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 试论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音乐系音乐学专业

摘要: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不能没有美好的音乐。《茉莉花》作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在受到国人喜欢的同时,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以及海内外,成为东方文化的符号之一。《茉莉花》从起源到现在,历史悠久、形式各样、影响广泛、绚烂多彩,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展现了中国音乐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将从我国民歌《茉莉花》的起源与发展流变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民歌;茉莉花;流变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广泛流行的民歌数量甚多,其中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歌小调《茉莉花》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茉莉花》属于民间歌曲小调中的时调,主要表现爱情内容。本文将系统探究我国民歌《茉莉花》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就其在各地的流传变异,从不同角度进行整理、研究。

民歌根据创作和流传途径不同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民歌的定义有多种,《中国音乐词典》中指出“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深入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比如蒙古族的《嘎达梅林》、彝族的《阿诗玛》等,通过对民族英雄和传说中正面人物行为的歌颂,起到了向青年人进行理想、情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中国民间音乐》一书中这样解释:“民歌是各民族民间音乐生活中,由群体世代口头传唱并不断加以提炼而成的一种具有变异特点、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非专业音乐创作的音乐类型。”在《辞海》中这样定义“民歌是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从这些民歌的定义中可总结出它们对民歌界定的共性在于“口头创作、口头流传、集体创作。”广义民歌是指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亦包括作曲家模仿民歌风格进行创作或依据民歌曲调改编的歌曲。如王洛宾改编的《康定情歌》,这类歌曲的曲调来源于传统的地方民歌,但经过了个人记谱和艺术再加工,这类民歌属于广义民歌的范畴,也叫“新民歌”。新

民歌与传统狭义民歌相比较,新民歌在“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加上了“个人创作”从而更加有利于民歌的流传和发展。

民歌根据体裁和社会功能的不同分为山歌、小调、号子三类,传统民歌主要依靠口头传播为主要传承和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草根性特点。山歌常在户外歌唱,具有纯朴的情感,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形式。歌词多为即兴创作,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号子是集体劳动的产物,在劳动中起鼓舞干劲和协调动作的作用,号子的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合。山歌和号子都是与劳动相结合的。所以个性和地域性较强,大多在某个地区传唱,在传唱过程中还受自然条件、地形风貌等的影响。小调又被称为小曲、俗曲等。与号子和山歌有所不同的是,小调除了在农村流传外,城镇集市上也多有传唱。小调不受劳动的限制,歌唱形式以独唱最为常见。小调的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流传,加上艺人的传唱,使小调的流传范围比号子和山歌广泛。从流传的地域看,有些小调如《孟姜女》、《茉莉花》、《银纽丝》、《叠断桥》等,从南到北,由西至东,几乎遍布全国。与各地的方言语调、风俗民情相结合,产生一曲多变的情况,比如小调中的时调小曲《叠断桥》,既可表现女子相思的哀愁(《穿心调》),又可表现新娘上花轿时的喜悦(《花轿到门前》)也可表现劳动者的繁忙和愉快(《四季歌》)。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江苏《茉莉花》为“广义”的小调体裁民歌。

我国民间音乐的历史十分悠久且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但在封建社会中却很少得到文字的记载。所以只能从有限的文字记载中,大致理出一条民歌的发展脉络。从文献记载上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其中的《国风》,记录了周初至春秋中期(公元前11---前6世纪)近500年间15国的民歌,这些民歌的内容,涉及到劳动、生活、阶级压迫、爱国及乐观精神等方面。而楚国的民歌,有一部分经楚国政治家、诗人屈原系统集中和加工整理,存留于《楚辞》的《九歌》中。汉代(公元前206---220年)的“相和歌”,既包括北方各地流传的原始民歌,也有根据民歌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还有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大型舞曲《大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扩散,南方的民歌受到重视和喜爱,并传到北方。这时特别受到关注的是湖北一带的西曲和江苏一带的吴歌。内容多表现男女之间的感情。所不同的是,西曲多反映水边船上的离情,吴歌多表现家庭儿女的意趣。这时,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南、北方民歌所表现出的风格各异的地域特点:南方民歌柔婉清秀,多表现儿女情长的内容;北方民歌则勇武刚健,慷慨激昂。唐代(公元618----907年)的“曲子”虽然仍出于民歌,但已脱离了民歌最初的形式,进

行了更多的加工和改编,填入多种唱词。宋代(公元960----1279年),民间曲子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多种民间音乐形式(如说唱、戏曲等)的构成基础。从明代中期开始,城市日渐繁荣,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了许多农村中产生的新民歌。城市艺人对其进行加工,促成了这些民歌的广泛传播。清代有著录民歌小曲的刊本,如《一剪梅》、《绣荷包》、《满江红》、《太平年》等等。许多曲调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一、起源及历史渊源

1、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起源。最早叫《鲜花调》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较早走出国门为世人所喜爱的代表。

(1)王志毅的北方民歌说:他分别从《茉莉花》的历史记载、流布情况及音乐形态阐述民歌《茉莉花》的溯源可能在北方。(2)夏玉润的凤阳花鼓说:《茉莉花》最早版本为清乾隆年间刊印的《缀白裘·花鼓》中的插曲。最初称作《花鼓曲》,唱词最早编于《缀白裘》六集《花鼓》一剧中。他指出,《鲜花调》是众多地方戏与地方曲艺中的重要曲目,是继承发展了凤阳花鼓《叠断桥》的词曲逐渐演变来的。(3)关于民歌《茉莉花》的起源还有很多说法,如江苏扬州说、山西五台山说等等。对《茉莉花》源头的探索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中国《茉莉花》这首歌历史悠久,大概是明朝时期,它最初的歌名叫《鲜花调》属小调类民歌,明、清时主要流行于江浙。据已故音乐史论家章鸣(原中国艺术研究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等专家考证清代的“鲜花调”是在明代已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的发展。我国民间音乐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鲜花调”(又名“仙花调”)的歌词,见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扬州戏曲演出脚本《缀白裘》丛书中《花鼓曲》一剧中的“仙花调”,叙述了《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唱词中的第一人称,即代表张生,唱词中的“茉莉花”为剧中的“花鼓女”,想“采一朵戴”者为剧中的“浪荡公子”,“看花的”为花鼓女的丈夫。从时间来看,《缀白裘》刊载的《花鼓曲》是目前与民歌《茉莉花》有关历史文献中最早的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最早文献《茉莉花》的曲谱,在我国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木刻本《小慧集》卷十二小调新谱。“小调新谱”录有箫卿主人小调谱七首,其中就包括《花调》,即《茉莉花》。国内最早的记谱为工尺谱,后被江苏明清俗曲专家张仲樵先生译成简谱的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五声徵调式。此工尺谱记载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行的《小慧集》上,由扬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