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蒙古族舞蹈元素的一点浅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蒙古族舞蹈元素的一点浅见
摘要:本文是对蒙古族舞蹈元素的探讨。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浅见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蒙古舞蹈里自然有了游牧和狩猪的鲜明图片,这些是蒙古舞蹈组成的重要因素。

蒙古舞蹈追本溯源,和游牧文化紧密联系。

蒙古地区岩面舞蹈图像中众多狩猪舞蹈图像,描绘了游牧民族生活中许多生龙活虎的情景,岩画上凿刻着多姿多彩的人体舞姿。

通过舞姿语汇所表达的文明程度已经告诉我们远古文明的奥秘和灿烂辉煌的历程,岩画图像中栩栩如生的舞姿情态显现了古人类的生活蓝图。

史诗般的岩画舞蹈图像,是研究游牧民族舞蹈文化的依据。

珍贵的史料画卷,可以称得上是蒙古民族的舞蹈之母;关于蒙古族传统舞蹈的神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了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在继续和发展创新蒙古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础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蒙古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

舞蹈艺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

蒙古舞蹈也是在民族心理素质的基础上,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蒙古族文化中的地位。

在蒙古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
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

在蒙古族历史上,蒙古族的大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有“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蒙古文化古谱”流传至今。

在古代蒙古族民间舞蹈中传唱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

在众多舞蹈论述中,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等是古代论述蒙古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蒙古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式、无意识的自娱性活动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感情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

舞蹈艺术在每个民族中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是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簇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

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感受到他们熟悉的音乐或舞蹈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自然舞动。

这就是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

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风格的舞蹈。

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

蒙古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威武粗犷、奔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草原人的气质特征。

蒙古人看不够红花绿草的自毡房,蒙古包的炊烟在天边飘荡,总之“比
喻”的手法丰富了蒙古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多彩的蒙古族舞蹈语言。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审视舞蹈语言,虽然舞蹈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但它并非是舞蹈的简单载体。

舞蹈的动作语言一旦形成一种特殊的形态,便与舞蹈思想紧密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舞蹈动作语言与整个舞蹈作品的艺术特点相适应,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音乐性。

动作语言取决于舞蹈的形象性。

舞蹈要活生生地描绘艺术形象就必须有形象化的动作语言。

动作语言本来就极富有视觉情感的冲击力,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但也因为时代的变化,人类进一步认识自我,破除迷信,发展个性,不愿重复别人,独创自己的风格,将是舞蹈艺术创作的一大特征。

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都需要多出精品,以全新的面貌向更高阶段发展,而富有时代感,有新的审美情趣的蒙古族舞蹈,更富有生命活力,闪烁出更加魅人的独特风光。

关于如何创作发展蒙古族舞蹈,多出优秀精品,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一是我们文艺界蓄聚着一大批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可以为优秀艺术作品的生产提出咨询和建议,帮助作品的加工、修改、完善和提高,必要时可以应邀直接参与创作,确保优秀作品达到艺术的高水平。

二是要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必须有正确的途径,引进竞争机制,适时举办展演、评比,大赛是促进出精品、出人才、繁荣舞蹈艺术创作的好路径。

三是适时组织艺术人才的示范性展演活动,它是活跃文化市场、增强社会效应及培养和扩大观众的好办法。

四是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靠持之以恒的实践与积累,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所以,适时组织艺术家深
入生活的采风活动,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繁荣艺术创作、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的有力措施。

五是适时组织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和新作品评议会等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并给实践以引导,促进艺术生产、繁荣艺术创作的可靠保障。

因为,理论的高度是蒙古族舞蹈事业发展的高度。

六是面对市场经济转型期必须加强广泛的社会联系,引进社会力量和热心文化艺术事业的国内社会人士的广泛支持和经济后援,是支持舞蹈艺术生产,繁荣艺术创作,活跃文化市场的必要条件。

同时,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艺术视野,汲取健康营养,提高创作水平;进一步健全创作机制,抓精品,出力作;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抓协调,抓协作,使多出优秀作品工作真正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只有把握住蒙古族舞蹈艺术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就能使蒙古族舞蹈艺术健康的发展。

我虽然长期受蒙古民族文化生活的熏陶和浸染,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要真正了解本民族的生活、文化、舞蹈,并运用到创作手法中去,还需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用心去寻找,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生活中蕴藏的宝藏,把所学到的东西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作为审美文化范畴的舞蹈艺术,只有通过审美欣赏,才能产生人类共享的美感。

无论在哪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简而言之,人们总是喜欢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对任何事物不仅要问个究竟还要追本溯源。

我觉得应当更精确地分析研究游牧民族舞蹈文化的过去和现在,以及预测灿烂的未来,尤其是蒙古舞蹈文化在社会
迅猛变革中,舞蹈本体演变过程的价值及其未来的趋向很值得深入研究,既要注重观察最终的结果,更值得注重的是它本身在变革过程中的价值。

我们应当以愉悦的心态期待着新一代舞蹈人才的诞生和舞蹈艺术的又一个新的高峰的到来。

时代呼唤蒙古族舞蹈多出精品,蒙古族舞蹈艺术的重构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艺术环境,艺术较量背后隐含着不能忽视的经济因素。

所以,形势迫切地需要建设一种新时代的精英文化,创作出一批蒙古族舞蹈艺术精品。

因为,人类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需要文化艺术——精英文化——艺术精品,它具有永恒的价值,反复重复,提倡创造,积淀着理性化的思考。

这种精品艺术并非积淀着农牧业文明的文化,它还应是经济文明的产物,是新时代的艺术,是与当今的俗文化互相补充的。

只有精品艺术和俗文化的相互弥补和同步发展,才能弘扬新时代文化艺术,培育出蒙古族舞蹈强有力的个性意识,才能使蒙古族舞蹈以其更鲜明的时代气息,更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树一帜的审美趋众特征,屹立于中国和世界的民族舞蹈之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