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7-10-19T16:18:17.6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作者:徐刚
[导读]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一直广为关注,中国的发展不论是速度还是GDP总量都是值得称道的。
湘阴县城乡规划局湖南省湘阴县 414600
摘要:全域旅游是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针对旅游发展的理念方针,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导,全域旅游理念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项成功诱因,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的同时,对于乡村脱贫致富、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依托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可以证实的是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然而,这条道路中同样是障碍与挫折伴生,伴随着乡村旅游在这条道路上愈走愈远,接踵而至的问题也是暴露而出,相应的对策指导也是亟待制定。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与对策
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一直广为关注,中国的发展不论是速度还是GDP总量都是值得称道的,即便如此,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仿佛并未得到较好地改善,反而有拉大加深的趋势,在这一严峻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乡村经济,活跃乡村经济的发展势头,向城市经济追赶,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异于城市的乡土文化一直倍受游客青睐,乡村旅游消费方式日趋成熟,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乡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消费结构正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养生型旅游向养心型旅游转型。全域旅游大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更是进入机遇与挑战兼备的时期。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经济的发展表现
(一)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即第一产业是乡村经济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经济的构成已由单一的农业向农业、工业、服务业多种产业形态并存的格局转变。旅游业是服务业,当前三种产业经济里最具活力与生命力的便是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对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着主要作用。乡村旅游业在乡村经济中便是扮演着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者角色。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第三产业在乡村产业构成终对占比俞演愈大,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摆脱纯粹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形象,“农家乐”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里常见并发展较好的典型代表,农产品成为旅游消费品,民宿成为游客旅馆借宿区,此外,农产品采摘园、乡村景观开发等等,无不是为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源泉。简而言之,乡村旅游业以全域旅游为契机,促进乡村第三产业发展,进而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乡村就业水平提高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开发方向,转向资源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乡村地区,乡村独具一格的乡土文化、田园风光被开发成旅游资源。一个产业的产生往往可以带动一个或多个相关产业的应运而生,同理,一个产业的发展往往也可以带动一个或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单单是对景区的发展,相应的餐饮业、酒店旅馆、交通运输等等也是跟随发展,产业的兴起,就需要劳动力的注入,对此,乡村就业需求迅速增长,就业水平也是随之提高。
(三)乡村逐步脱贫致富
旅游扶贫是当前以旅游开发项目带动贫困地区的生产,特别是经济增长帮助贫困居民快速致富的产业开发方式。通过旅游扶贫能够高效配置市场资源,节约资源成本,特别是社会成本。[1]全域旅游背景下,刺激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帮助乡村地区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乡村居民直接过渡成为“小老板”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另外,乡村产品向旅游产品的转变,也是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的过程,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真正帮助大量的乡村实现脱贫致富。
(四)乡村环境改善
以往乡村地区在人们的视角往往具有“脏乱杂”的特性,乡村居民由于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意识往往不强烈、不自觉。乡村地区垃圾处理,不是随处乱扔,就是填埋焚烧,在乡村由于相关制度法规不够完善,由此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等现象,污染不再是城市的代名词,乡村也不复以往的“清清河水”般的怡人清秀。乡村旅游的开发,环境成为乡村旅游迎接游客的第一块招牌,乡村旅游要发展的好,环境必须得到有序治理与改善,由是自上而下,从政府到村官到乡民都开始意识到乡村环境的重要性,为吸引游客的观光,协力促进乡村环境的改善。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村民主体性,调动村民积极性
让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调动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加强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收入,以缓解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2]乡村旅游主体是村民,要让村民看到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以及实质性的利益收入,让村民愿意干、并且主动干。发挥村民在乡村旅游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村民参与其中、投身建设的积极性,让村民既做乡村旅游业的建设者、投资者,也做乡村旅游的当家人、最大的受益者。
(二)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打造乡村特色品牌
城市的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使得乡村田园式的环境成为休闲度假的优选场所,同时,农味即乡村风味,包括美食、住宿、文化、环境都是具有厚重的自然气息,以此作为吸引城市人群的特色招牌。在此过程中,切忌盲目贪图城市化、城镇化,而把乡村本色遗失抛弃,此外,还要把乡村特色品牌“做响、做大”,一个品牌的建立最主要的是维持,让乡村品牌始终保持特色,在此尤为重要的还是要以乡土文化问根本,以此作基础,发展、外延,挖掘乡村资源的经济价值以及人文价值。
(三)政府加强方向引导,配合政策、资金扶助
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政府是主导,是领导者、组织者、设计者、指挥者,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抓好思想统一、政策规划、
项目安排和组织保障。村民是主体,是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者、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要充分发挥村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到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依靠村民,发动村民,切实做好村民的动员、组织、引导和示范工作。
乡村资源融入旅游业,就是市场化的过程,在市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配置决定性作用上,兼顾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用,让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序开展、长足推进。乡村旅游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模式,其发展的起步较晚,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还不能得到较好的完善、补充,这也将导致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无序性得不到较好地约束,为此,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引导页包括规范显得不可或缺。(四)狠抓村民技能培训,培养专业运营人才
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有专门的专业人才作支撑,好的产业要有好的运营者才能实现长久的持续发展。乡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真正善于经营、懂得旅游开发的人才存在大漏洞,要填补这一漏洞,当以村民技能培训为先,帮助村民培养必要的乡村旅游经营技能,形成自己的经营策略,这也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技能培训中,一要培养村民对旅游资源的潜力判估能力的塑造,二要对村民创新意识的建立,乡村文化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故步自封而与时代脱轨必将后继无力。
(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适应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是更加的“苛刻化”,需求也日益丰富多样,单一、模式化、纯粹的旅游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要求,乡村旅游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旅游不等于只有旅游,还要有外延化的服务。同时,乡村旅游要注重灵活性的塑造,特色要多元化,旅游产品要多样化,景区服务要适应个性化需求。此外,乡村旅游要放远目光,坚持可持续的经营战略,坚持绿色发展,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之一。
三、结论
十八大首次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乡村旅游发展必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此过程中的矛盾、冲突、问题在所难免,全域旅游于乡村旅游的指导性在于“全”字,各个角色,各个部门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员,都要为其发展出谋划策,为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参考文献:
[1]张红敏. 全域旅游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3):183+187.
[2]陈海彬.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2):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