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浅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浅谈

发表时间:2019-04-02T15:45:19.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李鑫[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较为粗犷经济发展模式,其造成的各种弊端会逐步显现。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较为粗犷经济发展模式,其造成的各种弊端会逐步显现。其中,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就为其中较大的损失。为了协调好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的措施,并注重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环境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迹象,但任务依然艰巨。[1]泥石流是一种在山区比较常发的自然灾害,其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直接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稳步发展的绊脚石。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浅谈,希望对我国生态灾难应对工作可以起到略微促进作用。

关键词: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治理措施

1前言

泥石流对其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存在一定的隐藏威胁及影响:当灾害暴发时,泥石流可以将公路和铁路掩埋,对各种公共设施造成直接的破坏,部分泥石流甚至会直接冲进居民区中,造成屋毁人亡的悲剧;若泥石流发生在了水利水电工程区,就会直接造成水利水电工程的损毁,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即便泥石流未通过聚居区直接冲入河流,也会造成河道大幅度变迁,从而可能引发水患。 2泥石流的简单介绍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沟谷地点,或者地形险峻的地区,由于暴雨、暴雪或其它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发生的自然灾害。大规模的泥石流洪水会携带大量的泥沙和石块,形成特殊的洪流,由于具备较大的流量和流速,泥石流可以轻易破坏流经处的地表环境,并摧毁一切的人造设施,最终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3造成泥石流的原因

泥石流的成因会根据地质灾害类型的不同而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但其发生受到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比较大。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再加上近些年盲目进行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导致近些年地质灾害频发。每年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3]从泥石流的主要成因面分析,其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造成泥石流泥石流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且部分自然因素受到人为因素的巨大影响。

在泥石流成因中,有两个重要条件:物源条件及水源条件。

岩土体的风化是在自然状态下就有的,在风化的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会对岩石起到较强的分解作用,地表植物的分泌物也会造成土壤岩石的分解,霜冻也会造成土壤的冻结和土壤的松动,这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条件。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为因素在泥石流的发生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各种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及道路和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在生产、施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较多的乱开乱挖的现象,对山坡地表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此外,对山体植被的乱砍乱伐,让坡面松散土体失去植被的保护。在一系列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形成了大量的松散物源,一旦有强降雨出现,很容易形成泥石流。 4对泥石流的有效减灾对策

对于泥石流的治理,应该采用综合性的措施,首先应该以地表排水为主(控制水源),对不稳定的岩土结构进行加固,再进行填土反压(控制物源)。目前在外部的支撑维护中,经常以建筑抗滑挡墙为主,其布置十分灵活,施工也比较方便,非常适合对重点区域的防护工作。由于山体下部分的基础强度会对泥石流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其是泥石流治理的重要部位,对于一些重要地区的山体,可以采用混凝土加固法,通过在山体外围浇筑一层混凝土,从而有效加强山体基座部分的强度,有效防止泥石流现象的出现。当前对泥石流的防治越来越强调综合性,将地表水和消方减载等措施配合起来作为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具体就是将支挡结构、消方工程、排水过程相结合,来对泥石流进行综合性的防治。钢筋混凝土构锚结构在泥石流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利用预应力的锚索进行固定,可以顺着地形而设置,施工技术也非常简单,通过锚索来提高混凝土的固定强度,从而有效增强岩体的稳定程度,最大程度防治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属于山脉比较多的国家,各种山脉纵横交错、地质构造复杂多样,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泥石流分布十分广泛,泥石流的活动也非常频繁。对于泥石流的防治一定要采取主动防治加灾后治理的方式。首先应该做好泥石流的警报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控,及时疏散危险区域的居民,最大程度减少人员的伤亡。目前对于泥石流的防治越来越强调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尤其重视对生态保护措施的应用,并加强对堆积区和沟谷区域的整治。在泥石流严重的区域,主要采用山坡技术,在上游处培植涵养林,对裸露的山坡地面进行生态修复,最终达到调节汇流、保护坡面、稳定山坡的防治效果。[4]在泥石流严重的区域,会修建小型的截流引水工程,从而将暴雨径流进行有效的收集,在将其导入结构比较稳定的山谷地带,从而减少地表水对山坡表面的侵蚀现象,修建拦砂坝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沟谷整治方法。此外,还可以在防治中的重点区域中修建护坡和挡土墙,最大程度保护坡下居民和各种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安全。

生物防治法。地质灾害的生物防治主要是指植树造林、科学耕牧、种草护坡等,可以起到有效的生态保护作用,利用各种植被特有的功能,来保持地质表层结构的相对稳定,对各种地质灾害的防治,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尤其对山体泥石流和泥石流灾害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但其在初期的建设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要经过长周期的建设。生态保护措施一旦成功实行,就可以长时间的发挥出作用,对其后期的维护也最为简单。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期,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泥石流灾害的频发每年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为此,我们应该掌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发展过程中,制定出一些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盛海洋.我国主要地质问题及其灾害防治[J].国土资源与环境,2001,(3):31-35.

[2]袁忠玉.云南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J].中国地质,2000(8):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