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竹子造景的意象组合及意境创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里竹子造景的意象组合及意境创造

[摘要]唐诗里有大量的诗歌写到竹,创造了多样的意境感受。在唐诗里,竹常与泉水、少径、风、寺庙、人等组合,勾画出幽静恬然、淡泊宁静的意境。竹在唐诗里备受尊敬,被赋予了多样含义,它作为重要意象,丰富了唐诗与意境,对唐诗及后来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标签:唐诗;竹;造景,意象;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任何诗歌创作几乎都离不开意象的选取和意境的创造。这二者是何定义呢?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可见,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竹子作为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描写意象,大量存在于唐代诗歌中,构成了独特的竹类意境。

唐代写到竹的诗歌中单纯地写景的不多,其中一首张文姬《池上竹》:“此君临此池,枝低水相近。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诗中显然并没有深刻的内涵,若含有生命生生不息之义,似乎也很模糊,虽然写出了竹与水的和谐之美’但因为它蕴含的意味显然不够深远,显得意境不足。唐诗中以“竹”为意象构造耐人寻味的意境的诗歌中多是“竹”与其他意象组合创造出来的,诗人往往融情于景,将主观感受赋以客观的“竹”景,使其具有了多重意义,而使得意境更加耐人琢磨。纵观唐诗,其间多有竹与泉、竹径、竹与风、竹与寺庙、竹与人这样的意象组合,构成了多样的意境感受。

一、竹与泉

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沈佺期《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张九龄《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有此作》

沈佺期此诗是在和春时节与太平公主游南庄时所作,全诗词句靡丽,锦绣成文,尤其“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两句中“千”与“百”写出了宏大的气势,竹里泉声如百箭争发,飞出了飘逸洒脱之美。作为权臣的沈佺期,他眼,中的千花、绿竹、百泉似在做精彩绝伦的演出,为侍奉权贵,为渲染氛围,轰轰烈烈,令人叹为观止。

而与沈佺期不同,张九龄仕途多舛,后受李林甫排挤,罢政事,贬为荆州长史。他对权势者绝望,思想中有着隐世的趋向。张此诗中竹与泉的组合,静中有动,动中蕴静,轻灵深寂,如深山幽处高风亮节的隐者,内通外达,与世无争,配合着泉水的淙淙之音,拨动自然的旋律,自然的清静无为之美,倏然显现。“竹”,带给了人们宁静、淡然和平和的心境。竹的绿与泉的清澈,两者完美的结合互相映衬,不仅是美好的视觉享受,更能怡情养性,陶冶情操。该诗展现了一幅清新美好的自然图景,松、鸟、竹、泉,也是静中有动而更显幽静,意象多重组合而越显和谐,好鸟和清泉,远离人世的喧嚣和争斗。一个“好”字与一个“清”字,写出了与人世截然不同的世外场景,让我们呼吸到了没有忧虑与躁动的自然之气。而竹下流动着没有杂质的山泉,竹与泉,更给人以气质脱俗、襟怀开阔之感,那一束有理有节的“花中君子”,那一股澄澈磊落的流泉,给我们的心灵注入了宁静之风。

写诗多以壮观雄伟之景表现阳刚之美的李白,“竹”与“泉”在他笔下也有了一种磅礴之气,如“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访戴天山道七不遇》),具有了清俊超脱之美,意境雄浑开阔,将竹与泉的搭配描画上了另一面的美:粗犷俊朗。

一、竹径

暗归草堂静,半人花园去。——钱起《竹间路》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司空曙《竹里径》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竹间路》写诗人归时,竹径掩映下的住所具有“暗”“静”的特点,这点明了竹径的作用:遮蔽效用,将居处与外界分隔,达到“静”的效果,可见竹径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幽处,无怪乎多少名人名士对竹情有独钟,并以栽竹为荣。《竹里径》更清晰地描画了竹径的特点:幽、行迹稀、清阴。行人稀少,说明人迹罕至,恰是隐居的好环境,也体现了“幽”,弥漫着隐者淡然悠闲、自在清静的逍遥之趣,竹叶摇曳,漏下星点日光,竹阴疏清,非乘凉的最佳去处,因而更显幽静,有淡泊宁静、洁身自好之意。《题破山寺后禅院》更深一层地点明了竹径所隐含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其为通幽处,即它为隐者而存在,为其归隐幽辟出一条小径来,并成为他们忠诚的守护者。此时,竹不是别有情致吗?它的身上附与了一种特殊的寓意;隐居生活。看到它就会联想到清静淡泊、与世无争的隐者。

二、竹与风

竹与风的结合生发出了竹声,竹声在不同的诗人听来也各有不同的味道。刘言史《题十三弟竹园》:“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春光明媚,万籁俱寂,惟君家竹声若秋雨,又有竹叶飘摇,光影离乱,一幅静中之动景,竹影斑驳之象泠然闪现,春日偏又听为“秋雨声”,“秋雨声”又有萧索之感,让人读来心头掠过一抹苍凉,饶有意蕴。司空曙的《竹里径》;“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将风吹竹叶的萧萧之音也比喻成雨,更显萧瑟之感。唐彦谦《咏竹》:“醉卧凉阴

沁骨清,石床冰簟梦难成。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夜深人静之时,月明如水,万物静寂,百无聊赖时,听得竹声,误以为是雨声,心中那种寂寞苍凉之感不得而知。唐彦谦《竹风》:“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竹风阵阵,竹影倾斜,竹声萧萧,旅人愁思之感愈浓。竹声,本是风吹拂竹叶之后的自然之音,但在诗人眼里,它已经被赋予了各种情感,或萧瑟之声,或寂寞之音,或为羁旅愁思,创造出了多种意境。

三、竹与寺庙

竹与寺庙也有着不解之缘,寺庙多有竹,唐诗里常出现如“慈仁寺竹院”、“僧竹院”这样的地名。竹,也富有了一种禅宗意味。竹,代表着虚心有节、淡泊名利,与佛教禅旨不谋而合。竹的高、逸、雅、静,带给了人们的是超凡脱俗的清凉之感,最能体现禅的静观心态。周贸《过僧竹院》“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这首诗在说自己爱竹的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在僧竹院聆听佛教圣音前后的场景,听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领悟出了佛学中淡泊名利、守候寂寞的禅理。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在《池上竹下作》中言:“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诗”,可见对他来说,从竹身上,他领悟到了虚心为人的禅机禅趣。他的《竹楼宿》正是他参禅生活的写照:“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参禅时千竿竹的相伴,营造出幽深静寂的意境,反照诗人寻求自然纯净、平淡宁和的心灵乐土。韩《题慈仁寺竹院》;“千峰对古寺,何异到西林。幽磬蝉声下,闲窗竹翠阴。诗人谢客兴,法侣远公心。寂寂炉烟里,香花欲暮深。”幽磬、蝉声、闲窗、竹阴,组成了一种清静悠远、深寂闲淡的意境,淡漠了喧嚣,隔绝了人事,在这竹院里,只感受到心无尘虑、悠闲自得。

四、竹与人

杜甫在《客堂》中写道:“平生憩息地。必种数杆竹。”可见竹与诗人居处的形影不离之状。杜甫结庐浣花溪畔时,兴致盎然地夸耀“我有浣花竹,题诗须一行。”又如周贺《过僧竹院》:“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竹子深得诗人的喜爱,这或许缘于竹子自身所具有的内通外达、清俊飘逸之气吧!竹自古就是诗画的宠儿,备受推崇,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王国维说,“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欤?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竹的形状和生长习性决定了它会为诗人所喜爱,或单为它描摹可人情状,或借它以抒人之多样性情,诗人对此津津乐道。竹对于唐代不同的诗人来说,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价值。在李涉的《竹里》:“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这里竹林犹如编茅之人的侍者一般,又如慈母一般,默默地守护着、陪伴着悠闲地编茅的人,这里竹与人融洽相处,有闲淡舒畅、自然恬静、和谐统一的意境之美。韦庄《新栽竹》:“寂寞阶前见此君,绕栏吟罢却沾巾。异乡流落谁相识,唯有丛篁似主人。”竹对于韦庄来说,代表了故乡和亲情,见其如见亲人,勾起了他无限的思乡情怀。王建《乞竹》“乞取池西三两竿,房前栽著病时看”,此时,对诗人来说,竹子是他生病后静心养气时的好伴侣。《说文·竹部》记载;“竹,冬生草也。”段玉裁注:“云‘冬生’者,谓竹胎生于冬,且枝叶不凋也,”竹虚心有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