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张 家 港 市 金港 人 民 医 院
殷林华
2009年11月
现代急救新内涵
对威胁人类生命 安全的意外灾害所采 取的紧急救护 是跨专业、多学 科、全新概念的一门
边缘科学
创 伤——
人类永恒的主题
人类从来就没有对创伤具备免疫力
创伤:44岁以下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WHO 城市居民第四位死亡原因 农村居民第五位死亡原因
可折成条带状、燕尾巾、连双燕尾巾等形状 制作简单 使用方便 容易掌握 包扎面积大
三角巾包扎法
1、三角巾头顶部包扎法 底边的正中放在眉间上部,顶角拉到枕后,将 两底边角经耳上拉到枕后交叉,两底角再经耳上缘 向前拉紧到额部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 边或用安全针固定
三角巾包扎法
2、头部风帽式包扎法 三角巾顶角打结, 套住前额,底边中间 打结放在枕后,然后 将底边两端拉紧向外 返折,再绕到前面交 叉,将下颌包住,最 后绕到颈后打结
1和2、股动脉
大腿根部中间
屈曲外展外旋 向髋关节加压 3、腘动脉 腘窝处双手拇指
4、胫动脉
紧握踝关节,拇指及四 指分别压迫胫前及胫 后动脉
面部出血
颞部出血
颈部出血
腋 窝 和 肩 部 出 血
前 臂 出 血 手 掌 和 手 背 出 血
大腿出血
足部出血
强屈关节止血法
肢体关节弯曲处加垫 绷带环形或8字形包扎 痛苦大,不作首选
脊柱骨折搬运法
上:错误
加重损伤
下:正确
战时伤员搬运
①背:背伤员匍匐前进,或者用背带加短 木,使伤员骑坐其上,然后背走 ②夹:夹持伤员,侧身前进 ③拖:用大衣、雨衣、布单等包裹伤员, 拴绳索或皮带于其腋下,然后拖拉运走 ④抬:双人徒手抬送伤员 ⑤架:就地取材制成临时担架,搬运伤员
搬运注意事项
1、搬运前再检查、处理 2、动作轻快协调 避免震动 3、搬运三原则:不扭曲 不挤压 不同方法 4、宜卧不宜坐 5、昏迷伤员头侧位 呼吸道畅通 6、观察体征和病情变化 7、注意天气
固定注意事项
1 、先救命 后治伤 2 、不整复、不冲洗、不涂药 3 、超关节固定 4 、衬垫 5 、暴露肢端、由上至下 6 、上肢屈、下肢伸 7、“原木”原则(脊柱 骨盆 长骨干) 8 、开放性骨折:先止血包扎、后固定 9 、打结时避开伤口处,松紧适度
搬
目的
1、脱离危险区 2、把伤员送到技术 条件较完善的医 院,作进一步检 查和治疗
颅 脑 损 伤
救 治 要 点
病人侧卧,并将头部稍垫高一些,使流 出的液体顺体位流出,并防止舌根后坠 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运送途中应平卧、头侧位,注意及时清 理呕吐物,畅通呼吸道,避免呕吐物误吸肺 内,造成窒息或吸人性肺炎
胸腹部伤口肠管溢出急救处置
烧 (烫) 伤
指各种热力、 化学物质、电流及 放射线等作用于人 体后,造成的特殊 性损伤。重者可危 及生命。
绷带包扎法
3、螺旋返折法 环形法固定一端, 螺旋法包扎,每圈反 折,拉紧,适用粗细 不匀处,小腿、前臂。
绷带包扎法
4、8字法 一圈向上一圈向 下,下圈在正面与前 圈相交,压盖前圈1/2, 适用肘、踝、肩、膝
绷带包扎法
5、回返绷带包扎法
从中央开始,来回反折,环形包扎固定,
适用头及肢体残端
三角巾包扎法
常见指压止血法
上
颞动脉
耳前对着下 颌关节
中
面动脉 下颌角处 左右两侧
下
颈动脉 颈根部 气管外侧 搏动的血管 向后向内
常见指压止血法
1、锁骨下动脉 锁骨上凹处向下向后 2、肱动脉 肱二头肌内侧 3、肘动脉 肘关节前摸到搏动的 血管加压 4、桡、尺动脉 双手拇指压迫桡尺动 脉搏动(脉搏处)
常见指压止血法
三角巾包扎法
3、三角巾面部面具式包扎法 三角巾顶角打结,套住下颌,底边拉向头后,底角 向后上拉紧,然后左右交叉压住底边,再经两耳上 方绕到前额后拉紧打结,包扎完后在眼、鼻、口处 提起布巾剪洞口
三角巾包扎法
4、胸、背部包扎法 底边在下,贴于胸前,底角拉向后侧于 背部打结,顶角绕一侧肩上向后,以连接带 和底角结再打结
固
目的
定
避免进一步损伤 减轻疼痛 便于搬运
固
材料
定
各种夹板 外固定架 就地取材 伤员胸壁和健肢 担架 绷带(布带、衣服等)
真空夹板
充气夹板
充气夹板
脊 柱 固 定
长背板
其它固定设备
头部固定器
其它固定设备
其它固定设备
现场急救时,四肢骨折脱位的固定 需用特制的木夹板,如现场没有,可就 地取材,使用硬纸板、木板条、竹竿、 树枝等。
颅 脑 损 伤
由外界暴力而造成 大脑的损害,称为颅脑 损伤。颅脑损伤通常发 生在意外情况下,如交 通事故、地震、摔伤、 工伤事故。创伤伤员死 因中颅脑损伤占的比例 大,所以抢救颅脑损伤 是处理创伤的重点。
颅 脑 损 伤
救 治 要 点
1.立即对病人的伤情进行简单的检查, 针对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头部受伤引起严重的外出血,立即 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3.如有血性液体从耳、鼻中流出,可 能是颅底骨折造成了脑脊液外漏。
止血带止血法
用于四肢较大血管 出血,加压包扎或指压 不能有效止血时(作为最 后方法)
类型
有弹性
气囊止血带
橡皮管、橡皮带
无弹性- 布带或绷带 等
方法
肢体抬高2分钟 局部加衬垫 叠层加压至不出血 部位 上臂上1/3,大腿上2/3, 前臂及小腿无效 注意点 伤口上方近伤口处 松紧合适 至不出血即可 放松1/2~1 min/h(毁损肢体可不松) 明显标记(时间及部位) 严禁用铁丝、电线、绳索等作为止血带 迅速转运 气囊止血带 效果好,但需专用设备,现场不易准备。
包
扎
材料 绷带、三角巾和多头带
就地取材(毛巾、包袱、衣服等)
绷 带 包 扎 法
掌握“三点一走行”:绷带的起点、止点、 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1、环形绷带包扎法
伤处环绕数周,全层层
叠,用于胸腹和四肢等粗的部位 2、螺旋绷带包扎法 螺旋上升,每一周压住前
一周的1/3~2/3,粗细相差不多处
创伤 伤员的分类与救护分区
伤员分类:
Ⅰ危重伤——红色 Ⅱ中重伤——黄色 Ⅲ轻伤——绿色 0致命伤——黑色
救护分区: 四类伤员抢救区分别插相应颜色彩旗
保持镇定 抢救积极 忙而有序 通力协作
创伤的分类
一.按致伤原因: 1.擦伤 2.撕裂伤 3.刺伤 4.切割伤 5.挫伤 6.火器伤 7.冲击伤等 二.按受伤部位区分: 脑 胸 腹 肢体等 三.按皮肤是否完整区分: 1.闭合性创伤 2.开放性创伤 四.按伤情轻重区分: 重伤 轻伤(评分系统)
三角巾包扎法
5、燕尾三角巾包扎肩部
三角巾包扎法
6、三角巾包扎下腹部
三角巾包扎法
7、三角巾包扎臀和下腹部(1)
三角巾包扎法
7、三角巾包扎臀部(2)
三角巾包扎法
7、三角巾包扎臀部(3)
三角巾包扎法
8、三角巾包扎上肢(1)
三角巾包扎法
8、三角巾包扎上肢(2)
三角巾包扎法
9、三角巾包扎手、足
颈椎骨折固定法
颈椎骨折临时固定:先于枕部轻轻放 置薄软枕一个,再用软枕或沙袋固定头两 侧。头部和肩部再用布带与担架固定
胸腰椎骨折固定法
胸腰椎骨折临时固定:将伤员平卧于 有薄软垫的板床上。腰部骨折可在腰部垫 软枕。若需长距离运送,固定要确切。 上:腰部骨折在腰下垫以软枕 下:忌头颈部垫高枕
骨盆骨折固定法
椅托式坐抬法
徒 手 搬 运 法
双人搬运法
拉 车 式
徒 手 搬 运 法
双人搬运法
平抱和平托式
徒 手 搬 运 法
双人搬运法 1、椅托式 2、拉车式 3、平抱和平托式
椅托式坐抬法
徒 手 搬 运 法
三人或多人搬运法
脊柱骨折搬运法
对疑有脊柱骨折伤员,切勿使脊柱弯曲或 扭动,以免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搬运时应准 备硬板床置于伤员身旁,保持伤员平直姿势, 将伤员轻轻推滚或平托到硬板上。
止
血
出血的临床表现
头昏、眼花、面色苍白、 出冷汗、四肢发凉、呼吸急 迫、口唇紫绀、心慌等,重 者休克。
出 血
出血特点: 动脉 鲜红 喷射 危险大 静脉 暗红 涌出 可压迫止血 毛细 鲜红 渗出 危险小 出血种类: 外出血 自创口流出、可见、易辨别 易发现 内出血 体腔内出血,据临床表现及体征来诊 断。血胸、血腹 出血量判断: < 5% 可自行代偿 >20% 面色苍白 肢体湿冷 早期休克 >40% 面色青紫 脉搏快弱 测不到血压 可导致死亡
止 血 方 法
1. 2. 3. 4. 5. 6. 一般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 抬高肢体止血法 强屈关节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止 血 方 法
一般止血法
创口小、出 血少,生理盐水 冲洗,消毒纱布 +绷带包扎。可 就地取材,干净 布料、覆盖或填 塞伤口中。
指压止血法
以拇指压迫出血管的上 端(近心端)、 压闭 血管,阻断血流(现场 急救、短时间)
烧 (烫) 伤
处理程序:
冲 脱 泡 盖 送
烧 (烫) 伤
流动的冷水冲洗
越早越好
持续10~30min
冲
直到疼痛减轻
烧 (烫) 伤
冷水中慢慢 衣物脫去,勿把 水泡弄破
脱
来自百度文库
烧 (烫) 伤
在冷水中连 续泡30min,将 余热完全除去
处抬时则相反
徒 手 搬 运 法
现场无担架,转运路程近,病情较轻时可 以采用。此法对伤员和搬运者都比较累。重伤 员不用此法
徒手搬运的方法 1、单人搬运法 2、双人搬运法 3、三人或多人搬运法
徒 手 搬 运 法
单人搬运法 1、扶持法 2、抱持法 3、背驮法
背驮法
徒 手 搬 运 法
双人搬运法 1、椅托式 2、拉车式 3、平抱和平托式
2.
3.
4.
急救原则
先救命 后治伤
判断程序
判断意识 判断呼吸 监测心跳 观察瞳孔 检查局部
不可忽视沉默的伤员 伤情可能甚为严重
创伤病人死亡“三高峰”
第一死亡高峰:伤后1h内 50%是院前急救的难点 多为严重的颅脑损伤、高位脊髓损伤,心脏、主 动脉或其它大血管的破裂及呼吸道阻塞等 第二死亡高峰:伤后2~4h 30%院前急救的重点 多为脑、胸或腹内血管或实质性脏器破裂、严重 多发伤、严重骨折等引起的大量失血 危重多发伤后第一个小时称为“黄金1小时” 头10分钟又是决定性的时间——“白金10分钟”
止血带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加压包扎) 创口填塞纱布或棉垫 绷带或三角巾等包扎 用于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抬高肢体止血法 不可靠、效果不佳 仅作临时用
包
目的
扎
保护作用(伤口和创面) 压迫止血 减少污染和疼痛 固定作用(骨、关节、敷料和夹板等)
包
包扎要求
扎
轻、快、准、牢 先盖再包(干净敷料) 不可过紧或伤口上打结 尽量暴露肢端
创伤 伤员的检伤分类
危重伤员:呼吸心跳骤停、深昏迷、严重休克、大 出血、血气胸严重呼吸困难者→立即抢救! 重伤员:脑外伤、内脏损伤、骨盆骨折、脊柱骨折 伴截瘫、开放骨折、大面积烧伤或严重软组织损 伤、挤压伤→尽快手术并预防感染、破伤风、 坏疽、挤压综合征等。 轻伤员:一般软组织损伤 线抢救。
→现场处理后可参加一
其中:即刻死亡(数秒~数分钟)50% 早期死亡(2~3小时) 30% 后期死亡(伤后数周内) 20%
120
车祸现场
车祸 触目惊心
救人仍在一念之间 救命则需一技在身
现 场外 急 伤 救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创 伤 急 救 目 的
1.
挽救伤病员的生命 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减轻伤病员的痛苦 降低伤残和死亡率
担架的种类
1、帆布担架
2、绳索担架 3、被服担架
4、四轮担架
担 架 搬 运 法
担架搬运的方法
1、由3~4人组成一组,将伤员移上担架
2、伤员头在后,脚在前,后面抬担架的人可以随时观
察病情变化
3、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一致,前面的迈左足,后面 的迈右足,平稳前进 4、向高处抬时(上台阶、过桥等),前面的人要放 低,后面的人要抬高,使伤员保持水平状态;向低
运
搬
方法
1、担架搬运法 2、徒手搬运法
运
担 架 搬 运 法
搬运伤员最佳方法,重伤员长距离运送应采 用此法。 没有担架可用椅子、门板、梯子、大衣代替; 也可用绳子和两条竹竿、木棍制成简易担架。 运送伤员应将担架吊带扣好或固定好。伤员 四肢不要太靠近边缘,以免附加损伤。 运送时头在后、脚在前。
担 架 搬 运 法
上肢骨折固定法
先用小夹板固定臂或前臂骨折处,再用三 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下肢骨折固定法
大腿骨折临时固定:用一块从足跟到腋 下的长夹板,置于伤肢外侧,另一块从大腿 根部到膝下的夹板,置于伤肢内侧,绑扎固 定
下肢骨折固定法
小腿骨折临时固定:用两块等长夹板从 足跟到大腿内、外侧绑扎固定。若现场无夹 板亦可将伤肢同健侧绑扎在一起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张 家 港 市 金港 人 民 医 院
殷林华
2009年11月
现代急救新内涵
对威胁人类生命 安全的意外灾害所采 取的紧急救护 是跨专业、多学 科、全新概念的一门
边缘科学
创 伤——
人类永恒的主题
人类从来就没有对创伤具备免疫力
创伤:44岁以下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WHO 城市居民第四位死亡原因 农村居民第五位死亡原因
可折成条带状、燕尾巾、连双燕尾巾等形状 制作简单 使用方便 容易掌握 包扎面积大
三角巾包扎法
1、三角巾头顶部包扎法 底边的正中放在眉间上部,顶角拉到枕后,将 两底边角经耳上拉到枕后交叉,两底角再经耳上缘 向前拉紧到额部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 边或用安全针固定
三角巾包扎法
2、头部风帽式包扎法 三角巾顶角打结, 套住前额,底边中间 打结放在枕后,然后 将底边两端拉紧向外 返折,再绕到前面交 叉,将下颌包住,最 后绕到颈后打结
1和2、股动脉
大腿根部中间
屈曲外展外旋 向髋关节加压 3、腘动脉 腘窝处双手拇指
4、胫动脉
紧握踝关节,拇指及四 指分别压迫胫前及胫 后动脉
面部出血
颞部出血
颈部出血
腋 窝 和 肩 部 出 血
前 臂 出 血 手 掌 和 手 背 出 血
大腿出血
足部出血
强屈关节止血法
肢体关节弯曲处加垫 绷带环形或8字形包扎 痛苦大,不作首选
脊柱骨折搬运法
上:错误
加重损伤
下:正确
战时伤员搬运
①背:背伤员匍匐前进,或者用背带加短 木,使伤员骑坐其上,然后背走 ②夹:夹持伤员,侧身前进 ③拖:用大衣、雨衣、布单等包裹伤员, 拴绳索或皮带于其腋下,然后拖拉运走 ④抬:双人徒手抬送伤员 ⑤架:就地取材制成临时担架,搬运伤员
搬运注意事项
1、搬运前再检查、处理 2、动作轻快协调 避免震动 3、搬运三原则:不扭曲 不挤压 不同方法 4、宜卧不宜坐 5、昏迷伤员头侧位 呼吸道畅通 6、观察体征和病情变化 7、注意天气
固定注意事项
1 、先救命 后治伤 2 、不整复、不冲洗、不涂药 3 、超关节固定 4 、衬垫 5 、暴露肢端、由上至下 6 、上肢屈、下肢伸 7、“原木”原则(脊柱 骨盆 长骨干) 8 、开放性骨折:先止血包扎、后固定 9 、打结时避开伤口处,松紧适度
搬
目的
1、脱离危险区 2、把伤员送到技术 条件较完善的医 院,作进一步检 查和治疗
颅 脑 损 伤
救 治 要 点
病人侧卧,并将头部稍垫高一些,使流 出的液体顺体位流出,并防止舌根后坠 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运送途中应平卧、头侧位,注意及时清 理呕吐物,畅通呼吸道,避免呕吐物误吸肺 内,造成窒息或吸人性肺炎
胸腹部伤口肠管溢出急救处置
烧 (烫) 伤
指各种热力、 化学物质、电流及 放射线等作用于人 体后,造成的特殊 性损伤。重者可危 及生命。
绷带包扎法
3、螺旋返折法 环形法固定一端, 螺旋法包扎,每圈反 折,拉紧,适用粗细 不匀处,小腿、前臂。
绷带包扎法
4、8字法 一圈向上一圈向 下,下圈在正面与前 圈相交,压盖前圈1/2, 适用肘、踝、肩、膝
绷带包扎法
5、回返绷带包扎法
从中央开始,来回反折,环形包扎固定,
适用头及肢体残端
三角巾包扎法
常见指压止血法
上
颞动脉
耳前对着下 颌关节
中
面动脉 下颌角处 左右两侧
下
颈动脉 颈根部 气管外侧 搏动的血管 向后向内
常见指压止血法
1、锁骨下动脉 锁骨上凹处向下向后 2、肱动脉 肱二头肌内侧 3、肘动脉 肘关节前摸到搏动的 血管加压 4、桡、尺动脉 双手拇指压迫桡尺动 脉搏动(脉搏处)
常见指压止血法
三角巾包扎法
3、三角巾面部面具式包扎法 三角巾顶角打结,套住下颌,底边拉向头后,底角 向后上拉紧,然后左右交叉压住底边,再经两耳上 方绕到前额后拉紧打结,包扎完后在眼、鼻、口处 提起布巾剪洞口
三角巾包扎法
4、胸、背部包扎法 底边在下,贴于胸前,底角拉向后侧于 背部打结,顶角绕一侧肩上向后,以连接带 和底角结再打结
固
目的
定
避免进一步损伤 减轻疼痛 便于搬运
固
材料
定
各种夹板 外固定架 就地取材 伤员胸壁和健肢 担架 绷带(布带、衣服等)
真空夹板
充气夹板
充气夹板
脊 柱 固 定
长背板
其它固定设备
头部固定器
其它固定设备
其它固定设备
现场急救时,四肢骨折脱位的固定 需用特制的木夹板,如现场没有,可就 地取材,使用硬纸板、木板条、竹竿、 树枝等。
颅 脑 损 伤
由外界暴力而造成 大脑的损害,称为颅脑 损伤。颅脑损伤通常发 生在意外情况下,如交 通事故、地震、摔伤、 工伤事故。创伤伤员死 因中颅脑损伤占的比例 大,所以抢救颅脑损伤 是处理创伤的重点。
颅 脑 损 伤
救 治 要 点
1.立即对病人的伤情进行简单的检查, 针对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头部受伤引起严重的外出血,立即 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3.如有血性液体从耳、鼻中流出,可 能是颅底骨折造成了脑脊液外漏。
止血带止血法
用于四肢较大血管 出血,加压包扎或指压 不能有效止血时(作为最 后方法)
类型
有弹性
气囊止血带
橡皮管、橡皮带
无弹性- 布带或绷带 等
方法
肢体抬高2分钟 局部加衬垫 叠层加压至不出血 部位 上臂上1/3,大腿上2/3, 前臂及小腿无效 注意点 伤口上方近伤口处 松紧合适 至不出血即可 放松1/2~1 min/h(毁损肢体可不松) 明显标记(时间及部位) 严禁用铁丝、电线、绳索等作为止血带 迅速转运 气囊止血带 效果好,但需专用设备,现场不易准备。
包
扎
材料 绷带、三角巾和多头带
就地取材(毛巾、包袱、衣服等)
绷 带 包 扎 法
掌握“三点一走行”:绷带的起点、止点、 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1、环形绷带包扎法
伤处环绕数周,全层层
叠,用于胸腹和四肢等粗的部位 2、螺旋绷带包扎法 螺旋上升,每一周压住前
一周的1/3~2/3,粗细相差不多处
创伤 伤员的分类与救护分区
伤员分类:
Ⅰ危重伤——红色 Ⅱ中重伤——黄色 Ⅲ轻伤——绿色 0致命伤——黑色
救护分区: 四类伤员抢救区分别插相应颜色彩旗
保持镇定 抢救积极 忙而有序 通力协作
创伤的分类
一.按致伤原因: 1.擦伤 2.撕裂伤 3.刺伤 4.切割伤 5.挫伤 6.火器伤 7.冲击伤等 二.按受伤部位区分: 脑 胸 腹 肢体等 三.按皮肤是否完整区分: 1.闭合性创伤 2.开放性创伤 四.按伤情轻重区分: 重伤 轻伤(评分系统)
三角巾包扎法
5、燕尾三角巾包扎肩部
三角巾包扎法
6、三角巾包扎下腹部
三角巾包扎法
7、三角巾包扎臀和下腹部(1)
三角巾包扎法
7、三角巾包扎臀部(2)
三角巾包扎法
7、三角巾包扎臀部(3)
三角巾包扎法
8、三角巾包扎上肢(1)
三角巾包扎法
8、三角巾包扎上肢(2)
三角巾包扎法
9、三角巾包扎手、足
颈椎骨折固定法
颈椎骨折临时固定:先于枕部轻轻放 置薄软枕一个,再用软枕或沙袋固定头两 侧。头部和肩部再用布带与担架固定
胸腰椎骨折固定法
胸腰椎骨折临时固定:将伤员平卧于 有薄软垫的板床上。腰部骨折可在腰部垫 软枕。若需长距离运送,固定要确切。 上:腰部骨折在腰下垫以软枕 下:忌头颈部垫高枕
骨盆骨折固定法
椅托式坐抬法
徒 手 搬 运 法
双人搬运法
拉 车 式
徒 手 搬 运 法
双人搬运法
平抱和平托式
徒 手 搬 运 法
双人搬运法 1、椅托式 2、拉车式 3、平抱和平托式
椅托式坐抬法
徒 手 搬 运 法
三人或多人搬运法
脊柱骨折搬运法
对疑有脊柱骨折伤员,切勿使脊柱弯曲或 扭动,以免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搬运时应准 备硬板床置于伤员身旁,保持伤员平直姿势, 将伤员轻轻推滚或平托到硬板上。
止
血
出血的临床表现
头昏、眼花、面色苍白、 出冷汗、四肢发凉、呼吸急 迫、口唇紫绀、心慌等,重 者休克。
出 血
出血特点: 动脉 鲜红 喷射 危险大 静脉 暗红 涌出 可压迫止血 毛细 鲜红 渗出 危险小 出血种类: 外出血 自创口流出、可见、易辨别 易发现 内出血 体腔内出血,据临床表现及体征来诊 断。血胸、血腹 出血量判断: < 5% 可自行代偿 >20% 面色苍白 肢体湿冷 早期休克 >40% 面色青紫 脉搏快弱 测不到血压 可导致死亡
止 血 方 法
1. 2. 3. 4. 5. 6. 一般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 抬高肢体止血法 强屈关节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止 血 方 法
一般止血法
创口小、出 血少,生理盐水 冲洗,消毒纱布 +绷带包扎。可 就地取材,干净 布料、覆盖或填 塞伤口中。
指压止血法
以拇指压迫出血管的上 端(近心端)、 压闭 血管,阻断血流(现场 急救、短时间)
烧 (烫) 伤
处理程序:
冲 脱 泡 盖 送
烧 (烫) 伤
流动的冷水冲洗
越早越好
持续10~30min
冲
直到疼痛减轻
烧 (烫) 伤
冷水中慢慢 衣物脫去,勿把 水泡弄破
脱
来自百度文库
烧 (烫) 伤
在冷水中连 续泡30min,将 余热完全除去
处抬时则相反
徒 手 搬 运 法
现场无担架,转运路程近,病情较轻时可 以采用。此法对伤员和搬运者都比较累。重伤 员不用此法
徒手搬运的方法 1、单人搬运法 2、双人搬运法 3、三人或多人搬运法
徒 手 搬 运 法
单人搬运法 1、扶持法 2、抱持法 3、背驮法
背驮法
徒 手 搬 运 法
双人搬运法 1、椅托式 2、拉车式 3、平抱和平托式
2.
3.
4.
急救原则
先救命 后治伤
判断程序
判断意识 判断呼吸 监测心跳 观察瞳孔 检查局部
不可忽视沉默的伤员 伤情可能甚为严重
创伤病人死亡“三高峰”
第一死亡高峰:伤后1h内 50%是院前急救的难点 多为严重的颅脑损伤、高位脊髓损伤,心脏、主 动脉或其它大血管的破裂及呼吸道阻塞等 第二死亡高峰:伤后2~4h 30%院前急救的重点 多为脑、胸或腹内血管或实质性脏器破裂、严重 多发伤、严重骨折等引起的大量失血 危重多发伤后第一个小时称为“黄金1小时” 头10分钟又是决定性的时间——“白金10分钟”
止血带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加压包扎) 创口填塞纱布或棉垫 绷带或三角巾等包扎 用于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抬高肢体止血法 不可靠、效果不佳 仅作临时用
包
目的
扎
保护作用(伤口和创面) 压迫止血 减少污染和疼痛 固定作用(骨、关节、敷料和夹板等)
包
包扎要求
扎
轻、快、准、牢 先盖再包(干净敷料) 不可过紧或伤口上打结 尽量暴露肢端
创伤 伤员的检伤分类
危重伤员:呼吸心跳骤停、深昏迷、严重休克、大 出血、血气胸严重呼吸困难者→立即抢救! 重伤员:脑外伤、内脏损伤、骨盆骨折、脊柱骨折 伴截瘫、开放骨折、大面积烧伤或严重软组织损 伤、挤压伤→尽快手术并预防感染、破伤风、 坏疽、挤压综合征等。 轻伤员:一般软组织损伤 线抢救。
→现场处理后可参加一
其中:即刻死亡(数秒~数分钟)50% 早期死亡(2~3小时) 30% 后期死亡(伤后数周内) 20%
120
车祸现场
车祸 触目惊心
救人仍在一念之间 救命则需一技在身
现 场外 急 伤 救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创 伤 急 救 目 的
1.
挽救伤病员的生命 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减轻伤病员的痛苦 降低伤残和死亡率
担架的种类
1、帆布担架
2、绳索担架 3、被服担架
4、四轮担架
担 架 搬 运 法
担架搬运的方法
1、由3~4人组成一组,将伤员移上担架
2、伤员头在后,脚在前,后面抬担架的人可以随时观
察病情变化
3、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一致,前面的迈左足,后面 的迈右足,平稳前进 4、向高处抬时(上台阶、过桥等),前面的人要放 低,后面的人要抬高,使伤员保持水平状态;向低
运
搬
方法
1、担架搬运法 2、徒手搬运法
运
担 架 搬 运 法
搬运伤员最佳方法,重伤员长距离运送应采 用此法。 没有担架可用椅子、门板、梯子、大衣代替; 也可用绳子和两条竹竿、木棍制成简易担架。 运送伤员应将担架吊带扣好或固定好。伤员 四肢不要太靠近边缘,以免附加损伤。 运送时头在后、脚在前。
担 架 搬 运 法
上肢骨折固定法
先用小夹板固定臂或前臂骨折处,再用三 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下肢骨折固定法
大腿骨折临时固定:用一块从足跟到腋 下的长夹板,置于伤肢外侧,另一块从大腿 根部到膝下的夹板,置于伤肢内侧,绑扎固 定
下肢骨折固定法
小腿骨折临时固定:用两块等长夹板从 足跟到大腿内、外侧绑扎固定。若现场无夹 板亦可将伤肢同健侧绑扎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