疫部门备案,在规定时间内采用电子申报方式,录入有关报检信息,将货物存放在其申报的仓库内。报检信息经电子监管系统自动设定抽检比率。被抽中的单证实施现场检验,实施现场检验的过程中,对必须经实验室检测的市场采购出境货物,按照有关规定抽(送)样实施

检测。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办理通关放行手续;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出境货物,按照规定出具《出境货物不合格通知单》,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对申报的仓库实施备案管理,

并按照一定频次开展监管活动。

不足之处:经营主体未全备案,尤其是异地外贸公司,无法对其出口的货物实现有效监管。报检通关过程繁琐,无法实现信息对接,周期较长。未建立完整的商品溯源机制,产品质量溯源困难重重。与地方政府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分段监管尚未形成合力,责

2011

储、全申报、采购地检验监管、卡口查验出单放行”的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检验

监管模式。

1、要建立市场采购商品经营主体监管机制,确保企业管得住。

(1)实行经营主体全备案。外贸公司实施全备案。根据需要,适时、适当扩大备案

范围。

(2)对经营主体进行分类管理。结合检验监管信息,对市场采购商品经营主体进行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别的经营主体实施不同的检验监管措施。

(3)建立经营主体信用管理机制。综合检验监管、国外通报和执法稽查等信息,开展信用评价,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加强信用监管,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4)建立完善的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海关、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共同加强对虚假申报、逃漏检、销售假冒伪劣进出口商品、制售假证书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

(1

(2

(3

(1

口转口商品实行指定区域集中仓储,封闭式管理。

(2)建立内陆口岸通关监管机制。在内陆口岸设置进出卡口和查验平台,派驻人员开展口岸查验,实行“进区申报、分类监管、查验出单、卡口放行”的口岸监管运行模式。

4、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管得住的有效性。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监管、行业自律、企业主责、社会监督”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信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段监管、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通得快,就是要构建“分类管理、优化流程”+“信息共享、通关便利”的新型通关模式,

促进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

1、建立通关企业分类管理机制。

根据通关企业的诚信等级、管理水平及质量控制能力对实施分类管理,实行红黑名单制度,提倡“守法便利、诚信优先”,鼓励企业提高诚信与管理水平,加快通关速度。

2、建立优质高效的工作机制。

1、报

2、建立溯源信息申报制。建立健全“生产-经销-仓储-货代-外贸-船运”出口环节溯源

信息全申报机制。

3、建立溯源信息验证制。实施口岸通关查验,验证企业申报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企

业如实申报的自觉性。

4、建立高风险商品商位备案制。对高风险敏感商品的市场经营主体实施全备案。

5、建立商品追溯政府负责制。由政府牵头,市场主办方建立数据库,实行商品“条码”化,建立“生产-经销-仓储-货代-外贸-船运”紧密衔接的市场采购出口商品追溯链条。

责任可追究,就是要建立“属地管理、产地协同、分段监管、刑事追究、信息通报”

的责任追究模式,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1、建立出口经营单位采购地注册备案管理机制。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经营主体必须在

义乌注册,取得相应的经营资格。

2、由所

3、外贸、

4、

5、

+“信

得住、通得快、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

恳请国家质检总局充分考虑义乌市场采购贸易的特殊性,从政策层面、监管方式、系统开发等方面予以指导帮助,浙江检验检疫局将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全力推进检验监管工作机制的改革,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让总局党组放心,让浙江人民和全国人民满意!

简要框架:

一、对义乌及市场的介绍和义乌检验检疫局简要介绍

二、市场采购贸易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是市场采购商品的交易形式主要是市场采购人在市场内看样订货——管不住。二是拼箱组货出口较为普遍——通不快。三是出口环节全代理——质量无法追溯。四是采购人和市场商户以人民币交易——责任难追究。

三、现有的市场采购商品检验监管工作机制和不足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