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作者:李福瑾

来源:《商业时代》2008年第20期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逐渐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产生不可避免,已经并且会继续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有很多,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减少或是避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固定资产投资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2007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经济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推动物价上涨。然而由于物价的上涨,人们越来越关心我国的社会经济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说有通货膨胀的可能。

文献综述

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权威的《新格尔帕雷夫经济学大辞典》采取了莱德勒和帕金的定义:“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过程。”这个定义需要一些补充来理解其意义:通货膨胀不是一次性的或者短期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只有当价格不断上升且趋势在一期间内不可逆转时,才认为出现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货币学派大师弗里德曼指出:“通货膨胀总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它仅能由货币量的增长超过产出的增长来产生”,可见,在弗里德曼的理论中,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源自货币的过量供应。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指出: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率)指一般物价水平的年增长百分比。恶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极高的情况,温和的通货膨胀指并不严重扭曲相对价格或收入的物价上涨,而急剧的通货膨胀则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对通货膨胀的内涵认识不一,对通货膨胀的衡量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GDP平减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三种。GDP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基期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其统计范围包括一切产品和劳务,能够反应社会物价水平的趋势,被认为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最佳指标。但其数据的获得存在统计上的困难。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综合后的结果。该指

标数据容易收集,能够直观反映消费者的价格负担,因此,许多国家直接把CPI的上涨幅度等同于通货膨胀率。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基于数据的易获性,本文选取CPI作为测度通货膨胀的指标。

一些经济学家从成因角度来定义通货膨胀,这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依据布朗芬•布伦纳和霍尔兹曼,通货膨胀成因包括:普遍的过度需求,即过量的货币追逐过少量的商品;以总量或是以人均计算的货币存量和货币收入的大幅增长;一个具有附加特征(例如非完全预期)条件的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对外价值(如黄金、汇率)的下跌。国内也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史纹青(2000)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研究了西方学者的观点后,提出了国内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并进行了计量分析;魏龙(2004)在研究国内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存的现象时,指出影响通货膨胀的具体因素;姚大鹏(2005)采用AD-AS模型分析了改革开放后的物价上涨问题,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别的计量分析。

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在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后,本文对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做出以下选择:

国民生产总值GDP。规范经济学中,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从现实来看,经济增长使社会的总财富量上升,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有效供给和消费能力。从历史数据来看,GDP的增长常常伴有一定的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M2。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源自货币的过量供应。价格的结构性调整只表现为一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信用扩张造成货币供应增加才会导致商品价格普遍的轮番上涨。因此,货币供给量M2应该看作一个影响通货膨胀率的重要因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I。政府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支出的扩大会使国家财政紧张,刺激货币供给量增加,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固定资产的过快增长会导致能源、交通等部门的供应紧张,导致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加大下游产品物价上扬的压力。另外固定资产投资还通过增加经济总量影响通货膨胀。

另外,还有一些变量如银行不良债权、实际工资率、外资使用率等,通过定性分析可以发现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但考虑到数据的易获性,本文不予以考虑。通过观察各变量的散点图,建立最初的线性回归模型:

(二)数据的收集与调整

本文获取了1986-2005年的数据如表1所示。

由于所选取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为避免伪回归,首先对各组数列做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 CPI序列、GDP序列、M2序列和I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

将CPI数列由定基数列变为环比数列CPI1。从经济意义来看,环比数列反映了CPI的同期增长率。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物价水平上涨是可以接受的,本文考察的是一个时期内的物价水平是否为非正常的变化,过高物价水平变化就意味着通货膨胀;将M2调整为M22,即M2发行量的同比增长率。M2数列是1986-2005年的期末存量,随着经济的发展,M2必然上涨。本文关注的是一个时期内M2增发量是否为非正常的上涨,过量的货币发行才会造成通货膨胀;舍去GDP序列,将I调整为I1,即I在GDP中所占比率的同期增长率。I和GDP存在一定的共线性,因为I被包含在对GDP的统计中。投资上涨会形成对通货膨胀的需求拉动,投资增幅越高对于通胀的拉动作用就越明显;加入变量C(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调整为环比数据,即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CC。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的消费信心和预期,收入增长速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的需求,进而影响通货膨胀;加入虚拟变量

D1。政治局势上的波动对经济运行特别是物价变动有着一定的影响。该原因引起的物价波动与其他时期由于投资过热等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本文引入虚拟变量对政治局势的正常与否进行度量。

调整后的数据如表2所示,对调整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CPI1序列、M22序列、I1序列和CC序列都平稳。在现实经济中,文中所列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存在滞后,分别做M22、I1、CC及其三期滞后值与CPI1的相关矩阵,选取相关系数较高的M22(-1)、I1(-2)、CC作为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进一步调整模型:

(三)模型估计及检验

使用OLS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并进行相关的计量分析。做相关系数矩阵,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严重,模型的共线性可以接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回归结果能够通过White 检验、ARCH检验和DW检验,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本文确定的最终回归模型为:

由模型估计式可以看出,在我国,货币供给量M2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的增长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由模型估计式结果,M22每上涨一个单位,CPI1会相应地上涨0.3671个单位,并且这种效应是要滞后一期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某一时期物价水平增长率会受上一期货币发行量增长率的影响。现实中,发行的货币需要经过信贷或者财政支出进入市场后才会影响物价,因此,其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会滞后。而I1每上涨一个单位,CPI1会相应地上涨0.2075个单位,并且这种效应是要滞后两期才显现出来。固定资产投资往往具有建设周期长、耗资巨大等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