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村落阳城南安阳村潘家大院(老院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古村落阳城南安阳村潘家大院(老院篇)
近两年几乎每次晋东南之旅都是晋城的陈兄弟车马劳顿、跑前跑后,我是没有客气,倚老卖老~。长时间的浸淫倒让他们两口子也逐渐好古……,这次也不例外,在阳城北留办事,抽空去访古……。
南安阳村是晋东南的清代古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晋城市阳城县5公里处,沿阳济公路往蟒河镇方向南行,路过一大片烧陶的窑厂,就在路西边。
大清早村里有许多穿工装的人涌出,是到附近开发区上班的打工族。一问潘家大院,都知道。
顺着人们指着的方向,很容易找到潘家大院,看这个门洞就知道了,南房的房山就是院墙,四大八小四合院,门开在西南角上,门前一对上马石……。
通道尽头大门紧闭,苔痕上阶。
这是两座并在一起的院落,左手是另外一座院墙。通道和门楼通向西边最南的“八小”屋,右手是“账房院”。
铺首衔环盘长如意门墩。
大门紧闭。这是随后绕到院内拍的门楼里面的情形。
潘家号称“四世大夫”,先人的诰封刻在门楼上,光宗耀祖。诰授朝议大夫候选同知加一级潘为镒
诰授奉政大夫分发河南候补同知加一级潘蔚宗
诰授中议大夫江西南安府同知前兵部主事加三级潘功宗门楼对面的砖雕影壁,凤穿牡丹,借用在西房的墙山上。
西南角的“八小”被用作过街门楼。
“居廉?让间”
由此进入老院,典型的晋东南四大八小四合院,全部为上下两层楼,共有房屋64间,占地约700余平米,是潘家13座院落中最为精华之所在。
现在的进出门实际开在院子的东南角,朝东向,上图左手的小门就是。
“静虚得居”、“保泰持盈”院门。
进门后则置身于一个小天井院,左右是“四大八小”中的“八小”屋,居于院落的东南角。
正对面就是西南角的“八小”,是前面正门的进院口。
抬头~
右视~
从侧门里看全院,四周是“四大八小”的“四大”。
整个房宅为二层出檐楼房,全为四梁八柱,隔扇门窗,二楼出廊抄手相连。沿房四周为青石铺地,院面布满大块青砖。
院落的西南角。
正房北房上下三间,楼栏、门窗木构件制作得极为精细,造型各有不同。
南房格局类似,全是方梁、方梁、方小椽,室内将三间屋用木制屏风隔为一间卧室两间客厅。
这间房是外租户,每年的租金是600元。
老院的二楼几乎废弃,没人居住,但保存尚好,雕栏门窗基本尚好。
正房和厢房有些许高差,多了错落感又有次第感。
恍惚间这花棂背后有一双眼睛,这斜阳廊下响起款款移步轻声。
潘家大院现有十三个院落保留完整,修建时间为嘉庆十九年,工期为五年,前后又奉旨修建了两座牌坊,并建了祠堂。共拥有土地3000余亩。据县志记载安阳潘家是阳城清嘉庆年间首富,山西第七富商,与晋商平阳亢氏、太谷渠氏齐名。
潘家大院简介
潘家大院位于阳城县城东六公里处的获泽河南岸凤城镇南
安阳村,占地总面积约20000平米,共有院落53个,房屋1600余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潘家十三院,其占地总面积
6000余平米共有房屋390余间。建筑特色是我国北方清代稀见的九间头四合院。修建时间为嘉庆十九年,工期为五年,前后又奉旨修建了两座牌坊,并建了祠堂墓地。共拥有土地3000余亩。据县志记载安阳潘家是阳城清嘉庆间首富,山西第七富商,与晋商平阳亢氏、太谷渠氏齐名。现十三院保留完好,四世十大夫门匾载有记录,祠堂石碑有家谱世系记载,立信都安阳里七甲轮流门户碑,三官神祠捐款碑,大院有中议大夫潘功宗亲笔记载的记荒碑,阳城知县叶廷桢褒奖朝议大夫潘慕先(即景宗)的“仁者寿”木刻大门匾,墓地有记载碑文,可反映生卒出身及经商范围地点等,具有古建筑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改革开放后,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23日,该村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月24日被晋城市人民政府批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十三院
潘家十三院分别是狮口院、帐房院、西厅院、厨房院、铺院、老院、中院、茅院、碾道院、后院、东花园、中花园、西花园。
潘家十三院位于南安阳村东街北,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正门是南大门,门上方木匾书有“所其无逸”,大门两侧放有上马石、将军石,门宽2.5米高4米,槐木材制作,布裹漆油漆,大门后有铁销、木栓、木川作三保险之用。
打开南大门脚踏青石阶梯,便进入第一院狮口院,正北即二大门,门上匾书“四世大夫”,两侧雄踞两个栩栩如生的大石狮,门楼系皇家工匠精修的挑角式兽头木屋瓦结构。此院系过道小院,。
小院东侧即第二院帐房院,院门上匾书“容身居”,此院共有平楼房30间,供财务人员办工居住。
第三院为西厅院,此院由二大门进入,迎面是一幅砖雕凤凰栖息图,迈步五个石阶下至此院,向后转仰头望二大门门楼背面,木刻有三行楷书,一行写;诰授朝议大夫候选同知加一级潘为镒;二行书;诰授奉政大夫分发河南候补同知加一级潘蔚宗;三行书;诰授中议大夫江西南安府同知前兵部主事加三级潘功宗。东有三间厅房与帐房院相通即帐房院的西厅故名西厅院,南墙照壁中央砖雕一个大福字与正北老院南大门相对,西有一大门通厨房院即第四院,共有楼平房30间,西后门与铺院相通;铺院即第五院,共有楼平房60间,专供全村日杂百货的销售营业和居住。
话锋又转回老院南大门即进入最豪华最中央主院的第三道
大门,即第六院老院,此门上匾木刻“居庙让间”四个大字,周围是精致的木雕,此院是主人居住的地方,标准的九间头四合院,四大八小共有房屋64间,占地约700余平米,是北方最大的四合院。除十三院共有的特点外,此院建筑用材,全是方梁、方算、方小椽,东、南、西房均是四扇门,透花
门窗精雕细刻各有特色,室内将三间屋用木制屏风隔为一间卧室两间客厅,维有北房门面用12扇格门组合。三间大厅供婚丧庆典专用,此院室内家具大都用楠木精做,建筑用梁算椽楼杆及门窗全用布裹漆油漆。此院还有东、北两个小门,东门通向茅院、中院、碾道院、后院。老院北小门通向中东西三个花园,茅院、东、西花园均有大门各一个。大门上匾石刻分别为心远地偏、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分别为东、西、北通向各大街。
第七院茅煤院是堆放燃煤和方便所用处所,在老院有东南小门相通,共有房楼10间,;
茅院正北是第八院中院,供主人晚辈居住,共有房屋36间;茅院东北门相通是第九院加工院,共有房屋26间,是主人加工粮食的场所,室内设石碾、石磨、石碓等;
加工院北门通向第十院后院,主人晚辈居住,共有房屋26间;
此院东北小门通向第十一院东花园,东有两层楼房20间,北有两层楼房18间,南是中院后院的后墙,院内有假山花草,东南有大门通向街道;
正西一墙之隔经月亮门直通第十二院中花园,中花园正北二层建筑18间,东南角建有两层楼8间,与主人老院有北小门相通,供小姐赏花、观鱼、察景用,故名探花楼。正南是中央老院北房后墙,院中有八角鱼池一个,假山建在鱼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