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综述word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综述word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综述word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城市形成了一个等级分明的城市体系,城市要么因切割全球城市生产链条的某个环节而繁荣,要么被全球化浪潮抛弃而衰落。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通过自己的视野分别研究了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要素集合从区位、资本到人力资本、制度以及文化等,内容越来越扩展,越来越“软化”。但以前的观点往往把研究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割裂开来,导致研究视野比较狭窄。本文对主要学术观点加以综述,认为城市竞争力与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是由城市要素及其耦合机制决定的。

关键词: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全球化;城市体系

【A bst ra ct】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 the cities are as signed into the urban system. The cities that have the chance to incise the value chain are booming , the of her ones that couldn’t keep up with the globalization were declining. Many subjects ,such as ,geography、economic、sociology , are used to study the factor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 The aggregation of the factor such as , location、capital、human capital、system and culture , is being expanded , and soft . But the factor that reflect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same object are dissevered in these viewpoin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ostly viewpoints and the conclusion is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global urban system is decided by the factors and their coupling mechanism.

【K ey wo rds】urban development ;factor ;globalization ;urban system

一引论

不断演进的生产方式及其决定的生活方式塑造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城市也在这个过程中演化为人类生产、生活、文化、政治的中心。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作为国家、区域核心的城市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前沿。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指出:是城市和区域,而不再是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反观城市的发展历程,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的城市走向繁荣,有的城市走向衰落。时至今日,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各个城市处于全球城市体系的不同等级,并参与(或者被排斥在外) 切割全球价值链条的不同环节。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耦合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是某些因素而不是别的因素,成为决定城市发展的关键?地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通过本领域视角对之进行了解释。尽管已经出现了很多综述性的文献,但这些综述往往把研究同一问题的不同视角割裂开来,没有把各个学科观点统一起来。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综合研究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的主要观点。进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全球化背景下影响城市发展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理论研究是以国家、区域为研究对象的。但是,基于城市是国家、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核心的观点,本文认为可以把这些理论作为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来借鉴。

本文分别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资本、技术等有形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制度、文化、创新环境等“软”因素进行总结。

二传统理论

本节重点评述区位、物质(金融)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区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企业层面的微观角度来进行的。但是,正是由于这些经济细胞集聚在城市空间才形成现代城市并推动其发展。现代城市在一定意义上是现代产业聚集的场所。因此,研究城市发展影响要素,这些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必然要考虑在内。

1.区位

简单来讲,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城市从最初的选址,到发展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实体,是一个从自然区位到经济区位的过程。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生产和定价的空间层面,而是把它们让位给了区位论。而且,区域经济学的很多理论都以经济学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正确地论述各种区位配置的地理空间。

以A·韦伯为代表的最小费用学说、以郝特林为代表的相互依存学说以及以廖什为

代表的最大利润区位理论等构成了古典区位论。这些理论主要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工厂定位与原料地、市场区位以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是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发展起来的一套定量工厂区位分析方法。战后在艾萨德、D. M.史密斯、哈里斯等学者的推动下,区位论有了很大发展。一是从单个的厂商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研究;二是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到力求接近区

域实际的区域模型;三是区位决策客体几乎涵盖了现代经济所有产业部门;四是区位

决策不仅考虑了成本、利润等,还考虑了人员的居住、出行、娱乐等效用最大化目标。

西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活动的实践说明,以完全竞争条件为理论假设,并以具体企业微观的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这是因为传统的区位理论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巨大影响。

从对运输成本、企业间的物质投入产出关系的关注转向对经济活动所处的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注,是产业区位研究近年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新的区域经济学就吸收了社会学、人口学、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区内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和国民收入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的演化和升级、投资率、失业率等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解决中心城市的过度集聚和生态条件恶化等问题。

2.资本

下文所指的资本是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

西方发展经济学认为,生产投入三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中,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而物质资本的多寡及其形成的快慢,则是束缚

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里本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以及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理解快速的资本积累(包括运用资本的知识和技术)。

罗斯托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深入分析了实现经济“起飞”的条件。他认为:资本积累率达到10 %以上、建立起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变革,是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其中资本积累率达到10 %以上是最基本的先决条件。而资本的形成通常有外延型资本形成和内涵型资本形

成。前者主要是由储蓄率、投资转化率及资本形成率来实现的。而后者则是通过提高资本的利用率(投资选择和资本吸收能力)实现的。

但实践表明,资本并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而人力资本的增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却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技术

城市的形成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等三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技术时代。这说明,城市本身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与其本身拥有的吸收、创新、转化科学技术的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

技术和其他要素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投入来看,技术是通过改变其他要素的形态和质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无法单独存在。从产出的角度来看,一般是用产出增长减去其他要素的投入增长来表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索洛、肯德里克、丹尼森即是沿着这个思路依据统计资料分析了技术(生产率)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技术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种理论中。

———技术创新理论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不同于发明,前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因此,创新是指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采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从事新事业,而不管那些资源是否增长。现代西方创新理论主要包括两个分支,即技术创新经济学,以爱德温·曼斯菲尔德的“模仿和维持关系研究”为代表;制度创新经济学,以卡曼、施瓦茨的“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为代表。在后福特时代,创新模式已经由突破性到渐进性,从线形到非线形转变。研究创新的本地化对于企业集群环境依赖是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一个焦点。

———雷蒙·佛农认为,作为技术的载体,产品本身有产生、成熟、标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产品最先由经济最发达、技术最高的地区输出,然后逐步转移到后进的地区。这个理论揭示了如果某个城市在技术上占有优势,将因为首先出口这种产品,而获取垄断利润。现代社会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一个城市要获取出口优势,必然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保持技术优势。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在研究日本纺织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如何参与国际分

工推动自身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角度,提出了后进国家和地区可以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扩大生产”的模式,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这个理论从产品接受地的角度,说明了基于产品周期的演化带来生产地区性的变化。但是,库铭的研究表明,东亚国家的发展轨道具有跨越产品周期和地区间梯度效应的特点。这说明,城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超越技术梯度的可能,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三理论进展

萨缪尔森认为,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是:人口、自然资源、资本形成(国内的或进口的)和技术。在实践研究中,人们发现,这些不是经济发展的所有因素,人力资本、制度、文化和社会资本等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因素。

1.人力资本

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到,一个国家全体居民后天取得的有用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很多经济学家通过提出劳动价值学说,确立了人的劳动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哈罗德-多马模式以及索洛模式和丹尼森模式的重大进展之后,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停滞。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理论突破,其中以罗默、卢卡斯与斯科特等为代表。首先是对于增长起点的考察。新古典增长理论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投资、知识、人力资本上来。同时研究的重点是强调外部效应和不完全竞争。罗默在其研究中给出了三种模式:两时期模式,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两部门模式,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可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开放经济模式,国际贸易可以增加知识流动等。他还在知识溢出效应、知识非排他性的本性与部分排他性的产权、定常规模收益三个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均产出增长率同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率、研究与人力开发的资本量成正比,与时间贴现率成反比。

西奥多·舒尔茨通过研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差别指出,人力资本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国民收入中劳动份额的上升和源于财产份额的相应下降。由于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较高,所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通过三

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教育和培训费用;二是卫生保健费用;三是人力资源流动费用。劳动力的流动一方面会使得劳动力资源获得最有效的配置,另一方面,城市如何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成为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制度设计、文化认同的氛围成为现代经济中吸引高素质劳动力的关键。

2.制度

制度范畴进入经济学分析的历史不是很长,无论古典学派或者新古典学派理论,制度都被作为一种不变的或“外生”的因素来处理,以凡勃伦、廉芒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成为现代制度分析的源泉。但是真正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看待的则是新制度学派。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这一概念,并指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中的交易费用,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中交易,企业的规模即选择市场还是选择企业,取决于企业内的交易费用与市场中的交易费用孰高孰低。言外之意就是,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成立组织建立制度可降低市场的运行成本,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斯在其后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指出通过严格界定产权可以克服外部性问题。这引起了人们对产权制度的重视,后来有人根据科斯的论述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事实上经济生活中的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由此可以推出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正如诺思所指出:该文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当交易成本为正时,制度发挥作用并且最终决定市场结构。

诺思等人认为,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源泉来自于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而不是传统认为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后者是增长的表现。具体的说,排他性的产权制度的建立是英美等国在近代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原因。制度的创新与变迁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制度创新的动力来于将潜在的外部利润内部化的要求。之所以选择制度研究,是因为“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制度一直被人类用来使其相互交往具有稳定性。……制度和所使用的技术一道,通过决定构成生产总成本的交易和转换(生产)成本来影响经济绩效。由于在制度和所用技术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市场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于制度框架。”

在《1600 - 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一文中,诺思通过对海洋运输成本的多方面分析指出,尽管这一时期海洋运输技术没有大的变化,但船运制度和市场

制度发生了变化,从而降低了海洋运输成本,最终使得海洋运输生产率大大提高。诺思指出,在没有技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也能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1971年,诺思和戴维斯一起发表了《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一书,在书中诺思用制度变迁解释了美国的经济增长。1973年诺思和托马斯一起发表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在书中诺思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欧洲经济史进行了解释,把产权制度的形成看作

经济绩效的关键。两本书都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是重要的。1990年诺思出版了《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一书,在书中他力求发展出一种制度变迁的理论,对许多概念进行了明晰的界定,此书可以看作是诺思对制度变迁理论的一个系统总结。

总之,新制度学派论证的基本思路是: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成本的,而合理的制度安

排能减少市场中的交易成本,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文化

较早提出并系统论述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中的天职观、职业成功意识、节俭致富倾向等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亲和力,正是这一宗教伦理包含了促进“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因素,这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首先在西方出现。

韦伯认为东方所以没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原因应在宗教领域中寻找。韦伯比较了儒教与清教,认为清教伦理打碎了亲族的桎梏,建立了非人格化的道德,而儒教伦理中心是讲人伦,其道德是对具体人而言的。儒教人格化的道德阻碍了非人格化的工作关系和大企业的建立。清教徒把人视为上帝的“工具”,要求人们勤勉于“天职”;儒教把调整自己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因此“职业”观念与他们格格不入,他们蔑视工商,只崇尚不实用的文学。韦伯认为中国没有首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原因就在于中国人上述“心理上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现代化的第三次浪潮,并且这一浪潮的中心是儒教文化圈———东亚地区。东亚的崛起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反思韦伯的有关论述。美国波士顿大学宗教与社会学教授彼得·柏格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士大夫儒学思想是有害于现代化的,但没有读过儒家经典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伦理,如对现实世界的积极进

取态度,实用主义,守纪律与自我修养,勤俭,稳定的家庭生活等等,是一种世俗的儒教,或称为“后儒家伦理”,可以来解释东亚经济的活力。柏格根据这一新命题提出了两种现代化的观点:一是西方式现代化,另一种是东方式现代化,或称之为儒家资本主

义。赫尔曼·康恩解释了儒家伦理对东亚经济发展的贡献。他认为东亚社会所共有的儒家伦理是:工作勤奋,敬业乐群,和睦人际关系,尊敬长上,强调配合协调与合作,而

不是突出个人或个人利益等。康恩认为这些“现代儒家伦理”不同于早期新教伦理之处是它提倡个人对组织的忠诚、奉献、责任,这对现代化和现代企业组织都大有裨益,这种“新儒教文化”比西方的新教伦理更加适合经济增长。

基于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少人提出了亚洲价值观的主张,其以

李光耀为主要代表人物。比如李光耀多次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信奉节俭、勤劳、孝顺和忠诚,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把社群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特别是对学问和知识的尊重等。后来新加坡政府提出一种“共同价值观”代表了亚洲价值观的典型,这种共同价值观包括: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

避免冲突;种族宽容,宗教和谐。这一价值观体现了以儒家文明为主题的价值观。

福山从信任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根据信任度的高低把文化分

为高信任的文化和低信任的文化。高信任的社会是指信任超越血亲关系的社会,低信任的社会是指信任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之中的社会。高信任社会造就经济繁荣。例如日本、德国和美国;低信任社会的繁荣难以持久,例如中国、意大利南部和法国。

信任影响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信任度的不同影响一国的企业类型。福山把企业分为三类:家族企业、专业管理型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家族式企业是基于血亲信任基础之上的,几乎注定不会成为持久存在的大企业,国有大企业的低效率总是几乎无法

克服。成为高效率的大企业只能是专业管理型私营企业,而这类企业又必然是建立在超越血亲关系的信任之上。信任度的高低还影响着人们之间的自发性社会交往。高信任的社会往往会造就出发达的社会中间组织———教会、商会、工会、俱乐部、民间慈善团体、民间教育组织,以及其他自愿团体。这些组织在非血亲关系之间建立了信任,从而可以建立有效率的大企业。低信任的社会往往不利于造就这一类的社会中间组织,结果社会组织形态近似马鞍型,一边是强大的政府组织,另一边是原子化的家庭,缺乏一种社会中间组织。他由此推论,信任与经济繁荣便有了不解之缘。总之,福山的论述逻辑是:文化影响信任,而信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繁荣。

4.社会资本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基于意大利的经验,他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1970年开始,意大利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行政区政府,结果有些地区取得了成功,而有些地区的新政府却令人失望,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普特南指出:“最好的预报因子就是阿列克斯·德·托克维尔设想的那种强大的公民参与传统。参加投票、阅读报纸、参加合唱团、读书会、狮子俱乐部和足球俱乐部都是一个成功的地区的标志。”并且指出,公民的参与精神与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具体说来,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民参与网络培养了普遍化的互惠惯例,即我现在这样对你,希望你或者其他人能够相应的回报我;其次,公民

参与网络有利于协调和沟通,并且放大了其他人值得信任的信息;最后,公民参与网络体现了过去协作的成功,后者是未来协作的文化模本。总之,普特南的思路是:公民参与神、公民之间的社会网络表现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发展;而一个地区的公民参与精神和公民之间的社会文化网络又受该地区文化传统的影响。硅谷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拥有智力、技术、人才、资金等大量的生产要素,而且在于各生产要素更有效的组合,以及本地紧密的社会网络与开放的劳动市场。萨克森宁通过对比128公路地区与硅谷两个美国高薪技术产业基地的不同发展,指出了文化背景对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硅谷企业建立了分散化的组织系统,取消了传统公司所实行的身份和等级标志,采用的是协力合作的方式,以便激发创新精神、进取精神与协作精神,这有助于形成更为开放和积极参与的文化氛围。

在硅谷,不同企业的企业家之间有很多非正式的交往,通过这种非正式的交往,人们获得了有关竞争对手、顾客、市场和技术最新情况的重要信息。并且硅谷的工程师与企业家们之间建立的非正式网络系统不是围绕单个企业,而主要是围绕这一地区及其专业技术而建立的。这种网络鼓励社会团结和个人竞争;鼓励冒险精神和富于竞争的个人主义。在硅谷,“英雄”指的是那些勇于进取的专业人员和那些敢于在技术上冒险的经营者。该地区的文化鼓励冒险,也接受失败。正是那些曾经失败,甚至几经失败但后来又获取成功的人,在这里被人们广为称颂。在硅谷,人们跳槽的情况非常普遍,并以它超乎寻常的跳槽而著称,并且换个工作不像在其他地方会破坏个人、社会或

职业的联系。事实上这种持续不断的工作变换加强了个人关系和网络的价值,结果硅谷的工程师相互间的信任感加强。尽管许多硅谷的创业者成了百万富翁,但大多数人看来并不是为钱所动,而是受独立于追求新技术的挑战所驱使。总之,萨克森宁的论证思路是:硅谷精神以及硅谷内企业家之间的非正式网络即硅谷的文化,造就了硅谷的成功。

5.产业集聚与创新环境

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另一方面,在区域形态上,知识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本身是倾向于地方性的,知识产业的聚集促成了“新产业空间”。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变化也引起了学术界在20世90年代后,对于地理集聚和区域学习创新能力的研究。80年代以前,对空间集聚的解释大都源于马歇尔集聚经济传统:富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专业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以及技术扩散的收益。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地理集聚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能够降低参与地方交换企业的成本或收益,能够减少各种有形和无形的交易费用。这种解释对于传统工业的地理集聚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这种基于地方交易效率和交易密度的解释似乎是假说性的,因为一些经验研究表明,地理上集聚的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很微弱的,空间集聚同企业间的地方化贸易联系以及即时生产系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迈克尔·波特从竞争理论和全球经济下区位的影响力等方面着手研究产业集聚(或翻译为产业簇群),认为在产业集聚内部,企业可以更清楚、更迅速的察觉新的客户需求,进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这种环境不仅是物质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等经济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因为在知识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中,学习过程起到了很特别的作用。知识尤其是对于“干中学”的隐性知识的生产和消费不再是单个企业或者机构的行为,它依赖于特定的创新环境,个人、企业、组织在特定的创新环境下集聚,通过地理接近和便利的学习以实现技术的创新、扩散和知识的积累。这种相互连接企业、客户、研究机构、大学和地方行政当局的地方环境和网络关系能够增强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约束其机会主义倾向,提高各行为主体应付竞争环境变化的能力。

四城市发展研究的基本趋势

在对研究城市发展影响要素的主要学术流派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要素集合不断扩大

城市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城市争夺稀缺资源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随着城市数目的增加以及城市本身争夺资源的能力提升,影响城市发展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要素集合必然扩大。传统因素,如城市交通和自然区位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已经不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无形因素,比如人力资本、制度、文化等因素成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软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萨克森宁的研究表明,当技术和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区域发展的优势已经开始超越区位、基础设施等物化的因素,文化等“软”因素开始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这可以从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产业的变化中找到答案。按照西蒙·库兹涅茨的观点,研究经济增长机制时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部门的增长,尤其是历史上任何时期一国经济中具有强大动力的“先导”部门,总是经济迅速增长的焦点,它们通过各种链索带动经济中其他方面的增长。这说明,城市的兴衰应该与城市是否拥有培育“先导”产业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因素因为“先导”产业的演化更替而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与知识有关的咨询、广告、电子、信息等行业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城市的发展与地位与这些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影响这些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本、创新环境、制度以及文化等软性要素。

3.要素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城市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城市经济增长。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城市发展理念的今天,各个学科“殊途同归”,越来越关注“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核心。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指出的,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应

当关心人、陶冶人。这种城市发展要素的“以人为本”化使人们认识到,城市发展的关键是人。那些可以更好地挖掘人的潜力的文化、制度等,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而且是城市向更高层面发展的过程中吸引、控制人才这种决定现代城市兴衰的稀缺要素的关键。正如F red ric k·H erz ber g的双因素理论指出的,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城市发展进入更高的阶段,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4.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成为焦点

研究城市发展影响要素的实质是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能力的思考。正如上述内容所阐述的,城市竞争力的高低,表面上体现为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等级,实质上是全球化时代城市拥有、吸引、控制、转化稀缺要素的能力。这与城市的制度建设、文化的挖掘和提升、地方创新环境的培育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区位、物质(金融)资本、技术等因素不是不重要,而是成为一个基础性的因素,当这些因素具备的时候,制度、创新能力等因素的作用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在国际上,竞争力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长期局限于宏观的国家层次以及微观的企业层次。对于城市的竞争力的评价,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如美国的《幸福》杂志关于全美国最好的商务城市的评述。美国《城市地位评价年鉴》关于美国城市的地位的评价。欧洲学者通过城市问题、失业、收入、移民和旅游需求等对欧洲的城市进行了排名。但是,目前对于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指标的选取以及竞争力提高的政策仍然是一个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区域发展的条件、模式导致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要素控制能力的非均质化,从而分化为不同的等级。作为城市来讲,不同的城市竞争力对应全球城市体系的不同等级。全球化不仅使得城市开始使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来发展自己,还置自身与全球各个城市的竞争之中。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对全球价值链条的环节的竞争。而在市场力量下的价值链条总是在全球寻找最能够体现其价值的地点,它需要地点能够整合自身的区位、人力资本、制度、文化等要素来实现其价值。因此,本文认为如何去辨别这些要素以及如何整合这些要素是下一步城市发展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Castell , M著,夏铸九等译.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一卷: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张文忠.经济区位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赵永泰.发展经济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5】Paul N. Balchin , David Isaac and Jean Chen. Urban Economics : A Global Perspective. Palgrave Publishers ,2001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1

【8】G. Tomas M. Hult .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in Global Souring. In2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2 :25 - 34

【9】傅殷才.制度经济学派: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162 - 166

【10】诺思著,张宇燕等译.新制度经济学前言绪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12】韩水法编.韦伯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13】郑也夫,李强主编.西方社会学史.北京:能源出版社,1987

【1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5】弗朗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

【16】李惠斌,杨雪东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7】安纳利·萨克森宁著,曹蓬,杨宇光等译.硅谷和128公路的文化与竞争———地区优势.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8】弗朗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

【19】苗长虹.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 1999 :296- 305

【20】迈克尔·波特著,高登第等译.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

【21】G. Tomas M. Hult .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in Global Souring ,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2 :25 - 34

【22】西蒙·库兹涅茨著,戴睿译.现代经济增长.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医学论文范文格式

医学论文范文格式 浮躁的社会风气、功利的学术心理、便捷的网络环境助长了学术不良风气。学术道德失范之外,格式规范非常混乱,论文撰写方面存在很多格式错误,有不少学者曾大声疾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亟待规范。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论文格式,仅供大家参考。 医学综述,是查阅医学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下面lw54为大家总结了医学综述论文的格式及一些写法,以供大家参考。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 ___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1) 纵式写法。“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

医学综述范文

·综述写作范文· 综述简介: 综述的特点 1,信息容量大 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已取得的成果,又能反映有争议的观点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2,内容专深 紧扣医学发展的脉博,针对某一学科的某一专题的最新发展动态撰写而成。 3.写作方法是概括地回顾既往事实 医学综述的基本格式 前置部分、前言、主体、总结、参考文献

『例文讲解』(红色字体为讲解,黑色字体为例文综述内容) 前置部分: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陈建1 1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教研室,430079 作者简介:陈建,男,硕士,讲师 一、【前言: 简要说明写作目的、有关概念、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状、趋向和争论所在。使读者阅读后有一个初步轮廓。一般在300 字左右。】 矫形器是装配于人体外部,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功能和辅助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的体外使用装置的总称。矫形器(orthosis)一词最早由美国Vernon Nickel在1953年提出,是希腊语中“ortho”和“statikos”二词组合的略写,曾被称为夹板或支具。最早的夹板用于固定治疗肢体的骨折,18世纪以后薄铁制造工艺高度发展,欧洲已有大量精巧的夹板、支具生产。在我国,明代已经应用了木制围腰,中医骨伤科应用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历史久远。近年来,随着矫形外科、康复医学及现代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力学的发展,矫形器的研发、制作、装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欧美发达国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矫形外科及康复医学科,而且已经成为运动创伤外科和骨外科制动、固定、治疗、康复训练等主要的辅助装置。在我国,虽然矫形器的优点已逐步被临床骨科、康复医学科和矫形外科医师所认识和接受,主要应用于临床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领域,许多报道对此都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1—3],但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机制和临床实践研究。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发挥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及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广大运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引起相关专业人员注意认识差距,积极开展矫形器的临床实践应用和基础性理论研究,促进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为各类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主体

城市更新项目现状和对策研究

城市更新项目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中的一些旧城区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在结构上 都已经不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了促进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提出了城 市的更新项目,对城市中的旧城区进行拆迁和整改等措施,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 城市的整体建设进行有效的促进,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一致性。本文对当前我国 城市更新项目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现状;对策 近些年以来,欧美国家对城市更新的研究非常多,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对于城市 更新,其指的是将城市中一些已经不在适用的设施等进行改造,从而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性。这种改造对城市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也已经开展了对应的发展政策,但由于 我国的城市更新项目发展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当前我国城市 更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改进意见。 1 城市更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1.1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对于当前我国的城市更新项目来说,还没有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导致很 多的城市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无法可依,这对我国的城市更新项目发展来说造成了较大 的阻碍。各地政府机构为了能够保证城市更新项目的正常运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存 在的问题,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城市更新项目运行机制,但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以及 制度的制定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很多的城市更新项目管理机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对我国的城市更新发展来说是一种严重的限制。 1.2 重眼前,轻长远 对于城市的更新发展,其主要是为了帮助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更大的优势,保证城 市的持续稳定发展,但对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来说,其在进行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年,目 光过于短浅,导致其在制定更新政策时仅仅关注其对当地短时间内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而 一些开发商尽管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利益关系对其往往是听之任之。此外, 还有一些开发商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往往会对更新项目中的内容进行随意的修改,导 致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从长远角度看,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危害。这 些都是只重视短时间内的经济效益,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不关注的现象,这对我国的城市发展 来说是一种严重的限制。 1.3 轻视公众参与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 对于城市更新来说,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未来很长时间的发展,而城市的公民则是在 城市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关键性因素,但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更新项目的制定时,往往会对公 民的参与不重视,导致公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受到影响,政府部门不了解公民的需求,在更 新改造完成之后,往往得不到民众的支持,这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是一种非常大的限制。 1.4 全面改造项目开展不顺利 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国迟迟没有推出细致 的城市更新准则,导致很多的城市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缺乏对应的政策支持,而一些旧的改造 项目由于缺乏对应的解决措施,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而新的项目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然 后是进度缓慢,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没有对应的措施解决,导致其该拆和迁移受到了影响,很多的市民不愿意配合政府部门的行动,造成城市更新项目的进度较为缓慢,而在这一过程 中又会有新的违规建筑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最后则是由于城市更新改 造项目和当地的整体改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其容积率无法满足开发商和上级部门 的共同期望值,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是以上级部门为准,导致开发商缺乏对这些更新项目的开 发热情。 2 城市更新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其是困扰我国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 的更新改造进度,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解决,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 改革措施,帮助政府部门更好的进行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

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作者:来源:互联网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大敌。进入2O世纪7O年代以来,当人类尚未从传统贫困(old poverty)中摆脱出来,又陷入“新城市贫困”(new urban poverty)的困扰,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纷纷给予了关注。 一、国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几乎都经历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经济重构和社会转型。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大量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就业者的低收入、无保障,无家可归者,社会闲散人员,单亲家庭成员贫困,种族、移民贫困等问题,并呈现出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等特点。西方把这些现象称之为“新城市贫困”。 当代西方社会的新城市贫困现象,是“富裕中的贫困”,即相对贫困。尽管这些国家通过广泛的收入再分配计划和社会保障有效地减少了收入贫困,但仍未能消除部分人群的相对剥夺感和劣势。对此,以往的收入贫困范式已无法令人信服地予以解释,这促使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新城市贫困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贫困范式由此逐渐转向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底层阶级和社会排斥等问题的讨论。 ——能力贫困(capabilitypoverty) 能力贫困的概念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提出的。针对收入分析这种以往考量贫困惯常做法在当代的缺陷,森指出要用一个人所具有的可行能力,即一个人所拥有的、享受自己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实质自由来判断其个人的处境。森的能力方法框架主要有四个概念:1)商品(commodity)。指那些维持生命必不可少以及由一个国家风俗决定的作为一个体面的人所不可缺少之物。2)功能性活动(functionings)。就是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达到的多种多样的事情或状态,包括从免于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这样的基本要求到诸如参与社区生活和获得自尊的高级活动。3)可行能力(capabilities)和可行能力集(capabilities set)。“可行能力”是一个人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也就是实现各种生活方式的自由;“可行能力集”则是个人可以选择的各种相互替代的功能性活动向量的集合。4)自由(freedom)。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兼具建构性和工具性意义。就工具性自由而言,主要有五种类型,即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它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们的在这些方面的整体能力。 根据森的理论,判别贫困的标准不仅仅是经济收入低下,而是一组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和机会的丧失,包括低收入、疾病、人力资本不足、社会保障系统软弱无力、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邱国潮 段 进 摘要:从三个不同方面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传统城市形态学三大学派以及当代诸多流派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来深入剖析。 关键词:国外城市形态学 学派 发展 ISUF 整合 经典案例 剖析 Compendium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Qiu Guochao Duan Jin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over one hundred years could be explored in three different aspects,which in turn formed three themes gradually:Conspectus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s 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and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The first reflected in spatial dimension the outlines of research outcomes of several hundreds of urban morphological scholars in several dozens of countries;the second presented in temporal dimension the evolution of both ideas and theories of three international and traditional main schools of urban morphology having gained acknowledgement and many other current schools;and the last selected a dozen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oroughly, which were some nodes of large numbers interweaved spatio-temporally. Key words: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 development ISUF integrate analyze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y 1 引言 1899年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Schlüter发表的著名论文《城镇平面布局(über den Grundriss der St?dte)》,标志着城市形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我们从2005年春季就开始比较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国外城市形态学进展。收集和分析大量相关资料以及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方面来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进展,并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涵盖主要国家、主要学科、代表人物、核心思想以及典型方法;“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国际性的城市形态学三大传统学派——英国Conzen学派、意大利Muratori-Caniggia学派和法国Versailles学派——以及诸多当代城市形态学主要方面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则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这样,我们通过“城市形态学发展历史”(后者的共同背景)和上述三个主题就可以系统地梳理国外城市形态学理论、发展和应用。

国内外城市形态发展综述

1工业文明前期 公元前1500年,商朝盘龙城遗址一号宫殿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前寝后朝” 式建筑布局事例 公元前1100年,我国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开国之初就有了满足等级制度需要的城市形态的规划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制度代表了正统的体现王权意志的营造观念和理论。 几乎同一时期,《管子》一书提出了与《周礼.考工记》截然不同的灵活性、因地制宜、遵从自然的观点。《管子》中的“乘马”曰:“因天材,就地利。 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则”,“凡例国度,非于广州之上,比于大山之下,高毋近旱而水租用,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公元前450年,古希腊的重要贸易城市米利都出于“商业的殖民地系统需要” 发明了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棋盘方格网都市形式。 于此同时,希腊发明了最早的神居广场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了有利于城市防御和避风的八角形城市方案。 15、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弗朗切斯科.迪乔治在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市方案上, 制定了一个道路按放射状、中央有圆形纪念建筑物的城市方案。“统一完整的构图轴线方法直接影响了17、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布局实践,其美学构图上的作用和意义影响至今。 2工业文明时期——历史进化的转折点

西方18世纪下半叶开始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城市自然有机发展的传统。 刘易斯.芒福特认为“1820-1900年之间,大城市里的破坏与混乱状况简直和战场上一样“。城市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种种危机。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欧文和傅里叶关于理想城市的设想和实践。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他的著作《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阐述的核心思想是在认同工业文明的前提下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体系进行研究,其所蕴涵的生态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极限的概念,而是城市群体有机组合。 霍华德认为,城市的扩散、疏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应该以组成城市联盟的形式来解决。在保持田园城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的同时,达到与大城市同等的公共生活质量。这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871达尔文《人类的起源》预言了一个微茫的希望——“人类还可以继续提高到一个更加伟大的幸运命格“。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提出了“带形城市“的概念,认为在新的集约运输方式的影响下,城市可以沿着交通轴线呈带状无限制发展。”带型城市“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得到了新发展,并逐步演变出”连续功能分区“的思想。 1889年卡米罗.西特发表了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城市建筑艺术》。他系统调查分析了欧洲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遗产及其艺术价值,并首创现代建筑的“视觉艺术“准则。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综述·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陈建1 1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教研室,430079 作者简介:陈建,男,硕士,讲师 矫形器是装配于人体外部,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功能和辅助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的体外使用装置的总称。矫形器(orthosis)一词最早由美国Vernon Nickel在1953年提出,是希腊语中“ortho”和“statikos”二词组合的略写,曾被称为夹板或支具。最早的夹板用于固定治疗肢体的骨折,18世纪以后薄铁制造工艺高度发展,欧洲已有大量精巧的夹板、支具生产。在我国,明代已经应用了木制围腰,中医骨伤科应用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历史久远。近年来,随着矫形外科、康复医学及现代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力学的发展,矫形器的研发、制作、装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欧美发达国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矫形外科及康复医学科,而且已经成为运动创伤外科和骨外科制动、固定、治疗、康复训练等主要的辅助装置。在我国,虽然矫形器的优点已逐步被临床骨科、康复医学科和矫形外科医师所认识和接受,主要应用于临床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领域,许多报道对此都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1—3],但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机制和临床实践研究。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发挥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及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广大运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引起相关专业人员注意认识差距,积极开展矫形器的临床实践应用和基础性理论研究,促进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为各类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 1 矫形器的分类 199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确认并公布了矫形器的统一名称和分类。具体分类方法可参阅文献[16]。Rovere等根据矫形器的作用将矫形器分为三大类:康复性、功能性和预防性矫形器[4]。康复性矫形器主要应用于运动损伤或手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以保护受伤部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功能性矫形器是在运动损伤或手术后确保运动员能够重返比赛避免受伤部位再次受伤而使用;预防性矫形器主要用于保护正常部位避免发生运动损伤。另外,有些专着和文献根据制作材料将矫形器分为软、硬和半硬(semirigid)矫形器。 2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历史 通过MEDLINE PUBMED搜索引擎输入“orthosis in sports injury”共搜索到相关文献251篇,最早的文献报道是Roser LA等1971年研究比较了支具和胶布应用于不稳定膝关节的效果[5],Rovere等[4]1989年在《临床运动医学杂志》发表了“支具和胶布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略)

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辛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 城市形态不仅是城市各组成部分有形的表现和城市用地在空间上呈现的几何形 状,还表示了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感知并反映城市整体的意象总体。本文对呼和浩特城市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呼和浩特城市形态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对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便更好地把握处于转型期的城市建设。 关键词: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特征。 一、奴隶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形态 中国奴隶社会的城市是在奴隶主的封地中心---邑(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 些城市按照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来限制其规模大小,帝王都城方九里,诸侯的都城方七里及方五里.《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就是那个时代城市布局的大致志形。这种所谓的棋盘式的规划模式对以后历代的都城布局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农业技术条件的限制,受单一的文化模式的支配,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是在统一的内在模式支配下,在极其广阔的范围内呈现出基本一致的风格,呼和浩特城市发展也不例外。 (一)“里坊制”的城市布局形态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里仿制”城市形态形如“莱畦”发展到了顶端,这种城市形态也影响着呼和浩特城市形态的发展。 公元920年(辽神宗五年),在呼和浩特地区设天德军和丰州城。丰州城故址在现呼和浩特市东郊9公里处的白塔村北,是当时丰州滩上最著名的一座城市。自建城后,辽金元三代沿用,长达450余年之久。丰州城,呈方形,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城墙由夯土筑成,高达8米。沿城墙筑有马面和角楼。四面设城门,并筑有瓮城。人口最多时达到10万居民。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当时城市的建筑布局是仿照唐代中原地区的城市形制建造的。按照唐代城市的"里坊制",城内分别建有许多整齐划一的城市坊区。城市平面由东北坊、东南坊、西南坊和西北坊组成,名胜古迹万部华严经塔位于西北坊内。当时的官衙府第、店肆民宅、各色作坊、以及僧道寺观等都排列有序地分布在各坊之内。金代承袭了辽代的城市布局,也不可避免地在前代中原城市留下的遗痕里融入了新入主的民族带来的地方特色。 频繁的战乱,以及不活跃的城市经济,这一时期的城市形态突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强调对内的集中控制和等级身份的划分。用不同的“墙”进行隔离,用追求等级观念的思想来规划城市,以实现上述功能需求,是再好不过的方式。同时,在平面上而不是在起伏的曲面上构筑墙体和规划街道,当然,最容易选择的设计方案就是直线正交。于是,在坊墙约束下的城市大多呈现棋盘网格的形态。 元朝丰州经济、文化及手工业生产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坊制解体,封闭的城坊逐渐被

甲亢医学综述(修改版)

甲亢医学综述 姓名__________ 年级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内容摘要]甲亢是指甲状腺组织增生、功能亢进、产生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引起甲亢的原因有20余种,最常见的为graves甲亢,约占全部甲亢的90%[1]。治疗甲亢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甲状腺手术及放射性碘治疗。我国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甲状腺药(atd)、β受体阻滞剂、碘剂、糖皮质激素等。在甲亢长达1.5~2年或更长时间的内科治疗中,有些临床医生常凭经验或偏好选择药物,导致甲亢患者产生粒细胞缺乏、肝细胞损害或肝衰竭等较罕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合理应用甲亢的治疗药物是每个临床医生应慎重考虑的问题。医生要对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药物选择的最佳方案要从药物的安全性、给药的方式及剂量、激素伍用时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甲亢;并发症;治疗方法 [引言]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进入循环血中,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个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能患甲亢,但最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按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约占全部甲亢病的90%,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4~6。 目前我国女性人群患病率达2%,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人们对预防的认识不足,往往忽视可医治。使原由甲亢症状突然加重达到危机生命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极度心动过速、呕吐、腹泻、烦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临床还有一种甲亢很容易被误诊误治就是桥本甲亢,桥本病发病初期往往有甲亢症状的表现,在疾病没有完全确诊单纯按甲亢疾病治疗就会使原发疾病被忽略。 一、疾病主要类型 甲亢有许多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遗传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但是否出现甲亢的症状还和一些诱发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如果避免这些诱发因素有可能不出现甲亢症状,或延迟出现甲亢症状,或减轻甲亢的症状。 临床上除典型甲亢之外常见的有: 1、T3型甲亢。T3型甲亢是指有甲亢的临床表现,但血清TT4和FT4正常甚至是偏低,仅T3增高的一类甲亢。 2、T4型甲亢。又称甲状腺素型甲亢,是指血清TT4、FT4增高,而TT 3、FT3正常的一类甲亢。 3、儿童甲亢。以3岁以后发病逐渐增高,11~16岁发病率最高,女孩多于男孩,几乎所有患儿都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典型的高代谢症候群,突眼比较常见。 4、老年性甲亢。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变化,其全身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甲状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和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也发生改变。 5、淡漠型甲亢。该型是甲亢的特殊表现类型。症状与典型甲亢的症状相反,表现为神经抑郁的一种甲亢。

122.我国存量空间城市更新的多维评价研究综述

我国存量空间城市更新的多维评价研究综述 高澍,马航 摘要:城市更新作为复兴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良性发展的复杂体系和周期性活动,是我国“新常态”下正在进行的城市再开发活动,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规划领域中的应用给城市更新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从可持续的评价理论入手,进而结合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从社会、经济、政策、环境、综合评价等多维度视角对其评价体系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全面分析与系统归纳,并提出将来的研究方向与预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存量空间,城市更新,多维评价,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经历的再开发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方利益不断博弈的过程。城市更新具有反馈调整的长远规划机制,过去的30年,我国经历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日益明显。至 2012 年,我国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已达 35633平方公里,比 1990 年增加了 22485 平方公里,年均增速达到4.64% ,高于城镇化 1.48%,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建设用地总量已经接近突破“天花板”,城市更新毋庸置疑将成为我国今后城镇建设的热点与重点,对土地进行存量优化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过去的城市更新实践中,过度重视经济利益,而导致评价反馈调整机制的缺失。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在存量规划中,必须克服由增量转向存量后所面临的问题(邹兵,2013)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专家意识到城市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城市更新作为解决各种城市问题的首要途径,已由早期单一的物质环境改变发展成为实现城市各项经济、社会、环境复兴的多目标复杂体系(严若谷等,2011),这就意味着城市更新的评价维度由原来评价空间的单一维度,向不同倾向乃至多价值维度转变。近年来,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城市更新评价可发现国内学术界城市更新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数目达364篇,同时有关研究文献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图1)。 图1 城市更新评价的相关文献统计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_多维度_多尺度的城市形态研究_中美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及启示

2012 Vol.27, No.2 国际城市规划47 A Multi-disciplinary, Multi-scale Agenda of Urban Form Studies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on Urban Form Studies in the USA and China 刘志丹 张纯 宋彦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多维度、多尺度的城市形态研究 ——中美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及启示 Liu Zhidan, Zhang Chun, Song Yan 引言 城市形态(urban form )是指城市的物质空间布局以及开发模式[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空间无序蔓延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精明城市形态的寻求,有关城市形态及其测度的研究在美国重新受到高度关注[2]。 随着美国城市物质建成环境的日益成熟,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早期的美国规划研究兴趣转向了社会、人文和经济等方面,体现出浓郁的社会关怀(social-care )特性。然而,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城市土地利用粗放蔓延式的发展模式开始受到批判——从城市形态的视角来看,蔓延式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包括拥堵的交通、过度的能源消耗、高额的公共服务、低水平的户外活动以及冷漠的邻里交往等。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积极寻求应对蔓延的规划策略。由此,城市形态的话题重新引起了城市规划领域的兴趣,并成为城市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石[3]。可以认为,关注城市形态的目的在于探求如何塑造精明的城市形态,从而营造良好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人们能够以更加健康及环境友好的方式生活。同时,研究城市形态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公共政策来抑制蔓延式城市形态,提升城市整体的可持续性[4]。 中国城市在1980、1990年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上世纪中叶美国城市迅速蔓延中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土地粗放利用、城市无序发展、大面积用地功能单一、配套设施缺乏等。虽然与郊区独立住宅占主导 的欧美城市相比,中国城市通常被认为是相对紧凑的,然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蔓延,却为21世纪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形态研究,在1980、1990年代大量引入西方经典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实践不断发展,目前分别集中在城市地理学、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对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空间无序蔓延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精明城市形态的寻求,重新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兴趣。本文综述了美国和中国城市形态研究的主要文献,认为中国的城市形态研究目前主要分别集中于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和城市设计等领域,尚未进行跨领域的研究。而从过去20多年美国相关研究进展来看,美国的城市形态研究趋向于多尺度下的多维度形态识别,即可分为景观生态、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社区以及城市设计等五个维度,分别对应大区域、大都市区、次区域、社区和街区等五个尺度。这些多维度、多尺度的城市形态研究成果对制定城市公共政策有直接相关意义。美国城市形态研究的最新进展不仅可以为中国城市形态研究提供启示,也将为21世纪中国城市塑造更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提供借鉴。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literature on urban form in both China and the USA. Based on the review in China, it shows that research on urban form in China mainly concentrates on ?elds such us urban geography,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The review in the USA reveals a multi-disciplinary, multi-scale, and policy-oriented agenda. Research involves five disciplines: landscape ecology,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neighborhood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these disciplines are in correspondence to five scales: regional, metropolitan, sub-metropolitan, neighborhood and blocks. Recent progress on urban form research in the USA will not only shed light on research contents, but also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the creation of healthier and sustainable urban form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关键词:城市形态;多维度;多尺度;公共政策Keywords: Urban Form;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Multi-scale Analysis; Public Policy 作者:刘志丹,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zhidanliu111@https://www.360docs.net/doc/f416250086.html, 张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 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zhangch@https://www.360docs.net/doc/f416250086.html,, zici0723@https://www.360docs.net/doc/f416250086.html, 宋彦,深圳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 与区域规划系终身副教授。ys@https://www.360docs.net/doc/f416250086.html,

中西医临床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f416250086.html, 中西医临床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西医临床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就业瓶颈与对策. 《饮食保健》.2015年9期.马宏宇. [2].中西医临床专业实施小班化病理教学的探讨.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年4期.王凤杰.陈显兵.刘锦红.王丽芳. [3].在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开展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方案的效果评价.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9期.胡一梅.岳仁宋.谭漪.郭静. [4].在新医改背景下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教育》.2013年6期.郑玉玲.张大伟. [5].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4期.莫清波. [8].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6期.陈悦 《河北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1年12期.夏之岷.周万先.王卫军.张凤华.张培楠. [10].中西医对失眠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 《疑难病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6年1期.李璐璐.刘梅颜.张丽军.刘梦超. 二、中西医临床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Synucleinγ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与直肠癌中西医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 作者:江滨.中医外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 [2].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临床治疗进展.被引次数:1 作者:徐蓉.中医妇科学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

医学综述范文

医学综述范文-幽门螺杆菌检测的进展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等首次从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出一种螺旋弯曲杆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由于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临率诊治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水平,更新了人们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传统观念和认识。 1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 该菌从形态学上看,在体内呈螺旋杆状,在体外培养呈弯杆状,故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1990年8月的悉尼国际胃肠会议肯定了Hp与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的关系。实验证明,此菌的存在与病变程度有密切联系。在一些胃十二指肠疾病中Hp感染率很高,检出率为58%~100%。有人通过对胎儿、新生儿、婴幼儿、正常人免疫学及细菌学的研究认为,人体胃粘膜出现Hp是外源性感染方式,人与人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染是Hp的可能传播途径。城市人口感率高于农村人口,澳大利亚土着人的Hp感染率显着低于随机挑选的献血员。揭示密切的社会接触有利于Hp感染的流行。Hp感染的致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贾博琦认为,可能是隐性感染过程,即在Hp浸润下,胃粘膜充血、水肿造成Hp生长的适宜环境,Hp借机侵入粘膜下层生长繁殖,并逐渐发展为慢性炎症或溃疡。张振华等认为,Hp对人感染过程分为3个价段:①Hp借其螺旋状菌体及其结构的特征,穿透粘膜表面的不溶性粘液层;②借Hp表面菌毛样网状结构与胃粘膜上皮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在胃壁稳定持续地定居;③再由Hp的LPS或其它的细胞毒素引起胃粘膜非特异性炎症。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造成炎症或溃疡。Morgan通过对Hp的流行病学、细菌学、病理学、病因学、临床诊断学与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证实45%的Hp有细胞损害作用。Hp含有多种生物化学损伤因子:①Hp含类脂多糖脂肪酸A,它具有Gram阴性菌的内毒素特性;②有丰富的尿素酶活性,它分解尿素成NH4 与CO2,而NH4 可破坏粘膜屏障,使跨膜电位发生改变,引起细胞通透性增加,H 逆相扩散,产生糜烂和溃疡。③Hp有蛋白分解酶,将高分子的粘液分解为低分解为低分子物,使粘度减低,不能阻止H 逆相扩散。④Hp感染染致免疫反应,在急性活动期,局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中性多核为主),在慢性期,局部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SIgA 及SC为主。⑤Hp增强活性氧的生成而介导粘膜损害。从组织学观点看Hp感染加重了洗动性胃炎、中性粒细胞浸润、破坏腺体导致萎缩性胃炎。也可损害胃排空而促进溃疡形成。总之Hp的存在及其致病性已不容置疑,关键在于提高对Hp的检测水平,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并通过对Hp的临测指导临床治疗。 2.4直接涂片染色 Pinlard用相差显微镜直接检查涂于玻璃片上的胃粘膜查Hp,敏感性达100%。 2.513C14C呼吸试验 有人利用Hp产生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的原理,将胃内用核素标记的尿素分解产生CO2和NH2,CO2被吸收后经肺排出,如果胃粘膜有Hp存在,则呼出气中就有核素标记的CO2出现。检测H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100%和88%,Hp清除后14CO2呼出减少。Ormand 等发现收集服用核素标记的尿素后20min的呼气体即可有效地检测Hp感染。 2.6免疫学方法 佐贯等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血中抗HpIgG抗体,并与组织培养法和镜检法进行对照,血中抗Hp抗体与粘膜内Hp检出一致率为73.1%,特异性为60%~100%,敏感度为81.3%,对Hp感染的筛选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athbone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3例经胃镜检查并活检确诊的患者血清Hp抗体,发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3%和97%。Engstrand等建立了检测Hp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为诊断Hp感染提供了更为特异的方法。张启波等利用初步纯化的Hp的尿素酶为抗原对120例病人的血清抗Hp抗体进行了ELISA测定,对照细菌培养等方法显示敏感为95%,特异性为91%。吉林市第222医院用

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

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1) 摘要: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随着城市形态的转变,以生产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理论在解释城市更新与发展方面受到了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新芝加哥学派提出“场景理论”,对这些问题 进行重新诠释。新芝加哥学派认为,场景的构成是“生活娱乐设施”组合。这些组合不仅蕴含了功能,也传递着文化和价值观。文化和价值观蕴含在城市生活娱乐设施的构成和分布中,并形成抽象的符号感和信息传递给不同的人群。正是这种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场景吸引着高级人力资本聚集,催生新兴产业,推动城市更新与转型。该理论以消费为导向,以生活娱乐设施为载体,以文化实践为表现形式,重塑后工业城市更新与转型路径。关键词:城市社会学;场景理论;新芝加哥学派作者简介:吴军,社会学博士,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与城市政策。一、为什么要研究城市“场景”纵贯社会理 论的历史,解释城市发展的思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从生产的观点来研究消费与居住,二是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来分析工作与就业。这两种理论视角及其所形成的理论对工业社会的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代表学者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卡尔·马克思(Karl Marx)、阿尔弗雷德·马

歇尔(Alfred Marshall)等。他们把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作为生产要素,来解释城市发展,这些构成了社会理论最初的解释范式。到20世纪50年代,大批人口涌入城市,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城市兴起,城市不断向外扩张,于是,有些学者认为,在解释城市发展的模式中,应该加入人力资本要素。这些学者把人力资本看作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和社会学教授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他们认为,促进城市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会第73届年会上阐释了人力资本概念,科尔曼在1988年《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了《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标志着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正式纳入社会理论研究议程。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大批制造业从城市中心撤离,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高新技术和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随着城市形态的转变,传统以生产为导向的社会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城市发展,需要以消费为导向的一套新学术语法体系来对后工业城市的发展进行诠释①。在这样的背景下,“场景理论”(The Theory of Scenes)应运而生,它以消费为导向,以生活娱乐设施为载体,以文化实践为表现形式,推动着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