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作者:李富强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07期
摘要:从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动机、盈余的持续性测度以及盈余治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汇总,基本阐明了营运管理目前的研究方向和现状。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分析;盈余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7011902
在学术界,盈余管理(earning management)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围绕盈余管理的研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在各个具体的问题中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探索。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盈余的测度和盈余管理治理角度,对目前在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1盈余管理(earning management)的概念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学术界目前仍存在着争议。Schipper(1989),Healy&wahlen (1999)给出了较早的定义,即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为。之后,Watts & Zimmerman(1990)提出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层有限度或无约束地使用个人的一些判断和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Levitt等(2003)指出盈余管理就是使有关盈余报告反映管理层期望的盈余水平而非企业真实业绩表现的做法。魏明海(2000)指出从信息观的角度看,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段,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只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同时,学者们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细分。Bhattacharya(2003)和leuz(2003)等人使用了盈余激进、损失规避和盈余平滑来说明盈余管理的方式和程度。宁亚平(2004)认为盈余管理应该区别于盈余做假。他从是否损坏公司价值的角度,将盈余操纵划分为盈余管理和盈余做假。综上所述,目前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主要是停留在对“盈余管理是欺诈行为还是在准则范围内的灵活调整”的争论,即,管理层对盈余的合理的适度的调整,是否也属于盈余管理的范畴。
2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
目前在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方面,研究达成比较一致的成果。Yoon等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绩效相对较差时,公司就倾向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并导致了后来公司业绩出现下降。可见维持高股价水平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Teoh等实证证明IPO公司使用任意盈余来影响投资者的理解以及公司的价值,已达到融资目的。钱晓岚(2011)认为企
业盈余管理主要有四个具体目的,即筹资目的,避税目的,政治成本,规避债务契约的约束等。李小平(2007)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盈余操纵行为显著影响丁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工具的选择,具体表现为盈余操纵与企业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正相关,与留存收益负相关。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外部融资需求的盈余操纵动机,在实际盈利能力不高的情况下企业只有通过调整可操纵应计利润来提高报告盈余,以达到外部融资的资格和契约条件,从而使得外部融资得以实现。刘娥平、刘春通过实证发现,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存在基于转股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刘芹2012通过对2007-2009年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银行借款信息数据的研究,发现银行债务契约促进了债务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刘媛媛、刘斌在实证研究中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因预收账款而形成的盈余储备降低了银行等信贷机构发放贷款等的利率水平,说明盈余管理能够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综上所述,可见,维持高股价、筹资、避税、政治成本、规避债务契约的约束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3盈余持续性的测度
围绕盈余管理的研究,离不开对盈余持续性的测度方法的研究。从理论上来讲,盈余持续性(Earnings Persistence)指的是盈余能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一种稳态特征。通过这种稳态特征,我们可以有效的在不同期间的盈余之间建立确定的关系,也能够确保通过已经存在的盈余信息对未来盈余进行有效的预测。Ramakrishnan and Thomas(1991)认为会计盈余可以分为三类:永久性会计盈余、暂时性会计盈余以及由会计变更而造成的会计盈余。其中永久性盈杂是企业通过正常经营获得的,预期在未来可以持续的收益,而其它两类盈余虽然也作为当期盈余的一部分,但是它们持续到未来的程度则相对较差。因此,在盈余预测中,区分不同盈余项目在盈余持续性上的差异,可以提高当期盈余信息的盈余预测能力。Fairfield,Sweeney and Yohn(1996)的研究也表明,当把当期盈余按照利润表的分步结构不断进行分解,经盈余分解形成的预测模型相对于基本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盈余预测能力,能够提高对未来盈余的预测精度。
“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法”在对盈余可持续性的度量方面被广泛的应用。Ball and Watts (1972)第一次对“随机游走或带漂移的随机游走是年度盈余特征的合理描述”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证明该命题是成立的。但是Lev和Thiagarajan通过定义若干财务变量进行综合度量时却发现,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求得的盈余持续性的取值并不能很好地代表盈余持续性。可见,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法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在盈余持续性的测度方面,使用财务变量的基本方法仍然主要的方法,时间序列模型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4盈余管理的治理
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监管和治理,就必须首先理解那些因素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影响,即辨别各种影响因素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程度。刘星等(2003)发现我国的配股的上市公司存在着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来调控收益以达到证监会的配股标准现象。黄新建等(2004)也实证发
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宣布配股信息前两年和宣布配股信息当年存在远高于成熟证券市场和其他新兴证券市场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宣布配股后第2年和第3年,配股企业没有进行盈余管理。Doyle.et.al(2007)使用发现有重大内控缺陷的705家公司作为样本,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具有较低的应计质量,并且具有较低的盈余持续性。方红星等(2012)也证实内控质量与盈余持续性显著存在正向关联效应假说。我国学者宋建波等(2012)实证发我国机构投资者会促使上市公司增加更多的暂时性盈余,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特别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低;机构投资者年度间的增持行为,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陈亮(2012)对盈余管理与ST上市公司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上市公司为避免被指定为ST,在ST前后年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私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在盈余管理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低管制行业的公司比高管制行业的公司进行了更多盈余操纵。刘晓霞(2012)实证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的货币薪酬激励能够导致盈余管理的发生,且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控股公司更容易导致盈余管理的发生。瞿旭等(2012)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背景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的影响,发现管理者的教育水平、工作经历、年龄等特征与盈余预测性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可知资本市场制度因素、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体制及管理层激励方案等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5总结
通过对前人在盈余管理方面进行的研究发现,系统的从概念、动机、盈余的持续性和盈余管理的治理方面进行了梳理,发现在盈余管理的定义上仍有分歧,主要是停留在对“盈余管理是欺诈行为还是在准则范围内的灵活调整”的争论,即,管理层对盈余的合理的适度的调整,是否也属于盈余管理的范畴。在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方面,发现以维持高股价、筹资、避税、政治成本、规避债务契约的约束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对盈余持续性的测度,目前使用财务变量的基本方法占主要地位,时间序列模型也被广泛的使用,但它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对盈余管理的治理,必须综合考虑我国资本市场运作规则和机制,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健全外部制度环境的同时,对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合理安排,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完善对管理层激励方案。这样盈余管理才能被引导,从而尽可能的与投资者的利益诉求相一致。
参考文献
[1]Goel, A.,A Thakor.why do firms smooth earnings? [J]The Journal of Business,2003.
[2]Dechow,P.,D.Skinner.earing management: reconciling the views of accounting academics、practitioners and regulators[Z].working paper,2000.
[3]Healy,P.,J.Wahlen.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Accounting Horizon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