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叙事要素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将娱乐化因素融入到严谨的科学纪录片叙事过程中,是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获得大众肯定的关键,造型与语言这两种影视叙事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深受影响,同时表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就对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在造型与语言两方面的叙事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并辅之以适当的实例以证明。

[关键词]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叙事;造型;语言

美国探索频道创建于1985年,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纪实娱乐节目制作和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有相当多的受众,除去其本身运营方面的因素不谈,娱乐化的因素融入其叙事的方方面面也是其获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在所有的纪录片中,科学纪录片因为受拍摄主题偏向于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自然现象、科学事件等,在叙事上与其他种类的纪录片会有很大的不同。要制作出一部观众认可的优秀科学纪录片,难度大很多。但是探索频道就是以科学纪录片的制作见长,在叙事上解决了科学纪录片本身固有的枯燥、乏味、晦涩等问题,使影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效地达到了科学传播的目的。这些都离不开造型与语言这两种基本叙事构成要素的功劳,对这两种要素很有研究的必要。

一、造型因素

在影视作品中,所有的画面都是片断性的,通过后期的剪辑技巧使这些片断构成一个完整的复合体,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由影像造型和声音造型构成的叙事空间成为影视作品中最主要的语言手段,直观地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因此,由影像和声音构成的叙事空间是连接现实空间和观众头脑中意识空间的中间环节,是科学纪录片制作者得以影响观众并与之交流、引起共鸣的最直接的媒介。

1.丰富多彩的影像造型

首先,以优美、新奇、罕见的影像内容为根本。镜头内部的各种视觉元素都具有语言的表意功能,但探索频道的制作者们更倾向使用影像造型的直接叙事功能,基本上每个画面都与所要叙述的主题相关。优美的画面内容可以使观众获得审美上的享受,新奇、罕见的影像造型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些都是探索频道最大化实现影像造型叙事效果的重要手段。探索频道的制作者们十分擅长使用手中的机器,在纪实的同时,对构图、光线、景深等手段的运用都十分娴熟,极力将美好的事物用最优美的镜头记录下来,提升整部作品的艺术水平。如在《愤怒的地球》系列节目中,探索频道的制作者冒着极大的风险,将摄像头对准了龙卷风、海啸,尽他们最大的可能接近它们,为的就是能够获得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画面。同时画面的构成也十分讲究,让观众在近距离地感受大自然的力量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其次,以超常规的视角呈现肉眼无法观测到的领域。科学纪录片需要表现许多人类无法直接感知的主题,这就要求制作者采用高科技的手段来向观众呈现。探索频道就深喑此道,即使是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主题,探索频道也会从新奇的视角对主题进行解读,在视觉上给予观众极大的震撼。例如《人体内的住客》这一期节目中,就是采取显微拍摄技术,将人体内或者身上的微生物放大,让观众能够直接感知,获得视觉冲击。

再次,数字技术的运用呈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字技术拓展了科学纪录片题材的表现空间,探索频道的制作者们运用数字影像生成处理技术,表现一些目前无法拍摄到或者是不易拍摄到的事物,如宇宙太空、分子原子结构等;数字技术也能够改变科学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和视觉风格,无法拍摄到的影像都可以用虚拟图像技术来解决,使得故事性的叙事方式逐渐成为主流,画面连接方式也向无痕连接转变,使过渡显得更加自然。

2.极具感染力的声音造型

首先,多使用无声源音乐渲染叙事,增强科学纪录片的感染力。无声源音乐在叙事过程中,可以起到推动叙事发展、揭示主题内涵、渲染环境气氛等作用。在探索频道的科学纪录片中,对无声源音乐的使用则相对比较频繁。例如影片《沙漠之城迪拜》中,为了向观众表现迪拜这座采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城市,在节目的叙事中常伴以大量的电声音乐出现,创造出了一种神奇、丰富、变幻莫测的音乐形象。探索频道的科学纪录片也常用无声源音乐配以转场画面来表现节目节奏的变化转折,预示将要发生的紧张、危险、悬疑的情景,预测事件的发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利用自然音响增强叙事真实感,拓展叙事空间。如果说音乐造型在叙事过程中主要起渲染情绪、推动

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叙事要素特征分析

徐涛

233

叙事发展作用的话,那么音响造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使叙事空间具备更复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影视作品显得更加真实。探索频道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原始的音响形态记录下来,与拍摄到的影像画面一起呈现,使科学纪录片更具真实感。如《透视黄石公园》中,炙热的岩浆沸腾时的声音、雪崩时雪块滚落发出的声响、游隼捕猎时发出的叫声等等,都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的黄石公园景象,弥补了影像中立体感的不足。

二、语言因素

科学纪录片中的语言是制作者与观众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具释义作用的一种手段,在科学纪录片中起着叙事、交代环境、论证推理、增强现实等作用。如果说影像、音响、音乐等造型手段更多的是侧重于科学纪录片的形式,那么语言因素则更多的是侧重于科学纪录片的内容层面。一般影视中的语言系统中,大致包含对白、独白、旁白、字幕这几种主要的成分。

1.对白与独白的灵活使用

首先,简洁的对白作为线索不断推进叙事的发展。对白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在影视作品中,它是作为叙事符号而存在的。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中的对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简洁。复杂的对白容易造成视听的混乱,不易理清叙事发展的状态。

其次,设问的独白设置增加叙事的悬念,引发观众的兴趣。在探索频道的科学纪录片中,独白经常是以设问的形式出现,表现影片中人物对于未知事物的困惑,其实这也是为了引导观众,使其往叙事发展的方向上思考,并设置悬念,吸引观众的关注。以《野孩子:乌干达猴男孩》为例,影片中多次出现了奥克塔博士的内心独白,如在了解了许多关于猴男孩的消息之后,奥克塔博士的独白出现了:“但是有件事还没有人能告诉我,这么小的男孩,刚学会走路还没有多久,怎么能在荒野生存长达三年的时间呢?是猴子帮助了他吗?”这是奥克塔博士的疑问,同样也是观众的疑问,也是影片叙事过程中设置的一个悬念,使观众的注意力持续不断地集中,并使之后的解答显得顺理成章。这些设问的独白形式在影片中为叙事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2.无处不在的旁白

首先,多用旁白传递抽象信息。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叙事过程中,因为表现与科学相关的主题,概念性的东西十分常见,这一部分的内容十分抽象,画面也不能清楚地表述。而旁白则可以将这些事物概括出来并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思维。除了概念性的事物之外,对于环境、背景以及出现在画面中的人物等信息的交代同样也离不开旁白。以《透视黄石公园》为例,在向观众介绍火山、雪崩的时候,就使用了旁白,在相关影像因素的配合下,使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这些抽象的信息。

其次,用旁白串联画面,使叙事更加连贯。这是声音蒙太奇的一种形式。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经常会采取在一个大的主题下分别叙述几个子主题的叙事结构,因此画面就会存在含混性和叙事不完整的情况,画面之间没有完整的逻辑性。在这里,旁白的使用很自然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科学纪录片《透视黄石公园》,在由介绍游隼向草原响尾蛇切换的时候,用了这样的旁白“黄石的环境使得这里成为游隼的完美家园,但另一些生物则要适应这里才能生存。这是草原响尾蛇,公园内唯一致命的毒蛇”,这一段旁白的使用使两个子主题之间的画面过渡显得很自然,很连贯地将黄石公园的生态系统表述出来。

第三,旁白在承担科学纪录片叙事情节的讲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事化的手法是探索频道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科学纪录片在故事化方面,存有先天的缺憾,因为所要展现的主体无法自行表现自己的意图,观众如果只观看单纯的画面,就无法了解影片所要表现的故事,对于其中的情节也可能会产生误解。旁白在画面和观众思维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观众能够明白影片中的叙事情节,获悉制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没有旁白,画面根本无力独自承担此责任。

3.精炼的字幕

在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中出现的字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职员表及语言翻译的字幕。另一种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加入的字幕。很显然,我们这一节所要讨论的字幕是后一种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字幕的许多功能逐渐被声音及其他元素取代,在十分注重使用新元素的探索频道中,这一“古老”的元素虽然使用不是很多,但依然与其他叙事手段一起发挥着作用。

字幕在探索频道中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叙事显得更加客观。在科学纪录片中,影像与声音是最直接作用于观众思维的元素,虽然效果很直接,可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是在被动接收信息,有可能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被强制的感觉。而在有字幕出现的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中,字幕的出现都带有一种客观、中立、冷静的色彩。字幕以文字的叙述样式表现出来,能够引发观众主动阅读,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引发观众对科学纪录片所要表现主题的想象与思考。影像与声音因素虽然能够给观众带来亲切感,但是字幕的出现则带有一些理性成份。

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在叙事中运用了丰富的影像造型和声音造型,对白、独白、旁白及字幕也有恰当好处的运用,这些都成为其获得公众青睐的关键因素。对优秀作品的借鉴是一种智慧,探索频道在叙事构成要素方面的种种表现无疑能给我国的科学纪录片创作提供借鉴,使我国的相关工作者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罗伯特·斯坦姆等:《电影符号学的新语录》,张梨美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年版

[3]周传基:《电影中的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