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宁乡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抢擂先导区,决胜大河西

崔浪

(湖南文理学院城市规划07102班中国常德415000 指导老师:姚玲玲)摘要:宁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生猪之乡”、“茶叶之乡”。宁乡境地多为丘陵地带,山地、平原、江河相映成趣,气候宜人,植被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蕴涵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其地处湘中东北部、湖南“五区一廊”金三角地带,是长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冲,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关键词:宁乡;历史;发展;未来趋势

Rob beat a pilot area, to win in the big West

Cui lang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Urban Planning Class of 07102 Guiding teacher: Yao lingling )

Abtract :Ningxiang history, steeped, of "reality", "pig's home", "hometown" tea. How to place ningxiang hills, mountains, Plains, rivers to the other, with a pleasant climate, vegetation and abundant.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implies enormous development potential, which is located in Central, North-East, Hunan "five a gallery" golden triangle, Changsha, Hunan to in central hub of the North, has a good geographical superiority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 conditions.

Key words: NingXiang; History ; development; future trend

1宁乡的历史沿革

唐贞观元年(627年)以“乡土安宁”之意置宁乡县。

宁乡地区汉为益阳县地。三国时置新阳县。晋改为新康县。隋并入益阳县。境域古为荆楚地。秦属长沙郡。唐贞观元年(627年)置宁乡县。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县,隶潭州长沙郡。元隶湖广行中书省湖南道宣慰司天临路。明隶湖广布政使司长沙府。清隶湖南省长沙府。

宁乡县东临望城,西接安化等县。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黔中郡,秦隶属长沙郡,三国时期为吴新阳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新康,隋开皇九年(589)并入益阳,唐武德四年(621)复析益阳置新康。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析益阳、长沙、湘乡部分地始置宁乡县,县治设今横市镇,后改设今玉潭镇。千余年来,境地析划,几经变化,县域却沿袭未变。从宋代起宁乡县就隶属潭州,明清属长沙府。

民国时,宁乡隶湖南省第5行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乡曾归属益阳、湘潭两地区,1983年划归长沙市辖。现隶属长沙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距省会长沙市44公里。

2宁乡的发展历程与成果

近年来,我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谋划和推动宁乡大发展,兴工强县大旗高举,经开区、金洲新区及乡镇工业园区竞相发力,机电、食品等7大产业朝气蓬勃;农业强县凯歌高奏,资源集团、超大农业、广东温氏等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势进驻,茁壮成长,烟叶、茶叶等产业方兴未艾;商贸旅游大步跨越,玉龙通程、通程电器、苏

宁等行业巨子布点宁乡,灰汤、沩山旅游开发日新月异,全国首批旅游强县招牌实至名归;城市建设强力推进,沿江风光带核心景区惊艳亮相,11路绿化提质改造及“一江两岸三洲”的打造使县城面貌一新,山水宁乡呼之欲出。金洲大道的通车拉近了宁乡与省会的时空距离,使宁乡迈上发展的快车道,宁乡在全国区域经济的“竞技场”奋勇争先赢取主动,从2000年至2008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宁乡第一届至第八届的排名分别为233位、199位、177位、177位、169位、124位、114位、97位,成为继长沙县、浏阳市之后,全省第三个跻身全国百强的县(市)。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宁乡县名列第84位,比上届的97位上升了13位。在中部“百强”县市中列第7位,比上届上升1位。在“抢擂先导区,决胜大河西,崛起中西部,挺进五十强”征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1 综合

经济总量大幅增加。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8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31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161.83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70.27亿元,增长14.0%。1.1.1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在全县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1∶54.3∶27.6调整为17.8∶57.3∶24.9,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3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新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加快,全县城镇化率37.8%,比上年提高2.48个百分点。1.1.2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2农业

2.2.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8

3.04亿元,比上年增长7.8%。2.2.2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近200家,实现销售收50多亿元。1.2.3农业生产能力继续增强。

2.3工业和建筑业2.

3.1工业平稳快速增长。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420.73亿元,增长4

4.7%.

2.4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2.4.1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9

3.66亿元,比上年增长32.4%。2.

4.2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全县城镇工业投资79.91亿元,比上年增长37.0%。 2.4.3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增长。2.4.4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招商引资突出招大引强,突出战略产业和主体园区,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旅游休闲、商贸流通成为招商热点.

2.5国内贸易和旅游

2.5.1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1.5.2旅游业平稳发展。“中国旅游强县”的成功创建标志着我县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全民兴旅意识不断增强。

2.6交通和邮电

2.6.1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改建县乡道140公里,硬化村道640公里,改造桥梁20座,新建农村客运站场5个。交通基础设施网路进一步完善,年末县内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972.394公里,境内铁路里程68公里。2.6.2邮电通信事业稳步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6亿元,比上年增长9.6%。

2.7财政与金融2.7.1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老口径)10.94亿元,同比增长29.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老口径)8.88亿元,同比增长29.6%,三项收入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

3.1、-0.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