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若干设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若干设想
[摘要]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是商务环境中所使用的专门用途的英语,是从事商贸业务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

文章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具体设想,以期促进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科建设
一、引言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是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语用策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深化,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商务知识和英语能力的复合人才,教育界对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

商务英语的理论和教学建设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而在我国,商务英语是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匆忙引进的,尚属一门新兴学科。

商务英语的专业定位尚未确立,高等院校中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商务英语研究体系和课程体系,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由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成本相对较低,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类型的学校争办商务英语专业的现象在超常升温。

全国已有300~400所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在社会力量办学中,商务英语更是作为必设课程广泛开设,办学竞争十分激烈。

但由于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还有很多基本问题没有解决,造成了尴尬的后果。

一方面是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十分紧俏;另一方面是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水平低,难以应对商贸领域中实际问题。

这样,人才供求形成了反差。

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明确其定位,改革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师队伍培养方式等任务迫在眉睫。

二、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在我国,商务英语这个术语是个语义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高校有诸如“经贸英语”“商贸英语”“商务英语”以及“外贸英语”等名目繁多的称谓。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务英语应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该观点认为,商务英语是以语
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变体,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目前专门用途英语中运用最广、发展最迅速的领域。

Ellis & Johnson认为商务英语与其他ESP的分支的区别在于它通常是一般性内容和特殊内容的混合体。

商务英语的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的英语语言能力。

这种英语语言能力和大学教育所能提供的其他方面的素质、能力复合在一起,共同造就在国际背景下能够从事商务活动的英语人才。

从学科性质来讲,商务英语应是既不同于外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和作为公共外语的大学英语,又区别于涉外专业、国贸专业和专业双语课程。

其教学活动的基本宗旨是对商务活动中使用的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

如它有时指的是包括从询盘、报盘乃至签约等商务谈判的整体活动;有时指的是公司、厂商或银行等商业组织的不同组织行为。

从广义上讲,商务英语的内涵涵盖金融、贸易、运输、财会以及经济法等各个层面的知识。

因此,商务英语应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概念。

三、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可分为英语课程+商务知识性课程、英语课程+汉语商科课程和英语+国际商科英语课程等几种英语模式。

其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格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那些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的复合型人才。

而往往商务英语专业院校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仍按过往经验进行授课,长此以往,将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为此,可以采取将英语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课程讲授与模拟训练相结合的模式。

这一模式强调利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通过模拟实训环节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图片、实物、音像和人为创造模拟环境和场景,仿真完成实际训练的过程,在情景中完成教学任务。

从通用英语转化到商务专业英语,将语言知识技能转化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课堂上强调互动教学,除普遍采用启发式、提问式、参与式方法外,还采用情景模
拟、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手段构建教学体系。

四、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商务英语教学的内涵,应主要体现在其课程设置上。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来看,商务英语的主要课程包括经贸英语、金融英语、外贸实务和商务谈判等,但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还不够周密、科学,课程的安排仍以传统的语言、文学为主。

有调查指出,有些高校的与语言文学相关的课时占总课时的68%,最高达到90%;而商务相关专业知识的课时仅占三成左右,甚至不足一成,一些急需的商务专业课程没有安排。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仍以语言、文学为主,与社会的需求脱节。

另外,某些教学安排也不够妥当。

如有的学期非专业课在教学中所占比例过大,而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学时少,有些课程根本安排不上,课堂教学理论讲解多,实际操作机会少,这与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相差较远。

为满足社会需求,应当构建以应用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这要求首先进行市场和行业调研、论证,在充分了解市场和行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确立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商务应用方向课程的配置。

在英语基础课程安排上,应以必需、够用为基准。

在商务应用课程安排上,则可以突出商务内涵的不同模块要求,如国际贸易模块,可以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国际企业管理模块,可以包括管理学、营销学、公关实务、国际商务、商务秘书英语、商务谈判与技巧等。

这样,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不同的商务英语专业核心技能模块,提供给学生选修,可以有效完成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有效配置。

五、商务英语的教材建设
目前,非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材更新较快,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材因用量较少,出版社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书关注不够。

在教材的选用上,未能很好地突出商务英语特色。

采用的一些教材,往往都是20世纪70~80年代出版的教材,或直接引进的外国原版教材,其内容及形式要么显得陈旧、缺乏时代气息,要么不符合我国的现实。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没有兴趣,觉得实用性不强。

为此,出版社应重视和加快商务英语的教材建设,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将教学经验转化为教材成果。

可以采用高校之间教学讲义交流、实验教材、联合推广教材和出版正式教材的建设方式,尽早实现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突破。

六、商务英语的教师队伍
由于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商务英语专业的入学学生人数增加,加之商务英语
开课门类多,商务英语教师的质和量都存在严重不足。

几乎所有高校都面临如何解决既精通英语又具备足够商务背景的“双栖”复合型师资的问题,大多数商务英语教师所学专业都是普通英语,对商务、贸易等专业领域不熟悉。

同时,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根据2008全国第四届商务英语研讨会的信息,我国商务英语教师的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有些高校50%的商务英语教师是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30~45岁的占30%,45岁以上的占10%;商务英语教师的职称结构也不合理,中、初级职称的教师往往占到60%以上;学历结构也存在问题,商务英语外语教师硕士研究生比例不高,博士更少。

这些都影响着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面对这种局面,应大力加强对高素质商务英语教师的引进力度,同时培训现有的师资队伍,采取派出进修、校际交流、鼓励攻读学位、建立产学研平台等手段尽快实现现有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的升级。

[参考文献]
[1]张佐成,王彦.商务英语的界定[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1).
[2]雷春林.论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兼论商务英语学科定位[J].国际商务研究,2006(1).
[3]赵军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外语,2006(5).
[4]章韬,揭薇.商务英语的研究方法论[J].国际商务研究,2007(2).
[5]封权初.对商务英语课程发展的思考[J].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6]赵芳.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之探析[J].山西科技,2008(5).
[7]席英丽.商务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8(30).[8]Ellis,M.& Johnson,C.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