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近二十年
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
胡海可林华蓉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生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师大经济法律学院政教系本科生福建福州350007)
[提要]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总结了二十年来国内政
治社会化研究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最后,
提出政治社会化研究中需要改进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C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2)01)0139)06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在政治领域中的要求与体现,是社会中的个体如何获得政治认知、政治态度与行为的过程。
社会或某一政治团体的成员,其政治社会化程度关系着这个社会或政治团体的稳定与巩固,甚至关乎它的存在。
因此,作为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政治社会化历来受到学术界和政治界的重视,本文试图对近二十年来国内政治社会化研究作一粗略评析,以期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一、研究概况
与国外政治社会化研究相比较而言,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孔孟时代,但是真正近代意义上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角度研究的政治社会化,起步却大大晚于国外,可以说,我国的政治社会化研究是在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经过一段时间的/补课0,在积累了一定的学科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经过了近二十几年的发展,政治社会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111978年至1989年,政治社会化研究起步积累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者主要通过翻译介绍国外的政治学著作进行/补课0,因此有几本译著和简述性论文涉及政治社会化问题,如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合著的5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6、阿尔蒙德和维巴合著的5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6等。
应该说,学术研究的积累是学术发展的基石,尽管学者们更多地从政治学的角度对政治体系的延续和发展表示关注,政治社会化研究还是在人们的头脑中打下了扎实的根基,人们对政治的社会基础,个体的/社会人0如何成为/政治人0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而为进一步从各学科交叉角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39
211990至1996年,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探索阶段。
政治社会化研究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学术积累之后,学者们已经意识到政治社会化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开始自觉主动地研究政治社会化,对政治社会化的含义过程方法等进行了粗略概括,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在运用问卷法的基础上,对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规范软化、变化特征、导向方法等进行了全面探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¹定量方法的适当运用;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出发,揭示问题并寻求解决之策;»对政治社会化的重点对象青年大学生给予了关注;¼注重从多重角度(如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研究政治社会化。
311997年至现在,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学术刊物上政治社会化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一些颇有思想深度的学术成果。
这与学者们的深刻反思和刻苦研究是分不开的。
学者们一方面继续从宏观纵向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转型期嬗变的政治文化对研究社会化的冲击和影响的这一切入点上,学者们的见解是独到的;另一方面,对政治社会化研究从横向拓展,表现在对政治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功能和作用、一般过程、特征、类型及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政治社会化各个方面呈现多学科共同研究的倾向。
可以说,政治社会化研究既有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必然性,又有在时代的发展中促进自身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是政治社会化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从研究来看,在政治社会化含义的理解上应该说是一致大于分歧,只是角度有所偏重。
孙爱军提出:考察政治社会化内涵,主要有三种角度:教育学主要关心向年轻人灌输知识和信仰,将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内化在学生的政治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之中;社会学侧重于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被现存政治制度接受和采用的规范、态度、行为的过程;政治学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和社会模式的学习、融合、传播、继承的过程。
李元书区分了国外学者对政治社会化含义的界定,并把其分成五类:社会教化论、个体学习论、文化传承论、政治传播论和社会环境论。
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
刘中民在对国际政治社会化的研究中指出:传统的政治社会化界定存在过于偏狭的缺陷,他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政治社会化含义进行了界定:其一,政治社会化突出体现为政治的社会性;其二,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和归宿在于发现并消除由于社会矛盾加剧而突显的政治冲突;其三,政治社会化的外在表征体现为影响政治发展及其运作的社会性因素不断增加而使政治显现出综合性、多元性、复杂性等特征。
笔者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人既是社会关系的客体,同时又是主体,因此,人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是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的相互140
统一。
个体经过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整合各种政治观点和政治舆论,分析各种政治关系,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并反作用于社会政治;而作为共同体的社会,其政治文化的传递、维持、改变最终也依赖于社会个体成员的参与和努力,这种既接受社会的政治改造,又改造社会政治的政治角色的形成过程,才真正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本质。
现代社会的发展,政治与其他社会性因素和条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是政治人的政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对于政治共同体的稳定与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政治社会化的类型
政治社会化的分类问题是随着政治社会化研究不断深入而逐渐显露出来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取向对政治社会化的类型作了一般的概括,但是,政治社会化的类型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杨爱华从政治社会化涵义出发对其进行了一个定性的分类,主要包括:人们对政治生活的适应和创造;个人政治的自我完善;政治精英的成长或者说领袖人物的选拔;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
因此,当人们在对社会政治生活的适应和创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造就时代精英、维护和改变着政治文化时,政治制度也就获得了巩固和延续。
周平从多角度切入,对政治社会化的类型作如下的概括与分析:¹按政治社会化所处的政治形态划分,将政治社会化分为简单政治体系、专制政治体系和民主政治体系的政治社会化;º按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分,可以分为传播主导政治文化和传播政治亚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按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分,可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和评价的社会化;¼按政治社会化的实施方式分,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的政治社会化;½按政治社会化媒体的相互关系分,可以分为一致的和不一致的政治社会化。
可以预见,政治社会化的类型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在许多方面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如网络虚拟政治社会化与现实政治社会化、反向政治社会化与反政治社会化、不完全政治社会化、政治再社会化等。
(三)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实现方式,是一个现实的过程,学者们就这一过程的发展顺序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
洪伟认为:一方面,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和政治情感,这是个体学习政治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凭借各种手段,传播政治信息和意识形态,使年轻一代接受政治行为和思维的基本模式,这是政治文化的教育、传播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这两个过程尽管运行顺序相反,但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
李元书和杨海龙在分析传统政治社会化过程时指出:传统的描述没有揭示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内在规律以及个体纵向发展与整体纵向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他们认为,政治社会化过程包括政治信息传播、政治观念内化、政治态度演进和贯穿个体一生的阶段性发展四个层面,并按照其内在的逻辑顺序渐次递进,构成一个连续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袁振国、朱永新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把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分为政治社会化的横向心理历程和纵向发展阶段两个方面。
横向心理历程主要包括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和
141
内化阶段;而纵向发展阶段则是指社会政治在不断变化,人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因此人的一生各个时期都在进行着政治社会化。
综上所述,学者们分别从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心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政治社会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存在的问题是:从单一的角度探讨的多,而将不同角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的少,学科间的借鉴交融也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克服这一点,以推进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全面发展。
(四)政治社会化的机构
政治社会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化手段,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网络等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机构。
11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故学者们非常重视政治社会化中的家庭因素。
江秀平等指出:父母的言行态度、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等都会使儿童意识到他所处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地位,从而建立最初的某种政治态度与情感的基础。
笔者认为:在目前,研究家庭规模变小、家庭结构转型、家庭功能减弱、家庭关系现代性增强等对政治社会化的冲击与影响,其意义是深远的。
21学校是正式的、系统的、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渠道。
学者永清、育正在具体地分析了学校教育的特征以及学校影响政治社会化的直接方式(课堂教育)和间接方式(非课堂形式),并对学校教育与政治社会化之间的互相关系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分析。
可以说,学者们一贯重视学校在政治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今后的研究可以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班级、班风、校风、教师权威等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分析课堂互动因素以及课外交往因素对政治社会化/累积效应0的意义和作用。
31社会共同体是社会地位和利益相近、信仰大致相同、且有某种共同志趣的人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组织形式或松散或紧密,但往往在政治文化的确定上起着某种强化的作用,有时还可能会改变人的政治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社会化中非正式组织群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也不可忽视,非正式组织群体既有可能传播政治主流文化,也有可能传播政治亚文化,因此对非正式群体功能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41大众传媒。
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中,有相当数量的是政治信息或与政治有关的信息,因此使得大众传播媒介成为政治社会化主要途径之一。
但是学者们也认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是强化或减弱原有的政治取向,而在改变人们原有的政治态度方面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人们似乎更加注意他们所同意的以及他们以前感兴趣的东西。
51网络。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作为一种新传媒,冲击着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模式,对个体政治社会化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是无法估量的。
笔者以为:网络化进程中,科技双刃剑的两面性又一次显现出来。
一方面,网络时代社会生活政治信息化有利于加速个体政治观的形成和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个体政治参与的频度,从而加速/政治人0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一切都呈现着开放状态,塑造着一个跨国界的/虚拟现实0,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伦理观念、道德意识,政治行为都将对抗个体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以说,网络对传统政治社会化模式的冲击是必然的,但这种冲击和影响的程度仍需随着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恰当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五)政治社会化的方法
142
方法是有效地达成目标的方式,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有助于优化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杨爱华认为政治社会化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类:一是强制型方法,即借助于社会和强权的力量,使社会化对象去完成社会为其规定的社会化任务,包括舆论控制、法律控制、信仰控制等;二是明示诱导型方法,即采取公开的、直接以政治教育为目的的诱导形式所进行的政治社会化方法,包括象征、连续与强化、政治参与等;三是暗示艺术型方法,借助教育期望、理想、习俗、礼仪、文娱等手段,不以直接的政治教育为目的,而又艺术性地达到政治社会化的方法。
江秀平提出:从总体上说,政治社会化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的方法和间接的方法。
直接的方法即明示的政治社会化,包括公开交流有关政治对象的信息、价值观或感情等;间接的方法即暗示的政治社会化,指影响人们对政治体系中相应角色和对象的看法的非政治的态度传递。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政治情势中政治社会化发生的作用将其分为自然的社会化和指导的社会化。
王宗礼认为,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优化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示的政治社会化与暗示的政治社会化相结合;二是正式的政治社会化与非正式的政治社会化相结合;三是专门政治输出结构的政治输出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四是个体学习和社会教化相结合。
由上可知,学者们在结合政治社会化效果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政治社会化施化主体的角度进行宏观分析。
事实上,政治社会化过程是主客体(即施化者和受化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方法上的优化有必要从客观主体与微观个体两方面着手。
三、分析与思考
政治社会化研究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上述成果,但同时也应看到研究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笔者认为今后政治社会化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11加强各年龄层次和不同身份地位的社会个体的政治社会化研究。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过程,而在人的一生各个阶段政治信息和政治认知的获取渠道以及对政治制度的体认会由于自身经验性参与而有所区别,从而造成政治社会化程度的差别,尤其是独生子女和老年人的政治社会化更值得关注;而作为不同身份地位的社会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有其特殊的内容和要求,不宜过于笼统地加以概括,只注意共同性,忽视其差异性,从而在教育中容易失之简单化和片面化,因此在如何加强对社会化对象的分析与研究,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活动方面,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
21政治社会化的分类研究。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分类研究有助于研究的简便,有利于研究的深入。
但从目前学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一是部分学者不善于采用分类方法对政治社会化某一形态进行分析,导致政治社会化研究比较笼统、抽象;二是分类角度单一、不全面、类型较少。
政治社会化所涉及的范围很广,类型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形态,就拿政治社会化不完全而言,它是指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偏差现象,一种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政治社会化,理论上政治教育的/应然状态0与实践中政治生活的/实然状态0相矛盾,从而导致客体认知的片面化,
143
政治观扭曲变形。
31网络与政治社会化研究。
在政治社会化研究中,历来有重视大众传媒的优良传统,报纸、广播、电视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四媒体0的网络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其跨地域性、即时性、无限扩张性等特点必将给政治社会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但是,网络将在何种程度、何种层面上对政治社会化产生/异化0作用?如何消解网络时代政治社会化方式出现的偏差?如何针对网络的内在特点对政治社会化作出创新性构想,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不利影响等等,都是值得研究,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课题。
41方法上改进。
从整体上看,学者们在政治社会化研究中,大多停留在单纯的理论阐述、概念演绎和定性分析上,多从应然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因此,必须在方法上予以改进,重视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尤其是应该多采用社会学、心理学中的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在对政治社会化进行定量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力图揭示政治社会化研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51视角上的创新。
在以往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就政治社会化本身而论政治社会化,没有将政治社会化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环境下,尤其是没有真正理解转型期的深刻性和特殊性,因此,也就无法对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文化变动中的政治社会化有一个很好的说明,无法对如何结合实际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有一个清晰的概括。
在这方面无疑需要学者们在角度上创新、内容上深入、范围上拓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朱永新:5试谈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及过程6,见5社会学研究6,1988年第1期,第120)124页。
[2]永清、育正:5论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6,见5青年探索6,1993年第2期,第18) 23页。
[3]洪伟:5论政治社会化6,见5浙江大学学报6,1995年第1期,第16)21页。
[4]李元书、杨海龙:5论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6,见5政治学研究6,1997年第2期,第14)22页。
[5]杨爱华:5改进政治社会化方式,塑造合格公民6,见5公安大学学报6,1997年第4期,第16)20页。
[6]李元书:5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6,见5政治学研究6,1998年第2期,第17)25页。
[7]刘中民:5国际政治社会化初探6,见5世界经济与政治6,1999年第3期,第21)25页。
[8]周平:5政治社会化:涵义、类型、实现方式和作用6,见5云南行政学院学报6,1999年第4期,第11)15页。
[9]王宗礼:5论政治社会化及其功能发挥6,见5甘肃社会科学6,2000年第5期,第33)35页。
[10]江秀平:5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6,见5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6,2000年第5期,第35)38页。
[11]孙爱军:5政治社会化: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点6,见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6,2000年第6期,第6)9页。
(责任编辑陈义平)
144。