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行业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资源行业分析报告
一、概述
一、旅游资源景点旅游产品
我国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拥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山水旅游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形成以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构成的著名观光产品,像中国的九寨沟、黄山、张家界、黄果树、香格里拉引人入胜,象北美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澳大利亚的大宝礁,加拿大维多利亚的BUCHARD GARDEN,巴黎的罗浮宫、意大利的庞贝、罗马的城中城梵帝冈一样,都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旅游资源,人类文明的经典、大自然的杰作。
旅游资源定义很多,这里采用由国务院发展中心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定义:在特定时代和地域空间中,人类认知能力所能够发现的一切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客观存在。因此,旅游资源不仅仅包括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还包括现代社会创造的一切社会事件、活动和现象,如民风民俗、都市文化、工业农业、科技成就、节日庆典、重大事件等。只要能够刺激旅游需求的资源,都应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旅游产品是商品化了的景点及各种服务的集合。景点是已经充分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景点是激励游客旅行的主要因素,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没有景点,其他的旅游服务就失去了意义。
二、景点的特征:
1、区域性
景点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因此景点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仅自然景观存在区域性差异,人文景观也同样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在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同时,创造出的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一定的地域色彩。如居民的建筑特色、饮食文化等都因地理环境不同而有区别。
2、观赏性
景点观赏性越强,则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像我国的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桂林山水,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的富士山……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可替代性
自然景观的区域差异,意味着资源的可模仿性极差,它难以模仿或复制。像长江三峡、壶口瀑布等更是无法用人工力量来异地再现的。
3、文化性
旅游景点除具有美学特性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参加历史景观可以开阔人们的历史视野,加强人们的修养;参加博物馆,给人以艺术的熏陶。
4、不可再生性
除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旅游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将不可再生。正是这种不可再生性,才唯此珍贵,令人神往。也因此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重要性。
5、季节性
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是由其所在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决定的。比如,严寒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欣赏北国风光则正是时候。自然景观的季节性变化使旅游行业的发展在一年中出现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6、综合性
孤立单个的景观,往往很难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单个景观,在不同层次、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面前,会"众口难调",只能吸引其中一部分游客。因此,一个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景观的数量越多,比例协调,则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越大。
三、景点的分类
根据形成原因,景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景点的四种类型
景点的四种类型
自然环境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专门为吸引游客
而建造的人造景特殊活动
海滨庙宇、教堂、清真寺游乐园观看、参加体育比赛
岩洞古代遗址、纪念碑主题公园艺术节
悬崖古代园林展览中心市场和集市
河流湖泊水库野生动物园传统的民俗活动
森林露天博物馆历史纪念日
野生动植物园文化遗产中心宗教仪式
参观工厂、车间
对游客开放的农场
娱乐中心
赌场
矿泉疗养地
业余活动中心
休闲购物中心
应注意的是:1、前三种为长久性景点,而第四种是暂时性的,存在时间有限,通常事先已作好了安排。2、旅游会对前两种类型景点带来威胁,例如污染、水土流失等。因此这需要管理好游客,合理规划并处理好游客带来的问题。3、四种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可能会相互重叠。
二、景点行业分析
一、行业的市场特征
1、景点产品的市场结构特征是垄断竞争
景点类型可否复制产品差异度进入壁垒
自然环境不很大由于不可复制,不能任意进入
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不很大同上
专门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可靠品牌和服务特色区别规模经济壁垒
资本需求壁垒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然景观和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从资源上看是不可复制,因此具有景点资源垄断性,但景点产品却不具备市场垄断性。因为即使是景点产品完全不同,有很大差别的产品都可以部分相互替代。产品差异度大,差异在于提供给顾客满足的价值取向不一,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桂林山水甲天下","惊险刺激的迪斯尼乐园",让游客获得种种不同的特殊体验。但本质上都是让游客消磨闲暇时光,得到生命的乐趣,这种一致性导致景点的市场结构特征是垄断竞争,任何一个景点产品都不可能满足和吸引所有的顾客。
相对于自然景观,人造景区的独特性相对缺乏,进入门槛主要由规模经济壁垒、资本需求壁垒决定,因此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2、景点分散于各个区域,但是客流有一定的集中度。
1)向大城市集中。据1998年旅游统计年鉴中抽样调查8743名国内游客,国内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依次为北京(11.3%)、上海(9.4%)、重庆(5.9%)、天津(5.2%)、西安(4.4%)、广州(3.6%)、青岛(3.6%)、昆明(3.5%)、武汉(3.0%)、厦门(3.2%)。
2)景点主要是向交通便利,名气卓著的名胜景点集中。景点的经济地理位置比知名度更重要,如北极探险,无论多么有魅力,游客也不可能克服交通和区位的限制慕名而去,经济地理位置包括景点区域的道路交通密度、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等等,当然重要的一点还包括区位与景点特色的结合,只有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旅游在嘈杂的大都市里才会具有生命力。
3、大型景点的开发有很强的经济拉动效应
例如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香港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为应对经济不景气,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出税务宽减、推动基建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这其中被媒体广泛关注的是首推建造迪斯尼乐园项目。
二、景点供给、需求分析
1、景点的供需特性
1)景点产品的供给刚性
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景点供给容量在一定的时空中总是有限的。自然景观的供给和宏观经济周期完全不相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即使需求无限,也不能使它有所增加。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的特征,也基本和自然景观的特征一样,因为历史不可以复制,像长城,故宫等。专门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在宏观经济周期好,而需求旺盛的时候,增加投资,供给可以增加。但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增加供给。
2)景点供给质量和数量整体上还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不足,我国旅游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与海内外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不相适应。例如2000年"五一"节期间,20多万游客涌到桂林旅游,光过江游客就达到10万多人。各宾馆、饭店、招待所全部爆满,许多安排不到的游客只好到灵川、临桂、阳朔等近郊去求宿,周边县的宾馆价格迅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