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吸附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 mmax bc (1+bc)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
在稀溶液, 1+bc≈1,m= mmax bc,吸附 量和浓度一次方成正比
m = mmax bc (1+bc)
在浓溶液中, 1+bc≈bc,m= mmax ,吸附量 和浓度零次方成正比
可以想象,在中等浓度时,吸附量和浓度的(1/n)次方成正 比(n>1),故有下列关系:
• 吸附容量主要与比表面积有关; • 吸附速度主要与颗粒度和孔径分布有关; • 机械强度影响其使用寿命。
吸附物的性质:
–能使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易为表面所吸附; –溶质从较易溶解的溶剂中吸附时,吸附量较少; –极性吸附剂易吸附极性物质,非极性吸附剂易吸附非极性
物质; –对于同系列物质,吸附量变化有规律;
范德华力, 所以当气相中的吸附质分子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之后,它们还可能从气相
分子中吸附同类分子,因而吸附是多层的。 但被吸附在同一层的吸附质分子之间相互无作用; 吸附平衡是吸附和解吸的动态平衡; 第二层及其以后各层分子的吸附热等于气体的液化热 。
大网格聚合物物理性能的测定
视密度:可用比重瓶用水银测定。
范德华力中的色散力是普遍的一种力
氢键力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介于库仑引力与范德华引力 之间的特殊定向力,比诱导力、色散力都有大
两种原子电负性越大,半径 越小,H键就越能形成,作用 也就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不同元素原子所形成的氢键力大小次序如下:
F-H······F > O-H······N > N-H······O > N-H······N > N C······N
吸引力和推斥力
吸附等温线
如果不考虑溶剂的吸附,当固体吸附剂与溶液中的溶质 达到平衡时,其吸附量m应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温度 有关。
当温度一定时,吸附量只和浓度有关, m=f(c),这 个函数关系称为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表示平衡吸附量, 并可用来推断吸附剂结 构、吸附热和其他理化特性。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力的本质
吸附作用的根本因素是吸附物和吸附剂间的作用 力(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是一组分子引力的总称:定向力、诱 导力、色散力; –范德华力只表现为互相吸引。 –分子引力的总能量: U范德华力=U定向+U诱导+U色散
各种吸附力
定向力: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静电力 诱导力: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引力(瞬间偶) 氢键力:介于库仑引力与范德华引力之间的特殊分
Langmuir 吸附等温线
假定:
吸附在活性中心上进行,这些活性 中心具有均匀的能量,且相隔较远。 因此吸附物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每一个活性只能吸附一个分子,即 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吸附速度与溶液浓度C和吸附剂表面 未被占据的活性中心数目成正比;
解吸速度与吸附剂表面为该溶质所 占据活性中心数目成正比
吸附力越强; – 电荷相同的离子其水化半径越小,越易被吸附
交换吸附 ——静电力的吸附 1)吸附区域为极性分子或离子 2)吸附层数为单层或多层 3)吸附可逆性—可逆 4)吸附选择性—较好
吸附的类型
吸附的类型
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往往是几种吸附力 同时作用,较复杂,造成各种类型的吸 附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
γ6
2 21
范德华力-色散力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引力
α U色散 =
3 4
2h
γ6
v0
I=-hv0
α U色散 =
γ 3 I 2
4
6
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总能量中,各种力所占的相对比例 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分子的两个性质,即它的极性和 极化度。极性越大,定向力作用越大;极化度越大,色 散力的作用越大。诱导力是次级效应,
素的提取。 优点
(1) 选择性好 (2) 解吸容易 (3) 机械强度好 (4) 流体阻力小 (5) 反复使用 (6) 可适用于各种产品
大网格吸附剂结构与类型
按骨架的极性强弱分为:
–非极性吸附剂:由苯乙烯和二乙烯苯聚合而成 –中等极性吸附剂:具有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 –极性吸附剂:带有极性很强的官能团—酰胺、N-O基、
取对数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
Lgm
Lgm = lgk + n-1lgc
由图可求得k=6.53 , n=4
lgc
大多数的溶液吸附体系,基本上都可以用 Langmuir 方程式或Freundlich方程式来描述,但还 有一些吸附等温线呈S型。
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
吸附剂的性质: – 理化性质对吸附影响很大,要求吸附容 量大、吸附速度快、机械强度好。
测得真密度和视密度后,空隙度P(空隙所占的体积 百分率)、孔容VP(每克聚合物所含有的空隙)和平均孔 径d可按下式求得:
骨架密度:用氮密度计测定,利用测定空隙中保留的氮的量, 此法误差较大。
孔径分布:用汞孔度计测定,也可利用吸附、解吸等温线计算 得到。
一 吸附过程的理论基础
固体内部分子所受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对称的,而固体表 面分子所受力是不对称的。向内的一面受内部分子的作 用力较大,而表面向外一面所受的作用力较小, 因而当气体分子或溶液中溶质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碰到固 体表面时就会被吸引而停留在固体表面上。
图21-1界面上分子和内部分子所受的力
吸附法特点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范德华力
化学鍵力
较小,接近液化热
较大,接近反应热
较差
有选择性
较快,需要的活化能很小 慢,需要一定的活化能
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单分子
吸附的类型
交换吸附:
– 吸附剂表面为极性分子或离子组成,则会吸引溶液中 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双电层(极性吸附);
– 离子的电荷是交换吸附的决定因素; – 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在吸附剂表面的相反电荷点上的
颗粒内微孔),内表面积比外表面积大几百倍,具有 较高的吸附势。
–应用多孔性吸附剂较有利。
吸附法概述
树脂的网络骨架
吸附法概述
树脂的网络骨架
吸附的类型
吸附的类型
●按照作用力的差别分: ●物理吸附(最常见的吸附现象):
● 吸附剂与吸附物通过分子力(范德华力)产生的吸附; ● 吸附不仅限于一些活性中心,而是整个自由界面; ● 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吸附和解吸同时存在; ● 一种吸附剂可吸附多种物质,没有严格的选择性(但
除臭滤网
吸附法的发展
吸附法概述
吸附法在各种层析技术中应用最早 • 如一战期间发展起来的活性炭吸附 • 后来使用的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和纤维素等 • 近些年发展的大网格吸附剂
常用吸附剂种类 吸附法概述
吸附剂通常应具备以下特征:
–表面积大、颗粒均匀、 –对被分离的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 –机械强度高 –再生容易、性能稳定 –价格低廉。
和孔隙中离子基团起作用; 吸附法-吸附树脂,无离交基团(称白球),利用外表面和
孔隙内表面分子起作用。 机理不同: 离交法-离子间静电引力吸附,要求树脂和物质的电离度α↑ 吸附法-分子间范德华引力吸附,要求物质的电离度α↓
大网格吸附剂适合于提取各种有机化合物。在抗 生素工业中,用于头孢菌素、维生素B12、林可霉
Freundlich等温线 单分子层
Langmuir 等温线 单分子层
Henry等温线 稀浓度
等温线 多分子层
吸附等温线
1. Langmuir 等温线 (单分子层) 2. Freundlich等温线(抗生素/类固醇/甾类激素) 3. 离子交换等温线
单价:在缓冲液中, Langmuir 模拟 多价:Freundlich 模拟 4. 亲和吸附等温线:类似于Langmuir 表达
一 般 采 用 B.E.T(Brunueer-Emmett-Teller) 法 : 在 液 氮 温 度 下 (196°C),用吸附剂吸附氮气,在吸附剂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测定氮气的吸附体积vm(cm3/g),计算比表面积a(cm2/g):
N-阿弗加德罗常数, s-被吸附分子的横截面积,在-196℃ 氮气分子的s = 1.6210-15 cm2
子间定向作用力,比诱导力、色散力大。
范德华力-定向力
U定向 =
2
μμ 2 2 12
3kT γ6
极性分子之间产生的作用力
偶极距:分子的电荷重心与正负电荷中心距离的乘积
范德华力-诱导力
U诱导 =
αμ2 21 γ6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偶极分子之间其诱导力为:
αμ αμ U诱导 =
2 1 2+
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
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大网格离子交换树脂去其 官能团,保留多孔骨架,其性质与活性炭、硅 胶等吸附剂相似。
大网格树脂吸附法与离子交换法的比较: 相同:① 操作方法:静态法、动态法;
② 骨架结构:树脂均有溶胀孔隙和永久 孔隙的大网格骨架结构。
区别: 介质不同: 离交法-离交树脂,骨架上接有离子交换基团,利用表面层
磺酸等 孔隙度:吸附剂中空隙所占百分比 孔容:每g吸附剂所含的空隙体积 骨架密度(真密度):吸附剂每ml骨架(不包括空隙)的重量。 湿真密度:空隙充满水时的密度
大网格聚合物物理性能的测定
主要物理性能:比表面、骨架密度、视密度、空隙度、平 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等.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物体所具有的表面积(m2/g)
•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范德
华力增大,但当分子间距离
非常接近时,就明显地表现
出斥力。
• 当距离大于OB时,吸引力
0
未表示出来。
推斥力
• 当吸附表面和分子间的距离
减小时,其吸引力的能量逐
渐增加,
• 当距离减至分子半径OA时,
达到最大值。
• 当距离再减小时,推斥力急
剧增加。
吸引力
合力
吸引力
距离
B
A
推斥力
比表面 BET 法
可以用BET法来测定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等
比表面测定仪,微球硅胶,液氮,高纯氮,氢气,秒表
BET法的源由
1938年,勃鲁瑙尔(Brunauer)、爱默特(Emmett)和泰勒 (Teller)(简称)等三人建立了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基本假设是:
固体表面积是均匀的; 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吸附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是
吸附量有差别); ● 与吸附剂的表面积、细孔分布、温度等有关。
物理吸附 —分子间作用力的吸附 1)吸附区域为自由界面 2)吸附层数为多层或单层 3)吸附可逆性—可逆 4)吸附选择性—差
吸附的类型
吸附的类型
●化学吸附:
○由于吸附剂与吸附物间的电子转移,发生化学反应 而产生的,需一定的活化能;
○选择性较强,一种吸附剂只对某种或几种特定物质 有吸附作用;
○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后较稳定,不易解吸; ○与吸附剂的表面化学性质及吸附物的化学性质有关。
化学吸附 —化学键力的吸附 1)吸附区域为未饱和的原子 2)吸附层数为单层 3)吸附可逆性—不可逆 4)吸附选择性—很好
吸附的类型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特点
项目
作用力 吸附热 选择性 吸附速度 吸附分子层
吸附法概述
优点:
(1)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 (2)操作简便、安全、设备简单 (3)生产过程pH变化小,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生化物 质
缺点:
(1) 选择性差,收率不高。 (2) 一些无机吸附剂性能不稳定
吸附法的应用
气体过滤 水处理 脱色、除臭 目标产物的分离
吸附法概述
活性碳排风净化机
活性炭气体过滤器
常用吸附剂种类 吸附法概述
常用的吸附剂有极性的和非极性的两种。
羟基磷灰石、硅胶、氧化铝等属前者,活性炭属后者。 人工合成的如大网格吸附剂、分子筛等两种都有。但 大多属非极性的。
吸附附原剂理特点
吸附法概述
固体分为:多孔性和非多孔性两类
--非多孔性固体:具有很小的比表面;
--多孔性固体:比表面很大,每克几百平方米(存在
主要内容
吸附法概述 吸附的类型 吸附力本质 吸附等温线 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
基本概念
吸附法概述
吸附法是通过多孔固体物质与某一混合组分体系(气 体或液体)接触,有选择地使体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 分附着于固体表面,从而实现特定组分分离的过程。 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组分——称为吸附质 吸附吸附质的多孔固体——称为吸附剂 吸附质附着到吸附剂表面的过程——称为吸附 吸附质从吸附剂表面逃逸到另一相的过程——称为 解吸
溶液pH的影响:
–影响某些化合物的离解度(常通过实验决定)
温度的影响:
–吸附热越大,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越大。
其他组分的影响:
–当含有两种以上组分的溶液中吸附时,根据溶质的性 质,可以互相促进、干扰或互不干扰。
华东理工大学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