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际的作用。人们不能只注意语言行为的正确性、合理性 和可接受性,而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 及其影响 ,导致文化冲突。
语言规则与交际规则
• 语言规则指的是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体系。
• 交际规则指的是指导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准则。
•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人们都知道需要学习第二语言的语言 规则,需要学会母语外语之间语言规则(特别是语法规则) 的相互转化。 »“母语国家的人在与外国人交谈时,对外国
例一:考察中文、日文和英 文口头谈话中“应对形势” 的使用情况
无意义形式:纯粹的无意义的短小声音,如上边所举的英语的uh huh。 起应对作用的惯用表达式:如英语的really、Yeah,汉语的“就是、对” 等。 合作完成式:听话人不等说话人说完或者当说话人还在思考时就替说 话人完成一个语句。 重复式:听话人在不同程度上重复说话人刚刚说过的语句。 承上启下式:一些非词汇形式的短小语音形式,出现在听话人发话的 开头。
(一)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
中国社会的群体取向: 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 言行上不愿得罪人、逢人说好话;主张“审时度势”、“以和为贵”。
安分守己
锋芒毕露
树大招风
人言可畏
因势利导
西方社会的个人取向: 提倡个人主义,崇尚个性解放、提倡自我奋斗。
self—support、self-help、self-dependence、self-confidence
动态性:交际是正在迚行的过程。 互动性:信息収出者与接收者、编码与解码是交替迚行的。 不可挽回性:一言既出,无法挽回,只能修正。 情境性:交际活动的具体环境和交际者乊间的关系。
语言的运用是受文化制约 的。由于文化价值观以及习俗 的不同,同一个言语行为常被 人做出不同的解释,不解甚至 误解时常发生。
跨文化交际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
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交际?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信念、 习惯、生活模 式和行为的总 和
文化是某一 群体的生活 方式。
文化是社会 所做的和所 想的
从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角度: 文化是行为的方式和交际的模式。文 化决定人们行为举止所遵循的习俗规 范,也决定人们的交际规则、思维方 式和价值观念。文化差异会影响人们 的语言交际行为和非语言交际行为所 传递的信息。
第二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外国人,而是将他 们培养成沟通中外交往的桥梁。使他们能够不断转换不同 文化的规则和办事方法,帮助桥两头的人相互适应,成功 进行跨越文化的交际。 • 与美国人在一起,就照美国人的方式、习俗去说话、办事; 与中国人在一起,就按中国人的习俗来做。
语言交际能力与非语言交际能力
• 语言交际能力不仅指必需的语法知识,还包括对语言概念 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意义的了解与运用能力;不仅指语言的 正确性,还指运用语言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的的得体性。 • 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是交际行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对语言交际行为起到良好的辅助和配合作用,在语 言交际遇到障碍时还可以对其起到代替、维持或挽救语言
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同文化交际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是具有 相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的人在共同的交际规则指导下进 行的交际。同文化交际基本上不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问题。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需 要处理的是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解决的是跨文化语境 中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 观念不同的信息就易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化不同,交际者的语言、 社会、历史、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交际觃则、思维方式 乃至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会存在差异。
Here’s
an
“大C” 和 “小C”
interesting issue
1. 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 产; 2. 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 和器具; 3. 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 4. 文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 5.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 同的文化。
“夕阳无限好,何愁近黄昏。”
Most glorious is the sunset.Even the dusk is blessde.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To offer no incense to Buddha when things go well and beseech his help only when in need.
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即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际时,具有强烈的跨文 化意识,善于识别文化差异和排除文化干扰并成功地进行
交际的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由语言交际能力、非
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 应能力所组成的综合能力。
文化的特性
1.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文 化是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 2. 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3. 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 4. 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5. 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主导文化和亚文化
主导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语言群体所共享的主流文化 特征;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际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因素;是同一文化 群体共同认可和遵循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和 交际观念。
亚文化:指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团体、不同文 化层次,甚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特有的文化特征。亚文化既有主导文 化的基本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些亚文化个性表现在生活习 性、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交际规则,甚至思维方式等各方面。
什么是交际?
外语教学界——“交际” 国际政治界——“交流” 新闻界——“传播” 交通、通信界——“沟通”、“通信”、“交通” 交际的特点: 当编码和解码不一致时,交 际就会出现误解。
从对外汉语教学看跨文化交际 • 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 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迚行的口语交际。
• 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立足本专业,文化差异 主要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文 化差异。 • 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不需要通过翻译这个中 间环节 。 • 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的口语交际 ,即双方面对面的交谈。 • 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言语交际。基本上不涉及翻译问题, 而侧重语用规范,通过了解对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协调双方交际中涉及的文化因素,从而保证交际的有效性。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要克服偏重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教 学而忽视第二文化的交际规则的教学,以及偏重语言规则 的转化而忽视交际规则的转化等不正常现象。
跨文化适应能力
• 跨文化适应能力,或称文化适应能力,指跨文化交际双方
相互之间交际适应能力和对异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
• 善于克服文化休克的障碍,正确了解和认识新文化或来自 不同文化的交际对象,对自己固有的行为举止、交际觃则、 思维方式、思想感情等作出必要的调整,必要时,还要对 自己的文化身份作出必要的改变,以便适应新文化的生活、 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环境,幵为新的文化的人所接受。 还要善于预见和处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差 异的干扰,尽可能避免或顺利地排除文化冲突。
化共性构成各种文化乊间交际和共存的基础。
文化个性: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个性。文化差异
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文化的特性
1.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文 化是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 2. 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3. 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 文化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却不为我们所察觉。我们 日常所能感知到的文化只是冰山一角。
语种 日语 英语 汉语 无意义形式 惯用表达式 68.3 37.9 47.2 17.0 34.2 31.1 重复式 2.2 1.3 5.8 承上启下式 合作完成式 12.5 10.4 14.5 0 15.6 8.9
例二
“您真是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呀!”
You are old,but nonetheless vigorous and active.So you are really an aged hero who still cherishes high aspirations.
文化的特性
•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文 化是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文化的特性
1.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文 化是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 2. 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文化共性:即人类的共性。人类文化共性是主要和基本的。文
我们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得到的知识我们的名字而已, 不是财产。我们必须寻找机会。我之特殊不是继承 来的,而是我通过拼搏取得的。
(二)求稳与求变
中国文化的“求稳”心态: “相安无事”、“知足常乐”、“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安土重 迁”、“顺其自然”。一切发展之大前提是家庭、家族、社会之稳定。
第二语言教学中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1. 课堂教学与课外交际之间的关系,包括课本语言教学与课 外应用指导之间的关系。 2. 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之 间的关系。
你喜欢我们的日程安排吗?How do you like our schedule? 久仰先生大名。 您找谁? I’ ve long heard of you./ I’ ve
looked forward to meeting you.
Can I help you?
为什么会存在着差异?


百度文库
文化背景
社会环境 ……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
1. 文化因素 2. 心理因素
思维方式 民族中心主义 心理环境
价值观念 民族性格 自然环境





文化背景中渗透着各种文化因素,由于不同文化有不同的 取向,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形态等方 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交往时 产生心理距离是很自然的,因而文化碰撞、交际失误、人 际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而这样产生的后果往往也十分严 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行举止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各自 社会的习俗规范,都是特定社会群体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美国人:擅于展示个性,崇尚标新立异。 中国人:处事善于变通,可塑性极强。

一、价值观念(跨文化交际的核心问题)
•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而价值观是它的核心。 价值观是文化的底层,不理解价值观的差异就不能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 • 价值观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期望的,什么行为是 社会所唾弃的;应该爱什么,应该恨什么;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正常的, 什么是荒谬的;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非正义的。 •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也会随着人们的 经济地位逐渐収生变化。
人的収音和语法错误往往采取宽容的态度; 相反,对违反谈话准则的行为一般则认为是 态度无礼。”
例三:Where are you going?
• 汉语中另一常用问候语是询问别人“Where are you going?”在 英语中,这一问题一般用于了解信息的要求,而询问别人的具体 情况属于询问个人私事,只有上级当权者才有权利,或者只能在 亲朋好友之间才能使用,用于其他场合就会让人难堪:不回答你 的问题会不礼貌;如果含糊地给以回答又像是回避问题,也许他 们根本就不愿意如实地回答你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这种形式的 问候语极易触犯西方人。他们会认为这是对他们隐私的侵犯。对 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的来华外国人就长抱怨中国人爱问这类问题。 有的人甚至抱怨说,他们所住的服务员都是间谍,因为他们总喜 欢问:“干嘛去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